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13日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第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歷史上第一次把“中國對人民幣匯率主張”明明白白地當面表達給美國總統,尤其是“中美貿易不平衡不是匯率問題,并希望美國著力調整經濟結構問題”的表達,充分體現了中國的利益立場。
當然,一時準備不及的奧巴馬雖然沒有當面回應胡主席的觀點,但是在轉天工商領導峰會上卻十分明確地聲稱:人民幣低估。顯然,中美在匯率問題上的見解已經出現巨大分歧,而且已經變成最高層“對話”,說明未來這個問題將變得更加尖銳,也是美國打劫中國,而中國拒絕打劫的核心問題。
奧巴馬說人民幣低估是在維護美國的利益,而胡錦濤關于人民幣匯率的觀點是在維護中國利益。
說起維護中國利益,通常就會被扣上“保守、封閉”的帽子。在我看這是兩回事。改革、開放中國當然需要,但是不是可以無視國家、國民利益?當然不是。美國人嘴里一天到晚都是“美國利益”,這是它們評價一切行為的基本準則。
我們多次重申:國際間經濟利益爭奪最重要的表達就是匯率問題。這不僅是國際經濟問題,而且是國際政治問題,是各國政要都必須表達的利益立場。歷史如此,現實更是如此。貿易保護主義如果可以從匯率端實現,那將是最“省事”的方法。實際上,美國一再要求中國人民幣升值,其最狹義的理解就是“貿易保護主義”。遺憾,我們的許多學者的言論,連這一最基本的原理都不懂。
人民幣升值越多,美元對人民幣貶值越多,中國所遭受的損失越大,美國獲得的利益越多。這是每一個中國人都必須明白的常識性問題。所以,美國為了自己的立場這樣說、這樣做一點都不奇怪,但奇怪的是:中國國內的輿論并未針對胡主席所堅持的立場予以呼應。這時候的學者好像都“啞巴”了,而新聞記者們的注意力似乎也很不給力。
“如果發展中國家經濟陷入停滯,那才是世界經濟的災難”。如今我只看到經濟學家樊綱出面直擊問題的關鍵,但他并未解釋人民幣無度升值帶給中國的必然是“災難性的后果”。我們分析過多次:人民幣升值意味著中國貨幣緊縮。中國經濟真經的起長時間的無度緊縮?又憑什么無度緊縮?
當然不只是匯率問題,現在發展中國家發展的手段多種多樣。比如,碳排放問題,能源等大宗商品的供給問題等等。北京時間
11月9日的晚間,國際能源署發布報告認為,如果北非和中東地區的原油生產國所獲得的投資低于滿足新興經濟體需求增長所需的水平,那么近期內原油價格可能會最高上漲至每桶150美元。
我注意到,這篇報告把未來石油價格上漲的原因,全部歸咎于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報告說:根據這份報告假定的主要情境,2010年到2035年之間的能源需求將增長三分之一,其中90%的增長來自于非OECD成員國。它們推測:到2035年,中國的能源消費量將比美國高出將近70%;但即使如此,中國的人均能源占有也只是美國的一半。到那時,原油最高價格預計將達到每桶212美元左右,高于去年預計的每桶204美元。
什么意思?言外之意無非是“中國的經濟發展將給世界能源需求帶來嚴重后果”。看到這樣的報告,我們是不是可以理解胡主席為什么要在各種各樣的國際場合呼吁:維護全球能源安全,對推動世界經濟全面復蘇和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們應該共同穩定能源等大宗商品價格、防止過度投機和炒作,保障各國能源需求,維護能源市場正常秩序。我們應該改善能源結構,加強先進能源技術研發和推廣,大力發展清潔和可再生能源,在相關領域積極開展國際合作。我們應該積極推進低碳城鎮示范項目合作,加強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節能減排、循環經濟、提高能效等領域國際合作。
面對如此大是大非的問題,中國的媒體為什么不站出來為國家領導人助威維護中國利益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