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3月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演講時,借用一句民間俗語——“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來向世界說明:“各國和各國人民共同享受尊嚴,鞋子合不合腳穿著才知道,一個國家的發展道路,只有這個國家的人民才知道。”中國的發展有著自己的選擇和道路,中國人民自己的選擇、自己走出來的道路無疑最適合中國自己的國情。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則著名論斷,被大家親切地稱之為“鞋子理論”。
鞋子是緊是松,是軟是硬,最有發言權自然是自己的腳。鞋子穿在腳上的感覺,可以最直覺地判斷出這雙鞋子是否舒服、是否跟腳、能否耐穿。別人說的再天花,只能腳說了算,腳的感受才是第一位的。但令人不解的是,在這樣一個顯得較為私密的問題上,卻總有一些人飛揚跋扈,認為別人的鞋子這里不行、那里不好,只有自己的鞋子才是世界上最漂亮的,總想向全世界推銷自己腳上這個款式的鞋子。
中國現在穿這雙鞋子,大小、松緊可能還需要不斷調整,但我們經歷了近百年的風雨如晦,終于發現,只有目前的這雙鞋子最耐穿,別的鞋子還真就不合適。中國人民的這雙腳只能穿下這雙鞋子,那又有什么辦法呢?那我們就只能不斷調整它的尺寸、松緊,來讓這雙腳更舒服些、走去路來,更快更堅實些。相對來講,西方人的個子高、體形壯,自然適合他們的鞋子和我們的就會不同,他們穿的那種鞋,自然有適合他們腳型的獨特之處,但如果換到我們自己的腳上,那自然便會生出種種的不舒服。換句話說,如果總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向別人推銷適合自己腳型的鞋子,別人肯定不會買賬。
從這個話題,我們可以延伸出我們今天要談的一個主題,那就是從“鞋子理論”出發,我們可以推出“普世價值”有哪些荒謬之處呢?
多年來,圍繞有沒有“普世價值”這個話題,爭論從未停止。如果我們把“鞋子理論”嫁接到“普世價值”上,可以很快得出一個荒謬的悖論?道理很簡單,我們可否這樣問:人類從光腳到穿鞋,是不是文明進步的標志?回答應該是肯定的!那么是不是可以說當今世界上文明的人都要穿鞋子?回答也應該是肯定的。這里是不是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文明的人都要穿鞋子,這是普世的,或具有普世價值?到這里,那些支持普世價值存在的應該高興了,且慢,如果再繼續追問,是男鞋好還是女鞋好、是皮鞋好還是布鞋好、是棉鞋好還是單鞋好、是48碼的鞋子好還是38碼的鞋子好呢?有沒有適合世界上所有的人穿的鞋子呢?回答應是:你懂的!我們的分析延伸到這里,普世價值究竟有還是沒有呢?回答應是:你也懂的!
普世性價值作為一個抽象概念,是人類在長期的生活實踐和交往中不同文化交流碰撞中形成的共同價值取向。普世價值不僅來源于人類的共性,更多是形成于民族的共同參與之中。因此,絕大多數國家和民族都是普世性價值的創作者,普世價值不是哪個“卓越民族”的獨特發明,而是開放的一個思想體系。它不是一個死板的條條框框,而是穿在這個國家人民腳上的那雙最適合本國國民的“鞋子”。世界上的鞋子是多樣的,人們根據自己腳的大小、實際的用途和個人的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的鞋子,這是一條人所共知的常識。讓天底下所有的人硬生生穿同樣一種款式的鞋子,恐怕連上帝也做不到!
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每個國家或民族都在歷史上都創造出了自己的獨特文化,共同造就了人類文明的百花園。如果每個國家都把自己的價值觀念視為普世價值觀念,把其它文化當作普世價值的對立面,那么普世價值就變成了人們手中任意擺布的一個標榜著國家特性的標簽,并且按照一個國家的整體實力,在不體諒外部提防的前提下,任意按照自己的標準來隨便張貼。這種意義框架下的普世價值,如果并不能產生于任何人的主觀設計和良好愿望,那么即便這種設計和愿望本身是先進的,也不值得靠強力推行去推廣。
“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習近平總書記巧用這一民間俗語來說明新型的國家關系,言簡意賅、要言不煩,這句一針見血的思辨不僅令人難忘,更讓人敬佩不已!從“鞋子理論”所蘊含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中關于個別和一般、特殊和普遍、個性和共性之間的辯證關系,我們可以很清楚地辨析“普世價值”到底有還是沒有,它的荒謬之處到底在哪里。從這一點上說,習近平總書記確實是會用、善用馬克思主義,并且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大眾化的模范。
在激烈的意識形態較量中,只有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勇于突破思想籓籬,客觀理性地對“普世價值”的概念、判斷、推理等展開深入研究,才能建設起更為先進、更為科學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近平總書記之所以反復要求我們的領導干部必須認認真真學習馬克思主義,要讀原著,要原原本本學,就是因為只有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才能更急清晰地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所以,我們要牢牢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學以致用,在日益復雜的輿論場中,用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條,為偉大中國夢想的實現,奮力鼓與呼!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