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注:本組文章選自人民網、鳳凰周刊等其他網站、媒體發表的文章。
本組文章目錄:
央視“對話”:一次無法讓人信服的“對話” (【語文·教育·研究】網)
方舟子要告訴人們什么? —— 駁方舟子《地震預測的夢想與現實》 (【語文·教育·研究】網)
以科學對話的名義哄人:簡評央視二套對話節目 (人民網 強國論壇)
見識一下央視是如何對“海城地震成功預報”內外夾攻的 (人民網 強國論壇)
中國地震預報系統調查 (鳳凰周刊)
請不要避實就虛 避重就輕
—— 央視“對話”:一次無法讓人信服的“對話”
安徽/應學俊
http://www.yxjchedu.com/piaoyi_film20/xin_wen/yang_shi_jiedu_dz_yb.html
汶川地震震得中華大地發顫,震得國人心里發涼。聯想到32年前唐山大地震“漏報”的種種貓膩,不禁使人心情更加沉重。
但是我們必須看到,在這次震災襲來后,中央領導、黨和政府、人民軍隊、廣大國民的種種表現令世人矚目,讓我們為之動容。
于是國人在捐款捐物付出愛心和淚水后發問了:地震局干什么吃了?首席預報員干什么吃了?報得不準也該給人民含糊地提個醒打個招呼做點思想準備呀?有些論文和預報都已經預測了,地震局為何不睜大眼睛盯著那個他們早已了如指掌的“斷裂帶”?這么大的地震難道在它的孕育過程中地磁、地電、地應力、氣象等會沒有一丁點兒反應?如何解釋量變到質變?問題究竟出在地震部門還是某些政府部門?……
于是,2008年6月8日,央視2套有了這樣一個“對話”節目——“地震能否預測?”由國家地震局何永年、張永仙兩位擔任專家嘉賓,由海歸科普作者方舟子做特邀嘉賓,對話主要在包括央視主持人在內的四人間展開,試圖化解國人的這些關于地震預測、預報方面的質詢。然而這是一次無法讓人信服的“對話”——“對話”的目的不外乎要向人們傳達這樣一些信息:
1、地震尤其是大地震是不可預測預報的,如果有,那就是“偽科學”,因為國外都不搞預報;不信?在美國加州住了10年、以所謂揭露“偽科學”而聲名鵲起的方舟子都這么說;預報地震如果不準會引起社會混亂和巨大經濟損失,所以不能預報,無法預報,誰敢說自己的預報絕對“科學準確”呢?
2、國家乃至省地震局對汶川地震的預測預報沒有任何責任何(哪怕是發出中長期預警的責任),我國的地震預報理念、機制、策略沒有任何值得反思和改革之處,地震局的工作也沒有什么欠缺不到之處,大家都非常盡職盡責,只能如此了;百姓們要多了解地震科研常識;
3、汶川大地震前沒有收到任何人預測預報(當然專指正規的預報卡,其它無須在意;但這個問題是有待第三方組織機構進一步調查核實的,因為疑點很多,難以自圓其說,下文將有所論及)。
然而,如此說詞只能糊弄小學生。于是,網絡之聲一片嘩然,更多質詢蜂擁而起,許多網民憤怒異常……國家《防震減災法》已經在著手修改,而且將涉及地震預報、信息發布等敏感問題,政府的反思、改進已經開始了,而國家地震局的某些專家和他們可笑的“粉絲”們還故意在地震預報的“科學準確”這樣莫須有的問題上兜圈子,似乎唯獨地震部門不需要深刻反思和改進工作。此舉欲達到怎樣的目的是再明顯不過的。輿論怎能不嘩然?
一、“對話”玩起了論辯中避實就虛、避重就輕的小把戲
這次“對話”玩了兩個小小的把戲:
其一,主持人一開始就端出一個無須討論的話題:“地震究竟能不能科學準確地預測預報?”總是圍繞著這個問題來兜圈子,在“科學準確”上做足文章。
眾所周知,地震的“短臨準確預報”在世界上是罕見的,更何況還要“科學地”,這需要討論嗎?并繼而扯起“科學準確預報”這面唬人的大旗把某些專家和相關人員的預報準確度歸結為“0”——百姓何時苛求過政府、地震部門對地震的預報“科學準確”?這不是避重就輕、避實就虛嗎?以“科學準確預報”為幌子如此對待地震預測研究工作者探索、開拓性的努力,這樣做符合國家《防震減災法》關于“鼓勵、扶持地震監測預報的科學技術研究”嗎?這樣一來,以后還有人敢研究地震預報嗎?是否就是為了讓“地震不可預測”論立起來,而使地震預測研究終止呢?如有異議,于是便可凜然駁斥“膽敢”預測地震的科研人員:“你敢說你的預測百分百‘科學準確’”?
接著,以北京“停產一天將損失十幾個億”來佐證不能隨便發布地震預報,來佐證汶川大地震沒有一丁點兒預報乃至預警的合理性。這是非常可笑的,這就是在地震的“科學準確預報”上兜圈子的目的所在。其實,誰要求“科學準確預報”了?其次:如果是中長期地震預警,哪個地方會因這種中長期地震預警而停產、聽課?桑棗中學因為疏散、避災演練停課了嗎?
其二,玩的第二個把戲是:在動物異常與地震的關系上討論半天,甚至還連線到日本專家,甚至還扯到了“迷信”上,實在是弄巧成拙。
其實這個問題已經不成為問題了,關注地震以及稍有科學常識的人都會知道動物異常與地震沒有必然的聯系,它只是我們監測和判斷地質活動的參考因素之一(但并非絕對沒有聯系。順便插一句:汶川大地震前癩蛤蟆確也“很不爭氣”地到處亂竄,有四川電視臺的新聞報道為證……究竟與地震有無聯系,偶然乎?必然乎?)——地震預報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斷言這一現象“絕不是災害前兆”倒很干脆。
——扯這些莫須有的問題不是避重就輕、避實就虛是什么?
二、回避了如下實質性問題
1、在方舟子等嘉賓大談“大地震不可能準確預報”的時候,為何對唐山地震震區青龍山等地的成功預報絕口不提?為何在唐山地震預報過程中的種種已經公諸于世的問題諱莫如深?為何對張慶州的《唐山警世錄·唐山大地震漏報始末》中揭示的當年對基層預報的漠視等“人禍”問題只字不提?如果張慶州所言基本不屬實為何不趁此機會予以駁斥和批評,甚至以誣陷為名對他提起訴訟?為何在談到海城地震的成功預報時,我們的“專家”嘉賓們巧妙而肆無忌憚地顯出一種不屑一顧的態度——以致被網民稱為“對海城地震成功預報的內外夾攻”?為何對去年(07年)云南省寧洱縣境內發生6.4級地震的成功短臨預報只字不提呢?(此次地震成功的短臨預報被稱為“是實踐長、中、短、臨漸進式地震預報思路的典型例子”)。很顯然,就是要確立“地震不可預報”論,從而否定所有在地震預報上執著以求的研究工作者所作的探索和所取得的任何成績。可是某些專家、嘉賓用這樣拙劣的方法不遺余力地宣揚地震“不可預測預報”、“不可知”論,這樣做符合國家《防震減災法》所制定的“預防為主、防御與救助相結合”的方針嗎?難道這里的“預防”僅僅指把房子修“結實”些以及防震宣傳教育?不包括地震的預測預報?誠如是,國家《防震減災法》為何明文規定“國務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制定全國地震監測預報方案”?
“對話”嘉賓中地震局的專家們口口聲聲信誓旦旦地說5·12汶川大地震很特殊,幾乎沒有先兆。事實是這樣的嗎?在信息化時代,意欲這樣瞞天過海是辦不到的,我們畢竟無法屏蔽所有相關信息。且不說被某些人嗤之以鼻的動物異常先兆,僅就地震本身而論,2007年三、四月份以來直到08年四川、甘肅、陜西一帶4級以下的小震還少嗎?在有的地區08年三四月份幾乎到了每六七天一震,頻率漸次升高!直到08年3月30日甘肅(肅南)還發生了5.0級地震,并曾成功地做到了中短期預測。你們沒有看到各地的記錄(點擊瀏覽)嗎?如果真的沒看到預測預報以及實際已經頻發的地震記錄,那要么就是基層失職,要 |
||
甘肅隴南文縣地震研究所08年3月向國家地震局填寫的地震預測卡(有關情況待另文披露/來源:08年第12期《南風窗》P.63.點擊放大) |
么就是有關領導機構官僚、失職,排斥……漠視……二者必居其一。
其實,我國地震預測中期預報的水平是不錯的,否則,何來《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國地震局關于2008年地震趨勢和進一步做好防震減災工作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8〕8號)?而且各地對這份文件都有相應的貫徹。在此基礎上,我們能對一些新老地震預測工作者的研究漠然置之嗎?對于一年來頻發小震且處于斷裂帶上的地區,國家地震局加強了實地考察和會商了嗎?
其實,從各地的文件檔案來看,地震的中期預測已經有了,但是否從以人為本的角度高度重視了,是否對大城市和縣鄉鎮同等重視了,防震、抗震的措施是否科學合理,是熱熱鬧鬧走過場還是認真扎實地落實到位,這才是問題的關鍵。面對8級地震,桑棗中學2300師生無一傷亡,這就是把防震、防災措施落實到位的樣板。
央視似乎以借專家、尤其是并非地震工作者的方舟子之口扯起“地震不可預測”的大旗策劃這次“對話”,意欲羞羞答答地掩蓋地震預測、預防工作中實際存在的某些失誤、錯誤或有待改進的等等方面,其立意是違背國家《防震減災法》相關精神的,對防震減災工作的開展和水平的提高是有害的。我們但愿央視僅僅是一次疏忽、失誤——尤其是如此大方地給央視寸秒寸金的大段時間讓方舟子發表擾亂我國地震預測預報開拓性研究工作深入開展的言論。如果是作為不同學術觀點的“對話”,那么就應該讓不同觀點的地震科學工作者也平等地參與到“對話”中來。
2、早在05年12月和06年,中國地震局局長、書記陳建民在央視“面對面”等專訪中就出示過全國地震趨勢預測圖,可以看到圖上明明白白標出了汶川、阿壩等這一斷裂帶,這應該是一種中長期地震預測或預警,此后,國家地震局在對這些地區——尤其是處出于斷裂帶之“危卵”上的阿壩、汶川等地區地震預防和預報方面有過怎樣的作為,給政府決策部門有過怎樣的建議?為何在“對話”中只字不提?
