什么是我們被透支的未來?
我們需要怎樣的綠色環保書籍?
日期:2011-01-29 作者:江曉原;范昕;周鳴之 來源:文匯報
“黑猩猩之母”珍·古道爾最近為了食品安全和環境污染而奔走呼告
●所謂有限地球時代,是指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地球凈化、容忍污染的能力是有限的。
再讀《崩潰》
江曉原
上海譯文出版社引進美國學者賈雷德·戴蒙德的《崩潰——社會如何選擇成敗興亡》時,我感到此書很有價值,為它寫了中文版序。如今,《崩潰》數次重印,已經發行數萬冊。這個成績在今天的同類書籍中已經屬于相當令人滿意的了。在傳統“科普”的概念中,《崩潰》根本不能算科學類圖書,它至多被歸入“環保”等類圖書中。
傳統的“科普”其實是一個綱領下的產物,那是一個舊綱領,即唯科學主義的綱領。在那個綱領中,“科普”的任務是將科學作為一個盡善盡美的事物單向灌輸給公眾,所以任何對于科學技術的反思、對于科學技術的負面價值、對于濫用科學技術可能帶來的后果等等,都是被排除在“科普”內容之外的。
至于科學技術與社會、文化之間的互動關系,通常也在科學技術凌駕于一切知識體系之上的圖景中被淡化或省略。即使偶爾出現這樣的內容,它們通常只是某種零星的點綴,而且往往都被描繪成是在科學技術的推動下發展的。如果說科學技術是紅花,那么社會文化就是綠葉,用來襯托出紅花的鮮艷。
而我們要討論的新綱領,如果特別追求修辭效果的話,不妨名之為“反科學主義綱領”。但稱為“科學文化綱領”是更為合適的。
這個綱領與舊綱領的本質區別,就在于對待科學的態度——主要有兩點:
一、新綱領認為,科普——如果我們姑且還沿用這個詞匯的話,除了傳統科普中原有的對科學技術知識的介紹之外,還應該包括對科學技術的反思,包括對科學技術局限性的認識,包括對科學技術負面價值的思考,包括對濫用科學技術可能帶來的后果的評估和警告。
二、新綱領認為,科學技術與社會文化的互動關系,是題中應有之義,而且科學技術應該被看作整個社會文化的一部分,而不是君臨于其他部分之上的神。
前面提到的《崩潰》,就是這個新綱領下產生的典型作品。作者從環境和資源的角度,探討了歷史上各種不同類型文明崩潰的原因,在結尾部分,對于地球人類現在所面臨的環境問題,作者明確宣告:“我們不需要科學技術來解決問題”——他的理由是:“雖然新科技可能會有所作為,但大部分問題,只是需要政治力量來實施已有的解決方案。”也就是說,解決這些問題的技術其實已經存在,只是各國在損人利己爭奪資源、以鄰為壑排放污染時,不愿意使用這些技術。作者沒有像舊綱領所必然導致的那樣,只將注意力集中在討論科學技術能夠怎樣消除污染節約能源,而是從更高的層面,認識到環境問題從根本上來說并不是一個科學問題,事實上它是徹頭徹尾的政治問題——而且是未來世界最大的政治問題。
只要我們將眼光放開一些,就很容易發現,在當代發達國家,這個新綱領早已經普遍被科學作家(約略相當于中國的“科普作家”)、小說作家、電影人(導演、編劇、制片人等等)接受,甚至也已經被一部分科學家所接受。許多非常有影響的作品都是這個綱領下的產物。除了《崩潰》這類非虛構作品,《寂靜的春天》就是這類作品中的經典。在小說、電影中,這個新綱領被貫徹得更為徹底。
例如,在美國、歐洲以及在美國影響下的日本、韓國、香港等地的科幻電影,有一個令人驚奇的現象——所有這些電影所幻想的未來世界,清一色都是暗淡而悲慘的。特別是在近幾十年的西方科幻電影里,未來世界根本沒有光明,總是蠻荒、黑暗、荒誕、虛幻、核災難、大瘟疫……未來世界常見的主題不外是資源耗竭、科學狂人等。這些作品中的科學技術,也幾乎清一色都不是絕對美好的——不是被科學狂人或壞人利用,就是自身給人類帶來災禍。
在轟動一時的影片《阿凡達》中,地球是一個用科學技術武裝起來的世界,是一個鋼鐵、炸藥、無線電的世界;潘多拉星球則是一個相信精神可以變物質、相信世間一切生靈都可以相互溝通、相信巫術和神靈的世界,是一個圣母、精靈、智慧樹的世界。當這樣兩個世界沖突時,戰敗的竟是前面那個世界。
