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轉基因利益集團會議頻頻,表演連連,借助媒體編謊言,造聲勢,甚至采取興師動眾以群體上書“政治行動”試圖影響政府決策走向,努力推進轉基因主糧商業化。連學部主席團都發出了《倡議》,規勸“轉基因院士加強職業操守,遵守倫理規范,履行社會責任。”
一、《現代種業發展規劃》被轉基因
國務院發布《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等5家學會于2月28日在北京舉辦有200人參加的“農作物生物育種產業化高峰論壇”,宣稱《規劃》將推動我國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重大科技專項研究和產業化進程。(中國科學技術協會,3月20日)
點評:《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原本是為了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而制定的。轉基因集團借助政府官位和科技專家控制的優勢權力,明目張膽地把“轉基因主糧商業化”寫進《規劃》。①在重點任務列入“開展功能基因克隆驗證與規?;D基因操作技術、轉基因生物安全技術研究”。②在生物育種重大產業創新發展工程,形成生物育種研發及產業化的重要平臺和試驗示范基地。③在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重大專項列入“支持有實力的種子企業創制一批目標性狀突出、綜合性狀優良的突破性轉基因新品種”。
更為蹊蹺是,《規劃》制定時經一年半,某些部門違法違規操作,從未公開征求意見,罔顧公眾的對轉基因的質疑與反對,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突然在2012年12月底向國人發布,這正是兩屆政府的交替時間,《規劃》以國務院文件形式把培育轉基因品種列為重點項目,基本上覆蓋了全國和省級以上的農業科研院所,“生米做成熟飯”了,為轉“基因主糧商業化”披上合法的外衣。《規劃》越過了紅線,突破了底線,觸碰了高壓線!
二、發改委資助種子企業轉基因
國家發改委《關于組織實施生物育種能力建設與產業化專項的通知(發改辦高技[2012]607)號)。經過申報和審批,全國有41家種業公司入圍,資助資金共約5億元已經先后到位。每家分別資助金額為600萬元、1200萬元不等,三年通過考評滾動增資。(4月20日)
點評:新世紀發展起來的中國種業,科研育種能力十分薄弱,90%以上未實現“育繁推一體化”,更無能力開展分子研究和轉基因育種,重點應該是加強常規育種研發的基礎能力建設。發改委突然間以項目名義投入巨資資助企業開展生物技術研究,輕重倒置,也違背國家拒絕“轉基因主糧商業化”重大原則。須知,生物技術僅是常規育種的一項輔助技術,健全的常規育種研發體系是生物技術的受體和載體。皮之不存,毛將附焉!很明顯:有利益集團以政府的名義強行在種子企業推行轉基因技術,企圖強制在全國實現轉基因主糧商業化!
這是經過認真策劃的“先給錢、后建廟、再請神”的措施。發改委下達巨額經費,明擺著是“天上往下掉餡餅”的好事,不要白不要!全國種子企業都踴躍申報,按圖索驥,獲得了分子育種項目上千萬元的經費。有了錢,可以建樓招兵,組建隊伍,購置儀器。在沒有完善的國家立法程序下,轉基因技術獲得了某種不清晰的合法性,并且獲得了國家財政的巨額撥款,出現毫無節制地全面推進態勢。按此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擺開分子育種研究的攤子,要不了多少年,轉基因農作物就有可能鋪滿中國大地。
三、院士導演品嘗轉基因大米街頭劇
北京市科技記者協會13日在京開展轉基因大米自愿品嘗活動,院士專家在會上為轉基因正名,稱轉基因作物安全可靠已是定論。據介紹,自今年5月以來,已在全國多個城市舉行22次轉基因大米試吃活動,參與志愿者近千人。(《京華時報》7月14日)