3、今年6月4日《中國新聞周刊》在《中國地震局的驚心一刻》一文中明確寫道:“事實上,在中期預報中,孫士(中國地震局首席預報員)和他的同事已經預測到這次發生地震的南北地震帶在近期很可能會發生大的地震。”對這一信息是如何上報的?如果上報了,領導是如何反應的?“對話”中為何只字不提?為何總是在當前明明做不到的“科學準確預報地震(短臨預報)”上兜圈子?老百姓這樣苛求了政府和地震部門嗎?
4、有正式發表在專業刊物上有名有姓的論文中論證和預測了這次大地震,且精確到了年度、震級和地震范圍,國家和有關省地震局的專家看到了嗎?當時是如何看待的呢?如果說有很多人都會做地震預測,那么當這種預測恰巧在地震局已經掌握且畫了示意圖的斷裂帶上,我們是否應當更加認真地對待并加強戒備呢?如果有的論文是預測到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地震局還會漠然置之嗎?關于阿壩、汶川等斷裂帶地震監測和預防問題,地震局召開過幾次會商?“對話”中為何不來一點信息公開,那不是更能使百姓“理解和寬容”嗎?
央視請來的“嘉賓”方舟子在“對話”中的許多言論,尤其是將地震預測預報工作及其科學研究理論污蔑為“偽科學”,這既不符合客觀事實,也與國家《防震減災法》關于“國家加強地震監測預報工作,鼓勵、扶持地震監測預報的科學技術研究,逐步提高地震監測預報水平”是背道而馳的。(筆者將另文闡述)
5、地震專家、領導們對于汶川、阿壩地質斷裂帶早已了然在心,那么請問:對處于龍門山斷裂帶危卵之上的百姓防震、抗震你們向國務院或省級政府部門提出過怎樣的具體建議?我國有沒有向百姓發布中長期地震預警的機制?如果沒有,是否應當認真考慮建立?是沒有這樣的機制還是因某種原因而不予發布?這些不值得“對話”嗎?總在“科學準確預測預報”上反復求證有必要嗎?有積極意義嗎?
三、“以人為本”,人命關天,該負責任者難辭其咎
否則無以告慰災區數萬亡靈 否則“人禍”因素導致的災難還會重演
我們不會無知地苛求對地震“科學準確的短臨預報”,不會苛求中國的地震專家和政府一定要做到。
其實,問題的關鍵在于:如果我們是“以人為本”、關注民生的,那么明明知道汶川、阿壩等處于斷裂帶上的地區,我們不應當對該地區的防震、抗震做出一些有實效的事情嗎?國家地震局的專家領導們在近一至三年或更長一些時間里到這個斷裂帶去實地考察、研究過多少次呢?我們對于有關的論文中預測的該區域會有地震的結論給予重視了嗎?給過政府以怎樣的防震、抗震意見呢?在“對話”中為何不說說?那樣不是更可以得到廣大電視受眾的“寬容”和理解嗎?如果國家、省地震局對這些地區真正部署了嚴密監測、嚴防死守,而最終仍然無法預測預報,那不是更可以支持“地震不可預測”論嗎?
陳建民局長在與外國專家交談時曾坦言,他最擔心的是人口稠密的大城市防震、抗震問題,這固然不錯,大城市遭遇地震損失往往尤其慘重。可是,事實證明:因為毫無思想和物質準備,在汶川、阿壩這樣的縣級城鎮、鄉村,地震照樣給人民、國家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失!北京、上海、汶川、北川,不論哪里的百姓都是公民,都是生命;人的生存權是平等的,國家對不同地區投入建設的資金乃至建設規模的設計可以有所不同,但生命被重視的程度應當同等。這才叫以人為本,關注民生。這不值得我們反思嗎?我們地震設防的理念和政策、機制難道就沒有任何需要反思和修正之處嗎?桑棗中學的校長高人一籌之處,正在與他把學生的生命安全看得高于一切!災區五所“史上最牛的希望小學”抗八級地震而不倒,也是它們的捐贈者和工程監理者把學生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他們并不是地震的先知先覺者!
如果我們是“以人為本”、關注民生的,那么,正由于“科學準確”預報地震之難,那我們對這個斷裂帶地區有過“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的中長期概率預警嗎?我們加強了這一地區的地震監測了嗎?我們重視了有的青年學者或不同學術流派的學者對四川地震所作預測的相關論文了嗎?我們能說如此烈度達11度的特大地震其醞釀過程中從地磁、地電、地應力、氣象等各個方面都沒有一絲一毫的跡象嗎?四川所有的市縣級及以下地震監測部門從來沒有地震信息的上報、反映嗎?既然地震預報如此困難,但為什么我們對“不會地震”往往斷言非常果斷呢?盡管在國際上鮮有“準確”預報地震之例,但美國加州畢竟做出了近三十年6級以上地震概率為99%的研究信息報告,我們對斷裂帶地區有過這樣的概率性中長期預警嗎?為什么在汶川地震前出現了將要地震的“謠言”,且大地震恰恰不幸被“謠言”言中?老百姓、納稅人對于性命攸關的地震研究信息有沒有知情權?正因為地震尚難以“科學準確預測預報”,地震部門和政府是否有向公眾發布地震研究信息 并開展常規的防震避災教育和演練的必要、義務?在地震研究這樣一種特殊的科研信息公開方面,我們在理念和機制方面沒有值得反思和改革的空間嗎?“對話”過程中為什么對這些至關重要值得反思的問題閉口不談,卻總是圍著能否“科學準確預報地震”這樣無須討論的問題兜圈子?這有何意義?目的何在?
無獨有偶,昨天(6月14日),日本發生了7.2級大地震,為何日本氣象廳就于2007年10月1日面向普通市民通過電視等媒介提供了“緊急地震快報”,且地震10秒前還進行了緊急預報?10秒可能微不足道,但就是這十秒也許就挽救了幾十人乃至更多人的生命!我們仔細看看后一篇報道吧,這是對地震不可預測、不能預報的一種嘲弄。何必在“科學準確預報”上大做文章?老百姓沒有那樣的苛求,老百姓只希望政府和地震部門能真正做到以民為本,老百姓只希望不要在毫不知情毫無思想準備的情況下突然遭受如此的滅頂之災而死不瞑目……
如果地震科學工作者、國家政府地震部門對于地震的概率性中長期預警都不能做,那政府所屬的地震局之存在還有何意義?我們都把房子修“結實”些不就完了?——誰不修結實誰自己負責。其實,汶川、阿壩這一條斷裂帶的地質活動信息怎么可能不被地震工作者捕捉到?——而事實是,前面提到的“在中期預報中,孫士和他的同事已經預測到這次發生地震的南北地震帶在近期很可能會發生大的地震。”——“最近”一詞可視為是中短期預報了,至于他們是怎樣向上報告的以及領導如何反應的,我們不得而知。我們知道的是災區的百姓沒有得到任何信息或要求進行疏散、避災演練的指示(未見報道),得到的只是關于對地震“謠言”有所傳播后政府 扎扎實實的“辟謠”,然后,災區百姓在懵懵懂懂中扎扎實實地被滅頂之災擊倒——特大地震不幸被“謠言”言中……這說明了什么?這其中的很多問題不值得認真反思嗎?
當然,地震局孫士等的中期預報在這次央視的“對話”中同樣是諱莫如深的。聯想到“對話”中某些嘉賓視地震預報為“偽科學”、在“不能科學準確短臨預報”上兜圈子、做足文章的拙劣表現,不能不令人齒冷且憤怒!國家已經在著手修訂《防震減災法》,反思和總結、改進已經開始了,但我們沒有聽到地震局就預測預報工作存在態度、策略、體制、方針等方面問題實事求是的一句誠懇反思、探討和闡述(更不用說檢討),似乎地震局的工作已經做到了完美無缺的“頂峰”——這恐怕是令人難以置信的。
毛澤東不能“科學準確”地預報戰爭何時會發生,但是卻向全國發出了“備戰、備荒”的號召,并且“深挖洞、廣積糧”,組織百姓進行野營疏散拉練——結果戰爭沒有打起來,有誰因為這一點責怪了毛澤東嗎?如果以人為本的話,既然地震專家們早就知道四川、阿壩地區處于地震斷裂帶上,為什么不能在嚴密監測地震的基礎上,建議政府號召老百姓像桑棗中學那樣做經常性的疏散、避災演練?那樣就導致社會混亂了嗎?(如果建議了責任則在政府)唐山地震的教訓還不夠慘烈嗎?國家地震局無權向社會預報地震,但是沒有向政府發出如上所述的中長期地震預警以及防震抗震工作建議的權利和義務嗎?
任何人、任何部門的工作都不會完美無缺、沒有失誤。媒體、政府以及地震部門不應當對災后應有的反思、對某些部門或失職的個人應負的責任以“不可知論”取回避和粉飾的態度,否則富有“人禍”因素的悲劇還會重演!我們難道可以說地震部門對汶川等地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遭受如此滅頂之災沒有一丁點兒的責任?地震局的工作就那樣完美無缺?各地區、各單位都有“第一責任人”,都有“首長問責制”,唯獨地震局可以豁免?讀一讀《鳳凰周刊》關于《中國地震預報系統調查》吧。如果這篇文章以及張慶洲的《唐山警世錄·唐山大地震漏報始末》調查不屬實,我們非常期待看到在央視對它們的批駁。反之,如果這些信息是沒有多少不實之處,我們又該如何對待呢?光靠“屏蔽”一些網頁信息就可以達到“和諧”嗎?唐山大地震后沒有(沒見到)政府、地震部門的深刻反思,沒有對那些在地震預測預報方面應該做到、可以做到但硬是沒有去做而該承擔責任的人有絲毫的追究,于是,三十二年后同樣的沒有任何中長期預報、預警(對黎民百姓而言)的大地震再次肆無忌憚地摧殘、毀滅著毫無準備的數十萬上百萬生靈——嗚呼,生靈涂炭,國之殤,何時了?!
