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則經濟研究所”跟我一樣,也有權對“國退民進”提出自己的看法,當然,我也有權對它進行反駁,如果天則研究所能夠理智地客觀地分析國退民進的優劣之處,我倒想傾聽一下,現在,它不是在提看法,而是在給某些勢力站臺,為私有化吶喊,為西方做幫兇,甚至有威脅政府之意,必須狠打狠批。
首先,我想談談“天則所”強調的“極大風險”。
“天則所”的張曙光先生列出了“國進民退”的五大風險,不妨一一列舉出來,看看其正確與否?
第一條:(摘原文)是體制上的倒退,它強化了國有部門的行政性壟斷,削弱了市場競爭的基礎,是對以前實施的國有經濟戰略性重組的一種反動。在中國市場化改革尚未完成、市場基礎尚未鞏固的情況下,這一走向的發展有可能使我們偏離市場經濟的軌道,葬送改革的成果。
駁:什么是市場經濟?天則所其實一直沒有搞清楚這個概念,不管是茅于軾,還是張曙光,都簡單地把國有資產私有化、無序化看成是市場化,想方設法地鼓吹資本主義私有制,不惜一切代價地為私有老板站臺,時刻不忘記給自己套“市場經濟”的外衣,向普通老百姓宣揚一種“無法無天”的無政府主義,對人民進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胡作非為,只要是政府強調的,就是他反對的,市場是不是萬能的,計劃是不是萬能的,都不是一兩文章所能說得清楚的,單從就事論事的角度出發,我不覺得政府對關鍵領域的產業整合重組、國進民退有什么不對之處,難道說近十多年來的礦產資源私有化就促進了中國市場的有序競爭嗎?難道說鋼鐵企業的外資和私資滲透就優化了中國整個行業的資源有效利用嗎?難道說山西的煤炭“老板數萬”就改善了中國老百姓的生活大計嗎?請天則研究所不要妖魔化國有部門的行政性壟斷,絕對壟斷當然是不好,但是,如果利用政府手段整合成多個有競爭秩序的大產業集團也未必全是壞事,煤企、鋼企、軍企、交通、電信、新能源等等由國企壟斷就不算是壞事,因為事實已經證明:大型國企仍然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柱,形成政府有效控制的國民經濟模式是符合中國國情的,不管是市場還是計劃都不是改革的緊箍咒,只是一種手段,用不著動不動就把“市場”這個“教義”式的詞匯拿出來嚇人,多一點計劃與改革目標并不沖突。
第二條:(摘原文)國進民退的國有化運動將形成一個權錢結合的權力資本集團,操縱國家經濟命脈,侵奪人民利益,造成普遍的大規模的社會腐敗。
駁:這一條理由與茅于軾的精神是一脈相承的,只要是政府控制的,茅于軾先生就認為是腐敗的,只要是把國家的權力變成了私人的權力,茅于軾就認為解除腐敗了,只要是市場化的,茅于軾都認為沒有腐敗的,張曙光也沒有走出茅先生的圈圈,當然也許他們本來就是穿的同一條褲子,國進民退就一定形成“權力資本”?“國退民進”難道就不會產生“權力資本”?美國的市場經濟怎么樣?算不算成熟?美國就沒有權力資本了嗎?再說,是否侵犯人民的利益,本身與“國營”和“民營”沒有必然聯系,核心在于法制社會的真正落實與否,現在各行各業中私營經濟比重越大的行業就不侵犯人民利益了嗎?服裝業、玩具業、建筑業私有化程度高不高?國家早已經不控制他們了,這些行業的從業者們的權益得到保護了嗎?他們的勞動和收益有哪家企給了他們《勞動法》規定的權益?
