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洛杉磯在中國:能發布地震預警嗎?
楊學祥
國際地震界主流派認為地震不可預測,這仍然不能阻擋科學家預測地震發生的激情。美國研究人員說,沿著南加州圣安德烈亞斯斷層線發生的強烈地震,比過去認知的更頻密,洛杉磯大地震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科學家說,南加州有3700萬居民主要分布在洛杉磯、圣迭哥和阿納海姆。一場大規模的地震可造成2000至5萬人死亡,數十億美元的損失。因此這個地區的居民應及早采取預防措施,如儲存大量的水和其他庫存物資,預先防護個人財產,制訂家庭應急計劃等【1】。
假如洛杉磯在中國,誰有膽量做出這樣明確的預測?中國主流地震學家一再宣傳,誤報地震比真實地震的危害更大,特別是這種沒有明確時間的預測,將使人們陷入無休無止的惶恐之中,逃離、跳樓,甚至全家自殺,生產生活將陷入一片混亂。
到目前為止,我們沒有看到洛杉磯居民驚慌失措的報道,他們對于這樣的報道習以為常。事實上,關于洛杉磯發生地震的預測經常發布,洛杉磯早就被列入強震易發地區。
中新網2007年9月6日電 俄新網消息,洛杉磯地殼斷層內部運動目前在整個觀測史上達到峰值。俄羅斯科學家認為,這有可能成為在未來幾年內發生毀滅洛杉磯市的毀滅性地震的原因。據學者估計,這場可能發生的災難將帶來1500億美元的損失。報道援引位于美國圣迭戈的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組組長吉姆·奧爾辛的話說,“截止目前,斷層南部發生地震的可能性大約為70%,地震強度將達到里氏8級。洛杉磯位于地震活躍地帶”。根據加利福尼亞大學的估計,這一地區的地震活躍性在整個監測期間達到最高值。在距洛杉磯以北160公里的濱海地區的平原地帶,確實發現了地殼大裂縫。俄羅斯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大陸地震活動和地震危險性預測實驗室主任阿歷克謝·扎維亞洛夫表示,除了著名的圣安德烈斯斷層之外,加利福尼亞濱海地區還有幾個相鄰斷層。其中地殼斷層的內部運動甚至比這一斷面更為強烈,這些構造很快也可能演化成為構造運動,這將加重局勢。報道說,加利福尼亞人已經開始啟動使可能發生的地震后果最小化的工作【2】。
新華網洛杉磯2008年5月21日電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為了提高洛杉磯應對地震的能力,美國科學家最近假想了洛杉磯再次發生大地震的場景。這項研究由美國地質調查局與加利福尼亞州地質調查局聯合完成。
科學家假設位于加州地下的圣安德烈斯斷層在2008年11月13日上午10時突然發生斷裂,一場里氏7.8級的地震襲擊洛杉磯及其周邊地區。研究發現,這次地震將給城市設施造成巨大破壞:供水和排污管道破裂,電力供應中斷,主要高速公路損毀嚴重,一些鋼架結構的高層建筑和老式的磚混建筑倒塌。5萬名傷員使洛杉磯地區的醫院人滿為患。地震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2000億美元。
地震專家認為,這項研究將有利于政府和公眾未雨綢繆,在萬一災難發生時作出及時反應。專家提醒說,盡管這次研究是個假想,但加州在今后幾十年內發生大地震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美國地質調查局今年4月發表報告說,加州在30年內發生里氏7.5級以上地震的概率為46%,而且地震很可能發生在洛杉磯地區。1994年1月洛杉磯附近發生里氏6.7級地震,造成72人死亡和250億美元經濟損失【3】。
美國地震專家2008年四月十四日發表的一份地震預測報告指出,未來三十年內,南加州地區“極有可能”發生一次大地震。這份令人擔憂的地震預測報告由美國地質調查局和南加州大學地震研究中心的專家聯合發布。報告聲稱,三十年內南加州發生類似一九九四年洛杉磯北嶺里氏六點七級大地震的可能性高達百分之九十七,北加州發生類似地震的可能性也高達百分之九十三;而同一時期,南加州發生七點五級大地震的可能性高達百分之三十七,北加州有百分之十五的可能性。1994年1月,洛杉磯地區的北嶺發生里氏六點七級地震,造成七十二人死亡,經濟損失超過二百五十億美元,這是洛杉磯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地震災害。據洛杉磯時報報道,這份報告的負責人納德·菲爾德說,南加州發生里氏七點五級以上大地震的可能性高于北加州。圣·安德利亞斯斷層是加州地震的最大肇因,它南起加利福尼亞灣,向北經過洛杉磯,直貫舊金山半島,并向北延伸。科學家稱該斷層發生大地震的周期大概是一百五十年,1906年,該斷層北部的舊金山發生里氏八點三級大地震,而從1680年以來,南加州還沒有發生類似大地震。科學家據此認為,南加州發生大地震的可能性更大。一位研究人員說,自從1930年以來,加州的地震活躍程度只有歷史平均水平的八成,舊金山和洛杉磯地區的地震活躍程度只有歷史平均水平的一半,其中原因令人費解【4】。