所以,央視的這次“對話”是一次無法讓人信服的“對話”,專家們立論的方法、缺乏誠意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令太多的國人失望和憤懣,“對話”過程中也不讓嘉賓觀眾現場提問和不同意見的闡述,更沒有像以往的“對話”節目那樣,讓嘉賓觀眾就某一種觀點按表達贊同或反對的投票器,令人遺憾……所以這不是“對話”,是排演好的形式還算不太死板的一言堂式報告會。
筆者本文中的這些質疑大概也與在汶川地震中死難者咽下最后一口氣時心中的質疑是大同小異的,只不過他們現在已經無法表達了!我們何以“讓逝者安息”?何以告慰汶川以及唐山地震中罹難者的亡靈??僅僅靠廉價的語言???
呵,愿災區的亡靈在天國能合上他們恐懼、絕望、無助而充滿疑問的雙眼!!□
2008年6月15日
小資料(一):
08年4月3日:甘肅省召開2008年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中國甘肅網)
綿陽市防震減災局:2007年3月地震目錄
綿陽市防震減災局:江油08年2月24日2.9級地震引起各級的高度重視
綿陽市防震減災局:北川對07年12月6日2.9級地震迅速反應
07年11月:綿陽市地震局領導率領專家到江油考察小震群活動區(圖/文)
07年11月:江油近期小震頻發,綿陽、江油兩級專家會診
論壇帖/不作為論據,僅供參考:北川幸存師生:地震前大地經常搖晃
小資料(二):
2005年12月31日,新浪網以《專訪中國地震局局長陳建民:地震是能夠預測的》為題,對這期節目的內容予以了轉載。
在接受央視記者王志的專訪中,陳建民局長客觀地談到了地震預測的難度和復雜性問題,但他仍然認為地震是可以預測的。請看下面的一段對話:
王志:我們查了一些資料,也有一些國外的專家有很悲觀地結論,覺得地震從根本上來說是不能被預測的。
陳建民:我認為這還是一個學術上觀點的不同,和地震能不能預測本身沒有直接聯系,有些專家通過他的研究,或者他對地震自然事物事件的認識,他認為可能從意思上很難發表他的觀點。
王志:您是局長,同時更是專家,您的學術觀點是什么?地震能夠被預測嗎?
陳建民:我認為地震是能夠預測的,首先實踐已經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我們剛才談到了海城地震,談到了30年來還有20幾次比較成功的,或者有簡單實效的預測預報。
王志又問:但是預測成功的次數跟實際發生的次數相比,概率太低了,太有偶然性的。
陳建民:我想說偶然,不可能這么多次的重復。當然我們這里有失敗的東西在里面,比如我剛才說的有漏報的,也有虛報的,也有成功的。所以我覺得只要我們的科學水平不斷提高,我們對認識客觀世界、自然世界的認識不斷地完善,我相信總有一天地震預報會達到一個讓大家滿意的水平和程度。
由于地震預測的復雜性,所以,世界各國對地震預報的發布都極為謹慎,我國對地震預報實行統一發布制度,發布權在政府,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都無權發布有關地震預報的消息。
【注】
㈠ 關于“地震預報發布權在政府”,我國1998年開始實施的《防震減災法》第十六條是這樣規定的:“地震短期預報和臨震預報,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定的程序發布。任何單位或者從事地震工作的專業人員關于短期地震預測或者臨震預測的意見,應當報國務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門或者機構按照前款規定處理,不得擅自向社會擴散。”
——值得強調的是,這里數次指出是就“短期預報”和“臨震預報”而言。
㈡ 陳建民05年接受采訪時,07年云南省寧洱縣成功短臨預報6.4級地震的事件尚未發生。此次地震成功的短臨預報被稱為“是實踐長、中、短、臨漸進式地震預報思路的典型例子”。在某些眼中, 那次預報大概也是“偶然”的,沒有什么科學價值。嗚呼!
方舟子要告訴人們什么?
—— 駁方舟子《地震預測的夢想與現實》
安徽/應學俊
http://www.yxjchedu.com/lou_shi/fang_zz.htm
因為看了央視08年6月14日播出的“對話”節目,終于一睹“在美國住了10年”的科普“海歸”作者方舟子先生的尊容;通過主持人之口,筆者知道了方舟子曾寫過《地震預測的夢想與現實》一文(以下簡稱《夢想》),還知道他是從事令人肅然起敬的揭露“偽科學”工作的人。
終于在網上搜得方舟子2008年5月28日發表在《中國青年報》上的那篇文章。認真看下去才知道,在方舟子這位科普作者心目中,關于地震預測只能是、應當是“夢想”,是不可能做到的;而地震預測的現實則是“蒙”、“騙”,“碰運氣”,是“偽科學”。
沿用方舟子的邏輯,即如果有誰想研究地震預測預報且取得成果的話,那是白日做夢,癡心妄想,這就是方舟子的“夢想說”。如果有誰真的成功地預測、預報了地震,那也只能是“蒙”的,是“碰運氣”,沒有任何價值,應視為“偽科學”。 真是語出驚人,我們好像見到了國際級地震預測研究方面的頂級權威。
讀完此文,才真正體會到何以叫做“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筆者想用方舟子的論點和邏輯繼續做點推論,看看將得出怎樣的結論:
一、照方舟子的觀點和邏輯,我國《防震減災法》
應該去掉地震監測和預報的相關條款。
方舟子在《夢想》一文中寫道:“1996年11月,‘地震預測框架評估’國際會議在倫敦召開。與會者達成一個共識:地震本質上是不可預測的,不僅現在沒法預測,將來也沒法預測。”通觀《夢想》全文可看出,方舟子顯然是同意這一觀點的。
但我國《防震減災法》第九條明文規定:“國家加強地震監測預報工作,鼓勵、扶持地震監測預報的科學技術研究,逐步提高地震監測預報水平。”且《防震減災法》第二章的標題就是“地震監測預報”——可是照方舟子的觀點和邏輯,我國的《防震減災法》應該去掉相應條款,何必做那樣沒有意義且是“偽科學”的事情呢?
周總理倡導的地震工作方針是“預防為主、專群結合、土洋結合、多兵種聯合作戰、依靠廣大群眾做好預測預防工作”,在這一防震的指引下,我國的地震預測預報工作有了令世界矚目的發展。——但是按照方舟子的邏輯,這也屬無稽之談了,因為即使預報對了,那也是“蒙的、碰運氣”的。在他看來搞地震預測研究的人甚至周總理也都在瞎忙活。
方舟子對周總理所倡導的地震研究工作方針不僅僅是不以為然的,而且大加撻伐;因為“專群結合,土洋結合”“依靠廣大群眾做好預測預防工作”,這里面自然會有很多“業余人士、狂人和欺世盜名的騙子”。方舟子在《夢想》一文中就是這樣借洋人之口來罵中國人的:“現代科學還做不到的事情,偽科學就會乘虛而入,而且不難找到市場。地震預測也是如此。‘里氏震級’的發明人里克特在1977年曾評論說:‘記者和一般公眾沖向任何有關地震預測的建議,就像豬沖向滿槽的豬食……地震預測為業余人士、狂人和欺世盜名的騙子提供了一個狩獵樂土。’”
且不說里克特的話是否“句句是真理”,就里氏的原話我們也須注意,里克特這里著重是說“記者和一般公眾、業余人士”,并非指專業地震科研工作者。方舟子在這里用移花接木、混淆視聽的伎倆,借里克特的話如此惡毒地污蔑和謾罵我國廣大新老地震預測研究工作者,這就涉及人身攻擊了。這是使人憤怒且絕對不能允許的!
