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
陳 希
《 人民日報 》( 2013年12月02日 07 版)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有力的組織保證和人才支撐。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造就高素質執政骨干隊伍,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生動局面的制度保證。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適應全面深化改革新要求,對進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出了新部署,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領會,切實加以貫徹落實。
進一步明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總要求
《決定》提出,堅持黨管干部原則,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構建有效管用、簡便易行的選人用人機制,使各方面優秀干部充分涌現。這是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總的方向、目標和思路的新概括,是進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總要求。
堅持黨管干部原則,牢牢把握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正確方向。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需要把它放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這個大局下去認識、去審視,放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整體布局中去謀劃、去推進。黨管干部是我國干部人事制度最鮮明的政治特色,是堅持黨的領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根本保證,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展開,特別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決定性作用的發揮,干部工作需要充分走群眾路線,進一步擴大民主,增強透明度。但必須明確,這種改革的目的是提高黨管干部水平,更好地為黨選拔優秀人才,決不是放棄黨管干部原則。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繼續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須堅持黨管干部原則,牢牢把握正確方向,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每一項措施,都應有利于加強而不是削弱黨的領導,有利于鞏固而不是動搖黨的執政地位。
著眼選拔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進一步明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目標。我們黨選拔任用干部的標準,大的方面說就是德才兼備。不同歷史時期,對干部德才的具體要求有所不同。習近平同志在今年6月召開的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正確回答了怎樣是好干部、怎樣成長為好干部、怎樣把好干部用起來等重大問題,明確提出新時期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的標準,即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并對這一標準的內涵作了深刻闡述。習近平同志要求各級黨委及組織部門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堅持正確用人導向,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努力做到選賢任能、用當其時,知人善任、人盡其才,把好干部及時發現出來、合理使用起來。這就指明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標和著力點。在新的歷史階段,面對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艱巨任務,我們繼續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最根本的任務,就是要培養選拔更多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尤其要使那些理想信念堅定、銳意改革創新、敢于負責擔當的優秀干部充分涌現,使各級干部都各盡其能、才盡其用。