美國地質調查局2008年4月發表報告說,加州在30年內發生里氏7.5級以上地震的概率為46%,而且地震很可能發生在洛杉磯地區。這并沒有引起洛杉磯地區居民的恐慌。讓地震預防成常態,人們對科學家的預測具備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防范意識而不驚恐盲動,這才能使科學家的預測達到預防地震的效果【5】。
根據地質學和氣象學理論,自2000年開始,地球進入了“拉馬德雷”從暖位向冷位轉變的時期。“拉馬德雷”是一種高空氣壓流,分別以“暖位相”和“冷位相”兩種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現,每種現象持續20年至30年。當進入“拉馬德雷冷位相”時期后,太平洋高空氣流將發生變化,而這種變化將會導致太平洋部分海面的高度發生變化。而由于地球的氣圈、水圈和巖石圈的物質運動、重力位變化和角動量交換彼此互有聯系,因此,“冷位相”時期往往是颶風和強震相伴而來。據預測,2000-2035年將是全球強震爆發時期【6,7】。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蘇門答臘地震(中國測定為8.7級)海嘯拉開了全球8.5級以上強震序幕,緊接著發生了蘇門答臘8.5級和智利8.1級兩次強震。回顧全球20世紀以來8.5級以上強震的歷史,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明顯的規律性:準60年的強震周期。
表1 全球20世紀以來8.5級以上八大強震的時間分布規律
1889-1924年拉馬德雷冷位相時期(1900年以前有4次;從1900年算起,2次)
第5名、厄瓜多爾大地震(1906年1月31日):里氏8.8級,發生在厄瓜多爾及哥倫比亞沿岸。地震引發強烈海嘯,導致1000多人死亡。中美洲沿岸、圣-費朗西斯科及日本等地都有震感。
第8名、(并列)俄羅斯大地震(1923年2月3日):里氏8.5級,發生在俄羅斯堪察加半島。
1925-1946年拉馬德雷暖位相時期(1次)
第8名、(并列)印尼大地震(1938年2月3日):里氏8.5級,發生在印尼班達附近海域。地震引發海嘯及火山噴發,人員及財產損失慘重;
1947-1976年拉馬德雷冷位相時期(7次)
第7名、中國西藏大地震(1950年8月15日):里氏8.6級。2000余座房屋及寺廟被毀。印度雅魯藏布江損失最為慘重,至少有1500人死亡。
第4名、(并列)俄羅斯大地震(1952年11月4日):里氏9.0級。此次地震引發的海嘯波及夏威夷群島,但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第3名、美國阿拉斯加大地震(1957年3月9日):里氏9.1級,發生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德里亞島及烏那克島附近海域。地震導致休眠長達200年的維塞維朵夫火山噴發,并引發15米高的大海嘯,影響遠至夏威夷島。
第1名、智利大地震(1960年5月22日):里氏9.5級。發生在智利中部海域,并引發海嘯及火山爆發。此次地震共導致5000人死亡,200萬人無家可歸。
第8名、(并列)俄羅斯千島群島大地震(1963年10月13日):里氏8.5級,并波及日本及俄羅斯等地。
第2名、美國阿拉斯加大地震(1964年3月28日):里氏9.2級。此次引發海嘯,導致125人死亡,財產損失達3.11億美元。阿拉斯加州大部分地區、加拿大育空地區及哥倫比亞等地都有強烈震感。
第6名、(并列)美國阿拉斯加大地震(1965年2月4日):里氏8.7級。地震引發高達10.7米的海嘯,席卷了整個舒曼雅島。
1977-1999年拉馬德雷暖位相時期(0次)
無8.5級以上大震。
2000-2030年拉馬德雷冷位相時期(2次)
第4名、(并列)印尼大地震(2004年12月26日):里氏9.0級,發生在位于印尼蘇門答臘島上的亞齊省。地震引發的海嘯席卷斯里蘭卡、泰國、印度尼西亞及印度等國,導致約30萬人失蹤或死亡;
第6名、(并列)印尼大地震(2005年3月28日):里氏8.7級,震中位于印尼蘇門答臘島以北海域,離三個月前發生9.0級地震位置不遠。目前已經造成1000人死亡,但并未引發海嘯【8-10】。
第5名、(并列)智利大地震(2010年2月27日),802人死亡。