我們百思不得其解,方舟子何以對中國從事地震預策研究的工作者如此深仇大恨,要借洋人的嘴巴來糟踐他們——雖然借得非常拙劣。僅僅就是“學術打假”?真的就是正義在胸嫉惡如仇?方舟子是學生物化學的,他有這樣的學術資格和水平來“打”地震預測科研這樣的世界科學難題研究之“假”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是不是研究醫學的人也可以在航天領域里對尖端研究進行“學術打假”呢?讀者可以判斷一下,也歡迎方舟子先生回答這個問題。
二、按照方舟子的邏輯,如下一些例子也都是“蒙的、碰運氣”的,沒有科學價值
1、1975年,我國取得遼寧海城地震預測預防的成功,10多萬人幸免遇難,轟動了整個世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對7級以上地震成功預測的范例。——而方舟子引用《美國地震學會會刊》2006年7月一篇綜述的分析,說“它是‘混亂、經驗分析、直覺判斷和運氣的混合’”,顯然,他是同意這個會刊的觀點的。也難怪,方舟子先生畢竟“在美國住了10年”,在他的思維邏輯里,檢驗真的的標準不是實踐,而是美國的“權威”期刊。
2、張慶洲先生所著幾年前出版的《唐山警世錄•唐山地震漏報始末》一書中披露了大量基層地震監測站、地方地震部門準確或相對預測、預報了唐山地震的人和事;鳳凰衛視“社會能見度”欄目所制作的大型訪談節目《唐山地震29周年祭》(05年錄制,并非針對這次汶川地震)中那些現場采訪所披露的事實,唐山地區青龍山等地和煤礦由于預測預報了地震而使數萬人幸免于難的事實—— 這些,按照方舟子的邏輯,要么是“蒙”對了,是“碰運氣”,要么是事后的“騙”;因為方舟子堅守“地震是不可預測的”,《美國地震學會會刊》都這么說嘛。遺憾的是《唐山警世錄•唐山地震漏報始末》一書的《序》恰恰是前國家地震局局長宋瑞祥所撰寫,且為正式出版物,張慶洲和出版社也為因此“官司纏身”。
3、1976年8月16日和23日,在四川省北部松潘、平武之間相繼發生了兩次7.2級的強烈地震,使松潘、平武、南坪、文縣等縣遭到破壞。這次地震也被成功預測和預報了——1976年8月2日四川省第五期和8月7日第六期《地震簡報》指出:“8月份,特別是8月13日、17日、22日前后,在龍門山斷裂帶中南段茂汶、北川或康定、瀘定一帶可能發生6級或6級以上,甚至7級左右的地震……”——這些,在方舟子看來,自然也是靠“蒙”對了的,而且也談不上科學“準確”。
4、1990年亞運會期間,北京昌平亞運村附近也發生了一次4級地震。對于這次地震,北京市地震辦公室群測群防系統做出了及時準確的預測,并把情況迅速報給國家地震局。國家地震局又上報了國務院,國務院及時通知了亞運會組委會。因此,盡管這次地震發生在開幕前5小時,由于事先的預測預報,地震并沒有影響亞運會的正常進行。——按方舟子的邏輯,這也是“蒙”的,是“經驗和運氣的混合”,震級又小,不值一提;按方舟子的邏輯,“科學”的態度應該是,明明已經預測到,但由于不敢說百分之百“科學準確”,所以應當讓地震信息爛在地震科研工作者的肚子里,千萬不可預報。【注1】
5、2007年6月3日,云南省地震局按照中國地震局的部署和要求,采取了一系列強化震情跟蹤工作的措施,作出了較好的短臨預測判定,取得了明顯的減災實效,得到了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中國地震局領導的充分肯定,中國地震局和云南省人民政府的聯合表彰獎勵。而且,這次地震成功的短臨預報被稱為“是實踐長、中、短、臨漸進式地震預報思路的典型例子”——但是,按照方舟子“地震不可預測”的邏輯推論,國家地震局和省政府錯了,因為獎勵靠“碰運氣”、“蒙”對了的事情還不錯嗎?
囿于篇幅,還有一些例證無法一一列舉。反正在方舟子看來,再有什么例證,也都是“蒙”對的,因為地震是“不可能被預測”的。
但是,中國地震局陳建民局長在05年回答央視記者王志時倒是很肯定地說:“我認為地震是可以預測的。”對于地震預測準確的還不多,是否有偶然性這一問題,陳建民局長很肯定地說:“我想說,偶然,不可能這么多次的重復。”誠然,陳建民的話自然也不一定就是真理,但筆者覺得陳建民局長畢竟是地震科學工作者,比方舟子應該更有發言權,而且他所說是有一定實踐和理論為支撐的,并非完全憑邏輯推理或某國外“權威刊物”所論,因而多少比方舟子所說令人信服。而事實是這些對地震災害并非“偶然”的成功預測預報,正是70年代以來,實踐防震工作“預防為主、專群結合、土洋結合、多兵種聯合作戰、依靠廣大群眾做好預測預防工作”方針的成果。
在“地震不可預測”的觀點和邏輯下,方舟子將成功的地震預測預報無一例外地定性為“蒙”、“碰運氣”,甚至直言“偽科學”,這是缺乏理論與實踐支撐的,是對廣大地震預測預報工作者辛勤勞動的污蔑和打擊,直接違背我國《防震減災法》重要精神。為了千百萬國民的生存安全和國家利益,我們不能允許這樣的污蔑。不說方舟子先生是學生物化學的,即使他是學地質相關專業的,也無權污蔑和詆毀廣大地震工作者在地震預測預報研究方面所作的艱辛努力和寶貴探索。這與“科學打假”風馬牛不相及。方舟子應當向地震工作者道歉!我們現在需要的是開拓創新精神,我們可以在地震預測預報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而不是跟在國外某些專家、學術流派后面無所作為悲觀嘆息。如果這樣,我們對不起在列次大地震中不幸罹難的數十萬同胞的亡靈!況且,地震預測預報的“夢想”已經開始部分地成為現實了。讓方舟子之流對此熟視無睹吧,我們相信人民、相信每一位有良知有科學精神的地震工作者、相信國家不會對此熟視無睹。
三、方舟子,你最好還是嚴謹、慎重一些
方舟子何許人也?據新浪網新聞中心報道:“方舟子,原名方是民,1990年畢業于中國科技大學生物系,畢業后到美國留學,獲得生物化學博士學位。在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博士后研究之后,他放棄了科學研究,成了定居美國的自由職業者。1994年,方舟子創辦了《新語絲》網站,從事文學和科普方面的寫作。2000年,網站開設‘立此存照’欄目,專門揭露學術界的腐敗行為,使得他一下子名聲大噪。三年多來他揭露和參與的學術打假行動已經有300多起,而在這些年中,對他打假行為的爭論就一直沒有停止過。”【注2】
由此看來,方舟子先生并非屬于地質相關專業的專家;如果說做學問需要嚴謹的話,那么對自己所學專業以外的科學問題的闡述和判斷則更應嚴謹、小心一些才好。“學術打假”固然很好,但如上文所述對方舟子的介紹無誤差的話,3年學術打假300多起,平均每年100來起,平均每三、四天1起,似乎這也難避“有欠嚴謹”之嫌了吧?這也就難怪對他的“學術打假”而“爭論不停”乃至對薄公堂了。
1、方舟子有何資格對地震預測預報課題研究以及地震理論說三道四?
方舟子對他所學專業以外的地震預測預報——這一國際前沿課題似乎了如指掌,否則,怎么可以對多年執著于此的新老專家、科研人員語出不遜,好像凡是研究地震預測的都是“偽科學”,都必在他“打假”的棍棒之下。好一個自詡的“孫悟空”。試問:方舟子先生有何資格以嘲諷的口吻來調侃“可公度法”、“旱震關系”、“地質信息有序性”等這些地震預測課題研究的初步理論?方舟子認真讀過這些學術論文嗎?讀得懂嗎?有過地震監測、研究的實踐嗎?如果方舟子不能寫出針對性強的逐條具體批駁這些地震預測課題研究論文的文章,僅憑“在美國住了10年”,涉獵過一些地震預測預報方面的研究信息,僅憑一般的諸如“沙子堆積”這樣的類比推理,就沒有資格對這些理論結合實際的研究說三道四,更不應對不同學術觀點的人進行人身攻擊。這是不能允許的!
方舟子,你還是不要過于浮躁和急功近利,還是嚴謹些吧,在你的看家專業里腳踏實地地做些實事吧。
央視請如此專業背景如此缺乏科學態度的人做這樣重大問題討論的“嘉賓”,并給以足夠的時間讓他如數家珍非此即彼非黑即白地炒賣《夢想》一文中那些漏洞百出的東西,這如果不是失誤,那就是央視自身觀點傾向的表現了,我們倒寧愿希望這是一次失誤。這當是另外一個話題。
2、地震預測的“模糊”、不夠準確正符合方舟子所提供的觀點和理論
方舟子在《夢想》一文中還寫道:“他們(指我國研究地震預測的新老工作者——筆者注)的精確預測往往都是馬后炮,而事先公開發表的預測又往往說得很模糊,涉及的范圍太大,在地震帶發生的地震都可以被囊括進去,很容易讓人產生‘說得很準’的錯覺,正如那篇《災害學》的論文。”乍一看,方舟子這段話無可挑剔。可是細想起來,就自相矛盾漏洞百出了。
首先,關于“馬后炮”一說缺乏可靠系列證據支撐,應視為方舟子信口開河。同時,就目前地震預測的“模糊”、不夠精確不是正符合方舟子所提供的理論也是客觀存在的“準確地預測地震很難,幾乎不可能”嗎?誠如方舟子以嘲諷的口吻所說:“一名23歲的碩士生,于2006年發表在一份名不見經傳的期刊《災害學》上的論文”預測了“在2008年左右,川滇地區有可能發生≥6.7級強烈地震”——用方舟子對地震預報“準確性”尺度來衡量,上述預測似乎有些“模糊”,但是就這樣的預測現在看來難道還不難能可貴嗎?如果我們重視了這類“名不見經傳”的預測,切實加強了對地質斷裂帶的嚴密監測和研究,落實這些區域常規的防震、避災系列措施,那結果會是怎樣的呢?如果是具有科學精神和關注民生以人為本的話,那么,是論文的實質性內容、水平值得重視和評價,還是某本學術刊物是否“名見經傳”值得關注和評價呢?在國際上一些專家都認為地震不可預測的情況下,“2008”、“川滇地區”、“發生≥6.7級強烈地震”這幾個與川滇地質大斷裂帶相關且為實踐證實了的信息還不重要、還不可貴嗎?在當今國際上都難以做到“科學準確”時,我們還要怎樣的“科學準確”呢?因為做不到精確到日、時、分及沒有誤差的經緯度,我們就應該把明明已經預測到的關乎千千萬萬國民生命安全但可能有些誤差的地震信息埋在心里不告訴政府和老百姓,這就叫“真科學”?