點評:所謂“千人試吃轉基因大米”,就是將“轉基因大米”做成壽司,預先征集志愿者品嘗。一位名叫陳君石的院士領銜導演街頭劇,農官和部分記者助勢,招睞過路人駐足圍觀。報道說,“品嘗”活動的初衷是傳播科學,并不具實驗意義。鬧劇在全國上演兩個多月,志愿試吃者近千人。
國家法規明文規定,未經審核批準,任何人都不得任意傳播轉基因作物及含其成分的加工食品。街頭上演轉基因大米試吃會,是一個標準的市場行為,在沒有得到批準之前,任何有商業背景的行為都是應該禁止的。在全國整風開始之際,發生官方機構帶頭公開犯法和鼓動犯法的事情,有組織的故意宣傳“推銷”轉基因食品,甚至公開組織具有誘惑行為的“試吃行動”,說明管理部門已經失職或失控,農業部和部分媒體已經成為商業利益而肆意地公開宣揚和鼓動犯法活動的助推陣地,甚至助演一場接一場的荒唐的街頭鬧劇。
轉基因院士應該知道:任何的科學結論都必須建立在站得住腳的科學證據基礎之上,都必須有嚴格的和可重復的實驗證明,還需要通過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和操作規范進行檢驗。讓如此缺乏科學素養的和違法亂紀的人在街頭胡言亂語,讓人懷疑院士頭銜是怎么得來的?公眾有責任知道他的收入是否與轉基因利益集團有關?要查一查他們在利益鏈條上充當什么角色?查一查這場街頭劇表演背后隱藏著多少鬼魅魔影。
四,61名院士上書請求轉基因商業化
“黃金大米品嘗會”在華中農業大學舉行,300多名轉基因支持者參加了報告會。張啟發說他對轉基因水稻前景表示悲觀。他透露今年有61名院士上書國家領導人,請求“盡快推進轉基因水稻產業化,再遲緩就是誤國”。(《南方都市報》10月19日)
點評:張啟發曾發起聯名10多位專家上書國家領導人,把轉基因包裝成“高科技”,甚至提高到不發展轉基因,13億人就會餓肚子的高度,博得了國家220億元轉基因科研經費。時隔多年,張啟發說他再次聯名61位院士上書國家領導人,慷慨陳辭盡快推進轉基因水稻產業化。甚至聳人聽聞地警告:“推動轉基因水稻種植產業化不能再等,再遲緩就是誤國!”啊!啊!把轉基因商業化上綱上線了!難道張院士不懂最基本的農業知識?不懂作物育種技術,甚至連國家的法規政策都不清楚?自話自說,“無可奈何花落去”,連連發出轉基因水稻快速商業化的夢囈,為哪般?
院士聯名上書試圖故伎重演,采取興師動眾以群體上書方式造聲勢玩噱頭,試圖以要挾“政治行動”影響政府決策的走向!但時過境遷、今非昔比了。廣大社會群眾口誅筆伐,轉基因水稻商業化已經成為“過街老鼠”被一片喊打。警勸諸位院士,轉基因水稻對人體健康和環境安全性評價是一個科學問題,如果背后真的沒有利益鏈條作祟,科學家應沉下心來,用研究結果答疑釋惑。
五、歐盟184次通報“非法米制品”
歐委會每周發布的預警通報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輸歐食品已經有18次被查出含有非法轉基因成分。自2006年起至今,歐盟預警系統通報了184次中國輸歐食品中被檢測出非法轉基因大米制品。(《中國經營報》,7月1日)
點評:歐盟認為轉基因稻米的危害遠超過“經濟利益”,為維護農田清潔和食品安全堅定地拒絕轉基因,采取嚴格的限制轉基因米制品進入,規定中國向歐盟出口米制品必須批批提交檢驗報告,避免轉基因米制品流入歐盟境內。歐洲人就是國門緊閉滴水不漏地拒轉基因于千里之外,行“零轉基因”之全歐洲安全之決策!
農業部壟斷主流媒體,一再聲稱中國 “嚴格監管”轉基因,但歐盟卻絲毫不給留面子,連續以184次的驚人數字抓了中國轉基因稻米輸入的“現行”,而中國的消費者卻一直被蒙在鼓里。在中國,轉基因專家有意將水稻越過試驗田的圍欄,混入普通稻米進入市場。從理論上講,一粒種子流出,種植一萬畝、十萬畝都有可能。轉基因水稻在南方地區大面積擴散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甚至被歐盟拒收的轉基因米制品是不是又重新回流到百性的餐桌?
