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時政 > 時代觀察

外資銀行對中國的威脅

瑪戈特•許勒 · 2006-11-19 · 來源:環球視野
金融安全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外資銀行對中國的威脅

瑪戈特•許勒 著 高燕 譯 

    

    瑪戈特•許勒來自德國全球和區域問題研究所所屬的亞洲研究所。她的文章《外資銀行對中國的威脅》(見http://www.duei.de網站,并見該研究所的雜志《現實中國》[china aktuell]2006年第 1期)敘述了中國銀行業的改革之路和現狀,提出了中國的銀行在企業管理中存在的諸如不良貸款等問題,談到了外資銀行如何把握中國銀行改革的時機,通過與中國的合作實現市場的快速增長。文章內容如下。
    一、銀行整頓的步伐
    中國的銀行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實行的改革的目的在于銀行整頓和提升它們的國際競爭力。90年代末,銀行最為緊迫的問題中首當其沖的就是不良貸款(NPL)及低自有資本率。此外,主要就是國有銀行低盈利、缺乏企業管理、缺乏外部監督的狀況。
    不良貸款主要是四大國有銀行的不良貸款,從一方面來說,是過去計劃經濟的遺留物,銀行根據國家通過諸如縣、市或省級機關等地方所有者下達的指令來發放貸款。另一方面,在工業政策和國家要求的范圍內,銀行在雙軌的體制轉變中為虧損國企提供資金,在地方政府的壓力下發放貸款。
    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和2001年底加入世貿組織后,政府通過資本結構的調整和資產管理公司對不良貸款的購入,已經開始嘗試解決銀行的一些最重要的問題。90年代末以來,政府為自有資本基數的提高和不良貸款的剝離總共提供了約2950億美元。除了為大型國有銀行注入資本,一部分不良貸款已經得到轉移。為解決不良貸款而新成立的資產管理公司收購了數額達1690億美元的逾期貸款,開始把它們轉換成可交易的有價證券。隨著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各自的資產管理公司的成立,這些銀行減少了一部分不良貸款。因此在國有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中,不良貸款的比例下降了約10個百分點。資產管理公司購買的不良貸款大部分為逾期兩年以上的貸款,也包括一小部分沒有到期的貸款。
    新成立的管制機構,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CBRC,以下簡稱銀監會)除了負責國有銀行的商業化,還制定自有資本率的計劃指標。這些計劃指標自2004年3月 1日起生效,預定截至2007年1月1日,商業銀行的自有資本率必須達到8%。每個銀行都要針對過渡階段提交一份實現這一目標的計劃書。此外,銀行被敦促在考慮到拖欠貸款這種倒退的情況下來估計自有資本率,更高地評估一些貸款業務的風險。此外,還應該重新權衡大型國企和地方政府項目的貸款風險,減少歪曲,從而保障國家部門的利益。銀監會的法令規定,銀行董事會應對自有資本率負責,每個季度向銀監會匯報一次發展情況。
    除銀行的整頓措施外,為了提倡更多的競爭和更優的管理,各種改革步伐也向前跟進。90年代末一系列破產金融機構的關閉就具有明確的信號作用。不過被關閉的主要是信托和投資公司,以及小規模的本地銀行和信貸合作社。這一警告是對所有銀行和外國投資者發出的,并且表明,政府是認真對待銀行的商業化的。此外,在一些挑選出來的地區中,外資銀行的參與進一步擴大,這種參與有助于競爭力的不斷增強。2003年底,它們在銀行系統資產中的份額達到了1.4%。
    基于《巴塞爾資本協定》(由銀行有效管理的方針組成)的要求,關于銀行業務和銀行監督的新規定得到進一步的推廣。實行中央銀行組織結構的變革,以便能更好地監督銀行,減少地方政府對貸款分配的影響。中國人民銀行撤銷了31家省級分行,跨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置9家分行。此外,為加強對銀行的監督,成立管制機構——銀監會。
    加強合作管理也被看作是兩家試點銀行重組工作的一部分。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應當采用企業管理的國際標準和結構,允許國內外戰略投資者進入,并計劃一套銀行針對虧損分行的關閉和合并以及解雇多余員工的流線型管理體系。此外,在基于市場的人力資本管理體系的框架內,鼓勵和懲罰措施應當提高和保證員工的素質。
    二、外資銀行的參與
    迄今為止,銀行部門通過儲貸業務上的各種限制來保護本國銀行免受外國銀行的競爭;此外,外資銀行還受到地方上的一些限制。改革初期,只有東部沿海的一些城市如上海、深圳等向外資銀行開放,緊接著是其他沿海城市如天津、大連和廣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后,開放步驟加快,增加了東部沿海及中部和西部地區的一些城市。此外,客戶群方面還存在一個限制,也就是說客戶群主要限于企業。加入WTO時,外資銀行就已經能夠開展外幣貸款業務,以后幾年,和企業的本幣業務也將得到批準。截至2007年,在WTO加入議定書的框架內,不僅要消除對外資銀行的地域限制,還要去除阻礙它們進入迄今仍向它們關閉的業務領域的障礙。