當然,方舟子寫《夢想》一文時還不知道(他發《夢想》一文過于迫不及待了):今年6月4日《中國新聞周刊》在《中國地震局的驚心一刻》一文中明確寫道:“事實上,在中期預報中,孫士(中國地震局首席預報員)和他的同事已經預測到這次發生地震的南北地震帶在近期很可能會發生大的地震。”這一信息是如何上報的?如果上報了,領導是如何反應的?目前尚不得而知。(其它相關目前尚無確鑿證據的這次地震的預報暫且不說)。
筆者斗膽推測:此次汶川的災難,很難說與漠視某些“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或民間人物(也是專業人士)的地震預測研究絕對沒有關系,很難說與“地震不可預測”論沒有關系。
3、關于“沒有必然聯系”
方舟子列舉了一連串動物異常與地震沒有產生聯系的例子,以此來證明動物的異常表現與地震沒有必然聯系——甚至是沒有聯系。
抓住一點不及其余是常見的詭辯術,但這只能糊弄小學生。方舟子大概不會忘記在08年6月8日央視2套“對話”節目中國家地震局何永年研究員的話吧:“……凡是大地震之前,都會有動物異常的前兆,但動物的前兆與地震沒有必然聯系,還會有其它的一些原因”(大意)。地震專家的表述畢竟比非地震專業的方舟子要嚴謹全面得多,方舟子還是要學著點為好。
固然,這次蟾蜍搬家可能與地震沒有必然聯系,但非常遺憾的是,08年5月9日四川電視臺就播出了這樣的新聞,事隔3天——5•12汶川大地震發生了!同樣,就在對地震“謠言”成功“辟謠”幾天后,5•12汶川大地震也發生了!再加上前文所述“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預測“2008”、“川滇地區”、“發生≥6.7級強烈地震”;甘肅、四川一帶從07年3月份到08年大地震前,小震頻率明顯逐步提高,直到沒六七天震一次,這也與這次5·12大地震毫無關系?敢斷言這些都純屬偶然和巧合嗎?都是“蒙”的“騙”的嗎?這其中的玄機沒有值得研究之處嗎?并非地震專業的方舟子何必對地震預測這樣國際前沿的課題、對這樣一些一時很難說的準、說得清的問題隨便下斷語呢?方舟子先生,你何急之有?
方舟子,在科學面前、面對不熟悉的領域還是謹慎些吧,不要為“科學打假”的數量而忘了一個做學問的人應有的科學精神和學術道德的底線。
4、事實打破了方舟子的《夢想》
方舟子在《夢想》一文中寫道:“在日本和美國加州這些大地震頻發的地區,地震部門從來沒有發布過大地震預報,也從未因此受到指責。”顯然,方舟子是想以此為汶川地震毫無預報(主要指對百姓)的合理性以及“地震不可預測”論尋找國外的例子做佐證,他畢竟“在美國住了10年”呀,他有把洋貨搬進中央電視臺的先決條件——姑且不論這些洋貨是否貨真價實。
然而,搞科普和一年進行上百起“學術打假”的方舟子先生恰恰忘記了辯證唯物主義法則:事物都是在變化和發展著的,靜止是相對的,變化發展是絕對的——正如幾分鐘前還平靜祥和的北川瞬間便被慘烈的地震夷為平地一樣。不要說地震可不可以預測目前尚在爭論中,即使國際上都認為不可能的事情也許在未來某一天在中國或某個國家成為了現實,而恰恰正因為有了“夢想”。這樣的例子是很多的。
事實打破了方舟子的《夢想》。不信請看,“從來沒有發布過大地震預報”的日本,“日本氣象廳于2007年10月1日面向普通市民通過電視等媒介提供‘緊急地震快報’,根據觀測到的地震初期微震預測主震的震級,然而在今年1月26日的石川縣地震中的預測震級低于實際震級……”(方舟子先生要說“不準確”了)——對于08年6月14日剛剛發生在日本巖手縣的7.2級大地震,“氣象廳的技術人員表示:‘這次的地震規模比較大,所以預報還是做到了。’這次預報中通報的震級比實際震級小了1.1級。”【注3】 不知方舟子先生對此有何感想?
此外,方舟子《夢想》一文中還寫道:“美國地質勘探局明確表示,他們不預測地震,而只做長期概率預報,對地震災害做出評估。例如,今年4月,美國地質勘探局評估說,在未來30年內加州發生6.7級以上地震的概率為99.7%,但是不能預測地震發生的具體地點和時間。”試問:不對地質、地震情況進行監測、預測研究,地震的“長期概率預報”何來?“99.7%”的概率何來?他們所說的“預報”看來當指短期預報和臨震預報而言。而且,很難說會不會像日本一樣,當研究有所進展時,他們也開始發布“緊急地震快報”了呢。
所以,方舟子先生,世界是在變化著的,對科學還是嚴謹、慎重一些吧,尤其對未來,可不要因為某種暫時的目的或原因把話說絕了,科學可不是兒戲。須知:嫦娥奔月、千里眼、順風耳原來不僅僅是“夢想”,而且是神話,但方舟子當下卻正享受著這些曾經的“夢想”所帶來的便捷。人類豈能沒有“夢想”?——更何況是正在逐步變成現實的“夢想”。
綜上所述,方舟子《夢想》一文立論是站不住的,邏輯是混亂的,對防震減災是有害無益的;且與國家修訂中的《防震減災法》的精神嚴重抵觸,也與溫家寶總理最近關于加強地震預測預報研究的講話精神背道而馳,更不符合客觀實際。央視請來這樣一位缺乏起碼科學態度的人做“地震能否預測”的對話之嘉賓,說客氣一點,實在是一次重大失誤。
但是,方舟子畢竟是海歸博士,思維應該不至于紊亂如此。那么,我們不禁要問:方舟子《夢想》一文要告訴人們什么呢?歸結起來應該是如下幾點:
1、地震尤其是大地震是不可預測的。發達國家都不搞地震預測預報了,重點放在“研究地震機理和對地震災害的評估”上。在中國,不僅汶川特大地震沒有預報不值得遺憾,不值得反省,而且將來也不要去繼續研究地震預測預報了,因為那是“不可能”的,美國的科學家都這么說了。
2、凡是研究地震預測預報的,要么是瞎貓碰死老鼠“蒙”的,要么是“狂人和欺世盜名的騙子”,是“偽科學”,需要他來“打假”;由此推論,堅持“地震不可預測”的倒應該是真正的科學家。
方舟子意欲引著我們跟著外國地震專家中關于地震不可預測的這一悲觀論點跑,于是讓我們在地震預測預報的研究方面就此打住,無所作為。這就是方舟子要告訴我們的。
方舟子并非地震研究工作者,更算不上這方面的專家,為何在08年5月28日——汶川地震短短半個月后急急忙忙拋出《夢想》一文?面對國際前沿的科學難題何來如此沖天學術“牛”氣?是想為自己的“學術打假”再湊個數?是想以此來自我炒作一下?抑或是想以此堅守“地震不可預測”的學術觀點?這些筆者都不敢妄加斷言,明眼人可以自己判斷。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對《夢想》一文,堅持“地震不可預測”觀點的一些專家們是歡迎的,地震部門和某些相關部門中極少數失職者、官僚主義者是歡迎的,在地震工作中有明顯失誤或瀆職現象而害怕追究責任者更是歡迎的。
學術觀點的不同是正常現象,學術自由,可以百家爭鳴。但以各種手段打壓持不同學術觀點的另一方,甚至允許像方舟子這樣地震預測方面的外行借洋人之口對地震預測研究工作和相關專家、研究人員進行污蔑、謾罵,這就是不正常也不能允許的了——尤其是在對于地震這樣關乎千百萬人性命的問題上,在國際上尚處于探索階段的尖端難題上。
在我國已經取得了不錯的地震預測預報研究進展的前提下,為了百姓的生命安全,為了國家的安定與發展,我們必須堅持周總理倡導的“預防為主、專群結合、土洋結合、多兵種聯合作戰、依靠廣大群眾做好預測預防工作”的方針和國家《防震減災法》的精神,鼓勵和扶持在地震預測、預報等工作方面的探索與創新;消除學術門派之間的鴻溝,重視每一項嚴肅認真的研究成果,不論他是老專家還是青年人;打破地震科研部門和政府以及信息發布與公眾知情權之間的人為壁壘,依法做到信息交流和公開渠道暢通,責任到人;進一步做好地震預報成功案例的經驗總結并盡可能上升到理論,一點一點地在地震預測預報方面取得發展和突破。我們絕不能讓方舟子以及某些專家的“地震不可預測”論引導我們把長期積累的地震預測經驗和所探索的理論束之高閣,如果那樣我們將對不起周總理的在天之靈,對不起歷次地震中罹難的幾十萬同胞。一時做不到“科學準確地預報地震”,我們應當從中長期的“地震概率預警”開始做起,在加強預測預報的前提下,首先加強已知地質斷裂帶、地震活躍區域百姓的防震、避災教育與疏散、避災、自救的演練,使之制度化、常規化。為了悲劇不再重演,領導們、媒體們、專家們應當做這方面的工作——當然,有很多已經在做,比如《防震減災法》已經在修訂。方舟子的“地震不可預測”論唬不倒人。
以上是筆者—— 一個納稅人的基本觀點,不一定都正確,但確實是經過認真反思和研究之后的觀點。誠然,筆者也不是搞地震專業的,坦率地說,在生物化學方面的知識肯定也比方舟子差很多。但筆者自信比方舟子先生多了幾分冷靜客觀,多了幾分看問題的全面,多了幾尊重科學、尊重事實的認真態度,更沒有忘記“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不是以國外某某專家的觀點作為檢驗科學真偽的標準。方舟子當然可以繼續堅持他的“地震不可預測”論,那是他的自由。筆者非常愿意看到,當大地震來臨時他能夠幸運地找到屬于他的“諾亞方舟”。□
2008年6月17日
【注1】見“北青網”http://ynet.myspace.cn/t/3695047.html
【注2】見新浪網http://news.sina.com.cn/c/2004-04-02/16342207676s.shtml
【注3】相關信息見網易新聞和星島環球新聞
http://www.chinanews.com.cn/gj/yt/news/2008/06-14/1281914.shtml
http://www.stnn.cc/society_focus/200806/t20080614_795558.html
以科學對話的名義哄人。簡評央視二套對話節目。
[直言了 2008-6-10 7:47:00 ]
以科學對話的名義哄人。簡評央視二套對話節目。
直言了,2008-06-09。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treeView=1&id=86660146&view=2&boardId=27
好幾位網友發信和轉文章,對央視二套播送的《地震能否預測?》對話節目提出了嚴厲批評和毫不留情的諷刺。本人表示支持那些批評。該節目,一言以蔽之,是為了某些主管官員推卸責任而散布“地震不可預測”“地震不可預報”的輿論,以“科學對話”的名義欺騙社會民眾。
http://photo13.hexun.com/p/2008/0525/204016/b_C8D3DF923B10565E8DB7639AC1BFE499.jpg
一、地震局官員自打耳光。
從發來的節目文字看,央視二套對話節目請了地震局官員,云山霧罩地侃了許多,就一句話:地震預報不可能,地震預測做不到。可是,那類官員的職務頭銜就包括地震預報,該官員所在單位研究生招生專業就包括地震預報,申請國家基金也包括地震預測預報項目!不信?請您看看這個: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200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是我國公益類非營利性科研機構,主要任務是探索地震孕育、發生和發展規律,促進地震科學發展,為地震監測預報和防震減災服務。
連接:http://souky.eol.cn/HomePage/takeinfo/takeinfo_2389.html
若地震不能預測也不能預報,您那招生通告橫是欺騙了?您那工作頭銜也是欺騙了?您拿國家基金搞項目豈不是在明擺著騙國家騙錢了么?若您在節目里說的地震不能預報也不能預測都是真話,那么,就請您立即辭職退掉工作,把您的招生簡章也撤掉,把您申請國家基金的錢退還、把那些地震預測預報的科研和研究生輔導等等項目都撤掉,請您別再繼續欺騙國家搞圈錢。
這里特別提醒一下那些地震官員:四川大地震前,地震局頭頭在人民日報和中央電視臺等媒體,都做了旗幟鮮明的表示:“地震可以預報”,而且,地震局的地震預測預報能力是“世界前沿”水平的。您幾個如今在央視說完全相反的話,嘿嘿,橫是您在打您老板的耳光么?
