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糧商滲透中國糧區
國際糧商開始大規模掌握國內糧源,在各地建立或收購面粉廠、大米加工廠,鞏固糧食購銷網絡,并進入糧食消費市場,這會給我國糧食流通和安全帶來一定風險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任力波董振國
在著名的優質麥產區山東省兗州市,國際糧商與改制后的基層糧管所合作,利用其收儲網絡大量收購小麥、玉米等糧源,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收儲網絡。
在不斷復制這種模式的同時,在國內企業已經進駐的地方,國際糧商開設面粉加工企業,利用掌握的優質糧源以及低價策略擠壓國內企業生存空間。
業內人士認為,由國際糧商控制的包括糧源、倉儲、運輸、加工、銷售等環節的供應鏈,正在不斷完善,其對我國小麥生產和加工領域的控制權和定價權的影響正在凸顯。
打問號的“雙贏”
兗州市基層糧管所與某國際大型糧油工貿集團的合作始于2005年9月。而基層糧管所為這家集團收購糧源,此前即有發生。糧管所改制后,這種合作關系進一步確立,合作范圍也迅速擴大至全市糧管所。
這家國際大型糧油工貿集團是新加坡一家集團和美國一家公司(國際四大糧商之一)共同控股的,位居世界500強之列。
近年來,由這家國際糧油集團提供資金,這里的基層糧管所平均每年幫其收購的糧食約2萬噸,其中70%是小麥,30%是玉米,還有少量花生,收購量約占兗州市糧食總產量的5%,所得利潤四六分成。
這家國際糧油集團與糧管所的合作通過市糧食局進行,由市糧食局統籌使用各糧管所的倉容。社會上還有一些已經轉讓給個體和集體的3萬~4萬噸倉容也在尋求與這家集團合作。
隨著雙方合作范圍逐步擴大,收購量連年上升。糧食改制企業由此解決了生存問題,以前企業虧損,職工發不出工資,現在企業沒有一家關閉,“老人”都養了起來;通過合作,這家國際糧油集團則解決了企業生產的原料問題,還省去了收購網絡和倉儲的建設費用。當地糧食局負責人稱之為,彼此實現了“互惠互利”。
在這種合作效應的推動下,兗州市加快了擴建倉容的步伐。一方面,兗州市糧食局將部分已經轉讓給個體和民營的國有倉容再買回來;另一方面新建國有倉容。記者了解到,今年兗州市糧食局將與這家國際糧油集團山東公司合作,投資1500萬元,以原谷村糧食管理站為中心,建成場地規模2.64萬平方米、倉容2.5萬噸的糧食物流集散地。
網絡被“收編”
兗州優質麥產出率達100%。因為質量高,加上方便的鐵路運輸條件,這里的小麥價格平均每斤比河南、河北等地高出3~5分錢。今年小麥的最低托市價(以三級白麥為例)是0.77元,而兗州的小麥價格最低已經達到0.82元,托市糧基本收不上來。
“兗州地區的糧食‘經紀人’目前幾乎都在為這家國際糧油集團收購糧源。”兗州市糧食局某負責人說。兗州市大約有80家糧食“經紀人”,以前大多是個體糧商和民營糧食企業,都有糧食收購許可證。通過糧食“經紀人”的活動,這家國際糧油集團的糧食收購網絡以兗州為中心,向西拓展到菏澤、梁山一帶,東到泗水,北到寧陽,每年的收購量又增加了1.5萬~2萬噸。
據透露,近年來,這家國際糧油集團山東省分公司每年在兗州召開3~4次糧食購銷會議,周圍區縣的糧食局負責人大都會參加,與會人員的規模在40~50人。目前,濟寧市有6個區縣與這家國際糧油集團在收購糧源方面有直接合作關系,山東省有20多個縣幫助這家國際糧油集團收購糧源,而且大多是糧食主產縣。
中儲糧總公司介紹說,早在前年,國際四大糧商紛紛找到中儲糧,希望合作收購糧源,中儲糧沒有同意。
糧食行業占用資金多、儲存難度大,具有較大風險,部分地方糧食收儲企業和改制的糧食企業難以承擔這種風險,寧可幫助別人收糧。近年來,各地糧食企業改制力度加大,一些地方糧管所面臨生存壓力。擁有雄厚資金實力的國際糧商選擇一些糧食主產區的糧管所,采取租賃、控股甚至購買等方式,利用原有的“國字號”糧食收儲網絡,進而建立各種加工廠,鞏固糧食收儲網絡,加強對糧源的控制。
據兗州業內人士介紹,這家國際糧油集團在兗州建立起來的糧食收購網絡正在國內一些產糧區不斷復制,包括山東的臨淄、棗莊、德州;河南的周口、新鄉;河北的石家莊;陜西的寶雞;江蘇的泰州,其在市場上掌握的實際糧源數量也在成倍增長,而且多是優質糧源。
這家國際糧油集團建立收購網絡有兩方面特點。一是“排他”,要求兗州市各糧管所不再與其他方面合作,一些地方糧管所因此停止收購托市糧。二是“低調”。據兗州糧食局某負責人介紹,作為兗州市近年來引進的超大項目,這家國際糧油集團的面粉加工廠奠基當日沒有邀請市里有關領導和地方媒體,連其直接合作者——兗州市糧食局也未被邀請。據知情者透露,其行事非常“低調”,極少接受媒體采訪。
擠壓并購已展開
