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英國《金融時報》馬利德(Richard McGregor)
北京報道 2007年8月9日 星期四
亞洲開發銀行(ADB)一項新研究顯示,10年來,亞洲地區的收入分配越來越向有利于富人的方向傾斜,而中國與尼泊爾也已經成為貧富差距最大的兩個國家。
研究發現,中國的基尼系數(Gini coefficient)在亞洲最高,最富有20%人口的花銷相比于最貧窮20%人口也增長最快。基尼系數是衡量相對收入不均的一個標準。
這充分證實,相比于早先發展起來的國家和地區,亞洲此輪高速增長正在產生迥然不同的結果。在日本、韓國和臺灣等早先發展起來的地方,收入分配反而要平均得多。
此項研究包括了22個發展中國家,分布在從中亞到東南亞的地區。以基尼系數衡量,在這22個國家里,大多數國家的分配不均問題在過去十年中都有所加劇。
反映實際收入差距的絕對不均幾乎在每個國家都有所加劇,包括馬來西亞——盡管在這項研究涵蓋的時間跨度內,該國的基尼系數出現了下降。
亞洲各國貧富差距
亞行首席經濟學家艾弗茲•阿里(Ifzal Ali)在北京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這倒并不是說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而是說富人富裕的速度要比窮人更快。”
阿里博士表示,分配不均的加劇可能會在一些國家導致更大的社會沖突,“從街頭示威到暴力內戰”,都有可能。
他指出:“尼泊爾日益加劇的分配不均與某些省份發生的沖突有直接聯系。”
如果以相對收入之外的標準衡量,如教育、健康和土地所有權等,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國的情況則要糟糕得多。
這兩個國家的基尼系數都不高,但以健康和土地使用等標準衡量時,它們都表現出很嚴重的不均問題。
阿里博士表示,印度在嬰兒死亡率、兒童營養狀況和小學入學率方面的評級“更低了,如今比孟加拉國的情況還要糟。”
他指出:“那些沒有嚴重收入不均問題的國家,可能存在著嚴重的非收入不均問題。”
中國異乎尋常的高速經濟增長意味著,即便其收入分配比印度更為不均,但中國最貧窮人口的消費能力也要比鄰國印度大得多。
他表示:“中國的高增速已經滲透到最底層,讓最底層五分之一的人口比大多數國家的同類人群更富有。”
這份報告并未指出亞洲各國分配不均問題加劇的原因,但表示,在不同地區、行業和家庭,不均等問題的出現有不同的原因。
盡管這份報告給出了一些緩解這些問題的政策建議,但同時也承認,全球化的力量意味著某些不均等問題也許不可避免。全球化有利于與世界貿易緊密相連的沿海城市和受過教育的能說英語的人群。
例如,印度繁榮發展的IT和外包業給從業人員提供了相對較高的收入,但是這種機會只能提供給一部分印度員工。
亞行高級經濟學家熱娜•哈桑(Rana Hasan)指出:“除非你受過良好的教育,又會說英語,不然就會被排除在這個行業之外。”
報告強調,亞洲需要制度透明、“積極開明的”政府,以處理提高農民收入、改善貧窮人群獲取資本的渠道等問題。
報告稱:“對再分配政策的需求永遠不會消失,尤其是,如果日益加劇的分配不均將成為發展中的亞洲未來二三十年的持久特征的話,就更加需要再分配政策。”
“不均等加劇給亞洲國家帶來了明顯而切近的危險。”
譯者/徐柳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