一、無業人員成了地震專家,如此欺騙也忒丟人。
本人已經發了數篇文章,公布了美國地質局(USGS)首席和領銜科學家特別就中國地震而對中國民眾闡明“地震預報”和“地震預測”的科學道理的原文。他們很明確地說明,“地震預測”和“地震預報”是兩回事情:足夠準確的地震預測是完全可能的,而且,他們天天在做和每小時公布一次更新數據;足夠準確的地震預報是很困難的,而這個論點的基本前提是主震前沒有前震,即:有前震的地震是可以做出足夠準確的預測預報的,而足夠準確的余震預測預報早已實現。
可央視二套對話節目卻請了無業人員方舟子,好象他是USGS代言人似的。可是,看他的相關文字,他連“預測”“預報”等等地震常識的基本概念都沒搞懂,看了些USGS新聞也沒看懂,就自以為是USGS的代言人了,結果是抄新聞也抄錯,實在是搞笑欺騙到家。難道人家USGS的領頭科學家還沒一個在中國的和長期失業的人更知道他們自己的觀點是什么?央視節目搞欺騙搞得也忒愚蠢了吧?
中國大陸媒體宣傳領域的一大成就,就是把一幫靠抄襲剽竊和造謠誹謗過日子的不學無術和無業人員吹捧成“科技界人士”、“哲學家”、“科普作家”和“反偽斗士”,讓他們充當媒體宣傳部門的槍手打手,用文革打砸搶方式在中國科技學術界違法亂紀亂打“偽科學”棍子,嚴重破壞科學事業和嚴重踐踏公民權利而可以逍遙法外。
一、面對災難更要老老實實。
四川大地震,七萬在天之靈在看著幸存者。面對那數萬生靈,讓我們復習一下央視自己前陣子播放的關于地震預報的節目,對比看看現在,您做個判斷,他們是誠實的、還是哄騙的:
央視記者張羽:陳局長,一提起地震,大家首先一個概念,非常可怕,因為地震總是不期而至,我最關心的問題,第一個問題,地震到底能不能預報?能不能像天氣預報一樣預報出來?
陳建民(中國地震局局長):要簡單地回答這個問題,應該是肯定的,地震是能夠預報的。
張羽:其實民間對地震可能也有一些征兆,您剛才講得非常專業,我理解就像人的生理指標一樣,可能是地殼的生理指標,作為民間老百姓來看,可能老鼠出洞、雞飛狗跳,是不是在地震前也有異常的征兆?
陳建民:可以作為依據之一,鴿子為什么要驚飛,它對震動的感官非常敏感,它有這個神經系統。但是別的因素也可以,它不是說我只對地震有反應,這種習性如果單純地和地震預報去對,可能還不夠科學,或者把握性就很低了。
陳建民:在那一段時間,很多從事地震的專業人員,包括科學家,包括一些行政管理部門都發現了在華北地區觀測到一些異常的變化。所以我為什么講說唐山地震實際上還是有前兆的,派出了很多隊伍到現場了解情況,收集資料,但是沒想到地震來得這么大,來得這么快。
摘錄自:國家地震局局長陳建民:地震能夠預報,人民網,唐山地震30周年[視頻集],2006年07月28日09:43。節目連接:http://tv.people.com.cn/GB/28140/57953/68557/4641725.html 。但不知是否為了推銷相反的話,就把原來的節目給刪除了呢?
這里,請那些上節目的官員和媒體看看,也再次復習一下溫總理在抗災現場、含著眼淚、對官員們說的一句極有分量的話:人民養了你們,你們看著辦吧!
一、美國USGS“地震不可預報”的背景趣聞。
這個,待本人有時間詳告。這里就說一點。這三兩天,不少媒體轉載南方網的《美國地質調查局:人類不能預報地震》。那是翻譯自USGS網站的《問與答》。就那個《問與答》,本人跟USGS的南加州地震監測首席科學家L·瓊斯博士做了詢問討論。南加州是美國最大最厲害的地震帶,是USGS重點工作中的重點。
本人問瓊斯博士:在美國,地震是第二號自然災害威脅。可是,看你們的全國科研年度預算,只有5000萬美元,還不如“財富100家”公司的一個研究中心。或許我應該給代表我的國會議員提個建議,批準給你們多些財政撥款。
一般來說,能獲得更多財政撥款,那是樂哈哈的事情。可是,瓊斯博士卻表示不希望更多撥款!她解釋說:給我們更多撥款,無疑,是期望我們做出準確的地震預報。可是,一旦做不出預報或預報不準確,我們不愿意被公眾看作是撒謊的騙子。
大部分科學研究工作是失敗的,一旦成功,那個科學研究課題也就結束了,剩下的就是應用問題了。如此,瓊斯博士給的那個滑稽回答是什么意思呢?按照她給的線索,也按照《國家地理》雜志等的述評,本人做了查詢閱讀,發現:原來,USGS表現如此保守,是因為2004/2005年的一個科研事件。
在那以前,USGS跟宇航局NASA一樣,對地震預測預報是積極進取的,譬如,他們的數據管理的工作目標定位于“為地震預報提供科學數據”,很明顯,認為地震預報是完全可能的。
可是,2003年以后,USGS科研系統有個“The Keilis-Borok”的地震預報方法突然張揚起來,給出了南加州發生6.4-6.7級以上大地震爆發的具體時間,導致州政府應急管理系統即將做出反應。這就迫使USGS做個表態。與此同時,十分保守的布什當局剛好調整了USGS及上司部門的領導層,幾乎清一色地是保守派。
于是,2004年到2005年,USGS改弦更張,拋棄了原來積極進取的地震預報科研工作基調,改為十分保守的地震不可預報的工作基調;為此,USGS還特意發了個聲明,完全否定那個“The Keilis-Borok”的地震預報方法。USGS的這個改制工作,于2006年告成。那個《問與答》就是在這個背景下于2007年前后出籠的。
然而,2002年以來,NASA的地震預測預報科研突飛猛進,已經大體突破了足夠準確的地點和震級的預報、并開始向時間預報突破。這就向USGS提出了嚴峻挑戰。地震預報不但是應對自然災害,而且刺激相關科研技術的發展,至少,太空技術和地面技術結合及其精密精確度的大幅度提高、就是個具有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重大戰略意義的課題,至少自然資源勘探少不了它,而現在,自然資源是全球競爭的大課題,以前也是引發兩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不難預見,奧巴馬進入白宮后,將恢復原有的積極進取的地震預測預報的科研工作基調。
問題是:中國的地震官員和試圖給那些官員推責造輿論的媒體們,你們現在跟著保守的USGS后面跑,過三兩年,是否又要掉轉屁股跟著積極進取的USGS跑了呢?嘿嘿。那模樣,也忒狼狽不堪了吧。
參考閱讀:
就地震預測預報致宋正海先生。
http://blog.gmw.cn/u/36000/archives/2008/18077.html
地震:預報 pk 預測
http://blog.gmw.cn/u/36000/archives/2008/17460.html
QUAKE: PREDICTION pk FORECAST
http://blog.gmw.cn/u/36000/archives/2008/17461.html
見識一下央視是如何對“海城地震成功預報”內外夾攻的
[ 天理公道 ] 于2008-06-13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view=2&pageNo=1&treeView=0&id=86681758&boardId=2
2008年6月8日,央視對話欄目做了一期節目《地震能否預測?》,其中有一段關于“1975年2月4日發生的遼寧海城7.3級地震成功預報”的討論。
一、原地震局副局長何永年分析為什么海城地震可以成功預報,原因是:
1、1966年邢臺地震以后,周恩來總理批示調用了大批專家充實地震預報隊伍,在邢臺震區進行了多年的研究
2、海城和邢臺的地質構造有相似性
3、海城地震特殊,有明顯的前震活動,最高的時候有一萬多次前震,有一個歌謠“小震鬧大震到”
4、中國的地震類型太復雜
何永年指出:
海城地震時預報的震級和實際的震級不符合,誤差太大,海城地震預報的震級是5級以上,如果預測6-7級更好!
二、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地震預報部副主任張永仙表示:
1、由于海城地震震級預報偏差太大,所以不能算是科學的預測
2、由于海城地震有了科學的決策,減災效果明顯,所以沒有追究震級預報不準確的問題
3、由于海城地震預報的震級是5級,按照現在的建筑等級,5-6級的地震,北京的高樓都可以承受的住!
