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明節起源與介子推無關
中國年節風俗,由來甚久,多源自上古。而戰國秦漢以后,一些年節則往往被附會于某些歷史人物,例如端午節(本為上古之夏至節、火神節)被附會于紀念楚人屈原(說詳何新“端午節新考”文),而清明節則被附會于紀念晉人介子推云云。
按:流行俗說謂晉文公下令每年的清明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只能吃預先做好的熟食(冷食),以此紀念他的恩人介子推。《后漢書·周舉傳》注:“太原一郡舊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龍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靈不樂舉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煙爨。”
但介子推的史事不見于《左傳》和《史記》,本來出自野史傳說,不足為信。寒食節起源于紀念介子推的說法出自后漢,最早見于桓譚《新論》(洪邁在《容齋隨筆》引用而傳播之)。
但晉人陸翙《鄴中記》則早已駁之云:“俗人以介子推五月五日燒死,世人甚忌,故不舉火食,非也。北方五月自作飲食,祠神廟,及五色縷、五色花相問遺,不為子推也。”(《玉燭寶典》卷五引)
隋人杜公瞻注《荊楚歲時記》也指出寒食節的起源與介子推無關。他說:“《周禮·秋官·司烜氏》:‘仲春以木鐸修火禁于國中。’注曰:‘為季春將出火也。’今寒食準節氣是仲春之末,清明是三月之初,然則禁火蓋周之舊制也。”
2、清明節起源于古代迎祭春神的節日
實際上,清明節在古代具有遠為浪漫而久遠的歷史。清明節起源于古代的寒食節和上巳節,是迎春神之節。清明之神,即青神(東帝青神),亦即華夏古代諸神系統中的春神。
淮南子·天文訓
至于清明節的名稱,則與新春天氣物侯有關。《淮南子·天文訓》說:“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清代的《歲時百問》解釋何謂“清明”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
明代的《歷書》稱:“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3、上巳節,洗浴、潑水之節日
在古代,清明節是夏歷三月的節氣,時間約在夏歷三月初(初三至初八日)。古夏歷三月初八日——就是所謂的“上巳”之日。
漢代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節……物至此時,皆以潔齊(凈)而清明矣。”潔凈清明——這應就是清明節得名的起源。
華夏古俗在夏歷三月八日(巳日)舉行上巳節。人們在此節日要祭祀高媒神——即生殖神,舉行踏青、祓禊(臨河洗浴)、野合等迎春活動,其俗由來甚為久遠。
據上古傳說,殷商人的高祖契,其母在河里洗浴,吞食鳥卵懷孕而生下契。這種臨河求孕的洗浴,也應是上巳節的“祓禊”活動(類似的傳說有很多,如高句麗的朱明王亦然)。
漢代以前,迎春神的節日在夏歷三月。而至近代,則為陽歷4月5日前后。古天文學推算太陽到達黃經15°時為春日。
4、迎龍神、祈春雨
上古之迎春,首先是以觀測天文龍星之出現作為標志。
龍星,又稱大火星(并非太陽系八大行星中之火星,行星之火星在古代稱“熒惑”)。
龍星是一組星,像龍,龍之心,即大火星,古代認為是一顆神圣及神秘之星。“大火者,寒暑之候也”(鄭玄)。龍星之心在古代還有靈星、明星、心星及大辰星等等的別稱。龍星在28宿中屬于蒼龍(青龍)宿(心2星),在西方的星象系統中屬于天蝎座。
根據古代天文觀測,每年的夏歷三月,紅色的龍星——大火星會在黃昏出現于正東方,古人認為,這一時刻就意味著春天的降臨。
《夏小正》:“五月,……初昏大火中。大火者,心也。心中,種黍、菽、糜時也。”大意是:周歷五月(夏歷三月),當大火星于黃昏時見于正東方,就是春天降臨,該是播種黍、菽、糜等作物的時候了。“大火也者,心也。主夫出火。主以時縱火也。”(《夏小正》注)
順便指出,屈原《楚辭·九歌》中的東君,就是大火星。
[《左傳·昭公四年》“火出而畢賦”。晉杜預注:“按《左傳》云:火出,於夏為三月,於商為四月,於周為五月。則火出季春建辰之月。””楊伯峻注:“十七年《傳》云:‘火出,於夏為三月’……則夏正三月,天蝎座星于黃昏時出現。”]
龍星初見,古代也是作為農事季節開始的重要標志。所以龍星——大火星,也象征著農神、龍神,以及主持雷雨之神。古代以龍星為“大辰”(即大震,相當于《易經》的震卦,震是雷神之名)。
每當春日龍星到來,國家要在農社的祭壇(靈臺)上舉行隆重的祭祀,以祈求春雨。這種祭祀中要舉行舞龍的舞蹈,所以這種祭祀又叫“舞雩”。
[東漢學者王充說:“靈星之祭,祭水旱也,于禮舊名曰雩。雩之禮,為民祈谷雨,祈谷實也。春求雨,秋求實,一歲再祀,蓋重谷也。”又曰:“故《論語》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暮春,四月也。]
