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類科技進步發展的正效應,中國自古以來的小農經濟形式必然要產生革命性變化,走向規模化,產業化、集約化生產模式。但欺騙不了明眼人的是,這里面就有個根本的性質問題,是著眼最廣大老百姓福祉,還是少數富豪利益?
毛澤東1949年后的第一次土地改革大手筆,無疑是普渡群生善舉,第二次土改是鄧的所謂包產下戶,實質上是土地重新私有化。第三次土改便是當今準備進行的土地流轉,資本下鄉、農民進城。
土地,是這個世界眾生生存根本,動它就是在動根本,絕非輕而易舉,不得輕舉妄動。當生產方式發展到一定的時候,小農、個體生產形式走向規模、集約、產業化該怎樣過渡?是良性或是惡性過渡?
良性的過渡是,就地、因地制宜,土地集體化、合作化、國營化,而人人又有土地主人感。集體化所有制下、政府行為下從亊規模、集約、產業化生產,而勞動人民與管理、領導者永保平等地位與權利,收入分配差別不過大,進而擴大再生產,這樣全國一盤棋,百姓就地安居樂業,平穩健康發展,而不是最終成為雇工與老板、個人與私家的勞資關系。這其實就是毛澤東綱領。如果延續至今,恐怕規模化重組生產形式己順利形成了。亊實上,當年的生產隊就有集約化雛形了。
看看人們謂之的后三十年政經轉形的實質性結果而非表象,一切走樣、變形、變質的危機,如通貨膨脹、貧富懸殊如地圖之萬分之一比例、重利輕義之取舍、資源之賤踏、資本主義性質的經營到窮奢極欲,擴張是本性使然。
歷史將證明,安居樂業田園似的小農經濟還將存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扶持好是最大的社會安定因素,亊實上小農經濟干擾了你什么了?要急急地謀算?覷覦之圖,無非資產階級經濟矛盾危機凸顯(債務金融、急功近利惡果、債務......)虛胖子已裝不下去,便向國家與百姓的根基——土地,吹響最后的沖鋒號,奪取制高點,開辟私人斂財新戰場,最終將使土地變為少數富人合法私有,這才是必然結果!
而所言之良性過渡的基礎不可能形成或者說已不存在。自土地重新下戶漸行漸遠的打工潮,使得農村空虛、土地漸荒蕪。大量閑罝散的土地貌似確應規模化利用了,但大勢所趨或者說本就默認,良性過渡已不現實,無脫胎換骨魄力,只好將錯就錯,歇斯底里,行惡性過渡。這種土地流轉、資本下鄉、農民進城實在談不上良性發展,說好聽一點是缺乏遠見,中國國情很特殊,國大而農民多,山區多,還有傳統的人文問題,廣闊農村天地永遠需要有安居樂業的守護,怎么應該搞“倒移民”呢?均衡壓力還來不及呢。這只能說,其指導思想本就不是良性的。
破壞了本己有雛形的集約化生產隊形式,土地下戶倒退回到私有化,進而走資本主義老路,然后在這種大背景下搞土地改革,還能跳出擴張掠奪土地的資本主義“發展”規律么?!不是忽悠性掠奪是什么?而廣大農村土地的閑罝或荒蕪是誰造成的?本就是走在歧路上。好心一點的,作個平衡性調整,修修補補改良,無動于大勢。
讓我們來看看公文: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基。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必須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
公有制現在還是主體嗎?早已窒息,奄奄一息,甚至置之死地而后快。就是殘存的國企又有幾家本色尚存?私有制經濟是什么樣的活力?有什么創造力?它能統籌社會化人民需要而生產嗎?
