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26
一、安全主糧與生物武器
轉基因農產品作為食品飼料的有毒有害性,是一個全新的科學問題,也是一個事關最高國策決策這樣的重大社會問題。
中科院陳君石院士曾經就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發表過這樣的說法:“轉基因食品不含有毒物質、不屬于食品安全問題” (注1)——這種錯誤的判斷性言論,出自一位擁有最高科學頭銜、負責我國13億人口糧食安全的泰斗級人物之口,真是讓人匪夷所思:因為現有的國內外大量研究報告,甚至包括美國政府官方網站的公示,都顯示了轉基因食品具有嚴重的安全風險和隱患,甚至已經造成了傷害,這些廣為人知的信息,把他個人的這個判斷性結論完全否認了。
公眾已經開始懷疑,為什么在中國學術界有這樣一些人,在我國13億人口的糧食安全問題上,一貫盲目宣稱“轉基因食品很安全”的看法?這到底是因為知識陳舊、被人以訛傳訛,還是出于某種不良動機?主糧安全問題的嚴重性是無需多說的,我國13億人口正“與日俱增”地吃下進口和自產的轉基因食品,轉基因食品安全性這個問題,理所當然地引起公眾愈益嚴重的關注,和陳君石院士表達的愿望背道而馳。
廣義上的安全食品,是指具有對人畜的生理和健康無毒性、無害處,在營養上符合現有專業界定所要求的食品。它必須是在人畜攝食后,對機體具有營養、有益處,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通常能造夠成常規食品不安全的因素,基本上都是外源性因素,其中包括:致病性微生物(細菌、病毒、真菌等)、各種農藥殘留、禽獸藥物殘留、重金屬污染物質等因素,通過食物鏈傳遞到人類;這些因素主要是被加工食品和食品原料受到污染,結果導致了人類食品的不安全。這一大類被稱為有毒害性食品,其毒害性不是來自食品原料自身的、內部的原因,而是來自于外在的因素。因此,絕大多數經過幾千上萬年種植的傳統農作物和飼養的動物,只要排除了受污染的情況、能夠采用傳統的正常手段種植和養育,其品質都可以被認為是安全的。
再來看本文討論的主題:“無毒也可以有害”。轉基因食品的不安全性,是一個全新的問題,與傳統食品安全的概念是完全不相同的,它來自于轉基因技術的特性:從分子生物學(細胞以下細分單位)角度看,它是一個完全的“新品種”;因此這里需要一個如何判斷一個“新品種”安全性的新標準。反過來說,如果硬要拿人類歷經千萬年己熟悉的傳統食品安全標準去套,那么我們可能只涉及到外源性的食品“有毒”因素,而這只屬于外生性問題的范疇。對轉基因食品這樣的新型的生物,其中的問題來自細胞層次以下的更微小單位,用“外源性”毒害因素理論去找,的確是找不到“有毒”的證據的。
轉基因食品對人類、對畜禽生命引起的問題,是內源性的不安全性。能夠與這種性質的危險性相比較的,只有當年日本的731細菌戰部隊的細菌戰、美國的原子彈研究——即生物武器研究。
二、轉基因主糧:毒從何來
有害即是有毒,只不過毒與害的方式都改變了、或者還沒有被承認而已。轉基因食品已經造成了人體和動物傷害,證據遍布天下:從中國到美國,到阿根廷——所以真正的問題是:“無外源毒性,但是出現了內源性有害因素”,毒性從外源性變成內源性了。
已經被發現的轉基因農產品有害性問題是:營養成分改變了、外源轉基因片段不能在消化道中降解,或無法用工程手段消除、出現了疑似新的未知蛋白質成分(毒性尚待確定、定義和歸類),以及配套使用的有害農業化學物質超量殘留(如除草劑草甘膦、草銨膦,這也屬于外源性毒害)。
應用于抗蟲類轉基因技術中的Bt毒蛋白,過去被認為只針對特定昆蟲,對人和動物沒有影響。然而最新的科學研究發現,以往的判斷嚴重低估了Bt毒蛋白的變異性和非特異性,這種針對鱗翅目昆蟲的毒蛋白,實際上可以經食用、通過腸道進入各種動物體內(魚類、哺乳動物和人類),已知可對哺乳動物和人類的發育、特別是生殖系統造成重大傷害。
這些問題已經足夠嚴重的了,但是還有更嚴重的問題——我們過去完全不了解的、更新的問題。但是,轉基因利益集團和技術專家集團,不肯像真正的科學家那樣,去發現新問題、承認新問題,反而在確鑿的事實面前扭轉邏輯,堅持把傳統的舊模式套用在新問題上,像陳君石院士那樣,致使辯論久拖不決,甚至謬種流傳。
2011年9月20日,中國南京大學張辰宇等專業團隊發表的“微小核糖核酸”研究報告[1],給了我們提供了一個食品安全全新的啟發概念---轉基因技術產品即使“無毒”也可以有害;連毒性尚待確定的未知新蛋白質,都不屬于這里所說的“無毒也可以有害”的全新范疇。
三、 mRNA“無毒”但可以有“害”