歐洲人是人,中國人不是人?國家還未批準轉基因主糧作物商業化,故意傳播或銷售轉基因水稻就是違法!應嚴肅查處明知故犯的官員和執意擴散的轉基因院士,堅定地繩之以法。
六、“國際食品安全會”質疑轉基因
中國戰略與管理研究會7月13日在北京召開《2013轉基因與食品安全國際研討會》。美國、法國、英國、印度、新西蘭等國科學家介紹了轉基因作物危害的研究報告,對轉基因作物種植和管理的政策,以及轉基因食品安全及主糧商業化問題。(《新浪網》7月16日)
點評:在中國召開有世界知名科學家介紹轉基因安全和風險報告會,難能可貴,讓國人透視中外,耳目一新。會議的亮點是,科學家以科學的語言介紹科學實驗結果,有理有據,有說服力。其中,印度著名環保主義者作家范達娜·席瓦、美國普渡大學植物病理學榮休教授唐·胡伯博士、新西蘭坎特伯雷大學生物學家杰克·海尼曼以及歐盟自由聯盟“綠色”重要活動家阿諾德·阿波特克等知名人士做了有關轉基因與環境、健康、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演講。他們從傳統農業與轉基因、生物多樣性與轉基因等多方面作了深入表述與探討,對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提出質疑。讓國人開闊思野,明辨是非。
科學家最關注實證,任何科學結論或質疑都必須建立在科學實驗基礎上。國內有些轉基因先生不是蹲守農田,安心書齋,踏踏實實進行科學研究,而是借助媒體妄言亂語:“轉基因食品就如流星砸不住人那么安全!”“人吃了幾輩了豬肉都沒有長出豬耳朵?” “抵制轉基因就是要大刀長矛與飛機坦克較量。”甚至“院士導演品嘗轉基因大米街頭劇”。國產轉基因先生們聽一聽國外學者的實證報告,有何感想?
七、跨國公司滲透危及糧食安全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國家安全政策委員會9月29日在北京召開“再論轉基因與國家安全研討會”,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軍事科學院、國防大學、航天科技集團、西南財經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就當前我國轉基因問題的形勢、監管進行了深入的研討。(新華網北京10月25日電)
點評:新世紀10多年,跨國種業公司完成中國本土化布陣:一是尋求企業合作。二是開展合作研究。三是培養專業人員。四是聘任高級顧問??鐕就ㄟ^長期滲透,順利建立進入政治、經濟、科研決策領域的直通鏈條,在國家科技政策方面有一定話語權,在社會活動中有一定執行力,甚至能左右媒體的宣傳導向,逐步把中國納入全球化戰略體系,成為全球化競爭贏得全局性勝利的重要環節。對此,國家安全部門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一方面要表明不預設立場的基本態度,在輿論方向上起到糾偏作用。另一方面要在政府相關部門的主導下,著手開展獨立性的轉基因的理論和實踐,并因此形成自身的科研體系,得到科學的結論。
針對轉基因問題的法律規制成為當下迫在眉睫、急需萬眾矚目的問題。跨國公司正在利用我們管理制度上的缺陷、科學技術上的落后、意識形態上的薄弱,有計劃有步驟地逐步實現對中國的糧食控制戰略。中國糧食安全已經面臨轉基因風險的最關鍵時刻!誰控制了種子,誰就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農業!