構建有效管用、簡便易行的選人用人機制,著力提高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科學化水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政治性、政策性和敏感性都很強,必須科學設計,扎實推進,務求實效。我們要按照《決定》提出的構建有效管用、簡便易行選人用人機制的要求,以求真務實精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有效管用,就是改革措施的推出要服務于選準用好干部的需要,更加注重實際效果,遵循干部人事工作規律,堅持形式服從內容、過程服從結果。簡便易行,就是改革制度的設計要堅持于法周延、于事簡便,既堅持標準、嚴格程序,又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為此,要正確處理繼承干部工作優良傳統與改革創新的關系,尤其要堅持在實踐中培養、發現和使用干部。要把自上而下的改革和自下而上的探索結合起來,改革措施要成熟一個推出一個,重大改革舉措堅持試點先行。要加強制度統籌,既著力解決制度缺失問題,又有效防止制度繁密現象。要注意各項改革措施的銜接和配套,重視抓好已有制度的完善和落實。
抓住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著力推進改革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須抓住當前干部人事工作中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認真總結,深入研究,不斷改進,努力取得突破性進展。要把完善干部選拔任用制度與完善考核評價、管理監督、激勵保障制度結合起來,修訂好干部任用條例、干部考核評價辦法等,努力形成科學完備的制度體系。
完善干部選拔任用相關制度?!稕Q定》提出,發揮黨組織領導和把關作用,強化黨委(黨組)、分管領導和組織部門在干部選拔任用中的權重和干部考察識別的責任。這是正確認識和處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構建科學的選人用人機制的關鍵所在。
一是完善民主推薦、民主測評制度。主要是把加強黨的領導和充分發揚民主結合起來,提高干部工作民主質量。一方面,要改進民主推薦、測評方式和程序,增強民意表達的真實性。在干部工作中發揚民主,不僅體現在投票推薦上,而且體現在個別談話、實地調查、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等各個方面,體現在醞釀動議、考察預告、溝通協商、討論決定、任前公示等各個環節。另一方面,要正確分析和對待票數,把得票作為用人的重要參考。堅持全面、歷史、辯證看干部,注重一貫表現和全部工作,把干部推薦得票情況與組織平時掌握的德才和實績情況對照起來分析,綜合考慮確定人選。對那些堅持原則、敢抓敢管而得票相對較少的干部,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該保護的一定要保護,堅決糾正唯票取人現象。
二是改進競爭性選拔干部辦法。合理確定公開選拔、競爭上崗的職位、范圍、規模,堅持選拔任用條件和資格,改進選拔程序和方法,嚴格組織考察和把關,加強紀律監督,引導干部在實干、實績上競爭,防止把嚴肅的干部工作搞成選秀,堅決糾正唯分取人現象。
三是區分實施選任制和委任制干部選拔方式。根據選任制和委任制的不同特點,探索不同的干部人選產生方式和票數權重,避免一刀切。選任制干部即各級黨政領導班子成員,適用選舉民主。委任制干部即各級黨政機關的部門領導、中層干部和一般干部,適用“實績晉升”。這一層面干部的選拔,主要是擴大提名、考察環節的民意收集和決定環節黨委(黨組)內部的民主,不能把競爭性選拔作為主要方式甚至唯一方式。
四是改進優秀年輕干部培養選拔機制。培養造就大批優秀年輕干部,事關黨的事業薪火相傳,事關國家長治久安。要按照拓寬來源、優化結構、改進方式、提高質量的要求,搞好優秀年輕干部培養選拔的總體規劃。下大氣力抓好培養工作,對那些看得準、有潛力、有發展前途的年輕干部,要敢于壓擔子,有計劃安排他們去經受鍛煉,尤其要放到基層、艱苦崗位去磨煉。注意用好各年齡段干部,既重視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又合理使用其他年齡段干部,不能簡單地以年齡劃線,不搞任職年齡層層遞減。
改革和完善干部考核評價制度?!稕Q定》明確提出,完善發展成果考核評價體系,糾正單純以經濟增長速度評定政績的偏向,加大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產能過剩、科技創新、安全生產、新增債務等指標的權重,更加重視勞動就業、居民收入、社會保障、人民健康狀況。要據此改革實績考核指標體系的設置,完善考核辦法,健全獎懲機制,形成促進科學發展導向,促進各級干部樹立正確政績觀。要實行對不同區域、不同層次、不同類型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分類考核。改進德的考核辦法,細化干部德的評價標準,檢驗干部理想信念堅定不堅定,主要看是否在重大政治考驗面前有政治定力,是否能樹立牢固的宗旨意識,是否對工作極端負責,是否能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是否能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勇挑重擔,是否能經得起權力、金錢、美色的誘惑。要把考察識別干部的功夫下在平時,健全到基層干部群眾中、從履職過程中考察干部制度,完善通過談心談話、民主生活會了解干部辦法,建立領導班子、領導干部綜合分析研判制度,增強考核全面性和準確性。
