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摁下葫蘆起了瓢
——兼評國家統計局發言人的情況通報
迎 春
去年8月,我國的居民消費品價格指數下降到4.9%,通貨膨脹這個“葫蘆”暫時“摁”了下去,但經濟衰退這個“瓢”又浮了上來。當時,我寫了一篇《摁下葫蘆起了瓢》的文章(附后),指出經濟停滯與通貨膨脹是雇傭勞動經濟制度的必然產物,“摁下”通貨膨脹這個“葫蘆”,經濟停滯這個“瓢”又浮起來了。時間過了一年,最近,國家統計局發言人在介紹三季度經濟發展時說:“一攬子計劃取得了明顯成效,經濟企穩回升勢頭逐步增強,總體形勢積極向好。全年‘保八’已無懸念。”接著又說:“目前不存在通貨膨脹問題。但這兩個價格指數(指居民消費品價格和生產價格指數——引者注)環比都連續出現上升,存在著通脹預期,對通脹預期要給以高度關注。”看來,按發言人的看法,經濟衰退這個“瓢”似乎“摁”下去了,通貨膨脹這個“葫蘆”又要浮起來,所以要再談“摁下葫蘆起了瓢”。
一,經濟衰退的“葫蘆”摁下了嗎?
今年以來,我國國內生產總值一季度增長6.1%、二季度7.9%、三季度達到了8.9%的增速。統計局發言人說:“經濟企穩回升勢頭逐步增強,總體形勢積極向好。”還有的說“劃出一道堅定的‘上行線’”等,似乎經濟衰退這個“葫蘆”已經被“摁”下去了。事實是我國仍然存在著潛在的嚴重產能過剩、生產過剩,存在著經濟危機的根源。
最近國務院批轉九部委《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指出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風電設備等六大行業產能過剩。國務院還警告:電解鋁、造船、大豆壓榨等行業產能過剩矛盾也十分突出。
產能過剩就是潛在的生產過剩,生產過剩就是經濟危機的根源。產能過剩或者說是需求不足,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一直存在的問題。現在連國務院都公開指出六大行業及電解鋁、造船、大豆壓榨等產能過剩,說明了問題的嚴重性。
首先看看鋼產量的嚴重過剩:
《意見》明確指出,2008年我國粗鋼產能6.6億噸,實際需求僅5億噸左右,說明我國已經有1.6億噸的粗鋼產能過剩;《意見》還指出,2009年上半年全行業完成投資1405.5億元,目前在建項目粗鋼產能5800萬噸,建成后粗鋼產能將超過7億噸。按照5億噸需求計算,項目建成后產能過剩將達到2億噸。2008年我國粗鋼產能過剩1.6億噸是個什么概念呢?當年全世界的粗鋼產量為13.3億噸,我國竟占全世界產量的38%。產能過剩1.6億噸,相當于世界產量的12%;相當于美國年產量9000多萬噸的一倍半還多;相當于印度年產量5000多萬噸的3倍多。
《意見》還指出,在粗鋼的實際需求中,約四分之一的鋼鐵及制成品依賴國際市場,就是說在2008年全部需求5億噸中,有1.25億噸依賴國際市場。現在,國際經濟危機還在延續,需求不旺,特別是歐盟、美國等還要對我國的鋼管實施“反傾銷”,大幅度地征稅,(參看《參考消息》2009年10月7、9日)外銷的困難日益加劇,鋼的生產過剩的問題就更加突出了。如果完全按國內需求計算,我國粗鋼過剩產能已經達到2.85億噸,相當世界產量的20%以上。當然,上述數據只說明粗鋼產能過剩的嚴重性,并不是說全部產能必需百分之百地利用,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利用;同時,現有的產能過剩數據也不能說就符合實際、準確。
粗鋼產能過剩意味著大量的煉鋼工人要失業、設備要閑置;不僅如此,與煉鋼工業相關聯的行業、產業都要受到牽連。如煉鐵工業、與煉鐵、煉鋼工業相關的焦碳與輔助材料的生產、煉鋼、煉鐵設備的生產,與加工粗鋼的相關部門以及與鋼鐵生產相聯系的交通運輸產業都要減產、減員,因此,必將影響整個經濟的平穩發展。
其他行業的產能過剩
《意見》明確指出產能過剩的行業還有:
水泥:2008年我國水泥產能18.7億噸, 當年水泥產量14億噸。而印度和美國的產量分別僅為1.75億噸和8100萬噸。目前在建水泥全部建成后,水泥產能將達到27億噸,產能將嚴重過剩。
平板玻璃。2008年全國平板玻璃產能6.5億重箱,產量5.74億重箱,約占全球產量的50%。2009年上半年新投產13條生產線,新增產能4848萬重箱,目前各地還有30余條在建和擬建浮法玻璃生產線,平板玻璃產能將超過8億重箱,產能明顯過剩。
煤化工。傳統煤化工重復建設嚴重,產能過剩30%。
不僅是傳統產業產能嚴重過剩,一些新興產業也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
如多晶硅。2008年我國多晶硅產能2萬噸,產量4000噸左右,在建產能約8萬噸,產能已明顯過剩。
