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經濟 > 社會民生

蔣高明推薦:霧霾可能與過度開采地下水有關

金陶陶 金輝 · 2013-11-17 · 來源:蔣高明博客
2013年的霧霾災難,理當成為一個重要轉機,促使我們必需探索

  【蔣高明微評論】關于北京霧霾,前一段時間有網友認為與城市裸地面積增加有關,今天收到朋友來信,看到了下面的觀點,認為有一定的道理。作為一家之言,特予推薦閱讀。

  霧霾與水循環關系初探

  金陶陶 金輝

  內容提要

  今年以來,我國華北等地大范圍持續霧霾頻發,其直接原因當為污染物過量排放。但看年度同比,各地單位時間內排污總量并未劇增,同時,今年氣候亦不比往年明顯反常,所以霧霾災難之復雜成因還有待進一步探索。

  作者認為,我們應該特別注意水循環系統的失衡問題。幾十年來,水資源用量越來越大,缺口與時俱增,許多地區長期大量開采地下水,其與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綜合作用,嚴重干擾甚至阻斷了本地水循環機制。大范圍持續霧霾災害“突然”接踵而至,說明人為因素的擾動破壞已經超過了自然環境的某種臨界點。這應是霧霾重重的深層原因。

  本文著眼于水循環整體,多角度分析論述水氣演化運動。本文提出“自循環”的重要概念,并強調自循環在水氣循環和降解污染中的主導作用及重要性,使我們對水循環和生態系統內在規律的認識更為深入。

  霧霾災害既是危機,也是機遇。治理霧霾當遵從自然規律,以期恢復相對正常的自循環體系和生態系統。自循環是核心,恢復是關鍵詞。根本還在改變觀念,轉變經濟模式與生活方式,探索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新道路。

  一、霧與霿

  今年以來,我國華北等地大范圍持續霧霾頻發,其直接原因當為污染物過量排放。但看年度同比,各地單位時間內排污總量并未劇增,同時,今年氣候亦不比往年明顯反常,而霧霾日數卻突然驟增數倍,嚴重程度前所未有,所以霧霾災難之復雜成因還有待進一步探索。

  按照通常的解釋,霧是指大氣中因懸浮的水汽凝結、能見度低于1公里時的天氣現象;而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氣中懸浮的大量微粒和氣象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霧和霾的區別主要在水分含量:水分含量達到90%以上稱霧,水分含量低于80%稱霾,在80%~90%之間的,為霧和霾的混合物。

  我們遭遇的霾主要是人類排放的污染物,霧則是霾聚集的氣象條件。治理霧霾,一方面要控制污染物排放,同時還需要重新認識霧,也就是從水循環之整體系統看一下今年以來霧霾突然加重的深層原因。

  我們先來看兩個漢字:霧和霿(音盟)。成書于兩千余年前的《爾雅》和《說文解字》對這兩個字的解說為:

  地氣發,天不應,曰霧(霧)。

  天氣下,地不應,曰霿。

  這樣來看,同樣是霧,卻分為兩種狀態:霧與霿。應該說,古人的分類和解釋更科學也更精準。霧和霿,也可以簡單地稱為晴天之霧與陰天之霧:霧,地氣發,天不應,近地霧氣彌漫而天上無雨云,所以大霧必天晴;而霿則是陰天之霧,天氣下,地不應,云氣一直壓到地面,卻未形成降雨。霧一般過程較短,而霿則歷時較長。

  尤其應該注意的是“地氣發,天不應”與“天氣下,地不應”中的“不應”。此之“不應”大有文章。不應就是上下阻隔,天地不通,所以才會形成霧和霿這兩種非正常狀態。

  與“不應”相對的自然是“應”。霧與霿之兩種不應,其相對則為晴與雨的兩之應。這樣,我們就可以看到水循環之四種氣象狀態:

  地氣發,天自應——晴;

  地氣發,天不應——霧。

  天氣下,地自應——雨;

