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撥西線調水研究的5000萬經費竟然是因為“差錢”?
看到新浪一則消息,小西線南水北調工程今年的5000萬研究經費至今沒有撥付。而且,本來計劃每年撥付5000萬,8年撥付4億的經費,實際只撥付了3.3億。現在研究機構人心惶惶,一些研究人員已經萌生調離愿望。這項關系西北地區國計民生的大項目的每年5000萬——公款汽車和吃喝的萬分之一——竟然不能按期撥付,看來我們是真“差錢”呀。
小西線是黃委會提出的調金沙江水到黃河的項目,調水量170億立方,大約能解決西北地區的“缺水”問題。雖然這個項目實現的目標比較低,但這個項目的實施可以為大西線調水提供工程經驗,并成為大西線調水的工程組成部分。意義重大。該項目年調水170億立方,投資3040億人民幣。
據說,某四川學者上書溫家寶總理要求重新評估西線工程,使工程項目建議書推遲到2008年底才得以完成。而2008年底,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召開的工作會議,又決定將東線和中線的工程整體完工時間推遲5年。看來,停撥設計經費是個停擺的前兆。
很多人說,中國的現代化問題的瓶頸是人太多,地太少。中國不缺人,中國缺地。其實,中國不是缺地,中國是缺水,嚴格來講,是西北缺水(中國南部不缺水,每年流出國境6000億立方,相當于十幾條黃河)。如果西北不缺水,中國可以增加200-250萬平方公里,30-38億畝的宜耕、宜牧、宜林的土地,人均耕地增加2倍多。
同時,西北地面缺水,空中并不缺水,每年3-5月的三個月中,僅僅從青海上空過境的水氣就達231.8億立方,而降水只有8.8%。空中過境水一般是徑流的10倍以上。
中國西南流到孟加拉、緬甸、泰國的水高達6000億立方,而且多數是在這些國家鬧水災的時候流去的。如果調2000億立方到西北,是幫了這些國家的忙。但這2000億立方,足以使1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變成良田(增加200毫米水)。大西線調水把雅魯藏布江、瀾滄江、怒江、雅礱江、大渡河、金沙江調至黃河,就實現這個目標。
從云圖上可以看到,大量從印度洋和阿拉伯海的水汽形成西南暖濕氣流,經過的地方就是這幾大江的上游,如果在引水線上方進行大規模持續人工降水,增調50%的水是可能的。也就是說能調出3000億立方。這種情況下再在整個西北(包括內蒙)進行大面積持續人工降水,增加2000億立方降水也是可行的(增水25%。目前增水達到30-40%是普遍的,即使以色列這樣基本無云的地區增水還達到20%)。
這樣,5000億立方能使中國西北和北部增加30-40億畝益農宜林宜牧土地,等于再造了兩個中國。
有關設想,早在50年代就有專家考慮了。60-70年代長江水利委員會主任和其他一些研究者都提出很具體的方案。改革開放后,更是有很多學者比較深入做了探討。但是,水利部沒有一個部長支持,全部都認為不行,不值得,經常見到水利部長在人代會上聲明不干這事。
說實話,這些設想行與不行,都是空話。因為都沒有做工程級的研究,甚至具體數據都是估算的。證明這些方案可行需要研究,需要錢,但證明這些方案不可行也需要研究,需要錢。但錢是水利部管著的。他們說的不可行并不是建立在研究基礎上的。
隨便想想,都知道“如果可行”,對中國的未來簡直是驚天動地的大變化。即使不完全可行,也是了不得的大事。因為這是在今后現代化資源愈來愈貧乏情況下,讓中華民族能夠真正傲視世界的基礎資源。別說每年花5000萬,就是每年花5個億,也值得研究一下。對比每年6萬億的財政收入,放在美國14萬億(2萬億美元)的錢,這也叫錢嗎?!
小西線調水170億立方,投資3000億人民幣,看起來投入產出不怎么合算(每1立方水17.9元,100年才折合0.17元),但是,假如考慮西北少數民族生產條件改善等問題就值得做。這些工程帶來的就業(包括后期管理)就能吸納當地大量牧民。3040億,420億美元,基本是人民幣升值0.1%的價值!
看來,不能給某些人臉上填光彩的投資,都是差錢的投資!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