駿馬奔騰兆吉祥。把碩果累累的馬年凝固在歷史的回眸中,從中撿拾種業十件事,且說且評,關注玄機。
一、“兩系法雜交稻”獲國家特等獎
1月10日在201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兩系法雜交水稻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獎金100萬元。在50位獲獎人名單中,袁隆平排位第一,石明松排位第二。(新華社北京1月10日)
點評:請注意,石明松是兩系法雜交稻理論和應用技術體系的創建人,開辟了雜種優勢利用新領域。權威專家鑒定,這是我國水稻史上繼矮化育種、雜交三系育種成功后的第三次重大發現。2012年全國種植面積300萬畝以上的6個雜交稻品種,兩系法雜交稻品種就有4個;袁隆平放出的超級稻“衛星”,所用品種(Y兩優2號、Y兩優900)都是兩系法培育出來的。惜哉年僅50歲的石明松早逝,失去榮獲兩系法雜交稻特等獎的首席桂冠;袁隆平越俎代庖,冒名頂替。
二、“超級稻認定”騙局還在繼續
農業部發布《2014年超級稻確認品種的通知》。新確認18個品種農業部超級稻品種。截至2014年3月,我部冠名的超級稻示范推廣品種共111個。(科技日報,3月17日)
點評:“超級稻認定”是一場虛夸浮躁的騙局。所謂“超級稻認定”,就是農業部品種審定委員會已經通過審定的水稻品種,科技教育司再給某幾個品種重新命名“超級稻”申報國家項目。從1996年立項至今,已經騙得中央經費3.4億元,有108個水稻品種給貼上個“超級稻”標簽,就這樣統計出“超級稻”累計推廣面積64 384萬畝,全國有415億公斤稻谷“被增產”出來了。有人搭臺,有人唱戲,輕輕松松報政績,欺國騙民遭唾棄!
三、質疑“十大種業功勛人物”評選
由農民日報社和中國種子協會聯合主辦“中國種業十大功勛人物”推評活動揭曉,袁隆平、李振聲等10人獲得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種業十大功勛人物”殊榮。(農民日報,5月7日)
點評:評選種業功勛人物,樹立學習榜樣。這是大好事啊!“十大功勛人物”甫一亮相,種業人士嘩然!是誰把袁隆平“塞進”了功勛人物榜?關心選評的人士清楚,在評選最后幾天直至評選截止當日的22點(還差兩個點),前十名投票被選人員始終沒有袁隆平。5月7日農民日報公布“十大功勛人物”,袁隆平赫然位居第一,讓種業人士驚訝,這與投票截止當日網上排名不符,當時袁隆平排位第12名之后。而原來已經被選進前十名、公布時被刪去的,有王先生、許先生、郭先生。中國種子協會能公開說說個中緣故嗎?
四、袁隆平發飆超級稻畝產1500
10月10日,在湖南省溆浦縣102.6畝超級稻算術平均畝產1026.7公斤。袁隆平宣布,下一個目標畝產1340公斤。(湖南日報,10月11日)時間剛過1個月,11月17日袁隆平又在河南農業大學發飆:“水稻每畝可達1500公斤,爭取三年突破。”(河南日報,11月18日)
點評:脫口秀!驚人的脫口秀!僅僅一個月,袁隆平從水稻算術平均畝產1000公斤要達到1340公斤,瞬時間又高喊著要向1500公斤邁進了。曾記否,兩年前印度有一位名叫蘇曼特·庫爾馬的農民,創造出水稻每畝2986斤的世界紀錄。袁隆平反應快速而激動:“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假家伙,吹牛皮!”言外之意:吹牛皮也輪不上你,算老幾?今天袁隆平宣稱要跨過畝產1300公斤直逼1500公斤!堪稱為世界級千分之一千的吹牛皮大王呢?讓人可憐!讓人嘆惜!
五、中種集團低調入贅孟山都
1月17日,農業部宣布,中種國際種子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金48 282萬元。中種集團公司借此機會圓了它的種業“航母”夢;孟山都借助中種這架馬車,暢通無阻地進入中國種子市場。(每日經濟新聞,1月18日)
點評:中種是中國最大的國營企業,一直試圖打造“中國第一、國際一流”的種業“航空母艦”虛幻的黃粱美夢。中國最大的中種集團公司與世界最大的孟山都種業大鱷聯姻,圓了它的“航母”夢,從“國家隊”躍升到“世界隊”。孟山都公司蟄伏十年,以資金、技術、品種優勢終于登堂入室,雖只占49%的股份,但掌控著核心資源、技術與專利,處于事實上控制中種國際種子公司的優勢地位。迪卡玉米進入僅僅是塊敲門磚,實現轉基因玉米商業化才是其終極目標。
六、北京有必要打造“種業之都?