  天氣下,地不應——霿。

  晴與雨都是天地通暢狀態下天氣與地氣之自然相應相接,所以它們是氣象之常態。而天氣與地氣不應的霧和霿,相對來說則是上下不通的非常態或過渡狀態。

  古人用霧和霿這兩個漢字,深刻發現并準確描述了這兩種特殊狀態的內涵,并為我們定格了窺測水循環“天機”的窗口。

  水循環即地球上的水往復于天空、地面和地下,轉化于氣態、液態和固態之間。水的三態轉化之性質是水循環的內因,太陽輻射和重力作用是這一過程的動力。太陽輻射使水從海洋和陸地表面及植物表面散發變為水汽,水汽隨著氣流運動而被輸送,再凝結下降為雨雪,產生徑流,匯入河川,流入海洋。在氣象學上,海洋同大陸之間的水分交換過程稱大循環;海洋或大陸上的降水同蒸發之間的垂向交換過程稱為小循環。

  在蒸發與降水兩種狀態中,蒸發是經常性的、持續不斷進行的,而降水則相對短暫和集中(在降水過程中,蒸騰作用同時往往更為活躍)。故晴為常態,蒸散不止。雨為暫態,集中降水。降水時間一般遠少于無雨時間。

  在晴天氣候中,常態是蒸散持續,暫態為霧氣聚集。

  在雨天氣候中,常態是雨雪之降,暫態為霿氣覆地。

  《黃帝內經·素問》云:“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云出天氣。”將古人對云和雨、霧和霿的精妙解說綜合起來反復琢磨,我們對于水循環系統就會自生新穎知見。

  在一般的理解中,陰晴霧雨等只看天,而不見地,或很少想到地的因素。但實際上,晴或雨都是天氣與地氣共同作用的結果,缺一不可。二者缺一,則成霧或霿。在古人的認識中,地的作用較之天更為重要。這點值得我們注意。

  水周而復始循環于天地之間,其中地的一方起著主導的作用。從因果上說,先有水汽蒸發然后才有雨雪降落。從關系上說,云來氣接,有地面蒸騰的接應,降水才能形成。降水如此,晴天也是如此,而霧與霿的出現,則是因為其中一方未能如此。

  霧與霿本來只是非常態,之所以霧霾成為常態,說明整體水循環系統失常而出了問題。而問題的根源,我們則主要應該在“地上”來尋找。

  既然霧實際上分為霧和霿兩類,則霧霾相應地也分為霧霾與霿霾。為敘述方便,本文在多數情況下沿用霧霾之統稱,必要時自當分稱并分析。

  歸納本節內容,我們可以看到水循環系統的兩境之四態:

  晴境之兩態為:晴與霧;

  雨境之兩態為:雨與霿。

  晴和雨為常態,霧和霿為非常態。

  

  二、自循環更關鍵

  水由液態或固態轉變為氣態,逸入大氣的過程為蒸發。蒸發即液體分子從液面離去的過程。水在絕對零度以上的任何溫度下都可蒸發。水從液態變為氣態,體積膨脹1000多倍。而從氣態凝結為液態,體積復收縮1000多倍。蒸發膨脹而凝結收縮,氣態多升而液態多降,水隨氣溫等變化而脹縮升降的特性之演,便成為天地之呼吸。在晝夜往復、四時輪回、海陸差異的時空境界中,水循環演化出我們這顆星球的萬千氣象。

  如果說蒸發與降水組成區域之間的大循環,那么本地的小循環乃至更多的局地微循環,則以蒸散與凝結—吸附的形式為主。相對短時的降水而言,本地的凝結—吸附是經常的和持續的。作為局地微循環的蒸散與凝結—吸附同時存在,而且始終都在運作周轉之中。只是白天氣溫高時蒸散較多,而夜間氣溫低則凝結現象明顯。

  對于水循環體系,人們多注意蒸發與降水的外在大循環,而忽略了蒸散與凝結—吸附為主的本地小循環和局地微循環。同樣,對于空氣流動,只見大氣環流的大循環,不見蒸散與凝結之脹縮造成的本地和局地小微循環。

  從本來和根源上看,正是無數漲縮不息的微循環組成了小循環,諸多往復之小循環再形成大循環。任何一局地區域中,沒有降水時水循環也始終在進行之中,在靜風條件下空氣依然永動不止。水的本地自循環構成了經常性的持續不斷的空氣流通,如同天地之呼吸。