中國南京大學發表的最新研究成果,大約可以這樣概括:植物性食品(稻米)中獨有的一類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分子量極小、性質很穩定,被實驗證明能夠通過消化道直接進入哺乳動物和人體、進入血液,迅速結合于目標器官的細胞,參與調控某種人體基因的表達,也就是參與了某種人體的生理過程。例如,大米中特有的一種微小核糖核酸,編號為MIR168a,在以大米為主食的人體血液中被發現,并以較高的濃度存在,它被發現為可迅速結合到肝臟細胞,其功能為調控低密度脂蛋白從血液中被清除的速度。這是一個前所未知的發現:在不同“界”(植物界,動物界)的生物之間,竟然有著生物信息的直接交流。另外,小分子蛋白質和酶類物質不能被消化成氨基酸,從根本上徹底顛覆了“轉基因食品很安全”這個假設的全部理論基礎。
植物中的微小核糖核酸與動物和人體的這種直接關聯、生物體之間跨“界”的直接生物信息交流,很可能就是千萬年以來,人類和作為食品的生物物種在基因水平上一直都保持著的生物信息交流,也是人類與作為食品的生物體共同進化、相互適應的一個科學證明,只是過去我們無法證明而已;“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個古老的經驗判斷,可能也會據此得到科學的解釋。
但是,微小核糖核酸能夠直接通過消化道進入人體這個發現,同時也把轉基因生物武器的“發射”問題很輕易地解決了。基因武器的“彈頭”,可以設想為針對靶標基因的特定的DNA序列(基因或基因組)。這個彈頭DNA(基因片段)的設計,包括轉錄序列(轉錄出微小RNA),也包括啟動子在內的其他基因結構部件。下一個問題是“發射”。要讓某種RNA完成對靶基因的攻擊任務,還必須要求這種RNA能夠順利地侵入靶基因所在的組織細胞。微小核糖核酸跨界起調控作用的發現,解決了基因武器的發射困難——用微小核糖核酸作為基因彈頭的載體,植入或插入農作物,開發成食物農作物品種,推廣種植商業化,給目標人群吃下去,就行了。在食品農作物上做這樣的基因改造,在理論上和技術上已經沒有任何困難——由于微小核糖核酸只需要十幾到二十幾個核苷酸,因此,不僅轉錄序列設計簡單,人工合成也很容易。
現在,只要能實現這種轉基因食品的引入、生產、投放(激活),引導目標消費者群體食用,一場不見硝煙的世界級基因戰爭可能就打完了。這同網絡黑客攻擊的“網雞”激活機理之間,有著難以言傳的異曲同工之妙。
轉基因食品“無毒也可以有害”的道理,深藏在生命科學中。簡單地說,如果細胞中出現了一段與某種正常的mRNA堿基排列順序相反的一段單鏈的RNA(反義RNA),那么這段反義RNA就會按照堿基互補對接原則,與mRNA相互吸引而成為雙鏈RNA[2]。這種變化,形象地說,相當于原來正常的mRNA被另外一段反義RNA“抱住”——在這里所需要的,僅僅是一段可以有效“抱住”目標人群的特定mRNA的微小核糖核酸。“抱住”的后果是:或者導致靶標mRNA的降解,或者阻止靶標mRNA進行“翻譯”,結果都是導致不能完成正常生理功能所需要的蛋白質的合成。
包含了這樣的microRNA的轉基因新技術產品食品,也許的確可以按照常規食品毒性的原則,“合理”地歸入“無毒”一類,因為用基因工程完成的創新,確實沒有造成任何有毒物質——即按照常規理解的、已知的內源性、外源性有毒物質,或者任何一種有毒有害物質,誠如陳君石院士所言。它僅僅造成了一種微小的“反向mRNA”,它的功能也不是直接產生任何明顯的毒害,而是“抱住”目標人群體內的某種目標mRNA,使相應的某些功能不能表達,如造成發育遲緩、喪失生殖能力,等等。[3]這種技術的應用前景,既可以是制藥,更可以是以食品、飼料為外形的生物武器——前景是非常可怕的。
四、全球行動中的生物技術
南京大學的研究報告發表后,雖然中國的生物科學界沒有發出什么反響,可是全球生物科學界被震動了,并且生命科學的研究熱點、方向立即受到影響,甚至連生物技術巨頭如孟山都公司的行動都被扭轉了:
*“食物通過腸道微生物影響人體的健康或疾病——這個領域現在已是研究熱點”。[4]
*南京大學的報告發表后僅3個月,德國巴斯夫公司就宣布,停止銷售它在歐洲市場推廣的唯一項目轉基因土豆,并撤出歐洲市場;
*隨后僅10天之內,美國孟山都公司也宣布,停止銷售它投放在法國市場上的唯一一個轉基因玉米品種MON810,撤出法國和歐洲市場。
至此,歐洲已經成功地排除了一切轉基因農產品的商業生產和產品銷售,僅剩一些科學研究項目還在進行。換句話說,轉基因的“生物技術”商業化應用,在歐洲已經徹底失敗、基本上被排除掉了。
但是,全球轉基因生物技術寡頭從來也沒有打算過停止開發和銷售轉基因農產品,它們借助各種合法與非法的手段,始終把主攻方向對準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例如中國、印度和巴西等。