再看: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實行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縮小征地范圍,規范征地程序,完善對被征地農民合理、規范、多元保障機制。擴大國有土地有償使用范圍,減少非公益性用地劃撥。建立兼顧國家、集體、個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合理提高個人收益。完善土地租賃、轉讓、抵押二級市場。
把土地也納入市場,一切依賴市場經濟隨機自調,把市場調節功能視死如歸,為萬能法寶,是負不起責任的體現,是對資本主義致命傷的視而不見,貌似創新實則是資本主義的不入流的小徒弟;貌似交易雙方權利平等,公平交易,但隱含絕殺,又現在還有“農村集體”存在嗎?租賃、轉讓、抵押,實質上是誘惑農民出賣賴以生存的命根子——土地,讓經濟實力雄厚的資本家和房地產開發商收購并大規模兼并農民的土地,大發橫財,為全面推行私有制大開綠燈,如果農民兄弟們只看到眼前的一點利益,出賣自己的土地而拼命擠入城中,到時候年紀超過40歲的恐怕想入廠打工也無私企愿招收了!就說現在廣東省的私企,大多數都不愿再招收40歲以上年紀的人入廠干活了!農民兄弟們到時候土地沒有了,在私人門下討飯吃,工作也難找。租賃,還能讓農民個個當地主老財到永久?轉讓,還能有什么?抵押換房住,能管幾代子孫的生活?最后就是私有資本家強權合法化,廣大平民勞動者淪為無產者苦海中求生,不信讓中國歷史驗證,這是在逼良為娼、逼民反。然后用子彈鎮壓。【大中小城市房產無序開發 房價過高 造成大量房屋積壓 面臨房子泡沫破裂 為了既得利益集團繼續斂財 于是推行土地流轉 逼迫農民進城買房 既得利益集團趁機兼并土地成為新的大地主資本家 這就是小城鎮建設 土地流轉的最終目的和結果 大量失地農民進城又無就業保障 于是推行保護小額投資經營 可是想沒想過 城里如此高的房價能有幾個失地農民買得起房 城里競爭如此激烈 小額投資怎么能夠生存 最后造成大量無業流民 加劇社會動蕩 那可真的是深水區了。】
說穿了,這不過是資本主義掠奪土地的老式伎倆罷了,欲摧毀最后一塊“紅色”根據地;并非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利益之舉,并非心懷勞苦大眾,著眼于大眾。當初大量引進外企,利用的就是中國價廉勞力與低工資勞動資源,并引以為耀似的,這種思想觀念本身就反映出把百姓當下等人對待,為什么不對外企、私企大吼一聲。
那種視子民為價廉勞動力思想與舊中國封建私有化下,老板不顧礦工死活,少安全保障如出一轍,是毛澤東批判并革命的。當中國再次產生廣大流民、無產者的時代,活不下去的時候,具有毛澤東功底的人民會有什么舉動呢?
如今欲行使的土地現代化改革,流轉、產業化是否可以呢?當然可以,但著眼的是什么階層的人,是否正道?所謂要走規模化,產業化、集約化生產路,那么請問,想要伸手農村土地的人或所代表的單位,是私人或私營家呢或者是當地集體或國營?顯然后者不存在了,是什么性質的土改也就一目了然了。是資本家掠奪土地的意愿,以拓展少數、個人財富!如果真是為廣大百姓著想,政府為什么不就地把當地農民組織起來,走合作化、集體化共同致富呢?!聽明白了:除非就地、因地制宜,土地集體化、、合作化、國營化,而人人又有土地主人感。集體化所有制下、政府行為下從亊規模、集約、產業化生產,而勞動人民與管理、領導者永保平等地位與權利,收入分配差別不過大,進而擴大再生產,這樣全國一盤棋,百姓就地安居樂業,平穩健康發展,而不是最終成為雇工與老板、個人與私家的勞資關系!
這才是第三次正道、良性的土地改革,符合國情、人民大眾的改革!
反對弱肉強食、生存競爭,反對外國列強的統治和奴役 是毛澤東的菩薩道行。
崇尚自私的社會最終將被自私毀滅,自私是不能發展人類社會雙文明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