  區域大循環與本地小微循環互為因果,為一體共生與相輔相成。本地循環主要為垂直往復,異地循環主要為水平流動。對于當地來說,本地循環為自循環,區域循環為外循環。自循環系統的特性是自生循環、自動循環、自主循環、自我循環,是之謂自然而然。自然系統本來就是自然生成的,沒有自循環能力就不能存在。本地循環是經常性的和持續進行的,強度和速度明顯的區域循環相對來說則是斷續的和暫時的。故本地循環為主,異地循環為輔。本地自循環越正常越充分,異地大循環相應才越活躍。若各地的自循環都正常,諸大小循環與內外循環就能夠正常而經常化,則水循環整體系統便會以常態為主而周行不殆,相對起伏變化通常也不會很大,是為風調雨順、風和日麗。

  若系統遭到干擾破壞,本地自循環能力處于弱化趨勢,就會逐漸演化為外循環為主。在此被動態,只有外力足夠之強,才能形成交換與循環,亦勢必成為暴冷暴熱和暴旱暴澇之輪番登場。任何系統和任何生命,自然都是內因和內力為主。一個人如果長期靠呼吸機存活,就已經談不上生命質量。

  近來人們把北京等地的空氣質量現象概括為:“好天靠風吹,藍天不過三。”已經非常典型地顯示本地自循環能力幾近衰竭,正在呈現為震蕩性喪失,必須依靠外來強大氣流才能將霧霾暫時驅散。而風雨過后兩三天,霧霾便卷土重起,彌漫日甚一日。

  霧霾演為常態,晴天反倒成為非常態。藍天白云居然變成稀罕之物。如同遭逢病患,方知健康之可貴,才意識到平安是福。想想我們之所以落到這步田地,皆因往昔在平常之中而未曾珍惜平常;即使災禍臨頭,還是渾然不知平常之所以為平常。因為不知道平常,所以將平常變成災禍;還因為不知道平常,所以不明白災禍何以成災禍,亦難以自覺消災避禍。

  非常態提醒我們的危機意識,故為我們重新認識常態的契機。如今動不動就霧霾成災,恰恰證明了原本正常狀態的自循環有多重要,同時也證明了本地自循環系統的凈化能力有多強大。

  以北京以及華北地區為例,在正常氣候條件下,藍天基本上不用靠大風。往年四級以上風力日數并不很多,通常更多的情況是微風,以及晝夜海陸風的交替,但是并沒有出現經常性的霧霾籠罩。我們看僅僅一兩年前,本地自循環系統功能雖然已經日趨退化但尚未跌破臨界點之時,即使像北京這樣的大都市,即使污染物排放量已經相當之大,但還是能夠基本上進行自我循環,好歹實現大部分自行凈化。說明對于污染物的降解,本地自循環系統起著最主要的作用。

  由此可見,一般情況下大氣中污染物之降解與擴散,同樣是降解為主,擴散為輔,亦即本地自我降解凈化為主,異地轉移擴散為輔。

  自循環系統永遠都是無可替代的。外力的作用以及種種外面的辦法,只能是輔助和權宜之計。認識自循環、重啟自循環、理順自循環、助力自循環、恢復自循環,方為治本之道。

  善待自循環,就是善待人類自己。

  歸納本節內容,我們通過自循環這個新概念,可以得出關于水循環系統的三點新認識:

  1.水的脹縮升降構成了本地的自循環,本地循環主導了經常性的持續不斷的空氣流通,若天地之呼吸。

  2.區域大循環與本地小微循環互為因果,而以本地循環為主,異地循環為輔。

  3.對于大氣中的污染物,同樣是本地自我降解凈化為主,異地轉移擴散為輔。

  三點集中到一點:認識自循環、重啟自循環、理順自循環、助力自循環、恢復自循環,方為治本之道。

  三、地下水與循環系統

  霧霾成因復雜,置身其中,如墜五里云霧。只有穿透重重霧霾,才能看清根源,還原本來面目。

  霧霾的發生和發展,一般呈現以大城市為中心的蔓延模式,這是因為現代大城市的自循環系數最低。在城市環境中,從無處不在的硬化表面,到建筑風阻和熱島效應,從稀疏的植被和只有裝飾作用的人工草坪,到各種污染物的集中和持續排放,從大量消耗水資源和超采地下水,到把大量污水排送至外界等等,幾乎方方面面都是對循環系統的阻隔、干擾和破壞。城市的硬化表面不能降解污染物,微粒暫時沉降于斯,遇有氣流擾動便又離逸,形成反復污染的循環。而本為補充當地水資源的降水,雨量稍大即致災,相當部分雨水都從排污渠道外泄,足見其自循環機制和系統功能之差。

