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主張私有化的角度看,凡是公有制經濟,凡是國有經濟主導的體制,永遠都是低效的。因為,只要看到資源、財富在社會層面上的使用和分配,就會覺得這是私人資本利益的損失和浪費。“可謂體制不同,利益出發點不同,效率標準也不同。公有的效率,令私有認同,很難說不是一種奢望。
今日在《環球時報》擇要發表了評論:《昆侖巖:“國企低效論”不符合事實》
環球網:http://opinion.huanqiu.com/ecomomy/2014-07/5050114.html
在討論國企改革中,常聽到有人拿“國企比私企低效”說事,諸如《中國改革》雜志中某些文章所指責的:“做大做強國有經濟的目標很崇高,似乎令人向往,但是,國有企業總體上傾向于低效率”;“國有控股公司效率不會高于民資控股企業,這是因為國有控股企業與國有全資企業一樣,仍然面臨著效率問題,也就是體制問題”;在發展混合所有制中,“如果實行國有控股,會總體上降低民資的利用效率。因此,需要解放思想,轉換觀念,使得國有資本至少退出國有控股狀態”。
鼓吹“國企低效論”,并歸結為體制問題,以此反對國資控股,主張國企“不設底線”退出,搞經濟私有化,這不是新鮮玩藝。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國企低效”幾乎是人們普遍認可的現象。上世紀90年代的中國,處于最困難時期的國企也曾給人留下“虧損”、“效率低下”的印象。然而,當今中國國企,包括國資控股的大型企業,經過多年改革歷練,早已經雄風重振,以強勁鼎力的形象展現于世界經濟競爭舞臺。“國企低效論”不符合事實,作為要求“國資退出控股狀態”的理由更不能成立。
先談“體制問題”,這的確是個大前提。從主張私有化的角度看問題,凡是公有制經濟,凡是國有經濟主導的體制,永遠都是低效的,這是“鐵律”。因為,只要看到資源、財富在社會層面上的使用和分配,就會覺得這是私人資本利益的損失和浪費。當年的人民大會堂或南京長江大橋,如果由私人包建,當然可以賺得金盆滿貫,至于能否維持到今天不出現坍塌或其他問題,那就說不準了。“企業辦社會”,其實不能一概否定,畢竟對社會是一種積極貢獻,對現代大企業自身的穩定發展也有好處,很多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也是提倡的。但在中國,只要是國企來辦,就會被人斥責為浪費和低效。可謂體制不同,利益出發點不同,效率標準也不同。公有的效率,要讓私有認同,很難說不是一種奢望。
具體考察國有企業效率,不是私企能簡單類比的。國企既要追求企業利潤和效益,又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綜合起來看,國企的整體效益比私企高得多。
——從公共財政貢獻看,在非金融世界500強企業里,中國央企全都超過美國企業。更不用說,雖然目前在我國企業戶數、資產、主營收入占比中,私企已占大頭,國企皆處劣勢,但在向國家繳納的稅金及附加占比中,2012年私企僅為13.0%,國企高達70.3%。即使在最困難的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中,中國央企利潤同比下降30.8%,但上交稅金不降反升,同比增長18.6%,這是私企根本談不上的。
——從就業創造貢獻看,在非金融世界500強企業里,中國央企創造了與美國企業大體相當的就業規模。在國內,無論是單位企業數量,還是單位企業資產創造的社會就業貢獻率,國企也不是私企可比的。
——從資本投入和產出看,國企不能只重短期效益,更要關注中長期發展,引領和承擔實施國家經濟發展戰略。一些公共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和高科技產業發展,如高速鐵路、大飛機制造、衛星通信導航、載人航天、繞月探測、載人深潛等重大項目,投入巨大,周期較長,不可能立馬見效,但一旦見效,對整個經濟社會發揮的作用力和對國際競爭產生的影響力,絕非一般企業可比。
——從成本和利潤比較看,有研究表明,國企能夠嚴格遵守國家規定,所承擔的稅負明顯高于私企,節能降耗的成本也高于私企,還承擔著養老幫困等多方面的社會職能,在這種情況下,利潤收入仍然實現了較快增長。以本世紀頭十年(2000-2010年)為證,我國工業國企資產年均增長11.4%,而利潤年均增長19.9%,這是舉世驚嘆的成就。
還有種說法,國企的優異績效是靠壟斷地位得來的。這也不符合事實。目前我國十多萬家國企(包括117家央企、8000多家大型國企)中,屬于壟斷行業的企業極少,不超過20家,且也是既有壟斷也有競爭;絕大多數企業屬于非壟斷行業,效益總的都比較好。
壟斷性行業如成品油、天然氣等產品的價格,都是由政府(發改委)制定的,由于政府定價要考慮宏觀經濟形勢和社會穩定等因素,在一個時期可能定價較低,造成相關國企的政策性虧損。國內國外的事實都證明,凡壟斷行業私有化的第一后果,就是漲價,這種“效率”,是向消費者開刀割肉獲得的,是用社會公眾效益的損失換取私人資本效益的提高。
客觀上講,無論國企還是私企,在一定條件下存在企業個體效率有高有低的差異分布,是不奇怪的;但從總體狀況看,無論是社會效益水平,還是企業本身的技術、管理和經營水平,國企都要比私企高,而且高出不止一個檔次,根本不存在國企必定比私企低效的問題。應當相信,在發展混合經濟中,堅持國資控股,有利于優化國有資本和其他社會資本的資源配置效率,帶動企業整體水平提高,創造參與國內國際競爭的新優勢,真正實現總書記提出的“擔當社會責任樹立良好形象”的要求。
(作者是昆侖策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