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將食品安全問題歸因為監管缺位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大如天”,但近期出現的“健美”豬肉、“回爐”板鴨、“染色”饅頭等一些列食品安全事件,都在挑戰著輿論的神經,令公眾大倒胃口。
于是,緊接著的問題是,用什么辦法來補食品安全這塊破了的“天”呢?
輿論的主流思維紛紛站在人性本惡的立場上,將自私自利、趨利避害視為人的天性,一旦人們用這種眼光看問題,就會產生“法”的管理觀念,進而把監督和監管作為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所以我們看到,一看到諸如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問題,輿論的矛頭就會直接指向市場監管部門,但問題在于,難道自詡高等動物的人類還要被監管的外力逼著去追求道義和恪守法規嗎?
事實上,對于認識人本身而言,無論是性善說還是性惡說,都有其內在的局限——只主張性善,就會重于道德教化而忽視法的力量;只主張性惡,則會重于法制而忽視喚醒個體道德的自覺。
因此,辯證法的人性觀應該是善惡矛盾說,即人性是善與惡的對立統一——人性的惡是逐利的小我意識,而人性的善則是尊義的大我精神。由于社會發展的局限,義和利、小我和大我一直處于難以兩全的對立狀態,因為義對個體沒好處,這種局面在大多數民眾中產生了見利忘義唯利是圖的思想意識。
但如今,時代已經不同,由于品牌規律(也就是名)已經開始在整個社會發揮作用,義和利已經可以統一了——有義就有好名,有好名才有利益;與之相反,不義就會有惡名,而惡名反過來會剝奪利。
君不見,三聚氰胺使得三鹿已完蛋?君不見,瘦肉精讓雙匯也快玩完?君不見,染色饅頭也會反砸黑心店?
信息社會,不但讓群眾的眼睛更加雪亮,而且還讓每個人的嘴巴變得更長,人人都是發現者,人人都是傳播者,于是,無論是企業品牌還是個人品牌,火得快,滅得也快。既可以一夜之間紅得發紫,也可以頃刻之間暗淡無光。只有擁有一顆奉義取利的紅心,才能紅紅火火;而若是利欲熏心的黑心,那就等于率先將自己拉進了黑名單。
誰有情有義,誰才有名有利;誰不仁不義,誰就聲名掃地。一旦認識到這些道理,我們就不能僅僅將諸如此類的社會問題簡單地歸因為監督和監管的缺位,而是訴諸于每個人的道德自覺。如果犯法者眾,警察再多可能也無濟于事;如果瘟疫盛行,醫生再多可能也忙不過來。
心本管理專家陳金平教練認為,當前的社會管理和企業的組織管理面臨著同樣的問題,那就是應該從監督監管這種舊的思維模式中跳出來,從人的思想和心靈入手,把人從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經濟人變成義利兼顧的社會人,鼓勵善有善報、德有所得,致力于培養自動自發自覺的公民型員工。因為每個企業和公民,也都是社會的員工。
自古以來,中國的管理思想不僅主張依法治國,更強調以德治國。而在全球市場經濟的時代,德治的思想則要從國家管理的層面滲透推廣至修身、齊家、治企等整個社會的方方面面,一旦人們認識到道德可以通過品牌而綻放光芒進而轉化為生產力,道德法則才會從墻上、書上和嘴上而落到人們的手腳上,從而形成一個遍地圣賢的美好社會。
《智本論》作者相曉冬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