  大城市作為現代經濟發展的中心,同時也成為霧霾污染的重災區。從循環體系來看,城市規模和現代化程度與自循環系數成反比。

  水循環系統是貫通天空、地表和地下的一個有機整體。水性主降而氣性主升,故地表決定空中,地下決定地表。

  地下水與地面植被為循環系統基礎之隱與顯。地面植被是正常而富有活力的水循環的可見基礎,地下水則是地面植被和水循環的深層根基。

  伴隨我國經濟快速增長,水資源用量越來越大,缺口與時俱增,地表水不夠,便轉向地下水。全國600多座城市中,開采地下水的有400多個。地下水灌溉面積7億多畝,占全國耕地的40%。1988年全國270多萬眼機井的年開采能力超過800億立方米,實際抽水量530多億立方米。近30年來,全國地下水開采量以每年25億立方米的速度遞增。地下水超采面積60多萬平方公里,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區100多個,面積15萬平方公里。華北平原等地區,因淺層地下水枯竭和污染,轉抽深層地下水。

  長期大量開采地下水帶來的問題,不僅是人們已經注意到的引起地面沉降、海水倒灌和地下水污染等等,其更為嚴重的后果是導致水循環系統的整體失衡與失能。

  說到地下水位到底降低多少才會造成問題引發災害,應該說并不存在一個統一的固定標準,因此具體數據只有相對的參考價值。各種人為干擾引起的生態環境系統失衡,是一個逐漸演變的過程。自然系統同時具有穩定和修復、敏感和脆弱之兩重性。待總體上發生明顯變化時,問題往往已經積重難返。而有時候較小的因素也能導致大的擾動,如著名的“蝴蝶效應”。而且各地情況不同,各地的生態系統都是長期演化與適應的結果。在北方地區,十天半月不下雨不算干旱,而在降水最多的西藏墨脫,連晴五天即為大旱,十天無雨作物就會枯死。在系統轉向失衡的過程中,總體之漸變往往具體表現為劇烈震蕩。就像全球變暖,地球的年平均溫度比正常值高了零點幾攝氏度,按說不過是熱了一點點而已。但就是這一點點升溫,便使地球罹患“發燒”。發燒就會忽冷忽熱,就要抽瘋痙攣。世界各地頻繁出現各種極端氣候現象,就因為平均溫度僅僅高了那么零點幾度。

  地下水位的下降,必然直接影響本地自循環的功能和質量,也必然在各個方面逐漸有所表現。

  20世紀70年代起,推廣水澆地、大量施化肥、打機井灌溉逐漸成為北方農業的普遍模式。與大范圍地下水位下降基本同步,北方尤其華北地區開始出現干旱少雨的長期趨勢。隔斷了地表與地下的水循環,必然削弱地面與空中的水循環。

  干旱少雨,于是更多抽取地下水,同時盡量攔蓄地表水,這又在進一步強化干旱趨勢。這就是:越抽水越旱,水越蓄越少。這一說法看似有違常識,但卻是自然規律。因為給定時空中水循環總量不變,而大量工程攔蓄水遲滯了水循環速率,所以實際可利用水量大大減少。就像同樣數額的資金,一年周轉一次與周轉多次,效益不可同日而語。深究“越抽水越旱,水越蓄越少”其中的道理,就可以明白為什么我們越是努力解決水資源短缺,水資源危機反而越是加重的深層因果。此無他,皆因我們違背了水循環規律及自然規律。

  干旱趨勢,降水減少,間或來場幾十年不遇、百年不遇的暴雨之類,是地下水下降第一個階段和方面的主要現象。

  某種條件發生變化,系統就會自動調整與適應,以形成新的平衡。風調雨順與風和日麗,是常態之平衡,而暴冷暴熱與暴旱暴澇,則是非常態的平衡方式。伏之越低便起之越高,虧之越甚便沖之越盛,能量守恒定律使然。自覺意義上的人類主動性,即在常態與非常態之間作明智選擇。

