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界的朋友都熟悉西方有個著名的“新聞觀”。
新年伊始,從馮小剛那里傳來了“新聞”,剛剛執導春晚的馮導開罵了。
套用西方的新聞觀,某些人罵馮小剛不算新聞,因為這些人逮誰咬誰,在現在中國,恐怕除了7個人他們不公開罵以外,沒有他們不罵的人了。但是馮小剛回罵這些人了。所以馮小剛罵這些人才算新聞。
根據馮小剛微薄:“一幫自以為是的,打著‘不接受批評’的旗號妄圖封我的嘴。誰規定只許你們批判討伐喪心病狂的漫罵,不許我還嘴了?你們就代表正確嗎?你們認清自己的本質了嗎?還他媽整天假裝有民主的思想,要捍衛說話的權力,快撕下你們的面具露出你們文化納粹的嘴臉吧。”
從真正的言論自由的意義上說,某些人有批評馮小剛的自由,馮小剛同樣也有反批評的自由,作為某些常常標榜自己深得所謂普世價值真諦的公知精英應該明白這一點。
民主的老祖宗曾經有這樣的名言:“我堅決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堅決維護你講話的權利。”
即使在文革期間,《16條》還曾經作出過這樣的規定:“在辯論中,必須采取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的方法。對于持有不同意見的少數人,也不準采取任何壓服的辦法。要保護少數,因為有時真理在少數人手里。即使少數人的意見是錯誤的,也允許他們申辯,允許他們保留自己的意見。 ”
某些人口口聲聲否定文革,其實他們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與文革中的造反派并無二致,“只許某某造反,不許某某翻天。”
馮小剛不愧是名導演,他的反擊非常有力,而且一針見血,直斥某些人的文化納粹的本質。
文化納粹,用來形容現在某些人的嘴臉再合適不過了。
所謂文化納粹,展開來解釋就是文化專制主義。
文革中的確存在文化專制主義,八億人看八個樣板戲,其它都是毒草,但是錯誤在于這種做法,與具體的戲本身沒有多大關系。
而這次,僅僅是在馮小剛導演執導的春晚中出現了樣板戲《紅色娘子軍》的片斷和電影《英雄兒女》的主題歌,某些所謂公知精英就歇斯底里大發作,對敢于沖破某些人定的禁區的做法大為光火,好像挖了他們的祖墳似的,對馮導進行“喪心病狂的漫罵”。
我覺得奇怪的是,某些人對一些流氓文學,垃圾文學熟視無睹,對游蕩于大街小巷的“黃色娘子軍”欣然接受,甚至主張賣淫嫖娼合法化,而馮小剛僅僅是讓上三個節目而已,而且喜歡的觀眾大有人在,就讓某些人死了爹媽一樣,至于嗎?你可以自己不看,甚至可以因此上吊、服毒,但是有人喜歡這些節目,而且與政治無關,你管得著嗎?當年只許看樣板戲的確是文化專制主義,而你們今天剝奪別人看的權利又與文化專制主義何異?
其實,明白人都清楚,某些人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只不過拿馮小剛開刀而已。
但是不管這些人打著什么冠冕堂皇的旗號,其文化專制主義的嘴臉本來就非常明顯,這次讓馮小剛這么一畫龍點睛的總結,就更加暴露無遺了,歡迎這些人繼續表演,這樣做只能充當反面教員,讓他們自己越來越孤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