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通貨膨脹的基本概念(一)
何新
原載:何新中國論壇
中國主流經濟學界對一些基本性的經濟范疇,一向認知模糊而亟待一一澄清。因為經濟觀點直接影響到有關國計民生的經濟政策設計。
當前,全球性通貨膨脹有愈演愈烈之勢。對于此次全球性通脹的原因和前景,有必要從澄清若干基本概念入手以探討正確的對策。
1
通貨膨脹的表現是物價上漲。因此,社會常常把通貨膨脹等同于物價上漲。但實際上,物價上漲有因貨幣原因(超量發行和流通)造成的——這的確是通貨膨脹。但物價上漲也有因市場中其他供給因素或短期需求過大所造成的,則此種物價上漲并非通貨膨脹。
通貨者,貨幣也。所謂“通貨膨脹”,僅僅是指由于金融原因:貨幣流通過多(從而“膨脹”)——或曰所謂“流動性過剩”,所造成的物價上漲。通貨膨脹發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流通中的貨幣數量與經濟供應力不對稱。
換句話說,通貨膨脹必然導致物價上漲,但物價上漲的原因并非都是因為發生通貨膨脹。凱恩斯主義認為通貨膨脹有三種主要形式:(1)需求拉動型,(2)成本推動型,(3)慣性(或所謂“結構性”)通貨膨脹(built-in inflation)。但是這種劃分混淆了通貨膨脹物價上漲兩件事情。這三種劃分中只有第一種需求拉動型物價上漲,直接與貨幣供應的增加有關,是通貨膨脹。后二者都屬于非貨幣原因——由于物資或人力不足造成的成本上升而推動的物價上漲。
嚴格說來,所謂“流動性過剩”或“通貨膨脹”也都不是嚴密的學術語詞。“過剩”、“膨脹”都是意象語詞,語義模糊難于精確定義。困難是在于,如何才能確定一個經濟流程中之貨幣流量的均衡點?從而能夠以此為座標,來測定流通貨幣的“過剩”或“膨脹”?這一點,數量經濟學至今仍難以做到。因此嚴格分析,近期頗流行的所謂“流動性過剩”這一外來語,本身也是涵義模糊的歧義語。這個詞不僅缺失主語,而且至少可以包容以下三種不同的內涵:
歧義一,“流動性過剩”指流動資本過剩。流動資本過剩雖然是通貨膨脹的隱因,但未必會直接引發通脹。因為,如果流動資本能夠被實業投資所吸收并導致大量新增商品產出,則流動資本過剩是好事,是經濟發展的刺激因素,并不會導致通貨膨脹。
歧義二,“流動性過剩”是指期貨證券市場中的“熱錢”,即虛擬性投資在資本市場中大量涌動。近二十年來頻發的國際金融危機表明,這種虛擬性流動資本過剩,以金融牟利為直接目的的“熱錢”大進大出,的確會成為擾動一國之國民經濟的重大危險因素。
歧義三,“流動性過剩”指市場直接交易中流動現金過剩,這通常被認為是引發通貨膨脹的直接原因。
但是,關于貨幣流通量與物價的連動關系,是一個極復雜問題。只是從經濟運行的實際社會經驗看,市場上貨幣流通過多,總是會造成高度增強的購買力(總需求上升)。如市場商品并不能同步增多供應,則在市場經濟中,銷售者會抬高物價,從而導致“通貨膨脹”引起的物價上漲。
在非市場經濟(統制型經濟,“計劃經濟?”)中,盡管有官方限價,但供需缺口表現為商品短缺,消費者持幣待購,形成所謂“短缺經濟”形態。因此,市場經濟中的通貨膨脹,在非市場的統制經濟中表現為商品短缺及隱性通貨膨脹。
至于所謂結構性物價上漲,則并不屬于貨幣因素引起的通貨膨脹。結構性物價上漲即市場中出現某類特殊暫缺商品,因一時需求過旺而造成的特類性物價上漲。這種結構性物價上漲并不是貨幣過量造成的,因此不屬于“通貨膨脹”。換句話說,只存在結構性“物價”上漲,而并不存在所謂結構型“通貨膨脹”。
2
實際上,幣值與物值(物價)可看作市場價值天平的兩極,此升則彼必下落。因此,伴隨通貨膨脹的必然貨幣效應是貨幣貶值。
一國之貨幣幣值包涵多個層面。一是名義幣值。二是對外幣值,即匯率。三是市場幣值,即貨幣在市場中可購買之商品量。這三種幣值在發生急劇通貨膨脹時期往往是互相離異的。
當前在中國市場中,一方面人民幣對某些外幣不斷升值;而另一方面,由于國內物價上升,人民幣對實物商品發生貶值。這種矛盾表明人民幣的名義幣值(匯率及利率)與實際幣值(以可購商品量評估的真實幣值)已發生嚴重離異而不相符。
為抑制通貨膨脹,在經濟對策上政府有三種主要辦法可選擇:
1.設法回收市場貨幣。
在市場上投入更多引發物價上升之商品,以之回籠貨幣,從而恢復供求平衡。