  地下水下降還會影響地面植被。此影響一是植被覆蓋率,再者是植被質量。地下水深埋,地表植被也許暫時外觀上的變化不甚明顯,但其生長狀態、吸收攔蓄和蒸騰的循環功能以及降解污染物的能力等,都要大打折扣。

  降水減少和植被劣化,會影響更大范圍的水氣循環,聯動更廣泛區域的荒漠化與風沙問題。20世紀90年代起,我國北方沙塵暴頻度明顯增加。大范圍植被破壞與降水減少是其直接原因,而地下水的問題牽動此二者并相互作用,使整體生態環境進一步下滑。

  荒漠化問題是地下水下降第二個階段和方面的主要現象。

  因系統變化而出現的各種現象,有的是開始溫和,逐漸增加強度。而有的開始即表現強烈,而后相互適應,從現象上趨于相對平靜。但由于根因未變,其病情實則在向深層轉移,且必然會以另外更為嚴重的現象而再度表現。北方沙塵暴活動到近年似乎有所減弱,但我國生態環境之局部有所改善、總體仍在惡化的大趨勢并未根本改觀。

  局地霿與霧現象增加,是地下水下降第三個階段和方面的主要現象。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中東部地區霧霾日數明顯增多。據2013年“氣候變化綠皮書”,中東部地區連續3天以上霾過程站次數在20世紀總體變化不大,進入21世紀連續霾過程站次數增加顯著。持續3天以上的霾過程站次,2001年至2012年的監測平均值,均為1961年至2000年監測平均值的兩倍以上,其中,持續6天霾的過程,監測數據是對比數據的3.1倍。上列數據未區分霧霾與霿霾。根據我們觀察,事實上一般先是霿霾多發,再演變為霧霾多發。霿霾為“天氣下,地不應”,說明地氣出了問題,主要是地下水深埋而不應。北方地區夏秋季節時常出現霿霾,說明已經很反常。再到霧霾頻繁發生,就更嚴重。霧本為“地氣發,天不應”,正常之霧歷時較短,個把小時即消散,但霧霾卻可持續數天。霧霾原因還在地下水,地下水成為斷層,故此地氣非彼地氣,已經不是正常水氣,而是以污染物為主的污濁之氣,此霧亦非彼霧。正常地氣(水氣)具有升力,太陽一出便扶搖而上清陽浮天。而大量微粒形成的霾為污物濁氣,本身以沉降為主,所以會長時間籠罩不散。

  以大城市為同心圓,較大區域的本地自循環能力都在梯次同步衰減。地下水問題和生態破壞與環境污染相互作用綜合累加,最后越過循環系統自我修復的臨界點,致使本地自循環功能趨近喪失。從局地污染向區域污染演變,大范圍霿霾與霧霾持續且頻發,是地下水下降第四個階段和方面的主要現象。

  臨界點也是一個動態指標。在系統下行的狀態中,范圍越大,臨界點系數越低。循環系統失衡的區域小,周圍地區可輔助補救,適當恢復自循環,或在輔助中一起循環。區域越大,所需外力越大,補助與恢復也越難,自身越容易進入惡性循環。城市越大,維持基本循環所需要的輔助面積相應也越大。這同時意味著,城市越大,輻射削弱周邊地區自循環功能的范圍也就越大。

  盡管大城市遠郊、小城鎮和鄉村地區的污染物排放相對小得多,植被覆蓋率也沒有在短時期內發生顯著改變,但地下水下降乃至斷層,導致相應地區的自循環已從根本上被削弱。自循環功能越弱,越容易被外力所左右。每當區域大氣環流減弱,大城市的霧霾便迅速聚集,然后迅速蔓延。周圍大片地區因地下水下降,其循環系統本已風雨飄搖,大城市一發飆,即輕易被席卷覆蓋,迅速將更大區域拖入失衡與失能狀態。而霧霾所具的封閉效應,又進一步窒息原本微弱的呼吸循環,這本身又成為“氣象條件不利”的因與果。在霧霾中循環系統更加弱化,污染物更難以降解和稀釋,復又形成共生疊加的惡性循環。