在科幻小說中情形也是如此。如果說早期的科幻小說,比如儒勒·凡爾納在19世紀后期創作的那些作品,對于未來似乎還抱有信心,但更早的、被奉為科幻小說鼻祖的瑪麗·雪萊的《弗蘭肯斯坦》(1818年)中,就已經沒有什么光明的未來了。而且凡爾納對于未來世界的信心,很快就被另一種揮之不去的憂慮所取代,人類的未來不再是美好的了。比如英國人韋爾斯的一系列著名小說《時間機器》(1895年)、《星際戰爭》(1898年)等,就已經是如此。
又如邁克爾·克萊頓的小說。在《侏羅紀公園》和《失落的世界》中(后來改編成同名電影而更廣為人知),對于人類試圖扮演上帝的角色來干預自然最后卻又失控的諷喻,告誡人類,哪怕僅僅為了娛樂,濫用生物工程之類的技術也是危險的。
再如丹·布朗的暢銷小說。除了《達·芬奇密碼》,另有三部都是科幻小說——盡管他本人并未著意標榜這一點。這三部小說都明顯地在反思科學技術的負面作用和影響:《數字城堡》質疑反恐監聽對公眾隱私的侵犯,《天使與魔鬼》探討科學發展過快帶來的危害,《騙局》涉及科學共同體為了自身利益而造假。他最新的小說《失落的秘符》,盡管在故事形式上更接近《達·芬奇密碼》,但仍然延續了他一貫的反科學傾向。然而這部小說再歸類于“科幻”似乎不很合適了,我認為不妨稱之為“科學文化小說”。
為何會出現這樣“一邊倒”的狀態?當然不是所有這些小說家和電影人都不約而同地與科學技術有仇,而是因為——他們已經在上面所說的新綱領下工作了。
要接受這樣一個新綱領,對于中國的出版人和電影人來說,也許一時還缺乏充分的思想準備。但國內有幾家出版社,多年來已經出版了不少這樣的圖書。對于引進的非虛構類作品,比如著名的《哲人石叢書》、《第一推動叢書》等等,其中有不少品種就已經是新綱領下的作品。本土原創的科幻小說中,也已經不乏在新綱領下的佳作,比如王晉康的科幻小說《蟻生》、《十字》就是典型作品。但對于國內的科幻電影來說,舊綱領下尚且乏善可陳,新綱領下的佳作當然只能俟諸異日了。
“環保題材”埋著多少憂慮
范昕
“很多時候,當你在討論投資理財、在考慮未來要生幾個孩子、在考慮買車、買房時,你是否同時在想,這些美好的生活還能持續多久?你買的車子將會為全球變暖“貢獻”多少廢氣?你在海邊買的房子,20年之后它是在陸地之上,還是在海平面之下?”美國人格溫·戴爾在他的最新著作《氣候戰爭——決定全人類命運的最后一場戰役》中,代表性地透射出全球學者對綠色環保這一世界性危機的憂慮。視線環顧世界,哪些具有社會影響力的著作正在受關注,也成為了公眾視線集中的焦點。
《B模式4.0:起來,拯救文明》
(美)萊斯特·布朗著 林自新譯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0年6月
全球變暖、人口增長、生態破壞——以破壞環境和犧牲生態為代價的經濟發展模式(A模式),正在將人類的文明逼入絕境。人類不知道還剩下多少時間。大自然在給地球掐表,但人類看不見這個跑表的表面。
解決之道就是“B模式”,以人為本的生態經濟模式。穩定氣候、穩定人口、消除貧困、恢復生態,僅僅將2008年全球軍事預算的13%用于執行B模式,人類便可綽綽有余地使整個世界走向可持續進步的道路。
萊斯特·布朗以實事求是的坦率方式,告訴人們應如何建設更加公正的世界,并應怎樣拯救地球于氣候變化。
《氣候戰爭——決定全人類命運的最后一場戰役》
(美)格溫·戴爾著 馮斌譯
中信出版社2010年4月
格溫·戴爾深入探討了全球氣候變暖加劇以及各國又將如何應對這種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挑戰。他精準地刻畫了氣候變化對全球的影響,讀起來驚心動魄又不失趣味性,可媲美精妙絕倫的恐怖小說。
“2045年基于石油供應減少和戰爭的爆發,人類溫室氣體排放將于2032年到達頂峰,比1990年高出47%。”
“到21世紀中期,全球變暖日趨嚴重,全球平均氣溫升高2-3攝氏度,而21世紀末全球平均氣溫甚至可能升高8-10攝氏度。在這個世界上,讓我們憂心忡忡的不僅僅是日益炎熱的夏天、日趨兇猛的颶風、不斷上升的海平面以及北極熊在疲于奔命地尋找棲息之地。更大的噩耗還在后面,大規模饑荒與核戰爭(很有可能)將導致哀鴻遍野,死傷無數;想要避免這一切的發生,概率似乎并不高。”
