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聲明,我對任總沒有什么敵意,反而覺得他身上的直率、認真、執著和專業值得年輕人學習,任總一貫以房地產界的“大炮”著稱,任何形式的大炮,他的開炮都是由目的指引的,有的放矢,所以任總的大炮也得分辨聽,以下是任總的最新文章和本人批注)
加息本應是正常的調控手段
加息通常意味著CPI的增幅超過了預期,通脹的壓力大于刺激經濟增長的壓力,不得不提高資金使用與占用的成本來限制其流動性,而流動性過剩則被稱為是通脹的重要原因。
雖然尚未公布CPI的指數,但多次的加息時間選擇的結果都證明了CPI的上漲,這次大約也不能例外。
(以上任總的主旨是要說:加息是為了吸收流動性,而非打壓房地產價格,同時任總還表達了另外一層意思是:通脹壓力是國家的貨幣政策惹的禍,不是房地產價格推高了CPI)
每次加息時,媒體大多將眼光都只注重于房價、注重于購房者的個貸支出成本加大,但卻忽略了其他行業經營成本同樣在加大,尤其是忽略了當眾多存款在銀行中不斷因負利率而貶值時的犧牲,以及因儲蓄貶值而推動消費時物價上漲的影響。
(任總把焦點從房地產引到了因長期負利率而帶來的超預期消費造成的物價上漲)
在中國的現狀中,每年用個貸購房的貸款總額不過只有萬億元左右,但居民的儲蓄存款卻有20多個億。因此上調存款與貸款利率是多數人受益的事。卻為何不能利率越高越好呢?那是因為利率過高就會影響資金的流動、影響到整個經濟的運行。反之的道理是相同的,當利率過低時流動性就會加大,資金的流動活躍就促進了投資、消費與生產。這兩者之間的平衡恰恰就是央行的管理藝術之所在了。
(任總撇開個貸支付成本加大,轉而談加息大眾收益,同時告誡利息不是越高越好)
加息一般是防止投資過熱、經濟增長過快、防止資金過于低價和超量引發的通脹,包括資產價格的過快上漲和消費品價格過快上漲。從管理預期到治理通脹之間沒有明顯的界限分別,但資產價格的上漲一定會影響消費品價格的變化,而負利率的貨幣貶值也一定會讓這種上漲加速,也會讓銀行中的儲蓄向可保值的資產流動。
房屋資產在和平時期,特別是城市化率低、處于經濟發展中的階段,當然是最具有保值功能的,就像黃金。但黃金的流通性卻遠不如房屋,且房屋擁有使用、出租、保值的多重功能,這就必然在貨幣供給量過大而資金成本與價格過低時,資金產生極大的吸納作用和吸引力。
(循序漸進,逐步把大家引到“房地產仍是當下的抗通脹的最佳選擇”,繼續投資房產是任總最想要表達的意思。)
加息會改變資金的成本,同時轉變投資與收益之間的關系。但如果這兩者之間的利益沖突沒有達到平衡點時,這種趨勢是不會改變的,于是加息就只好一點一點加,試著從改變民眾的預期直到實際對市場產生影響。
但這個試的過程中卻有無數的猜疑與痛苦,因為沒有人直到外部的世界會對中國的經濟產生什么樣的影響,也沒有人直到內部的經濟在加息之后的變化。這個量到質的轉化中人們在關注著量的變動,卻又在擔心因加息過速而讓經濟從上升的增長中變成了向下的負增長。這就會產生質的變化了,輕易不肯動用加息的手段正在于處于這種兩難的選擇之中。
目前國際上大多數主要經濟體都處于經濟不振的低利率狀態下,過度的加息可能會引發讓中國經濟也從向上到向下的變化,那么不但對中國經濟本身會產生不良影響,也會對世界經濟產生不良印象。
(從加息帶來的恐懼和痛苦以及其他經濟體的疲軟告訴大眾不要認可頻繁加息)
就中國自身而言,許多政策工具的使用都受制于國際經濟的變化,因此慎之又慎成為了決策者的主導觀念。加息就成為了對民眾而言不得不接受的現實。長期的負利率必然帶來經濟的非合理增長,而讓實際利率由負轉正,則一是加息、一是讓CPI下落,這正是決策者的責任。
加息不但會對房地產市場產生影響,也會對中國經濟的其他產業產生影響。目前的加息不能完全扭轉CPI上漲的局面,也許還會再有多次的加息手段。
(主旨告誡當局不要再頻繁加息)
一月份世界糧價在暴漲;英國的CPI也達到了4%以上,但英國的經濟并未恢復增長,英國仍不得不維持現有利率不動,這恰恰是在經濟增長與通脹中做出了一種選擇,為了經濟的增長與就業不得不用低利率刺激,也就不得不忍受通脹所帶來的壓力。
而中國的經濟是在較高的增長中,且看不到下滑的趨勢性危險,通脹就變成了治理的重要目標,加息就成為了可行的手段。但目前加息后仍為負利率的情況,也許還不足以改變整個經濟的運行軌跡。自然房地產市場包括價格都不會因加息而變化,但持續的加息則一定會不但影響到中國的房地產業,也會影響到中國經濟整體。
加息是宏觀調控正常的手段,因為常常不用反而成為了一種奇怪的信號,也常常被媒體與民眾難以接受。正常的使用也許市場就可以習慣了。
(委婉地告誡當局:世界經濟低迷的情況下不要動不動就加息,應該學英國忍受通脹,選擇經濟增長,當前經濟增長是最重要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