張曙光擔心“國進民退”造成大規模的社會腐敗,更是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話,中國社會是如何被腐敗成現在這個樣子的?不妨讓全體老百姓出來評評理,有多少民營企業不是靠腐敗起家的,有多少民營企業不是靠侵吞國家和人民的資產提前致富的,有多少民營企業不是在挖國家的墻腳?我不是與民營企業過不去,民營企業當中也有很多靠自身努力創業做強的,有很多民營企業也是守法愛民的,但是,過份地神化民營企業的偉大貢獻,我是不敢恭維的。國有企業有沒有腐敗,肯定有,并且也很嚴重,但是,大凡有過國有大型企業工作經歷的人都知道,絕大部分大型國有企業的領導再腐敗也不敢完全置民聲于不顧,因為總體上講,國企職工的權力比民營企業員工的權力要大得多,要充分得多,他們的權益也有保障得多,再大的民營企業都是廣大員工的“臨時客棧”,很少有民營企業能成為企業員工的終身寄托,試想想:到底是哪種企業更有利于人民的利益?
第三條:(摘原文)再次,國有企業本身的制度缺陷將會進一步發展,其低效率和無效率的現象將會重新出現,并擴大蔓延,中國經濟將會再一次地跌入低谷。
駁:張曙光把中國企業效率低下和無效率歸咎于國有體制,我不知他在工廠呆過沒有?不知道他出生于何種年代?據我所知,新中國的前三十年,中國企業的效率并不低下,真正開始出現效率低下、人浮于事的的年代是八十年代初,在沒有思想和體制準備的情況下,中國當時的某些人急于引進西方的自由主義思想,正是這種快速入侵的自由主義和無政府主義導致了中國人民整體的思想混亂和部分休克,從而也導致了一個時代的國企迷茫,導致了一個時代的效率低下,現在私營經濟看起來比國有企更有“效率”,其實也是一種假象,私營企業靠的是低廉的勞動力和沒有任何養老社會責任的自私自利模式,試想想看:如果國有企業都不管職工的生老病死,如果國有企業都讓職工工作十二到十六小時,如果國有企業都讓職工“招之即來、呼之即去”,國有企業還會比私企效率低下嗎?一個混亂無序的經濟環境是讓中國經濟走入低谷的最可能原因,決不會因“國進民退”導致經濟進入低谷,沒有任何技術支撐、靠勞動密集擴張的私營經濟才是經濟跌入低谷的最大隱患。
第四條:(摘原文)在中國近代的發展史上,包括這一次的國進民退,出現過三次國有化的高潮,前兩次的結果都不大美妙。第一次是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國民黨的國有化運動,形成了四大家族的官僚資本,最后是國民黨政權的失敗和垮臺。
駁:張曙光是“天則所”的理事長,他到底有多重的份量,我不太清楚,更不清楚他有多厚實的背景,但是,他的膽量,我還真的很佩服,他能將正在進行的某些部門的“國進民退”等同于國民黨時期的國有化,稍有歷史常識的老同志都知道,在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根本就沒有真正的國有化運動,當時的民國政府強調的是走資本主義道路,其對經濟的改造完全是按照資本主義的模式來進行的,“四大家族”的形成是私有化快速發展的結果,而非國有化運動的產物,張曙光借“四大家族”來丑化當今中國的“國有企業”居心何在?難道說他知道中國政府有人想把現在的“央企”據為已有嗎?如果張先生掌握了其它內幕證據,那不妨公布出來,全國人民都會感謝你,因為,我們也一樣反對新的“四大家族”,如果只是因仇恨國有企業而把它妖魔化,那就太用心險惡了,更為搞笑的是,張先生還把國民黨政權的失敗和跨臺歸因于“國有化運動”,委實不可理解。
第五條:(摘原文)第二次是五十年代的國有化運動,國有經濟占了絕大的比重,形成了國有部門的高度壟斷和政府的全面管制,削弱和喪失了經濟的活力和效率,結果是搞了30年的國有國營和社會主義,老百姓還填不飽肚子。于是,不得不改弦更張,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