5、上巳節,高媒神——生殖神之節
上巳節活動中,另一重要的宗教活動就是祭祀高禖神。高禖神是華夏諸神系統中主管愛情和生育之女神。
高禖,名號“勾芒”,亦作“句(古音與勾通)芒”,又稱作“高密”、“郊禖”。禖同媒,亦通腜(即孕婦)。
考古出土多見上古時代藝術雕塑的高禖神,多是巨乳懷孕的成年女性形象。事實上,遠古時期一些裸體的女神像,都有著發達的胸部、腹部和臀部,這是生殖崇拜及多孕多子之女神的象征。在漢代畫像石中也有高禖神的形象。遼寧紅山文化遺址出土有5000年前的上古女神廟遺址,有高媒女神的陶像。
高媚女神句芒,是春天之神,也是東方之神(即《楚辭·九歌》中的“東君”,我舊曾認為東君是啟明星,誤)。她還有名號曰“重”(通鐘,即鐘鼓之神,亦即雷神。《國語》說南正重司天以主神)。
秦漢傳說中的句芒神,具有鳥身(鳥也是男陰的象征物)人面的異形,駕乘雌雄雙龍而飛行,所以天上的蒼龍宿以及龍星是她的象征。句芒神在神話中也有青鳥的形象,經常作為天帝的使者降臨。
在五行系統中,東方之神是木神(木,象征生命、植物和青氣,即陰云),龍星是春天之神靈。在上古華夏,上巳節,是迎接龍星降臨,迎接春天到來,迎接新生命復蘇的歡樂節日。
《禮記·月令》記有周代君王祭祀高媒神的儀式:“孟春三月……立春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春(神)于東郊。”“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擇元辰,天子親載耒耜,措之參于保介之御間;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躬耕帝藉。”
“仲春之月,……玄鳥至。至元日以大牢祠于高禖,天子親往。后妃帥九嬪御,乃禮天子所御,帶以弓韣,授以弓矢于高禖之前。”
這些記述的大意是:
在春三月;周天子率領貴族及大臣舉行迎春的祭禮。在這一天,天子要向高媒神祈求五谷豐收,天子要親自下田,使用農具,率領大臣進行耕作。
當青鳥(玄鳥)到來的時候,天子要親自獻祭,屠宰大牛獻祭于高媒神。然后,王后率領眾嬪妃們,以弓箭插入弓套之中,獻在高媒神之前——這個動作實際是性交的象征。
上巳節期間對高媒神的祭祀,是一種具有強烈性含義和感交巫術意味的祭禮。
6、寒食節,禁火、改火之節
當天上的龍星出現之后,上巳節之后就進入了寒食節。寒食節期間舉國禁火。禁火,起源于五行相克理論的火水相克,避火正是為了祈雨——起源于祭祀雨神——請求雷雨之神的降臨。
周代封國,各國最重要的宗教場所是神社。東亞的神社文化,最早起源是在古代的中國。周代天子國都有大社,各個封國中也都建立有國社。神社中立有長年不滅之火壇,此即本義的“社火”(社火變為社戲之名,是在后來)。
為了祈禱龍星的降臨,為了祈雨,要熄滅神社祭壇上已經燃燒經年的舊火。
但是到寒食節對春神、雷雨神的祭祀完成后,在社壇及千家萬戶中又要取用薪柴,重新點燃社火。這種滅舊火迎新火的祭祀儀式,古代叫“改火”。
關于寒食以及改火的日期,據古代記載是在上巳節之后。
宋司馬光有《晉陽三月未有春色》詩,記述宋代的寒食及清明節改火事云:“清明空改火,元巳漫浮觴。”此詩句說明清明改火之俗在宋代仍存,而詩句中所謂對“元巳”則是指上巳節。
在改火和禁火期間,舉國不能火食,只能吃事前備好的熟食——即寒食,所以這段停火期間也叫寒食節。
[《周禮·司烜氏》說:“中春以木鐸修火禁于國中”,所謂“修火禁”,便是禁火。唐李涪《刊誤》曰:“《論語》曰:鉆燧改火,春榆夏棗,秋柞冬槐。則是四時皆改其火。自秦、漢以降,漸至簡易,唯以春是一歲之首,止一鉆遂。而適當改火之時,是為寒食節之后。既曰就新,即去其舊。今人待新火曰勿與舊火相見,即其事也。又《禮記·郊特牲》云:季春出火曰禁火。此則禁火之義昭然可徵。俗傳禁火之因,皆以介推為據,是不知古,以鉆燧證之。”(鄒福保《日知錄之馀》引)]
秦漢以前禁火寒食的時間很長,不同記載表明可以有十天乃至一月之久。
東漢時期的《月令》則確定寒食節為清明節氣前的三天。唐宋時期減為清明前的一天。從先秦到南北朝,寒食節都是一個隆重的節日。到唐宋時,寒食節仍然是一個重大的節日,元代以后才逐漸式微。
7、踏青,掃墓與祭祖
古代的寒食節與清明節時間只差一天。
寒食三日禁火完畢,到清明這一天就要換新火。家家戶戶以柳條或榆木乞取新火。這樣清明節與寒食節自然相接而融為一體。可能在明清后,宋元時代的寒食節一名乃為清明節所替代。
若按時間先后排序,古代迎春的三個節日次第是:上巳節——寒食節——清明節。
唐宋以后,上巳節廢,明清以后寒食節廢,于是只有清明節存。在這一天,人們迎春,踏青郊外,同時掃墓祭祖,敬獻改火后的新食品。于是古之上巳節、寒食節及迎春踏青之清明節遂合于一體,而成為中國人迎接春天、慎終追遠、不忘祖根的重要節日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