完善干部管理相關制度。一是打破干部部門化,拓寬選人視野和渠道,加強干部跨條塊跨領域交流。這對于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統籌干部資源的優化配置,改善領導班子的群體結構,促進黨的事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在選人用人上,現在還存在著違背五湖四海原則的現象,有的用干部以部門、地域、單位劃線,干部調不進、派不出,有的只注重安排身邊的干部。客觀上講,單位、部門之間領導職數資源分配不夠均衡,從制度上導致干部發展機會不平衡。因此,必須打破干部部門所有,大力推進干部跨條塊跨領域交流,統籌用好各類干部資源,增強干部工作的系統性和協調性。二是破除“官本位”觀念,推進干部能上能下、能進能出。創造條件,逐步取消學校、科研院所、醫院等單位的行政級別。三是完善從嚴管理干部隊伍制度體系,把從嚴治黨要求落實到對干部嚴格考核、選拔和監督上,貫穿于干部選拔任用全過程。要完善和落實領導干部問責制,規范被問責黨政領導干部重新任職的條件、程序。對于那些拍腦袋決策、拍胸脯蠻干造成惡劣影響的要追究責任,而且要終身追責。四是完善公務員激勵保障制度。主要是推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職級與待遇掛鉤制度,加快建立專業技術類、行政執法類公務員和聘任人員管理制度,完善基層公務員錄用制度,在艱苦邊遠地區適當降低進入門檻。通過這些措施,著力改變公務員隊伍千軍萬馬擠領導職務這個獨木橋問題,調動廣大公務員特別是基層公務員積極性,使他們都能各盡所能、各得其所。
建立集聚人才的體制機制
鄧小平同志曾經說過,事情成敗的關鍵就是能不能發現人才,能不能用人才。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決定》提出,建立集聚人才體制機制,擇天下英才而用之。這是加快確立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布局,推動我國由人才大國邁向人才強國的體制保證,有利于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建立集聚人才的體制機制,首先要深刻分析人才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情況?!稕Q定》強調,打破體制壁壘,掃除身份障礙,讓人人都有成長成才、脫穎而出的通道,讓各類人才都有施展才華的廣闊天地。這是人才工作重要理念創新。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發展為人們提供了廣闊發展空間,同時也出現了社會分層“凝固化”和社會流動“緩慢化”趨勢。這不僅不利于把大批優秀人才凝聚到黨和國家事業中來,而且易激起社會“仇官心理”。一段時間以來,人們對一些年輕干部破格提拔習慣性質疑,從深層次上折射出社會公眾對社會流動不暢的焦慮。因此,必須著力打破體制壁壘,掃除身份障礙,大力營造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的制度環境,讓社會各階層人員都有通過平等競爭向上發展的機會和通道。
完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各方面人才順暢流動的制度體系?,F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之間干部交流渠道不夠通暢,許多社會優秀人才,包括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自由職業者中的人才,海外留學人員和普通工人農民,由于受到體制和身份限制,難以進入黨政干部隊伍。要探索建立由多種干部選拔方法、多條干部選拔渠道構成的干部選拔體系,進一步拓寬選人用人視野。對社會上的優秀人才可推行直接引進、公開選拔、聘任、掛職等辦法,暢通進入黨政領導崗位和公務員隊伍渠道,給他們提供平等的機會。同時,對黨政機關干部向企事業單位流動也要進行一些制度性探索,打通干部在不同體制之間的流轉通道,優化干部隊伍結構,增強干部隊伍活力,促進人才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當然,這種流動要嚴格按制度辦事,增強透明度,接受社會監督,防止期權交易、權力尋租等問題發生,防止干擾正常經濟秩序,防止滋生腐敗。
健全人才向基層流動、向艱苦地區和崗位流動、在一線創業的激勵機制。當前推動基層各項事業改革發展,面對的迫切問題是人才缺乏,中西部地區和基層學校、醫療衛生、農技推廣等機構和艱苦崗位人才匱乏、留不住人、人員素質整體偏低問題比較突出。因此,要創新體制機制,完善激勵政策,在待遇、職稱、選拔任用等方面真正向基層、向中西部地區和艱苦崗位人才傾斜,切實解決他們在工作、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實際困難,促進人才向缺乏人才地區聚集。要樹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打破戶籍、地域、身份、人事關系等剛性制約,通過智力引進、人才創業、人才派遣等多種形式,實現高層次人才柔性流動。要大力倡導服務基層、奉獻社會精神,鼓勵年輕人到基層和艱苦地區鍛煉成長。
加快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優勢。李光耀曾說,中國和美國之間的競爭,關鍵在人才,中國從13億多人中選人才,而美國是從全球70億人中選人才。此說雖不完全準確,但也有一定道理。這與我國人才引進方式單一、引才審批手續繁瑣等不無關系,特別是對外國人才來華留華工作缺乏有吸引力的制度。因此,必須適應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要求,增強人才政策開放度,敞開大門,招四方之才。要完善人才評價機制,借鑒國際經驗,研究建立各類人才能力素質標準體系,通過業績和貢獻評價人才,依靠實踐和群眾發現人才。要持之以恒抓好“千人計劃”等重大人才工程實施,完善人才簽證、綠卡等管理辦法,研究制定國家技術移民、投資移民等法律,推動人才試驗區建設等,大力吸引國(境)外優秀人才回國或來華創業發展。要按照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發揮作用的方針,千方百計創造條件,使廣大留學人員回到祖國有用武之地,留在國外有報國之門,讓他們把自己的夢想融入億萬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壯闊奮斗之中。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