    2005年10月底,根據銀監會的報告,來自40個國家和地區的173家外資銀行在中國開設了238個代表處。截至2005年12月1日,向外資銀行開放的城市數量達到25個。2004年2月初,第一家外資銀行獲準在上海經營本幣業務。2005年10月底,這一數目增加到138家,其中有73家外資銀行可以為中國企業提供本幣業務。盡管外資銀行在這一部分的份額相對來說仍然較小,但2005年10月,這些銀行就已經擁有占總外匯貸款約20%的業務,在上海甚至達到了54.8%。
    隨著四大國有銀行重組和在交易所掛牌,外資銀行用投資來擴大它們市場份額的興趣也越來越大。首先是當作為第三大銀行的建行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時,許多外企試圖作為戰略投資者進行投資。建行被認為是四大國有銀行中在自有資本率和不良貸款方面情況最好的一家。建行實現42倍超額認購(公開發售部分占7.5%)。一系列的因素都說明了海內外對建行股票發行的強烈興趣。惠譽國際前不久提交了一份關于中國銀行體制的特別報告,報告雖然苛刻,但是十分積極地強調了政府為銀行重組所作的努力。另一方面,存在不少想要為其地區投資購得一份股份的戰略投資者。美洲銀行作為最大的外國投資者接手了9%的股份,并保證到2010年有可能把股份提高到19.9%。
    參考銀監會的一份報告,截至2005年10月底,已經有17家中國商業銀行擁有了外資銀行的投資。這種在外國戰略投資者的幫助下向資產結構多樣化的發展被管制機構視為銀行按照市場規律運轉的前提。
    建行董事長郭樹清估計,在不久的將來,外資銀行一定會對自己扮演的戰略投資者的角色表示滿意。按照郭樹清的看法,即使美洲銀行實現了它擁有19.9%股份的目標,中國政府仍然擁有60%的控制股份。銀監會副主席唐雙寧認為,正是這一限制防止了外資銀行在中國占據優勢,并防止金融體系發生不穩定。
    一個試點項目表明,外資銀行少數股份參與的原則也會在將來被打破。花旗集團為廣東發展銀行(GDB)提供了高達30億美元的資金,是這家中國銀行賬面價值的兩倍,相當于廣發銀行全部股份的85%。
    普華水道對35家在華外資銀行所作的一項調查研究反映:從外資銀行的角度來說,投資中國金融機構的首要目標,就是實現對管理層決策的影響尤其是對企業管理的控制。
    投資中國金融機構對外資銀行來說是否是件好事,金融分析家在這一點上意見相左。外資銀行除受在一家銀行的股份不能超過20%、在所有中國銀行體系中的股份不能超過25%的限制外,還將面臨更多的約束。例如,外資銀行持股至少三年,且只能在兩家銀行購買股份。
    然而外資銀行把中國銀行部門存在的風險和巨大的市場份額及市場潛力作了比較。普華永道的一項調查表明:到2008年,接受調查的在華外資銀行中,超過70%每年的營業額增長率至少為30%。此外,在過去的三年中,40%的在華外資銀行盈利超過了預期目標;還有40%則是盈利達到了預期目標。2006年底,市場障礙的消除可能會進一步改善進入市場的條件,這一點和在私人客戶市場中的預期機會一起對外資銀行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三、銀行的現狀
    外國金融機構對建行在港股票發行的強烈興趣表明,投資者對中國銀行體系內的長期變革持樂觀態度。因為盡管進行了各種改革,首先四大國有商業銀行還是存在巨大的風險,這些風險不僅源于太小的資本覆蓋,還源于風險控制和企業管理中的缺陷。
    自從銀行的不良貸款轉移到資產管理公司后,大多數商業銀行的狀況有了極大的改善,雖然銀行體系內存在差異。2004年底,不良貸款的平均水平由2003年的16.7%下降到了12.8%。2005年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之間,這一比率繼續下降,從12.4%降到8.6%。在國有銀行中,不良貸款的平均水平仍然保持在10%左右。按照惠譽國際的估計,不良貸款率的下降并不是債務減少的結果,而是由于最大的國有銀行工行通過政府免去了債務。如果不考慮這些因素,惠譽認為不良貸款實際上升了3.9%。
    雖然銀行的不良貸款減少了,但是僅僅是轉移到了資產管理公司。相關數據指出,資產管理公司只能繼續利用不良貸款一部分。2005年后三個季度的按百分比計算的現金回收率大約為21%。
    按照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估計,除了已經投資的約2950億美元,中國還需要為銀行體制的完全整頓投人2030億美元。這筆巨大的資金主要來自國內的資金源頭(金融機構)。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外資銀行在整頓中的角色仍然很受限制。因此在過去三年中,外資銀行購買的股票總價值約為170億美元。
    其他指標也表明,中國的銀行要改善它們的經濟狀況和國際競爭力,仍然要走相對較遠的一段路。同樣,中國的銀行的盈利狀況在國際上也不是非常突出。2004年全球銀行盈利率(資產回報率)為1.2%,中國的銀行只有0.4%。雖然這一盈利率和自有資本(股本回報)的比例是11%,相比全球平均比例的16%要好一點,這也只是因為中國的銀行必須表現出較低的自有資本率。