4、只有2%的地震有前震
三、大神、科普作家方舟子表示:
1、海城地震不能算是科學的預測,引用了美國地震學會學報上面的一篇論文中的說法:海城地震的成功預報是混亂、經驗分析、直覺判斷還有運氣的結合! 何永年對此記憶很深刻,指出美國南加州地震中心的露西·瓊斯教授的意見,她承認你的經驗,但是加上了運氣和偶然性。
2、有前震的地震只有10%-30%
3、海城地震后,唐山地震沒有預測,所以只有海城地震預報等一二例證明,“地震可以預測”在科學上站不住腳
對以上言論分析如下:
一、海城地震的準確預報,有幾點何永年沒有提到:
1、介紹海城地震的紀錄片中并沒有介紹海城地震是如何預防的全過程,只是提出了1974年發生了明顯的地震前兆。沒有介紹如何劃定地震帶的過程,就是中長期地震預報。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對此作出了卓越的貢獻,而且李四光是堅持地震是可以預報的,并為此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2、海城地震的準確預報得益于周恩來總理提出的“土洋結合、專群結合、群測群防”的地震預報路線,就是依靠群眾的力量搞地震預報。這一路線,在80年代泉州的一次地震會議上被拋棄。唐山大地震后的第二年,在海城地震預報中發揮重大作用的地應力監測,被判為不予支持不予發展的監測手段。
二、關于震級預報準確程度的問題:
1、請注意,現在地震局的地震預報,也主要是指對“五級以上破壞性地震”的預報。當年也不例外。當年的建筑防震等級,應該比現在差!
2、對外公布是5級地震,但是真正預測到的不一定就是五級,有可能是七級甚至更高!往往預報震級都是保守估計,總是不希望發生很大的地震。
3、政府公開發布震級應該低一些,這個是有技巧的,以避免引起恐慌,但是,對防震的重視程度要高、組織防震的手段要得力。該紀錄片顯示,在政府部門內部人員通報的,也是說有發生6-7級以上地震的可能,而政府對外公布的是發生5級以上地震的可能。
4、國務院《地震預報管理條例》規定了地震預報的四種類型:
(一)地震長期預報,是指對未來10年內可能發生破壞性地震的地域的預報;
(二)地震中期預報,是指對未來一二年內可能發生破壞性地震的地域和強度的預報;
(三)地震短期預報,是指對3個月內將要發生地震的時間、地點、震級的預報;
(四)臨震預報,是指對10日內將要發生地震的時間、地點、震級的預報。
所以應該對這四種地震預報準確程度作出分別的判斷。否則就是不科學的!
三、關于地震預報后會不會發生的問題
1、地震預報是專業性的工作,地震部門綜合“地震中長期預報、地震檢測儀器(包括專業的設備和土地磁土地電土應力等土設備)的情況、動物異常、天氣異常、地下水異常等等”各種情況作出判斷,發出地震預報,就可以了!震不震不是預報人員的事情。我們要相信地震專業預報人員的預報結果!
2、地震預報后不一定就要發生。地震是很緩慢的運動,而且受很多不可知、不可控因素的影響。地震可能到了快要發生的時候,沒有沖破臨界點,就消退了,就沒動靜了。不能因為沒有震,就去懷疑地震預報的可靠性!!
四、關于地震前震的問題
什么是地震前震?沒查到定義。應該是指大地震的之前的間隔時間較短(一般是幾天以內)的小地震,而且是指明顯的前震。什么是大地震呢?應該是指破壞性很大的地震。這個也沒有具體的標準。所以,說地震前震是2%太絕對了。我贊成這個的描述:大地震中有明顯前震只有10%-30%。但是,如果仔細去觀測話,恐怕這個比例會提高很多。
五、關于唐山大地震預測預報的問題要說明四點
1、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唐山大地震已經準確的預報出來了。只是沒有沖破“那些怕承擔誤報責任的”官僚的阻力,沒有到政府發布階段。
2、唐山大地震的預報成功是周恩來總理制定的“土洋結合、專群結合、群測群防”的地震預報路線的成功實踐
3、唐山大地震的成功預報,是在沒有發生明顯前震下預報出來的
4、唐山大地震存在“距離震中不遠的青龍縣沒有一人死于地震”和“處于震中的開灤煤礦死亡率僅萬分之七”兩個不能回避的奇跡
六、關于中國成功預報的震例的數量問題
黃相寧,中國地震科學家,1971年到1981年11年間,黃相寧的地震地質、地應力預報地震小組,向國家地震局以書面形式,正式預報了4.75級以上破壞性地震短臨預報175次,聯合國全球計劃對175次短臨預報進行了嚴格評審打分,成功率為33.1%。
這段資料來源于,鳳凰衛視2006年的一個節目《唐山地震29年祭》和作家張慶洲(經歷過唐山地震)公開發表的紀實報告文學《唐山警示錄》。
七、關于引用“美國南加州地震中心的露西·瓊斯教授”意見的問題
1、對于海城地震成功預報的經驗,還存在很多親身經歷過的中國地震專家,為什么不請他們出來說明一下!??
2、用“一個根本沒經歷過海城地震預報”的外國專家的觀點,來攻擊“海城地震的成功預報”是混亂、經驗分析、直覺判斷還有運氣的結合(俗話說是蒙的),是何道理??千里迢迢找了一個根本沒經歷過的美國人,來胡說八道,是何居心???
資料來源:
1、李四光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2128.htm
2、地震預報的中國經驗:李四光堅信可預報
http://news.163.com/08/0611/10/4E5BFUKN00011SM9_2.html
3、李四光論地震地質與他的中長期地震預測 2006年02期《地殼構造與地殼應力》黃相寧
http://www.law-culture.com/shownews.asp?id=15265
4、視頻《唐山地震29年祭》含文字 (上下兩部分)
http://blog.5d.cn/vip/laowen/200609/312169.html
http://blog.5d.cn/vip/laowen/200609/312188.html
5、視頻《唐山地震29年祭》鏈接
http://bbs.people.com.cn/postDetail.do?view=1&id=86296757&bid=2
6、唐山警示錄下載地址(里面是EXE文件格式,不是病毒!)
http://www.cnblogs.com/Files/Jacquette/TangShan1976728.rar
7、震科技工作者黃相寧呼吁:李四光地震預報理論和方法不能丟
http://hi.baidu.com/zhengshengzhi/blog/item/2a64652749399206908f9d02.html
梅世蓉介紹
作者:抗震救災 2008-5-17
http://www.5ilog.com/cgi-bin/sys/link/view.aspx/6274370.htm
【人物簡介】
梅世蓉,女,研究員,1928年4月27日出生于四川省廣安縣。1952年畢業于重慶大學物理系。195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0年獲蘇聯科學院大地物理研究所物理學副博士學位。同年回國。歷任昌馬、邢臺地震考察隊隊長,西南、新疆地震考察隊副隊長,國家地震局分析預報中心主任、研究員,中國地震學會第一、二屆常務理事,全國婦聯第四屆執委。五十年代開始對我國地震活動性進行研究。1970年提出地震空區是預報地震危險區的途徑之一。主編有《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
反面評價
唐山地震時期主管震情分析與預報,地震部門主要官員。據悉,唐山地震前一個月內預報震情信息密集上報,其對震情嚴重漠視,多次推遲震情會商,打壓唐山地震預報,導致唐山人民沒有采取預防措施,造成24萬余人的死亡。震后編造謊言,欺騙中央,稱“地震是不可預測的”,并將震前行之有效的預測手段全部廢除,打壓作出預測的科學家和地震預報人員,掩蓋真相30年;造成中國地震預測手段不進反退。
唐山地震后,梅世蓉向黨中央隱瞞實情,欺騙中央謊說唐山大地震根本不能預報。接著又利用我國政治局勢的突變,轉移罪責,參與誣陷堅持群測群防路線,正確地測出地震危險逼近,要求發動群眾抓地震前兆的汪成民同志,逼得汪成民同志家庭破碎,妻子離異,身心受了極大打擊。盡管事實已經證明,地震完全可以預報,身為地震工作者的梅世蓉,在這以后還是一貫地散布地震不可知論,破壞地震預報工作,打擊壓制對于我國地震工作有杰出貢獻尤其在唐山大地震中作了杰出貢獻的地震專家,工作上刁難,不給資金設備和儀器,更可惡的是不讓帶學生,以至近三十年來,我國在文革期間培育鍛煉出來的一大批地震專家,相繼衰老、后繼無人,人才凋零,使得我國地震工作處于滅亡的危險。
正面評價
梅世蓉教授是我國地震預報研究的創始人之一,在地震預報理論和實踐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貢獻。她是將地震活動性研究應用于地震預報實踐的開拓者,提出的強震活動在時空上準周期活動特征,仍然是地震中長期預測研究中的重要依據。她是利用地震實驗場開展地震觀測、研究的先行者,在新疆地震實驗場的實踐中,開展了多學科的地震監測,提出了利用高應力階段的塑性變形和介質塑性硬化等理論,解釋地震前兆成因的科學思想,對新一代地震實驗場建設仍然具有重要意義。
梅世蓉教授是地震預測研究所前身--分析預報中心的奠基人,作為分析預報中心的第一任主任,積極倡導地震預報研究要理論聯系實際,將地震預測的科學研究、野外觀測和地震預報任務緊密結合。梅世蓉教授非常重視年輕人的培養,在分析預報中心成立的第三年,就開始了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工作,使其成為國務院批準的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她親自招收學生,且在中科院研究生院率先開設了《地震預報引論》課程,多年來我單位培養的研究生在全國各地地震預報戰線上,發揮了和正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退居二線后,梅世蓉教授依然致力于地震預報研究與實踐,全身心地關注地震科學的進展。
中國地震預報系統調查
(記者/張光秦<發自北京> 來源:2008/05/29《鳳凰周刊》)
核心提示:對預報和研究進行拆分重組,從中國地震局成立以來就一直在進行。每一次母機構和另立門戶的子機構之間的業務整合,都產生盤根錯節、疊床架屋的新地震系統。
“5·12”汶川地震后,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已將每周的會商改為每天會商,主要就地震發展趨勢進行分析,判斷余震趨勢和未來大地震的發生趨勢。會商研究結果將形成預報意見,并為國家抗震救災指揮部的決策提供技術參考。