據兗州市糧食局負責人介紹,這家國際糧油集團的兗州糧油工業有限公司今年4月成立,投資2.3億元開工建設一家日加工能力達1100噸小麥的面粉廠。
憑借基層糧管所和各種經紀人形成的糧食收儲網絡的有效運營,這個面粉企業有了充足的生產原料。這家新廠的設計倉儲達3萬噸,可維持一個月的生產。以兗州為中心,向外輻射的糧食收儲網絡,還能為其提供更多的優質原料。
近年來,這家國際糧油集團在江蘇泰州、河南周口和湯陰、河北石家莊、陜西寶雞等地也相繼設立面粉加工廠,其中泰州和周口原來已有河北五得利面粉集團開設的面粉廠,石家莊、寶雞、兗州、湯陰原來已有今麥郎面粉集團開設的面粉廠。
選擇在國內面粉企業已經進駐的地方,一方面可以節省市場調查的成本,另一方面可與國內大型面粉企業正面交鋒,加速其壟斷市場的速度。
優質糧源和低價策略,幫助這家國際糧油集團攻城略地。
今麥郎面粉(正定)公司總經理黃宜新說,在糧源方面,我們公司絕大多數都從鄭州商品交易所拍得,每次拍幾千噸,最多時1萬噸。“但那家國際糧油集團每次交易量都是我們的3倍多,而且次數遠遠超過我們。此外,他們還依托石家莊等地的改制糧管所大量收購糧源。”在價格方面,那家國際糧油集團的優質面粉每100斤低3~4元,還常常進行時間長、規模大的促銷活動。一年內,今麥郎就有10%的城市市場份額被那家國際糧油集團拿走。石家莊地區已有一些面粉加工企業因此倒閉。
“那家國際糧油集團的做法很明顯是在走早期競爭的低價策略,不少本地小型面粉加工企業因此倒閉或暫時關閉,我們的競爭壓力也非常大。”今麥郎面粉(兗州)有限公司總經理宋寶學也持同樣觀點。
“一般來講,國內企業的并購多發生在行業發展興盛時期,而國際糧商對糧食行業的并購多在行業衰落時期,那家國際糧油集團也是如此。”黃宜新說,目前,那家國際糧油集團在國內面粉加工行業的并購行動已經開始,河北、河南、陜西、山東、江蘇等地的面粉加工行業格局正在調整,其中都有那家國際糧油集團的身影。
黃宜新認為,國際糧商憑借雄厚的資金實力和遍布各地的糧食購銷網絡,在3~5年內影響國內面粉定價權的可能性很大。幾年前,大豆的定價權和加工市場“失守”已經有前車之鑒。
深遠的意圖
跨國糧商進入國內糧食領域的戰略意圖已相當明顯,而其憑借雄厚的資金實力也已開始一系列動作。河南省農業銀行研究員余豐慧說,去年下半年開始,鄭州糧食批發市場為平抑糧價,每周拍賣上百萬噸小麥,但效果仍不明顯。“其中有很多糧食被跨國糧商及其代理人買入囤積,市場糧價因此波瀾不驚、繼續走高。”
上海中信東方匯理期貨經濟有限公司副總裁杜曉華說,從農產品期貨的實際操作來看,只要某一個市場主體掌握10%的國內商品糧源,就可以在國內現貨市場中制造缺糧的氣氛,再到期貨市場中不斷買入,這種現貨與期貨聯動的炒作方法對炒高糧價有倍增效應。
國際糧商加速控制糧源的背后,也會有國內外投機資本的影子。今麥郎面粉(兗州)有限公司總經理宋寶學告訴記者,這家國際糧油集團的大股東就是國際四大糧商之一,它對中國糧食市場的覬覦已有多年,其在大豆行業對中國的成功封控,已成為中國農業的沉痛教訓。
據中儲糧總公司介紹,國際糧商在掌握國內大部分植物油壓榨能力和銷售終端渠道后,又開始大規模掌握國內糧源,再在各地建立或收購面粉廠、大米加工廠,鞏固糧食購銷網絡,并用植物油的銷售渠道進入糧食消費市場,這會給我國糧食流通和安全帶來一定風險。
目前,國際糧商正在沿海港口城市和中部糧食主產區建立大型糧食物流企業。今年6月,這家國際糧油集團的糧油物流基地在江蘇泰州高港綜合物流園區投入建設,總投資3億元、占地100畝。2004年,這家國際糧油集團還在衡陽投資1億元建起湘南地區最大的糧油加工及物流基地。
中紡集團公司副總裁欒日成說,我國相對薄弱的糧食物流體系給國際糧商在糧食倉儲、運輸等環節的布局提供了空間,也加重了國際糧商與國內一些主體合作進而控制市場價格的砝碼。控制了糧食物流,就可以把掌握糧源的優勢延伸到加工和銷售領域,增加對整個市場的掌控度。
記者了解到,2002~2004年,這家國際糧油集團在國內共上馬20多個工廠,有些是新建,有些是在收購的基礎上擴建、改造,地域覆蓋長江中上游地區。這家國際糧油集團的生產企業多位于內地的二三線城市,倉儲基地主要位于航運方便、消費水平較高的一二線城市,由此形成一個沿海、沿江、深入內地的工業生產布局。
這家國際糧油集團的經銷網絡更加龐大。目前,其國內經銷商數量已經超過3000家,遍布全國400個大中城市。
欒日成說,國際四大糧商的經驗就是遵循“供應鏈”管理模式,通過對糧源、倉儲、運輸、加工、銷售等各環節的管理和控制來實現效益的最大化。這家國際糧油集團亦是如此。從這個意義上講,這家國際糧油集團大規模建設、并購國內面粉加工企業,只是其整體戰略的一部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