駁:大家不妨看看最近出版的《新中國六十周年大事記》,雖然書中選擇性的刪除了一部分標志性的事件,但還是基本反映了幾十年來的真實情況,從書中和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中老年人的思想里,我們不難發現,五十年代的國有化運動對于新中國的巨大意義,它所創造的財富是無與倫比的,它所爆發出來的生產力也是驚天動地的,它對中國工農業基礎的建立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任何否認國有企業對于新中國歷史貢獻的人都是不客觀和別有用心的,老百姓吃不飽或者說吃得不太飽并不是國有企業的錯,也不是社會主義的錯,當時的吃不飽并不意味著后面還吃不飽,當時的生活供給緊缺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西方世界的封鎖,出于那個年代的中國不得不要的戰略需求(獨立自主、兩彈一星),西方的敵對是毫無疑問的,如果沒有前幾代人的吃不飽,就沒有后面中國大膽地改革開放,更沒有幾十年的和平穩定,有關前、后三十年為什么在吃穿方面有巨大差別,我在前期已經有多篇文章論述,今天不再重復,我只想告訴張曙光:國有經濟比重高不是經濟沒有活力的原因,更不是沒有效率的原因,也不是填不飽肚子的原因,民營經濟也不是中國經濟的靈丹妙藥,尤其是從長遠角度看,中國的民營經濟注定都是“過眼煙云”。
批判完“天則所”張曙光的謬論,我想回過頭來講一下“國進民退”的問題。
我支持“國進民退”,也不是盲目支持,因為,張曙光的某些個別擔心還是有一定道理的,為了不出現老百姓不想看到的“國進民退”,我們必須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出部署:
第一:建章立法務必先行。
中國的民營經濟不管有多少優點,還是有多少缺陷,終究還是為社會作出了一定貢獻,要其退出得需要充分的理由和合法的程序,不能搞簡單地沒收程序,從山西的操作來看,我個人認為還是相對規范的,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民營老板的權益,但是,山西的經驗畢竟只是經驗,如果要全國推廣的話就不可能都憑經驗辦事,一定要利用這個機會把“國進民退”的相關法律法規完善,哪些領域是要“國進民退”的?哪些行業是要鼓勵“國退民進”的?哪些行業是外資禁入的?各級政府的權限何在?國企整合以后,如何能保證充分競爭?整合后的國企要承擔多大的社會責任?如果“國進民退”的最終目的只是為了國企利益,而不是著眼于國民利益,那所有的行為都是錯誤的,都是有違民意的,都是不符合社會主義發展目標的。
第二:必須全國一盤棋。
山西的改革只是因局部問題引起的,并非是建國初期的國有化過程的翻版,也不可以進行那樣的翻版,但是,對于國家有意要整合的行業必須要全國一盤棋,否則,各行其政,最后會導致“封建割據”的局面,整合后的大國企也不具備影響力,中國的鋼鐵業為什么會越整越亂,就是缺少全國一盤棋作法,全國各地搞內耗,結果是苦了國家、肥了洋人。
第三:必須明確國企的責任及人民群眾在未來國企中的地位。
國企,當然是國家的企業,國家的企業當然就是要為人民服務,如果國企變大了,賺錢更多了,卻置人民利益于不顧,那比私營企業就更可惡,因為,他們是用公權取得的利益,只有將利返于人民,人民才會支持大國企。國企至少應當從二個方面體現社會責任:一是人民就業責任,大國企必須成為國民就業的人才永久市場,企業職工的權益要回到火熱的新中國成立初期的那幾十年一樣,職工的主人翁地位要重新建立;二是科技進步的責任,新中國成立以后,許許多多的重大科技成果都是產生于國有大型企業的,改革開放以后,所有的國企都放棄了自己的研發隊伍,“買技術、買設備”幾乎覆蓋了一切,中國的企業惰性很強,核心技術盡數失守。
“天則經濟研究所”不管披了多少外衣,不管說了多少動聽的市場歪經,不管講了多少危言聳聽的歪理,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是不會支持它們的,這樣純粹為部分人說話、為洋人站隊的機構完全可以被打倒、被撤銷,堅決支持政府在重要領域實施“國進民退”,有人民的支持,不怕洋威脅,不怕資產階級反彈,不怕不成功!
中南大學孫錫良(轉載須署名)20091028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sh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