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月收入5000元,你敢按揭一套月供10000元的房子嗎?大概絕大多數人都不敢。即便你敢,銀行也未必貸款給你。但不少地方政府敢。根據審計署數據,去年4個省本級、17個省會城市本級打算用賣地收入來還的債務,本息共計2315.73億元,是實際賣地所得收入的1.25倍。(7月22日《華商報》)
借債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償還能力。地方政府有10萬億、20萬億的債務,只要經濟繁榮發展,有償還能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各級地方政府官員只管借債,根本就沒有長遠的規劃,逼急了,就賣地還債。一屆一屆地這樣胡干下去,等到沒地可賣的時候,就只能步底特律的后塵了。你可別說中國沒有底特律,睜大眼睛看看吧,“鬼城”鄂爾多斯就是中國式的“底特律”。至于中國到底有多少鄂爾多斯呢?那真是房頂貼告示——只有天知道了。為何?因為地方政府借債根本就不放到預算里,并沒有列入到人大審查的范圍內,人民群眾根本就不知情,遑論監督了。
虱子多了不怕咬,破罐子破摔貽害子孫。地方政府以低廉的價格從農民手中強征到土地,再以成百上千倍的高價賣出去,開發商獲利,主要領導得到了好處,政府有了政績,最終苦了老百姓——流離失所,無家可歸,生活沒有保障。地方政府每次賣地的收入不是用于還舊帳就是用于拆遷新地方,勢必會會增加新的債務。周爾復始,循環往復,只有中國的領導干部才敢干這種遺禍子孫的事情。政府即便是欠下天文數字的債務,領導干部不用掏一分錢,還會因為政績突出被提拔,有這種天上掉餡餅的好事,誰不干誰是傻子。
不能把雞蛋全都放在一個籃子里。底特律的發展雖然是依賴單一的汽車產業,但是,它畢竟還有一個支持產業。中國的很多地方政府根本就沒有任何支柱產業。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很多地方政府通過大規模地修建樓房、交通設施來刺激經濟增長,還不起債的時候,要么征稅,要么賣地。如此一來,大規模的債務危機將不可避免,未來的結局肯定要比底特律還要慘。因此,各級政府在推進城鎮化的過程中,必須強化對實體經濟的培育,避免城鎮“空心化”。各級政府依賴賣地還債那是做夢娶媳婦——想美事,注定死路一條。
當務之急是必須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各級政府肆無忌憚地借債,必須把借債納入到財政預算當中,讓人大進行監督,讓人民群眾進行監督。讓那些拆東墻補西墻,一味地靠賣地搞虛假繁榮的政府官員土豆搬家——滾球子,當官不為人民謀福利,要他們還有什么用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