風電設備。2010年我國風電裝備產能將超過2000萬千瓦,而每年風電裝機規模為1000萬千瓦左右,若不及時調控和引導,產能過剩將不可避免。
此外,電解鋁、造船、大豆壓榨等行業產能過剩矛盾也十分突出,一些地區和企業還在規劃新上項目。目前,全球范圍內電解鋁供過于求,我國電解鋁產能為1800萬噸,占全球42.9%,產能利用率僅為73.2%;我國造船能力為6600萬載重噸,占全球的36%,而2008年國內消費量僅為1000萬載重噸左右,70%以上產量靠出口;大型鍛件存在著產能過剩的隱憂;化肥行業氮肥和磷肥自給有余等。
總之,上述產業的產能過剩的問題已經很嚴重,詳細數據請看《意見》本文。
消費品生產過剩
以上所說的行業主要是生產資料生產,實際上消費品生產也存在著嚴重生產過剩的事實。最明顯的就是房屋生產的過剩。現在房屋的價格那么高,一般老百姓連子女的學費等基本生活費用都應付不了,哪里還有錢買房?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盧中原在最近的演講中也承認,“低收入群體根本沒有錢去買房子”( 盧中原:《4萬億并沒有過多投向“鐵公基”》 2009年10月23日 09:56:57 來源:新華網綜合)房屋生產過剩最明顯的表現就是貸款銷售房屋。老百姓沒有錢買房,銀行貸給款買;不僅貸款買第一套,而且還貸給款買第二套,這是房屋生產過剩最有力的證據。不要忘記美國這次爆發的經濟危機,就是從房貸危機開始的;我國房屋相對過剩是明顯的事實,這里就不詳細論證了。
局部的經濟危機已經發生。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很大程度是靠對外貿易的帶動。現在面臨世界性的經濟危機,我國對外貿易急劇下降,今年前三季度出口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1.3%,一些工廠減產、倒閉,工人失業或半失業,這就是對外經濟領域發生的經濟危機,只不過暫時還沒有發展成全國性的經濟危機。可見,我國確實存在著嚴重的生產過剩問題。
診錯了病 下錯了藥
當前我國經濟存在的是嚴重的生產過剩和產能過剩,而我們的對策卻是“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我認為這也是診錯了病,下錯了藥。
首先,我國的生產過剩或者說產能過剩是總量的過剩,產業結構雖然存在問題,但是,主要問題還是總量過剩。因此,調整產業結構還是“摁”不下生產過剩這個“葫蘆”;更何況現在的企業,特別是私營企業只是為了賺錢,什么賺錢就干什么,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話說,就是處于“競爭無政府狀態”,也不可能由政府任意調整。也正是因為這種“競爭無政府狀態”,才造成鋼鐵、水泥、風電設備等產能的嚴重過剩。
其次,因為我國現在實行的是雇傭勞動經濟制度,老板要拼命壓低工人工資,才能賺得更多利潤;外資大量進入我國,也是因為我國工人的工資低。所以,老百姓窮,“內需不足”是這種經濟制度的“先天遺傳基因”,不是政府想怎么“擴內需”就能“擴”的,這里存在著一種“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必然性。不然資本主義的經濟就不會發生周期性的經濟危機了。
最后,所謂的保增長更是與經濟發展的形勢背道而馳了。已經生產出來或者是可以生產出來的商品,因為群眾沒有錢買,出現了生產過剩或產能過剩,而我國政府還要投資4萬億保增長,短期內可能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是目標,但是,最終必將爆發更加嚴重的生產過剩危機。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早就指出,實行雇傭勞動制度必然會發生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必然要淘汰過剩的生產能力。而我國政府卻采取了擴大投資、增加信貸,擴大再生產的規模,這不是與經濟發展的趨勢背道而馳嗎?這不是為更加嚴重的經濟危機準備條件嗎?大量投資基礎設施如鐵路、公路等建設,暫時可以增加一些工資支出,帶動一些生產的發展,但是,人們連現有生活水平都不能維持,還可能坐高速鐵路、公路的車去旅游嗎?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說明,生產資料的生產最終要與生活資料的生產相適應;擴大再生產必須與簡單再生產相適應,否則再生產就不可能順利進行,就會發生危機。
有人說,政府的4萬億投資,不僅投向基礎設施,也投向了廉價房建設,也投向了生活消費。前面已經說過,我國房屋生產過剩的問題已經十分明顯,再投資建設房屋,不管是商品房還是廉價房,都不過是加劇房屋生產的過剩,為爆發更加嚴重的經濟危機準備條件。
二,通貨膨脹的“瓢”會不會“浮”起來?
