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社會的壓力
(2008-01-27)聯合早報● 楊保安
中國國家統計局剛剛公布,去年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上漲4.8%,比前年提高3.3個百分點。其中,城市上漲4.5%,農村上漲5.4%,而食品價格是拉動價格總水平上漲的主要原因。食品價格去年上漲12.3%,拉動價格總水平上升4個百分點。在食品價格中,以肉禽及其制品上漲最高,達31.7%。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升4.8%,已遠遠超過去年初官方訂下的3%紅線。實際上,這個紅線去年3月份便已失守,而從8月份開始CPI更處在6%的高水平上。中國當局目前似乎已沒有明確的新紅線,但要力保今年的CPI不超過去年的4.8%。在目前全球通脹的氛圍下,這個工作的難度很大。國際信貸評級機構惠譽預計,今年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將超過5%。
與全球其他國家相比較,中國的消費價格指數可算是適中。中國的食品價格以雙位數上漲,去年也不是第一次。但這次中國官方對這個課題的重視及出臺的一連串措施,與胡錦濤提出“和諧社會”的理念不無關系。物價上漲過快,民心易于急躁,甚至會引起群體性事件,不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國家統計局局長謝伏瞻指出:“黨中央、國務院把控制物價的上漲作為我們今年宏觀調控的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但他呼吁,民眾對CPI數據的關心不能“過了頭”,反映了官方承受的壓力。
中國當局對物價的宏觀調控措施,主要還是通過行政手段,并且往往是呼應國家的重要事件。去年9月中,國家發改委及財政部等六個部門聯合下發通知,在三個月內原則上不再出臺新的政府提價措施;凡是屬于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的商品和服務價格,地方不得擅自提價。這是為了配合中共第十七屆黨代表大會的舉行。今年以來的宏觀調控,則是為了確保8月份奧運的順利舉行。
通過行政手段的調控,往往給企業及政府國庫很大的壓力。快熟面在去年漲價時,發改委雖然同意原料上漲不少,但還是以“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違反了中國《價格法》”為理由,向商家施壓。接下來,國際原油價格及中國國內成品油價格倒掛,中國國內的煉油廠減少成品油的生產及進口,導致國內市場出現油荒。雖然政府過后允許油商上調成品油價格10%,但還是比國際價格低,油供繼續吃緊,輿論也紛紛指責石油商“牟取暴利”。三大石油巨頭因為對成品油的補貼而感受到盈利減縮及股東的壓力,正在與政府博弈。
全球原油價格上漲,發改委較早前曾發表報告指出,2008年春運票價已經很難維持在2007年的水平上。正當各界普遍將其理解為今年春運票價將上浮時,發改委隨后撤下該報告,并否認春運票價將上調。最終,由誰來承擔這額外成本?國營的鐵路公司,也就是政府及地方的財庫。
在提到成品油價格上升的影響時,溫家寶總理曾指出,鐵路貨運價格上漲,老百姓的客運價格不漲;天然氣、工業用氣價格上漲,民用氣價格不漲。政府也將給予出租車司機及農用柴油補貼。
為了確保商家配合政府的調控,從本月開始,凡是糧油、豬牛羊肉、牛奶和液化石油氣等民生商品的價格提高5%以上,都必須在24小時內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提出書面報告解釋。同時,政府也加重懲治哄抬價格的罰款額度,并首次將行業協會也納入打擊的范圍。
這是中國繼1996年和2003年之后實施的第三次價格干預。在全球通脹的環境下,特別是輸入型的通脹因素,價格干預或控制往往會加劇短缺現象及黑市交易。對企業而言,它也將大大提高交易成本。除此之外,在中國投資的企業,目前還面對《勞動合同法》實施后的成本上升壓力,以及中國產業轉型的巨大挑戰。
改革開放30年拉大了中國的貧富差距,也在民間孕育仇富的心理。通脹及政府控制價格的方式,是否會加劇資本與勞工的更大矛盾?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