八、張掖基地嚴禁轉基因“當頭棒喝”
張掖市政府發布《關于建設農產品安全大市的意見》,明令禁止轉基因種子的繁育、銷售和使用。張掖玉米制種面積約占全國的1/4,產量占全國的1/3,可滿足2億畝大田玉米生產用種。(《京華時報》11月1日)
點評:種子是糧食之母。張掖基地匯聚了全國近70家制種企業,還包括杜邦-先鋒、孟山都等多家跨國種業分公司占全國玉米種子市場的半壁江山。它出現了問題就不是一粒種子出問題了,而是全國糧食安全都會出問題。從這個角度講,保障種子安全,張掖市政府義無反顧。
張掖市政府警告:“在張掖制種的企業必須簽署承諾書,承諾繁育的不是轉基因玉米種子。眼下,我們尚不具備判斷是不是轉基因的條件,但有了這個承諾,我們就可以按照承諾去監管,或者有人舉報就可以送檢。一旦違背承諾,就從吊銷執照、沒收非法所得、沒收產品開始一路執行到底。”
《意見》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的放矢。農業部多次宣布中國沒有批準任何轉基因主糧商業化。張掖市政府本著對國家對人民負責態度履行職責,嚴禁任何企業和個人在張掖落地繁育、銷售和使用轉基因種子??梢灶A見,其它如新疆、海南等越來越多的地方加入到禁止私下繁殖轉基因種子的行列中來。
九、轉基因院士→農業部→跨國公司
媒體報道,去年11月30日,以院士聯誼會名義召開有50人參加的“轉基因作物論壇”,會后形成《加速我國轉基因作物研究成果的推廣與應用備忘錄 》送交國家農業部。很快,這份“備忘錄”就私下傳到在華孟山都、杜邦先鋒種子公司。(《時代周報》1月17日)
點評:在院士“論壇”上,主持人師昌緒定調,應從解決糧食安全的戰略高度來權衡轉基因問題,院士紛紛為推進轉基因主糧商業化出謀獻策。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家洋發言:2030年前后,我國人口將增加2億以上,糧食總需求量將達到7億噸以上,單產需增加40%以上。我們只能依靠農業生物技術保障未來16億人口的糧食安全。(《中國科學報》2012年12月17日)讓人很自然地聯想到,這位院士既是農業部官員也是杜邦公司顧問。這就構成了“轉基因院士→農業部→跨國公司”直通鏈條。
確切說,時下轉基因爭論與其說是一個科學問題,毋寧說已經演變成為政治問題,甚至是高度政治化的領域。轉基因之爭已經超越了科學討論和學術爭議的范疇,而成為事實上的國家主權和利益之爭。轉基因院士已經摘下了科學家的帽子,赤裸裸地暴露出政治家的面孔,企圖通過輿論影響政策層面,為農業部及跨國公司出謀畫策,推進轉基因主糧商業化,最終目的是讓中國的土地種滿轉基因種子。糧食安全是一個國家的戰略問題,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這個國家!
十、學部主席團“規勸”轉基因先生收斂
4月28日,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發布《關于負責任的轉基因技術研發行為的倡議》,勸說“從事轉基因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產品開發的科研人員,以對人類社會發展高度負責任的態度,加強職業操守,規范科研行為,履行社會責任,積極與社會溝通,促進轉基因技術良性發展”。(《科技日報》4月30日)
《倡議》擷其要點:一是負責任。“從事轉基因技術研究與開發的科學家應對自身的研發活動負責,遵守倫理規范,保障安全,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環境”。二是科學家忠實于事實與證據,尊重公眾知情權,并以恰當的方式就轉基因安全風險問題與公眾溝通。三是“承擔項目研究、成果鑒定等活動時,不受各種潛在利益的影響,謹慎對待以營利為目的的商業研究。”四是“遵守科研規范,保持對技術倫理的敏感性,自覺思考技術開發和應用可能帶來的倫理、社會和法律問題。”
學部主席團《倡議》言語誠摯,表述克制,鄭重地指出轉基因技術可能出現的種種“風險”,特別“規勸”轉基因院士莫受潛在利益集團的影響,謹慎對待以營利為目的商業研究以及可能帶來的倫理、社會和法律問題。
《倡議》有的放矢,確有一些“不負責任的”轉基因院士忘乎所以,出狂言,造聲勢,收購記者,控制報刊,散發傳單,蒙蔽群眾,明里暗里不遺余力采取各種手段推進轉基因主糧商業化。今天,北方農田遍布轉基因玉米,南方水田到處轉基因水稻,連出口歐盟的米粉制品都被上百次預警通報。這讓人不得不懷疑轉基因院士背后存在以商業營利為目的的利益集團。連學部主席團都覺得某些“不負責任”的轉基因院士道德淪喪,缺失倫理規范,才嚴厲地發出《關于負責任的轉基因技術研發行為的倡議》。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