    此外在2004年,中國的銀行的貸款準備金占去了有效盈利的38%左右。所有銀行的貸款準備金和貸款數額之間的平均比例均為1.87%。中國銀行的這一比率必須達到1%,并對個別貸款按照“關注類”(貸款準備金比例為2%)、“次級類”(25%)、“可疑類”(50%)和“損失類”(100%)來分類實行。
    根據外國銀行專家的估計,2004年底,中國的銀行的平均自有資本率略小于8%。盡管幾乎實現了銀監會之前提出的目標,但是由于中國銀行體系中相對較高的風險,自有資本率應當更高,高于亞洲鄰國及鄰近地區,如新加坡(自有資本率16.3%),香港地區(15.3%)、韓國(11.2%)和臺灣地區(10.7%)。不過這種增資需要政府注入更多的資本。
    四、前景
    今后幾年,中國的銀行將繼續面臨巨大的挑戰。所以它們必須對此采取預防措施,不再產生新的不良貸款,改良貸款評估機制。這樣一來,銀行就能真正收回債款,也必定會更好地實現它們的合法權利。
    惠譽國際在針對中國銀行體系的報告中,除提出缺乏透明性、金融報告不可信、法律體系缺乏效率和“信用文化”不足等問題外,還提到了下列基本問題。
    1、銀行的中心機構在分行推行改革措施和對它們相應的控制上,存在一些困難。迄今為止,這些分行實際在很大程度上是獨立行動的。
    2、這里的原因就在于地方政府對銀行貸款的發放仍然存在影響,它們要求銀行把貸款發放給那些為當地經濟發展服務的項目。
    3、缺少能夠對項目進行評估的合格的銀行職員。
    4、地方政府給予銀行非正式的保證,承諾歸還用于當地項目上的貸款。這也可以看作是銀行繼續給那些不可靠項目發放貸款的一個原因。
    5、因為主要是小型企業在獲得銀行貸款上存在問題,所以貪污賄賂現象在過去幾年愈演愈烈,這種現象被認為是自由化措施只實行了一部分的后果。
    一些研究論文也下結論說,不良貸款再次增加的風險始終存在。惠譽國際同時發出警告,在過去幾年,由于工業和基礎設施項目上固定投資的極端增長,剛剛通過國家約束手段重新減少的不良貸款再次增加。
    盡管銀行的企業管理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按照外國分析家的評估,在任命銀行領導者方面起權威性決定作用的是政府,而不是銀行的領導層。領導者由銀行獨立選舉產生,并對銀行負責,這一點十分必要。這一背景說明,中國的銀行要改變它們的慣例,還需要很長時間,“真正的信用文化是,貸款的發放取決于借貸者是否值得借貸以及風險分析,而不是靠關系和政府的政策;中國的銀行要建立起一個真正的信用文化還需要時間”。
    對中國銀行體系的不同估計使得這些外國投資者的策略看上去很有意思。它們的投資都集中在四大國有銀行外的小型商業銀行上。德意志銀行就是一個例子。它以2.72億歐元擁有上市的華夏銀行9.9%的股份,成為擁有董事會席位的第二大外國投資者。華夏銀行的資料表明,它的資產負債表總額為330億歐元,擁有250個分行網點。和四大國有銀行相比,這個銀行的重要性就相對較小。比如中行,它擁有約1.1萬個分行,貸款業務的市場份額為12%。選擇華夏銀行這個市場占有率約為1%的銀行,意味著外資銀行開始謹慎地向一個不透明的市場邁進。中國的銀行業充斥著大量的不良貸款,并對國家具有依賴性;在瑞諾•納斯克——德意志銀行零售和私人銀行業務主管看來,對華夏銀行的投資是中國銀行業的一次“重要并購”。
    如果行動謹慎,投資中國銀行體系的巨大風險也會相應減少。但同時,相對較高的市場機會也會誘使一些投資者采取冒險手段。
   (《環球視野》摘自2006年第7期《國外理論動態》)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胡錫進硬懟平原公子,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2. 李克勤|“深切緬懷毛主席,您永遠的學生王光美”:劉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說法做法意味深長
  3. 郭松民 | 也說“滬爺撐起一片天”
  4. 改開以來民間“順口溜”拾穗(一)
  5. 美國加州大火燒出了房地產金融騙局
  6. 選擇題:到底誰讓老百姓吃飽了飯
  7. 奴顏婢膝的學生與急眼了的老師
  8. 臥龍大橋擴寬:南陽人民的恥辱!
  9. 研究和評價“文革”,是否應該跳出個人恩怨、得失的小圈子?
  10. 否定前三十年,就是在否定偉大領袖毛主席!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4.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5.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2.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3.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4.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5.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6.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眾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