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7月05日17:04 來源:《中國保險報》
中國勞動學會這份調查報告,與兩年前一份調查報告出入很大。2005年11月15日《中國青年報》報道,全球最大的人力資源管理咨詢公司美世咨詢調查顯示,在2005年以前的過去5年中,印度的平均工資增長率為11.5%,而中國為7.5%。
它說明中國的薪酬增幅遠低于GDP增幅,而印度正好相反。
國際勞工組織最新公布的數據也顯示,2000年到2005年間,中國的人均產出增長了63.4%,超過了印度的26.9%和東盟的15.5%。這一數據顯示出中國經濟的增長是有效率而且是健康的。但是,該報告也指出,高勞動生產率卻并沒有體現在工資水平的增長上,這表明公民沒有充分分享到勞動生產率提高的成果。由于工資增長緩慢,造成我國消費長期低迷不振。這與世界銀行今年2月發布的一份報告結論相同。世行認為,造成中國消費長期低迷的原因并不是公民的高儲蓄,而是工資水平跟不上經濟發展速度。
更為嚴重的問題在于,中國城鄉居民的收入嚴重不公平狀況被淹沒在平均“工資上漲”的歌舞升平中!《十七大前改革難點縱橫談》提出目前中國有四大不公:資源配置不公、行政壟斷、明規則缺失潛規則必然盛行、歧視弱者。四大不公的癥結在于既得利益集團越來越強大,既得利益集團只代表小團體的權利和個人利益、靠非正常手段獲利,造成了社會福利的凈損失。破除既得利益集團成為改革第一難題( 6月28日《中國經濟時報》)。《縱橫談》給出的一組數據令人無比震驚:據統計,2005年電力、電信、石油、金融、保險、水電氣供應、煙草等行業共有職工833萬人,不到全國職工人數的8%,但工資和工資外收入總額估算相當于當年全國職工工資總額的55%。
中國工資的工資結構有幾個令人不安的特點:一是工資增速總體上低于GDP增幅,更低于財政收入增幅,走的是富國寡民的道路;二是工資大幅度向壟斷企業職工傾斜,走的是貧富差距不斷拉大的道路,“平均工資增長”掩蓋了絕大多數人相對收入急劇下降的事實。“少數人掠奪經濟增長的果實,多數人承擔社會改革的成本”的問題不僅沒有得到糾正,而且由于壟斷利益集團主導了改革的話語權而使得科學、公正的改革愈顯艱難;三是中國大陸的薪酬大部分向管理者傾斜,并且差距越來越大。央企資產比較集中的27個主要行業,平均工資最高與最低差距倍數,從2002年的3.5倍擴大到2004年的6.4倍。與此同時,很多地方最低工資和最低社會保障水平的提高幅度,遠低于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的幅度。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