5月25~28日世界種子大會在北京召開。《北京種業發展規劃》提出,要逐步建成中國種業科技創新中心,打造“種業之都”。(北京晨報,5月26日)
點評:世界種子大會在北京市召開是件喜事,為國家爭光,為首都添彩。逆向思辨。從全國來看,世界種子大會應選擇能代表國家農業和種業優勢地區召開。如河南、吉林、山東或兩湖地區。農業是高耗水行業,生產1公斤小麥需要1噸水,1公斤玉米1.2噸水,1公斤水稻2噸水。今天北京2 000多萬人飲水供應都很緊張,“京城水養活不了這么多人!”眾所周知,北京即將退出59萬畝高耗水量的糧食作物;國家投巨資建設“南水北調”工程,僅此而已,您說,打造“種業之都”合適嗎?
七、中國種業不以盜竊為恥
北京金色農華董事長李紹明等五人因涉嫌從美國竊取雜交玉米親本種子而被被通緝。聯邦調查局以“陰謀盜竊商業秘密罪”起訴書稱,美國公司轉基因玉米專利種子價值3 000萬至4 000萬美元。(南方周末,7月17日)
點評:媒體把中國種業界長期認為很平常又近乎麻木的話題提高到了政治-法律-道德的高度,讓國人情何以堪!猶如在表面平靜的種業界投下一枚深水炸彈,激蕩起社會不同反響的波瀾:主流媒體羞于報道,有關方面三緘其口;社會達人嚴厲譴責;出乎意料還有人為竊種行為唱贊歌,惋惜已經得手的轉基因種子未能為企業增光添彩!國人應以此事為契機,在種業界發起一場“尊重知識產權為榮,盜竊育種資源可恥”的活動。
八、假劣種子為何市場屢禁不止
10月14日,公安部、農業部等單位通報全國開展打擊侵犯品種權和制售假劣種子行為專項行動,搗毀一批制假造假窩點,破獲犯罪案件89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6名,通報大案要案8起。(農民日報,10月24日)
點評:農業部連續實施“種子執法年”,農資打假如火如荼,好評如潮。但“假種子”依然呈多發之勢,“貓鼠同盟”保住險哩!要是執法檢查人員來動真格的,會有人立馬手機群發:“上邊”有人來檢查嘍!不良的市場和不到位的監管,必然催生無良的“假種子”;而假種子肆虐,又進一步惡化市場環境,為后繼“假種子”滋生蔓延打掩護。種子打假高高舉起,輕輕落下,如此循環下去,正如“雞生蛋、蛋生雞”的關系,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九、中信入主隆平高科再次變“姓”
10月16日,隆平高科以11.88元/股的價格,向中信興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5名特定對象發行股份,募集35.76億元,中信集團成為實際控制人。隆平高科在經歷國企轉民企后再次變身國企。(新京報,10月27日)
點評:2004年8月,新大新集團從湖南省農業科學院接下了隆平高科“爛攤子”;時隔10年,隆平高科再一次被中信集團兼并變身國企,蹣跚前行的隆平高科很樂意被兼并解脫難以承受之危。一是長期缺乏產權品種更缺乏種質資源成為“種子超市”。二是難以承受生物技術研究重任前景堪憂。中國企業在轉基因作物領域并不擁有核心技術和有市場價值的產品儲備,隆平高科從人力、物力、財力都不具備承受生物技術研究的重任,更沒有必要參加深不可測的燒錢游戲。順水推舟、借坡下驢吧1
十、“深化種業體制改革” 錯打錯處來
農業部某些精英出謀劃策搞了一個“深化種業體制改革提高創新能力的意見”,并把它塞進了國務院文件。這個文件存在命題錯誤和方向誤導,甚至和十八屆三中全會決議有抵觸之處。
點評:所謂“種業體制”,簡明地說,就是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下的“育、繁、推一體化”,三者缺一不可。而“種子企業”只有大小和強弱之分,沒有形態和模式之別,不論是大中小企業、上市公司乃至跨國公司,概莫能外。“種業體制”何來深化改革”?2014年以來,從農業部長、司局長到處長的講話都在重復著一個低級的錯誤命題:“深化種業體制改革”。名不正,言不順,浪費時間,誤導方向。正所謂,左腳穿著右腳的鞋——錯打錯處來,越走越錯。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