2.遏制市場貨幣新增量,從而間接提升幣值。
間接提升幣值的主要政策手段是提高利率(提高資金借貸成本)。但是,提高利率遏制投資,雖然可以抑制投資過熱,減少投資造成的需求。其后果,卻減少實物產出,減少社會就業機會,致使市場可供應商品減少,就業機會減少,失業窮困者增多,致使遠期通脹效應反而會加劇,社會也不穩定。
3.直接提高貨幣幣值(使本國貨幣升值),從而使物價相對下落。
實際上,政府在物價飛漲時期之限價政策,也就是強制規定幣值,提升貨幣的名義幣值。然而,從歷史看,政府總是敵不過市場。沒有全面經濟配套對策的單純限價或貨幣升值政策,不可能取得長期成功。
3
在當今時代,國際中存在各國貨幣及金融產品的直接交易市場(金融離岸市場OFM),①致使一國貨幣發生更為復雜的價格表現,以致可能出現名義國際幣值(對其他國貨幣的交換率)與實物資產幣值(貨幣對本國市場中實物商品的購買力)互相背離——貨幣在對外幣交易中升值,而在國內市場中貶值。
當前人民幣就明顯發生了這種幣值自相矛盾的情況。產生這種矛盾的原因,還與以下兩點有關:
1.中國國內商品與國際市場同類商品的價格存在差異,人民幣與外幣之平價購買力亦存在位差。
2.人民幣與外幣由于中國的金融及外匯管制制度,不能在中國境內自由交換和流通。
在內外經濟運行正常的情況下,一國貨幣不應當發生上述矛盾。但是由于在國際金融市場中,一國之貨幣可以成為被炒家所囤積或拋售從而牟取幣值利差的投機工具,當一種貨幣之名義幣值與實際幣值明顯不符時,就為貨幣牟利性操作提供了巨大的空間。這也就是當前大量國際熱錢正在源源不斷流入我國金融市場的原因。
一國貨幣的名義價格,決定于國際貨幣市場上受貨幣供求關系操控的購銷價格。貨幣名義價格的提升,并不意味著貨幣內涵資產實值的提升。
當前人民幣的國際名義幣值正在國際炒家操縱下不斷被拉升,而國內市場人民幣之實際幣值卻在不斷縮水下降。兩者的悖離已愈來愈明顯,這后面隱伏著爆發人民幣金融危機的巨大風險!
附錄
[通行經濟學教科書對于通貨膨脹的流行解釋如下:
“紙幣流通規律表明,紙幣發行量不能超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銀貨幣量,一旦超過了這個量,紙幣就要貶值,物價就要上漲,從而出現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只有在紙幣流通的條件下才會出現,在金銀貨幣流通的條件下不會出現此種現象。因為金銀貨幣本身具有價值,作為貯藏手段的職能,可以自發地調節流通中的貨幣量,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貨幣量相適應。而在紙幣流通的條件下,因為紙幣本身不具有價值,它只是代表金銀貨幣的符號,不能作為貯藏手段,因此,紙幣的發行量如果超過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數量,就會貶值。
例如: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銀貨幣量不變,而紙幣發行量超過了金銀貨幣量的一倍,單位紙幣就只能代表單位金銀貨幣價值量的1/2,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用紙幣來計量物價,物價就上漲了一倍,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貨幣貶值。此時,流通中的紙幣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銀貨幣量增加了一倍,這就是通貨膨脹。”
這種通行的解釋完全過時而且充滿歷史錯誤。
1、 金銀本位的時代早已結束,當今各國貨幣發行數量都已經不是根據國庫中的金銀儲藏量。換句話說,現今發行紙幣以及虛擬貨幣,并非以金銀儲備作為幣值的保證金。
2、 從中國經濟史看,通貨膨脹并非只發生在紙幣的時代。春秋戰國、秦漢、唐、宋、明、清都等非紙幣流通的時代,都曾經發生過極其嚴重的通貨膨脹。]
(2008年6月,寫于北京)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