《世界又熱又平又擠》
(美)托馬斯·弗里德曼著 王瑋沁譯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9年4月
寫出《世界是平的》之后,托馬斯·弗里德曼卷土重來,描述現代技術帶來的問題、危機,當然,也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
弗里德曼指出當今世界發展的五大趨勢:能源與資源的供需失衡;石油生產國的壟斷性經營;碳排放增量導致地球氣候變暖;能源日益匱乏;人口爆炸性增長、無節制開發和環境污染導致生物多樣性消失。他認為人類今天所面對的氣候變化,絕不是“我要不要帶雨傘”的問題,而是“海堤修得足夠高嗎”、“沿海大都市往哪里遷移”、“失去了沿海沿河的工業區、港口、交通線和沖積平原的良田人類怎么活下去”的問題。
全書最吸引人之處,大概莫過于弗里德曼所描繪的能源互聯網,在這個互聯網中,人們的日常生活也變成了平的:一個遍布全國的智慧型電網連接了所有裝上了微晶片的“聰明電器”,每個人都擁有一個“聰明黑盒子”——能源儀表板,所以你房間的溫度、燈光、電話、電腦以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都可以進行自動操控。用電方式也可以自己選擇,電力高峰期你的家用電器會自動以最少的能耗運轉,低峰期你還可以儲電,然后在高峰期賣給電力公司賺錢……這聽起來像天方夜譚,但并不是作者天馬行空的想象,事實上,2007年在美國華盛頓州的奧林匹克半島,已經悄然進行中了。
弗里德曼曾在《世界是平的》一書中指出,技術革命鏟平了全球經濟大舞臺,使得世界上如此眾多的人能夠在上面競爭、聯絡、合作,它把世界引入了一個全球化的全新階段,并將給經濟、政治、軍事和社會事務領域帶來巨大的影響。但是過去幾年發生的事情讓他更為清楚地看到,還有兩個重要的因素正對地球發揮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全球變暖和全球人口膨脹。所以他把這兩個因素也納入到研究中來,并將之總結為本書的主題。
《消失的蓋亞:最終警告》
(英)詹姆斯·拉夫洛克著
美國BasicBooks出版社
2009年4月
“蓋亞理論”(注:在古希臘神話中,“蓋亞”是大地之神,西方人一直到現在還常用“蓋亞”來代稱地球)的提出者、曾被人稱為“瘋狂科學家”的英國天文學家詹姆斯·洛夫洛克出版該書的時候已經90歲高齡,比起此前的著作《蓋亞的復仇》論調越來越悲觀。他在書中認為氣候會進入一個全新的熱系統中,一旦那天到來,任何行為都為時已晚。《自然》雜志稱讀這本書“就好像聽到了BBC宣布世界末日到來一樣”。
“地球是一個有生命的、能夠自我調控的有機體。不論我們做什么,造成的死亡規模都可能比以往所有戰爭、饑荒和災難都要大。
我覺得面對正在發生的情況,人類的反應很遲鈍。《京都議定書》已經制定11年了,幾乎什么都沒做。”
最無辜的笑容與揮之不去的陰影
●快餐業的罪惡并不只在于它提供“成本低廉”卻“不夠健康”的食物,更可怕之處在于它為“垃圾食品”打上了最無辜的笑容。
周鳴之
奧米·克萊恩在她那本著名的批判品牌全球化的大作《NoLogo》中為廣告做了極精辟的歸納。以食品廣告為例,縱然產品五花八門,卻少不了千篇一律的美麗笑容,溫暖和煦叫人安心沒有差別。商業化笑容是偉大的發明,是它讓產品看起來更具有人性,打消人們對于工業化的恐懼,彌除工業化與食品之間本質上巨大的鴻溝。
《希望的收獲》是一本立足于當今社會現實探討食品安全的書,書中對食品問題的列舉,幾乎觸目驚心:連老鼠都不敢吃的轉基因食品正在日益“污染”我們的餐桌,各式各樣的化學元素在動植物身上爭奇斗艷;快餐食品消費的動物生命幾乎可用“朝菌不知晦朔”來做比擬。當人們還在如饑似渴地補充乳品、雞蛋、家禽、豬、牛、羊肉,殊不知人體享受的不再是肉食帶來的益處,而是要為消化肉食所攜帶的毒素付出額外的代價。
