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問題”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焦點。與之相應,探討農村及鄉土的著作也呈現出“井噴”之勢。東方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由賀雪峰主編的《回鄉記》一書,再次將這個題材以一個獨特視角呈現在讀者面前。
說視角“獨特”,主要緣自其撰寫人的特別身份——本書中諸多文章的作者們,均是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的師生。書中文章的雛形源自2013年、2014年春節期間該中心師生的春節回鄉見聞。這些文章在網上發表后,引起不小關注和反響,隨后,《人民日報》連發其中四篇。此次《回鄉記》成書,則是由賀雪峰教授選取其中精彩部分,經過邏輯梳理和深度編輯而成。因此,本書撰寫者可謂既是“旁觀者”,又是“親歷者”。身在農村問題研究的學術機構,又常年在農村調研,使他們接受了相當的學術訓練,具有客觀冷靜的觀察和分析能力;同時絕大部分師生又來自農村,與自己的故鄉有著難以割舍的感情和羈絆。這兩種身份共存之下,撰寫者能否將其融匯,并形成更全面的認識,可謂本書的看點所在。
本書以不同的篇幅對當今農村的各方面進行了記述和探討:鄉村日漸淡漠的年味和人情,依舊頑強存在的宗祠和儀式,時代大潮下悄然變化的農村婚嫁觀念,新農村建設的是非成敗,轉型時期農村治理與公共服務遭遇的尷尬……這些文字的作者所記錄的是其自己的故鄉,字里行間的情感自然不難體察。面對生于斯長于斯的地方,又有誰能不帶感情呢?但這也不是文人式的思鄉散文,作為“研究中心”的學生,從文中也能看出他們所接受過的學術訓練——不設立場的觀察、力求客觀的敘述,以及不時出現的引用和“術語”,如“原子化社會”、“本體性價值”之類。雖然這些引用仍顯稚嫩,但也可見作者們確實試圖用自己的知識和理解,詮釋和解讀那個從小就熟悉、現在又變得“陌生”的故鄉。因此,本書中的見聞記錄,比起專家學者的探討更加生動和“接地氣”,讓人感受到一個個真實的鄉村,同時又不乏客觀的探討和問題的發掘,體現了一定的社會價值。
本書的不足也是顯而易見的。畢竟這只是回鄉的“見聞”,而不是系統的論述,書中有不少“呈現”,卻缺乏基于此的深入思索和判斷。比如,宗祠的重獲生機,其意義是積極還是消極?老年人為子女結婚耗盡家財,固然滿足了其“本體性價值”,但這現象是否合理?如果整個村乃至地區的人都接受了這種觀念,其是否就可稱正確呢?這些問題的答案在書中是找不到的,甚至可以感覺作者是在克制自己問出這樣的問題。這也不難理解,畢竟以“科學”的視角去進行考察,應該盡量呈現事實而規避價值判斷,避免淪為道德宣教。但鄉村問題畢竟是“人”的問題,對其所做的研究和討論,如果僅具備“工具理性”而忽略了“人文關懷”,仍是不完備的。因此,本書給出的,只是一副依舊略顯粗疏的“白描”。當然,從某種角度而言,也可以認為本書將思索與判斷的空間更多留給了讀者自己。
可以說,本書所展現的鄉村面貌,雖不一而足,其記敘卻又有著不約而同的共性,那就是在城市化進程之中鄉村的凋敝與頹敗,是傳統鄉村文化價值和精神認同的喪失和凋零,是急劇變遷之下無從化解的“鄉愁”。在城市化大潮裹挾之下,這是全國的鄉村所經歷的共同命運。而在這場“千年未有之變局”中,我們每個人,又豈止是一個單純的看客?
本書編者賀雪峰教授在序言中開門見山地寫道:“中國是一個具有濃烈‘鄉土’味的國家。每一個個體,不需要縱向上溯得太遠也不需要橫向擴展得太開,就能夠發現自己與鄉村之間的息息關聯。”對此,我是有深切體會的。雖然我是一個出生并成長在大城市的正宗“城市土著”,可學生時代每當填寫籍貫時,寫的卻不是居住的上海,而是“浙江慈溪”,一個我祖輩出生繁衍的所在,可我卻從未去過的地方。祖父祖母的出生地,便是慈溪縣下的小鄉村。從小,我就對這個代表我家族來歷的地名充滿了想象??僧斘艺嬲袡C會前往那片土地的時候,卻發覺當年的鄉村早已成了工業開發區,僅有的一片土地也已經完成了動遷,再過不久村莊就將徹底消失,甚至連一個背影都不曾留給我……而這,不正是千千萬萬的中國人已經經歷、正在經歷或即將經歷的現實縮影嗎?因此,我們其實也和本書的作者們一樣,兼有旁觀者和親歷者的雙重身份。因此,我們也更有理由去認清鄉村變遷的事實,并思考其最終“應往何處”這個略顯沉重的話題。
有人說,城市化進程是大勢所趨,鄉村的逝去是不可挽回的趨勢。此話或許不假。著名學者華生在其《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一書中更是強調指出:中國城市化轉型的道路在一定意義上就是中國現代化的道路。我們不可能為了所謂“鄉愁”而要求農民守著老屋過老日子。與華生有所不同的是,賀雪峰教授在其幾乎與《回鄉記》同時出版的《城市化的中國道路》一書中則認為,只有保護農民返鄉的權利,繼續維持這種半工半農的農村社會經濟社會結構,中國城市化才能走一條穩健的道路。
現代化轉型所要求的城市化,是“人的城市化”,其核心仍然是“以人為本”。只可惜本書以及其他鄉村問題的著作中,所反映出來的所謂城市化和“新農村建設”卻是令人失望的:離鄉不離土的戶籍制度讓農民工難以轉化為城市市民;土地政策的滯后讓許多農田拋荒,卻又讓欲耕者無田可耕;年輕人進城落戶,卻要讓老年人為其買單;不合理的拆遷補償制度帶來大量重復建設的浪費……如本書編者賀雪峰所言,這樣的城市化,絕不是我們所期盼的城市化,也必然是失敗的城市化。中國的城市化道路何去何從,還有待更多的現實認知和反思。
作為精神家園和共同紐帶的鄉村又將去向何處?失去了鄉村承載的傳統與寄托,我們的精神世界是否也會一如現實般荒蕪?鄉村價值觀的物化和扭曲,其背后折射的是否是整個社會的病態?對此,我們又應該做些什么?努力挽回傳統以補償現實的失落嗎?可如果熟人社會的崩解已是不可避免,即便留住了幾個宗祠或是保留了儀式乃至巫婆神漢的形式,又有何用?也許,我們終究無法重建前現代的“血緣紐帶”與家族羈絆,但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只能在普遍焦慮之中把“鄉愁”當作對現實的補償?難道作為個體存在的我們,不需要對現實和過去進行一番重新認識以找回自我?
我以為是需要的。因此,不論鄉歸何處,其實我們每個人一樣要走一條“回鄉之路”。這其中包含的,是對過去的真切記憶,而不是僅僅作為“現在”的附庸而存在的抽象概念。也唯有如此,我們方能把握這個時代巨變的脈動,并去從容迎接屬于自己的未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