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京華時報》報道,近日,記者通過采訪多個中央部委證實,目前中央層面公車封存和補貼發放工作已基本完成,公務交通補貼已從上個月起開始發放。根據規定,中央和國家機關“車補”標準為:司局級每人每月1300元,處級每人每月800元,科級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
這樣的一個以官職為補貼標準的所謂公車改革似乎是皆大歡喜。出差不出差,按照官位大小人人有份,但執行起來,恐怕就要出現很多問題。比如,張三的工作需要經常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了解情況,車補根本不夠用;而李四的工作性質就是辦公室接聽電話的內勤,發放的車補一分也不用花。這樣必將出現新的分配不公。于是出差多的部門很可能就要提出提高補貼或恢復公車,如不能滿足其要求,勢必影響這些部門和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也許我的假設是多余的,政府有關部門早已考慮好了車補政策后的具體措施,并做好了調整可能出現矛盾的準備。但愿如此。不過,通過公車改革這個話題,我想說點車改之外的話題,那就是我們的城市為什么越來越擁堵不堪?中國人用在交通上的費用為什么越來越大?它給我們的社會造成了多大的驚人浪費?這個問題好像很少有人關注,而且很多官員將這種社會資源的浪費當做提高GDP的消費。
記得小時候,六七十年代的中國人上下班大部分人坐公交、騎自行車,那時候的官員下基層遠的坐火車,近的也都是騎自行車或步行,跟老百姓沒什么區別。八九十年代,官員們有了公車。在鄉下,人們看到有小轎車來,一般就是官員來下基層了。隨著時代發展,21世紀汽車進入普通百姓家,官員們為顯示與百姓的區別,公車越來越豪華,費用也越來越高,而且形成了無車不下鄉的習慣。
汽車多導致城市交通的擁堵無疑是一個重要原因。但是,還有兩個更為重要的原因被人們忽視了。一個就是市場經濟之后,打破了計劃經濟時期資源節約型社會的秩序,資源浪費型模式主導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二是國家公共交通尤其是城市交通的投入嚴重不足。
首先是市場化的資源浪費型模式的弊端越來越顯現。計劃經濟時代,城市公共交通承載了絕大部分人的流動,國家集中資源,解決了絕大部分城市公民的交通問題,成本低廉,節約資源,人民受惠。那時候雖然不是汽車社會,但是人們的社會幸福感很強,社會凝聚力很強。而且,那時人們的工作分配一般就近安排,而且工廠企業給職工們解決住房、就醫和子女教育等諸多社會問題,人們安居樂業,除了節假日出游,街上很少有流動和閑散人員。而市場經濟之后,人們的就業、住房、就醫等各方面,全面推向了市場。國家不再管公民的就業,也不管公民的住房,這種市場化改革看起來很自由,但是導致了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你住在城東,可能要去城西上班,他住在城北,但不得不去城南上班,這種市場化的無序和虛假繁榮,導致了東來西往、南北穿梭的巨大交通資源浪費。而國家又以發展出租車行業來彌補政府公共交通投入的不足,更嚴重加劇了交通的擁堵。市場化的資源浪費型發展模式,使很多資源做了無用功或成了污染的負功能。
而我們的官員們,對這種局面似乎很是興高采烈。人們為生活的東奔西忙、對生活的壓力,可能減緩了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因為你根本沒有時間去思考一下生活以外的問題。有點時間,你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摘掉或減輕房奴帽子的重壓。再就是,官員高興的是,這樣一種讓百姓們東奔西忙的生活模式,為他們創造了巨大的GDP,因為公共交通的不發達,你出門不想擠公交就得打的或開自家車,而一開車你就得買油吧。好了,你一買油,GDP就來了。
所以,有的官員和專家學者千方百計詆毀人們使用綠色交通工具。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