國家統計局發言人在發布會上說:“當前不存在通貨膨脹的問題。”但是,發言人也說到:“貨幣供應量快速增長,金融機構貸款繼續增加。9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58.5萬億元,同比增長29.3%,比上年末加快11.5個百分點;狹義貨幣供應量(M1)余額20.2萬億元,增長29.5%,加快20.5個百分點。”大量投放紙幣,引起了人們對通貨膨脹的關注。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也強調,要“管理好通脹預期”等,說明通貨膨脹這個“瓢”又要上“浮”。
通貨膨脹是紙幣流通的特有現象,是“紙幣發行量超過商品流通中的實際需要所引起的貨幣貶值現象。”
改革開放以來出現的三次通貨膨脹,都是大量投放紙幣的結果。1984至1985年的第一次通貨膨脹,是由于1984年、1985年貨幣投放分別比上年增長49.4%和24.7%;1988至1989年的第二次通貨膨脹,是由于1988年貨幣投放增長46.7%;1992至1995年的第三次通貨膨脹,是由于1992、1993、1994年貨幣投放分別增長36.4%、35.3%和24.7%造成的(引自《中國通貨膨脹論文集》第14頁 劉日新著 中國展望出版社)。現在實行所謂的“一攔子計劃”,企圖拉動經濟回升,又在大量投放紙幣,再次出現通貨膨脹的危險確實存在。
當然,目前人民幣的流通范圍正在發生變化,人民幣不僅在國內流通,而且在香港等一些地區也可以流通;在世界經濟危機的情況下,我國經濟似乎是發展得最好的,人民幣與美元等外國貨幣的比價還很堅挺,處于升值的狀態,在這種形勢下,僅以國內的經濟形勢還難以預測通貨膨脹發展的趨勢。但是,大量投放紙幣仍然是發生通貨膨脹的根源。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資本主義世界曾經出現過經濟停滯與通貨膨脹并存的事實,我國將來發生的經濟危機,也可能是經濟停滯與通貨膨脹同時并存的“滯脹”危機!