從表1中可以看到,強震集中發生在拉馬德雷冷位相時期。在1977-1999年拉馬德雷暖位相時期連續22年沒有發生8.5級以上強震,全球氣候在這一時期迅速變暖,海平面迅速上升,太平洋增加了5-10厘米厚的海水層,破壞了原來的地殼均衡和水均衡,形成陸海地殼的翹翹板運動,導致新一輪的地殼均衡過程。2004年12月26日印尼蘇門答臘地震(8.7級)海嘯拉開了全球8.5級以上強震序幕。在1947-1976年拉馬德雷冷位相時期,從1950年到1965年短短16年內發生了7次8.5級以上強震。平均兩年一次,最短時間間隔為5個月【8-10】。
美國地震學家在不斷提高公眾的防震意識,冷靜積極預防地震災害;中國的地震學家卻不斷做地震辟謠,地震預測成為虛設,使公眾聞震色變,如驚弓之鳥。科學水平的高下優劣,由此可見一般。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地震專家徐道一在《2010天災預測學術研討會議文集》中指出,2010年2月27日智利8.8級大地震的發生可能標示了在美洲的巨震群發高潮時段的開始,值得特別關注。這與美國科學家的預測相一致。
參考文獻
1. 美科學家:洛杉磯大地震 隨時可能發生。聯合早報(2010-08-22)http://www.zaobao.com/gj/gj100822_018.shtml
2. 報道稱洛杉磯面臨大地震 損失或高達1500億美元。2007年09月06日13:50 中國新聞網。http://news.sina.com.cn/o/2007-09-06/135012521126s.shtml
3. 曹衛國。美國科學家假想洛杉磯未來大地震場景。2008年05月22日22:51 新華網。http://news.sina.com.cn/w/2008-05-22/225115597984.shtml
4. 張煒。美國科學家:30年內加州極可能發生大地震。2008年04月15日16:26 國際在線。http://news.sina.com.cn/o/2008-04-15/162613740676s.shtml
5. 楊學祥。讓預防地震成常態:美國科學家假想洛杉磯未來大地震。發表于 2008-5-23 6:08:25 科學網。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366
6. 未來30年是全球強震爆發期。2005年10月12日02:38 新聞晨報。http://news.sina.com.cn/w/2005-10-12/02387143269s.shtml
7. 楊學祥, 韓延本, 陳震, 喬琪源. 強潮汐激發地震火山活動的新證據[J]. 地球物理學報, 2004, 47(4): 616-621.
8. 楊冬紅,楊學祥。“拉馬德雷”冷位相時期的全球強震和災害。西北地震學報。2006,28(1):95-96
9. 楊冬紅,楊學祥,劉財。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嘯與全球低溫。地球物理學進展。2006,21(3):1023-1027
10. 楊學祥. 2000-2030年拉馬德雷冷位相中可能發生的強震名單. 2007-9-8. 光明觀察. 學術·新知.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09/08/content_668219.htm
附件:
美科學家:洛杉磯大地震 隨時可能發生
(2010-08-22)
(洛杉磯法新電)美國研究人員說,沿著南加州圣安德烈亞斯斷層線發生的強烈地震,比過去認知的更頻密,洛杉磯大地震隨時都有可能發生。
長達160公里的圣安德烈亞斯斷層線位于洛杉磯西北部,加州大學和亞利桑那州大學的科學家研究了這一斷層線過去700年的地質記錄。他們發現,震級介于6.5級和7.9級的強烈地震每隔45年至144年就會發生一次,而不是原先認為的250年至400年才發生一次。南加州上次發生7.9級地震是在1857年,距今已153年了。因此科學家估計,洛杉磯大地震隨時可能發生。
南加州斷層線地震
比大家認為的頻密得多
這些科學家周五提供了他們研究報告的摘要,報告將發表在9月1日的《地質學》雜志上。報告的其中一名作者阿克徹茲說:“我們所知道的是,過去700年,圣安德烈亞斯斷層線以南的地震,比大家所認為的頻密得多。”
科學家說,南加州有3700萬居民主要分布在洛杉磯、圣迭哥和阿納海姆。一場大規模的地震可造成2000至5萬人死亡,數十億美元的損失。因此這個地區的居民應及早采取預防措施,如儲存大量的水和其他庫存物資,預先防護個人財產,制訂家庭應急計劃等。
參加研究的亞利桑那州地質學教授阿羅史密斯,對地震可能隨時爆發的看法持較樂觀的態度。他說:“隨著地震可能更加頻繁地發生,地震的等級也會降低,這個好消息或許可以抵消一些壞消息。”
http://www.zaobao.com/gj/gj100822_018.shtml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