5月19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發生機理及后續災情科學分析”的緊急香山科學會議在北京召開。該會議由科技部基礎研究司、社會發展司組織策劃。來自中國地震局、國土資源部、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地震科學研究院等部門、高校和科研單位的40余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唐山大地震后
在地震研究領域的爭議性人物耿慶國、汪成民也受邀參與了此次會議。
據科技部基礎司副司級巡視員彭以祺介紹,此次會議目的是集各領域、各部門專家的合力,重點對汶川特大地震發生的機理與后續發展態勢、重大地震災害的多學科綜合前期預警及災后評估等進行研討。
中國允許并鼓勵地震預報研究,并且是世界上唯一把地震預測作為社會責任和政府工作任務的國家。中國的地震研究人員不僅要研究地震成因,記錄監測地震,還要負責預測千萬人的生死。
“這是一個高風險的行當。預測不代表著一定能發生,采不采取措施撤不撤離不歸我們管。”中國地震局首席預測員孫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 震前沒收到預報卡
汶川地震爆發后,北京復興路63號院中國地震局的大門口右邊立即掛出了國家抗震救災指揮部的牌子。
中國地震局是這次國務院國家抗震救災總指揮部旗下的9個牽頭工作單位之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賦予的行政執法職責,這個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在中國管理全國地震工作。
在現行的中國地震系統中,地震監測預報位列防震減災“監測預報、震災防御、應急救援”三大工作體系建設之首,被稱做是防震減災工作的主業、基礎和重要環節。
據廣西地震局勞王樞不完全統計,1966年以來,中國國家領導人對地震工作作出的批示達138條,其中直接涉及地震預測研究的就有65條,占48%。
1966年邢臺地震后,周恩來兩次親赴地震現場指示“一定要做好地震預報”,“必須加強預測研究,做到準確及時”。1970年在云南地震后周恩來再次指示:“地震是有前兆的,可以預測的,可以預報的,要解決這個問題。”
盡管科學預測地震至今仍是世界難題,但長期以來,中國地震局多個直屬研究機構的研究重點都是地震預測研究。自1980年后,每個5年中都會出現地震預報攻關的重點課題:地震預報清理攻關(六五)、地震預報實用化攻關(七五)、地震短臨預報攻關(八五)、強地震中短期預測技術研究(九五)。
汶川地震發生以來,不少中國民眾指責中國地震局未能準確預報地震。中國地震監測預報工作成為關注焦點。
中國法律規定,預測信息應及時向中國地震局匯報,禁止任何個人或團體直接向公眾發布地震預測。當中國地震局各部門的專家、各地的地震部門或者其他部門,如北京工業大學的地震預測研究所,或者一些企業,包括一些業余愛好者作出預測后,首先要填寫一張正規預報卡,明確指出預測地震發生具體時間、地點和震級,并在卡片的背后說明依據或附上觀測圖表。
60歲的孫士負責接收和管理發自全國各地關于地震預報的預報卡,但無法證實每一份被稱做地震短臨預測的卡片,都可以準確及時地被投遞到孫士的手里。
孫士說,“5·12”汶川地震前,他們沒有收到任何關于這個地區的震前短臨(10天)預報、短期(3個月)預報。他從未收到關于該次地震的正規預報卡。
他所在的分析預報中心預報部,2004年10月后已伴隨著地震局機構的重組,逐步遷入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在三里河的臨時辦公地點。隨后在2007年底,又整體遷入新建成的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大樓。而目前這些作為唯一正規預測報告憑證、供地震預測人士填寫寄送的卡片,則仍被投遞到預報部未拆分前位于復興路中國地震局院內的舊址。
這兩個辦公地址間相距約6公里。
■ 不斷拆分重組的中國地震局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的成立與新辦公大樓的建設是同時的。臺網中心新辦公大樓動工也始于2004年10月。這座新辦公大樓遠離地震局大院,與中科院招待所、測繪局招待所、機械機關服務中心等6個部委下屬機構,在一個四合院式的建筑群里。臺網中心位于建筑群南樓東側的臨街位置,總投資額18247萬元。
這里就是中國地震局地震預報的新中心,改組成立的臺網中心負責全國的地震監測、地震中短期預測和地震速報。它亦是此次地震后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應急響應和指揮決策的技術智囊。
地震臺網中心由原來中國地震局管轄全國地震臺網的地震信息中心、分析預報中心的技術部及預報部、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全國地震地磁基本臺網技術管理研究室、地質研究所的前兆信息室4個與地震短期預測直接相關的部門拆分組建而成。
“短臨和中長期預測分家了。研究和預報的分家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國地震局原分析預報中心的老研究員說。
地震臺網中心的成立,直接導致了中國地震局分析預報中心的拆分。中心其他以中長期地震為研究目標的研究機構,則被劃入新成立的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
“分了家以后,我們這些老的全在這兒。分了以后,搞短期、搞短臨的,還得回過頭來搞中期。他們利用我們研究出來的中長期的結果,在此基礎上來搞短臨。這樣矛盾就出來了,我們預測研究所搞中長期,看準了我們也要追蹤短期啊,預報哪能和研究分開啊?”老研究員說。
這不是地震預報系統的第一次拆分重組。對預報和研究進行拆分重組,從中國地震局成立以來就一直在進行。每一次母機構和另立門戶的子機構之間的業務整合,都產生盤根錯節、疊床架屋的新地震系統。
故事要回到1980年。這次的拆分,分析預報中心從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獨立出來。而這次拆分,最終派生出兩套不同的全國地震臺網監測體系和兩套北京地震監測體系,地震臺網體系是地震預報的基礎數據支持部分。
早在1966年邢臺地震后,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已經擁有8個臺站,覆蓋北京地區的有線傳輸地震臺網,并同時開始負責起國外6級、國內邊遠地區7級以上大地震的監測匯報任務。當時中國地震局尚未成立。
1971年,中國地震局(時稱國家地震局,由中科院代管,1978年改為國務院直屬局,1998年改現名)成立,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劃入地震局。這套系統到1970年代已發展到21個臺站,并逐步與山東、山西等省份的地震臺網進行串聯,形成了一個華北地區的地震臺網監測體系。
而1980年從該所獨立出來的分析預報中心,則是一個與其母機構地球物理研究所在行政上平級,但業務上分管地震預報分析工作的單位。它一度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共用原有網絡提供的數據,但很快就開始組建自身的地震臺網體系(即國家數字地震臺網和首都圈地震臺網前身)。
由于兩個單位同時承擔著上報地震速報結果的任務,長期從事地震監測的工作,負責編制地震目錄的地球物理研究所退休研究員張相民回憶說:“當時,為了這個事情(地震速報結果)我們老打架呢。我們報對了,他不給你往上報,壓著。他認為他那個是對的。”
■ 圍繞大地震的科學紛爭
中國大陸當代大規模的地震預報研究,始于1966年河北邢臺地震后。周恩來在國務院接見地震工作者,作出“要開展地震預報研究,地震隊伍要擴大”的指示。最早的地震研究力量分別來自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質研究所、地理研究所、華北地理研究所、工程力學研究所以及石油部、測繪總局、地質部。
一批各學科研究人員接受任務,從其他領域轉行進入地震研究領域。1970年,中國科學院又決定,把直屬的蘭州地球物理研究所、昆明地球物理研究所、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蘭州地質研究所、工程力學研究所、中南大地構造研究室等單位的建制和人員,劃歸擬建設中的國家地震局。
他們中的一些人進入地震預報室,這正是中國地震局分析預報中心的前身。根據各人學科知識背景的差異,他們進入了不同的地震預報研究方向。有人從地質學上去探索地震的成因和規律;有人則研究我國歷史上關于地震前兆和防震的記載;有人根據地震歷史資料用數理統計方法研究地震發生的幾率;還有人從聲、光、電、磁、潮汐、水文、地質、地殼變動、氣候乃至天體運行等方面來研究。
同時,在邢臺地震后,國務院作出了依靠專業人員和群眾群測群防地震搞好地震預報工作的決策。所謂群測群防,指發動群眾力量觀測各種異象,廣泛地搜集地震前兆,觀測動物異常、有感小震及聲、光、電、磁、井水的變化。這場行動在“文化大革命”10年間處于鼎盛時期,以甘肅天水市為例,在當時有1520個觀測站,在冊觀測人員達1809人。
時任這個地震預報室主任,后來成為分析預報中心首任主任的梅世蓉曾告訴媒體,當時專業隊伍和群測群防是兩條線。“他搞他的群測群防,我們搞我們的分析預報。”
而在地震預報室里,贊同前兆觀測的科學工作者則基于群測群防,提出了一些地震預測方法。如:師從地球物理學家傅承義的年輕學者耿慶國提出旱震預測,出身地質部地震地質大隊的黃相寧提出“地震地質——地應力地震預測”。
群測群防沒有成為中國地震局預報領域的主流。多位地震局系統的退休研究員,傾向于將耿慶國等人的預測方法形容為是業余的、民間的。隨著唐山大地震在無人能準確預報的情況下發生,多數基于群測群防的預測方法,成為不被支持和鼓勵的監測手段。
到1981年以后,中國大陸的地應力觀測站所剩無幾。1990年代后,大多數建立的群測點已自生自滅。
■ 地震趨勢會商會議
更多的地震預測科學家,則在地震趨勢會商會議上展開博弈。地震趨勢會商會議是地震局系統中報告地震趨勢的專家會議,是報告地震預測結果的固定形式。根據中國政府《地震預報管理條例》,任何單位和個人根據地震預測資料和研究結果提出的地震預測意見,應當向所在地或者所預測地區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管理地震工作的機構書面報告,也可直接向國務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門書面報告,不得向社會散布。
(本文詳情請見:《鳳凰周刊》2008年第16期 總第293期/封面故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