國際生物技術巨頭公司10年來在經濟上收益甚巨,然而與此同時,轉基因主糧背后隱藏著的非常性技術應用、包括生物武器的殺傷力等問題,也引起了各國有良知的科學家和公共知識分子的憂慮,其中包括開發生物技術的美國歐洲國家。真正的科學家一直在大聲疾呼。不幸的是,在幾乎所有的國家、所有的地方,科學的真知灼見都被壓制甚至封殺。這是因為,轉基因食品即所謂生物技術的應用和開發,從始至終都被掌控在國際利益集團、生物技術巨頭手中。
五、科學謬誤將貽害全人類
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還涉及到一個更深層次的認識和行動問題:雖然科學研究中發生錯誤是正常的,也是應該接受的,但是如不能及時糾正錯誤,致使謬種流傳,或者相關應用技術的開發走向“造福人類”的反面,那么“新技術”對人類社會可能的殺傷力,也許會超出任何人最大的想象力。原子能—核武器早已顯示了這個深刻的悖論。生物技術可能具有比核武器更大的殺傷力,全球有識之士早就達到了這個共識。
面對轉基因農業技術的普及和應用問題,我們必須充分強調,科學技術的應用可能對人類社會造成的第一類風險——科學原理尚不完善時,相應的技術開發將危害人類社會[5]。在我國,轉基因農業技術的開發、應用、管理,始終被以美國為首的跨國企業牽著鼻子,特別是我國的管理、監督、評價體系標準,完全聽命于他人,對于轉基因技術應用的安全性評價,我國始終沒有自已的規范和方法,控制轉基因主糧技術產品的具體安全性問題,更是無從談起。
對于13億中國人而言,開發轉基因主糧而在技術和標準上受制于他人,絕對不是中國人民的福音。例如,中國出口的大米玉米被發現含有轉基因成分,多次被一些國家以含有不安全成份(轉基因)而退貨;足見中國大規模非法種植轉基因作物,將要遭遇一個更嚴重的局面:被國際市場排斥。
轉基因農產品作為食品,作為飼料,究竟有害無害,大家心里都很清楚。閉眼不承認糾正了謬誤之后的科學的主流科學家,如中科院院士陳君石者,如何能負起貽害中國13億消費者的重大責任?
六、拿出勇氣,行動起來
在目前難以遏制的中國轉基因主糧商業化、轉基因食品推廣局勢中,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巨大紕漏:轉基因食品(例如轉基因大豆)在中國大量銷售食用了8年以上,它的食用安全性沒有一絲一毫的保證。本人兩次從農業部查閱與《進口安全證書》有關的材料,表明,中國政府相關部門膽大包天,有法不依,不按規定做轉基因農產品的獨立檢測,竟然用孟山都公司的廣告做科學依據,用營養學實驗冒充毒理學研究,這如何能保證我國13億民眾吃轉基因食品還能保證安全?
保證主糧食品的安全,是我們民族生存、發展的和長遠健康的底線。擺在中國人民面前唯一可行的合理選擇,就是全國人民和政府,要拿出巨大的勇氣,亡羊補牢-----向歐洲國家學習,停止轉基因主糧的應用技術的投入與開發,停止進口沒有任何安全保證的轉基因大豆作為全國人民的食用油;中國必須在基本糧油生產上自力更生,生產出健康安全有保證的食品。
在目前,我們必須立即禁止轉基因主糧和其他食品在任何虛假的安全性借口下上市——不是只禁一時,而是要禁久遠,因為轉基因技術安全使用的理論基礎現在根本就不存在。
行動起來吧。
注[1] 見:http://chinese.eurekalert.org/zh/pub_releases/2011-09/aaft-wan091411.php ,另見:Exogenous plant MIR168a specifically targets mammalian LDLRAP1 evidence of cross-kingdom regulation by microRNA" http://t.cn/adN1lT
[2] RNA原本是單鏈的,變成雙鏈就會失去功能,相當于被中和了。
[3] 本節關于基因武器發射機理的內容,主要來自易 里:“microRNA精確攻擊基因武器呼之欲出”,見: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1109/264674.html。
[4] 【食物與健康】食物通過腸道微生物影響人體的健康或疾病?是的,這個領域現在已是研究熱點:nature今年5月份關于腸道微生物分型(enterotype)的文章發表僅半年,引用已達65次,上月的science跟進了一篇,反響也比較熱烈。微生物組、代謝組和免疫組一起上,比較過癮啊。
[5] 科學技術應用對社會可造成的風險分三類:1. 科學原理不完善,導致相應的技術不能造福人類反而貽害人類;2. 技術項目實施所要求的管理,超出了人類社會已經達到的水平,導致項目失敗,貽害社會;3. 科學技術成果直接被開發成武器,可大規模殺傷人類,違背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根本宗旨。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