摁下葫蘆起了瓢!--談談我國當前的經濟形勢(附件) 迎春 一,當前我國經濟的兩難處境 通貨膨脹與需求不足、經濟放緩是當前我國經濟的兩難處境。擔心通貨膨脹引起社會不穩定,要千方百計抑制物價;物價稍稍穩定,又擔心需求不足、經濟發展速度放緩,失業者增加,也會引起社會的不穩定。這就是當前我國經濟的兩難處境。當然,這種兩難處境不僅在我國存在,美國等國家也同樣存在,這對實行雇傭勞動經濟制度的國家具有普遍性。 據中國證券報 9月11日 報導,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至8月已經降到4。9%,“與此同時,上半年城鎮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長率由2007年的17.23%下降到14.4%,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后,可比增速由12.6%回落到6.3%。消費者對經濟走向的預期、購買耐用消費品的意愿,都比去年大幅下降。顯然,我國經濟持續平穩較快發展面臨較大壓力。” 一方面是要抑制通貨膨脹;一方面又怕經濟停滯,這就叫摁下葫蘆起了瓢!通貨膨脹與經濟停滯兩者為什么會聯系在一起?又有什么內在聯系? 二,根本原因在于實行雇傭勞動制度 資本主義國家或者說實行雇傭勞動經濟制度的社會,經常性的問題是所謂的“需求不足”,而通貨膨脹則是“需求不足”的派生現象。 實現雇傭勞動制度,老板要賺錢,賺更多的錢,就必須盡量減少工資的支出:少用工人、壓低工資。工人對于資本家來說不過是賺錢的工具,能賺錢就雇,不能賺錢就炒魷魚。英國古典經濟學的“偉大的代表李嘉圖”,就已經把工資與利潤的對立,作為研究的出發點了,而我們一些所謂的共產黨領導人,居然到二十一世紀還要靠雇傭勞動制度發展經濟!資本主義社會總是一方面財富的積累,商品多得賣不出去,另一方面是貧困的積累,大量工人沒有錢,買不起更多的商品,所謂的“需求不足”是雇傭勞動制度的基本特征。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甚至不惜動用武力,侵略別的國家,實現其推銷商品、包括武器的目的。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馬克思、恩格斯就說過:“不斷擴大產品銷路的需要,驅使資產階級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須到處落戶,到處創業,到處建立聯系。”(《馬恩選集》第一卷第254頁) 為了解決“需求不足”的問題,銀行家采取貸款的辦法,就是寅吃卯糧,預支人們的消費能力。于是貸款買房、買汽車、買耐用消費品的現象成為流行的辦法,總之,大量消費者變成為了資本家的負債人,成為“房奴”、“車奴”等等。而這種預支的消費,是靠發行紙幣來支撐的。 單靠刺激生活消費還不能解決“需求不足”的問題,又采取了大量發行紙幣,擴大再生產的辦法。按西方經濟學的理論,需求包括消費與投資(嚴格地說還包括出口。當前我國出口的問題更突出,主要出口地美國、歐盟等的經濟情況都不妙,這里就不涉及了),增加投資是擴大需求的重要內容。近十多年來,我國大量投資發展房地產,銀行一方面貸款給房地產商,另一方面又貸款給購房者,同時也帶動了建筑業所需產品的發展:如鋼鐵、水泥、玻璃等;帶動了房屋裝修、家具生產和城市建設等,顯現出一時的繁榮。但是,房屋等產品最終是要消費的。據統計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達到近28平米,而大多數工人連支付日常生活、學生的學費、病人的醫療費都困難,哪里有錢買動則幾十萬的房子?這種靠大量發行紙幣支撐的“繁榮”,必然帶來通貨膨脹。 我國有13億人,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國,怎么會出現“需求不足”的現象呢?回過頭來看看,在毛澤東時期,我們的生產發展也很快,但是,由于就業人數的增加、工人工資逐步提高、農產品收購價格的上升等,廣大勞動群眾消費能力不斷增長,根本不存在什么“需求不足”的問題;當時城鎮房屋主要是公有的,建了住宅就分配,根本就不存在分不出去的問題。當時存在的問題是生產總滿足不了需求,所以,推動了生產不斷地發展,因而被一些人諷刺為“短缺經濟”。 需求不足就大量發行紙幣刺激消費,大量投資搞建設,而廣大勞動群眾仍然處于貧困的境地,因而只能制造一時繁榮的假象,接著就是通貨膨脹;抑制了通貨膨脹,又露出了需求不足的本來面目。這就是兩難處境不斷交替出現的必然性。 可見,當前的兩難處境是實行雇傭勞動制度造成的。在現行的雇傭勞動制度下,想依靠什么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解決問題,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幻想。老牌帝國主義運用這種財政、貨幣政策解決兩難問題,至今也沒有取得成效。當前美國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正處于這種兩難的境地,難道我們還要走這樣一條老路嗎? 三,利用、限制、改造雇傭勞動制度是走出兩難困境的根本出路 當前,我國的官員腐敗現象嚴重,群眾意見很大。如果再出現通貨膨脹或者是經濟危機,必將再現原蘇聯徹底崩潰的情景,世界歷史會出現一個更大的倒退! 出路何在? 既然需求不足與通貨膨脹的根源都是雇傭勞動制度,因此就只有實行公有制,改變雇傭勞動制度才是根本出路。考慮到目前我國的生產力水平和具體情況,當前我們對于資本主義經濟,應該采用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才是走出兩難困境的最佳選擇!
|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