而這一切的幕后原因,終將歸結到工業化一體化的生存模式。既然利益最大化的操作邏輯與食物生長周期的矛盾不可避免,那只有將自然界打亂重組為我所用。消費主義的品牌文化在此有了充分的用武之地,它負責將產品的美好與苦澀一同打包交付消費者。因此,快餐業的罪惡并不只在于它提供“成本低廉”卻“不夠健康”的食物,更可怕之處在于它編織著美麗的謊言,為“垃圾食品”打上了最無辜的笑容,與此同時卻為人類的道德倫理蒙上了一層揮之不去的陰影。
無論是呼吸的空氣、飲用的水,還是我們吃的食物,最終都將攜帶著無孔不入的化學物質進入人體。40多年前,雷切爾·卡遜在《寂靜的春天》中的預言,如今正在漸漸實現:人類為了經濟利益而創造使用的化學物質正在毀壞動物群、植物群,最終是我們自己。
《希望的收獲》作者之一是英國著名的黑猩猩研究者珍·古道爾。40多年前,是她在熱帶叢林中的不懈研究讓人們看到了靈長目動物對于工具的使用,因此她亦被動物學界尊稱為“黑猩猩之母”。而在最近十幾年的光陰中,她更多的時間是為了食品安全和環境污染而奔走呼告。
或許正是在這位自然界的觀察者眼中,自然界的失衡才顯得特別觸目驚心。古道爾清晰地辨識出如今農業經濟與傳統的背離,農場養殖對于動物的傷害。乍看起來,她似乎有一種矛盾的氣質,既是倫理的、也是自然主義的。然而,讀過古道爾著作的人都會發現,這位頭發花白,面容清癯的老太太,她的人格魅力恰恰便是在于兩種氣質的和諧共榮,她作為自然科學家,尊重自然的選擇,但她比常人更容易看到自然的力量,動物和植物自身強大的生命力和修復力,值得人以倫理的態度去面對它。《希望的收獲》告訴讀者的是,只有撿起那些被我們拋之腦后的倫理、責任和公德心,才是重返健康的唯一密鑰。
(《希望的收獲》 (英)珍·古道爾,(美)加里·麥克艾弗伊,(美)蓋爾·哈德遜著 陜西人民出版社)
《中國譯學大辭典》
《中國譯學大辭典》(以下簡稱《大辭典》)歷經5年,2011年初終由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這是我國翻譯界智慧的結晶,也是我國翻譯界大協作的產物。
這是我國首部大而全的譯學術語辭典。辭典吸收了歷年來國內外翻譯研究的主要成果,特別是我國翻譯研究在新時期蓬勃開展--引進、創新和發展過程中取得的成就,全面、系統地組織成詞條。辭典采用通用的或權威的術語(英漢對照),以明確的概念,匯集譯論的各種流派和觀點,點明國內外前輩譯家和當代譯家的方法和技巧,勾勒出中西翻譯史的粗線條,羅列翻譯學科的要津及其相關學科交匯點,以促進翻譯實踐、翻譯教學和翻譯理論研究。編者廣泛地收集譯學的常用術語,并對之作一番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的梳理工作,根據術語的單義性、簡明性、科學性、系統性的原則編撰本詞典。
辭典分為分類詞目(譯學術語)、譯學百論(著名譯學家詞條)和譯論百部(書評)三大部分。另有附錄五種,包括:一、中國歷年翻譯大事記(自漢至2008年);二、我國出版的翻譯研究和教學書目(包括港澳臺書目);三、音序詞目表;四、國內外翻譯期刊表;五、參考文獻。
《適合是最好的教育》
王振宇 主編
王振宇、陸有銓、金瑜、張承芬、王瑞清、黃佳芬……這些在中國教育與心理學界聲名卓著的教授們,當年曾是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系學校教育專業和心理專業1962級的同班同學。他們把畢生的精力奉獻給了教育事業,年老時他們依然在反思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他們認為:
教育,以孩子為本
教育是農業式的活動
“不做”也是一種教育方法落實政府責任,盡快改變學前教育落后局面
早期教育要敢于破除迷信
關鍵在于培養幼兒健全的性格結構
別讓你的孩子傷在起跑線上
正確看待異想天開
不要忽視“好學生”的心理健康
頑童也需要尊重
…………
總之,他們認為,“適合”是最好的教育!適合兒童的教育,就是尊重兒童,因材施教。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