  這也是霧霾在今年以來突然大范圍蔓延的重要因果演化模式。

  地下水的迅速下降,對于水循環系統無異于釜底抽薪。

  地下水作為水循環系統的深層根基,其較小改變都會對整體造成很大影響,更不要說形成大范圍漏斗。猶如深呼吸與哮喘、正常呼吸與捯氣兒,實在天差地遠。隨著地下水位的持續迅速下降,滋養萬物的大地逐漸失去了深呼吸,呼吸越來越表淺、衰竭,甚至依靠外力才得以暫時喘息。大范圍霧霾持續彌漫時,實際上已經屬于窒息態。

  長期透支地下水,是現代社會的飲鴆止渴。

  巖層中的深層地下水流動非常緩慢,循環周期動輒數千年乃至若干萬年,對于人類短暫的生命尺度,是與石油同樣的不可再生資源。如果沒有了石油人類好賴還可以生存,倘若幾十米至數百米區位的深層地下水枯竭,人類和陸地生命系統都將大難臨頭。

  歸納本節內容,我們可以重新定位地下水的重要性:

  地下水是地面植被和水循環系統的深層基礎。靠透支地下水發展經濟,不啻為飲鴆止渴。

  長期超量開采地下水后果嚴重、危害巨大,其對水循環系統的影響分別表現為:干旱少雨趨勢——荒漠化蔓延——局地霿與霧現象增加——大范圍霧霾持續且頻發。

  四、自循環是核心,恢復是關鍵詞

  治理霧霾必須嚴格控制并減少污染物排放,這已是社會共識,為題中應有之義。

  單就霧霾治霧霾非治本之策,見效亦緩慢。如1952年的倫敦煙霧災難帶來嚴重后果,英國推出嚴厲措施控制污染,經過10年努力方逐步好轉。美國加州則花費了35年時間才將其惡名遠揚的煙霧濃度降低了一半。而我國今年以來的霧霾災害范圍廣且頻度高,嚴重程度似已超過當年歐美日諸國,他山之石可借鑒,但僅僅沿用既往思路,前景不容樂觀。

  根治霧霾需要觀念創新,遵從自然規律,以期恢復相對正常的自循環體系和生態系統。自循環是核心,恢復是關鍵詞。明確了這一基本理念,治理霧霾乃至生態文明建設的方向與方法、道路與標準、規律與模式等等,皆在此中。

  主要就在恢復自循環系統。自循環系統本來沒有問題,因人為擾動而成問題,包括我們現在承受的霧霾災難。要真正擺脫霧霾困擾,我們還需要在地下水恢復、生態恢復、降水恢復和城市環境中循環系統的恢復等方面下功夫,助力自循環,最終整體恢復循環系統。

  1.地下水恢復。禁采地下水并回灌,地下水位可緩慢回升。

  長江三角洲蘇州-無錫-常州地區,上世紀80年代起大量開采地下水,導致地下水水位急劇下降,至90年代中期,形成約5500平方公里的降落漏斗,出現地面沉降等嚴重地質災害。2000年省人大頒布地方立法,限期禁采地下水,2004年起,城鄉水井全部封掉,并向地下回灌自來水。到2005年,長三角地區第Ⅱ承壓含水層降落漏斗面積比上年縮小700平方公里。經過十余年持續努力,蘇錫常地下水使用實現動態平衡。2012年地質調查顯示,該區地下水水位已全面回升。在各地霧霾警報頻傳的2013,“長三角大漏斗”獲有效治理,實在是個令人欣慰的好消息。

  2.生態恢復。中科院植物所蔣高明教授提出,利用自然力恢復生態,適當輔以人工措施,是最直接、最經濟、最有效的做法。他們從2000年起,在內蒙古渾善達克沙地進行退化沙地生態系統恢復試驗。試驗將4萬畝嚴重退化的草場封育起來,封育第一年恢復好的草高1米多,最高畝產鮮草5300斤,為外面沒有封育草場的百倍。封育兩年,生物多樣性和草情就恢復到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水平。①自然恢復生態的模式如果能夠得到大范圍推廣,對我國生態植被狀態的較迅速改善,將會起到重大作用。即使城市綠地和空地,若任其自然長草,生態和經濟效益也都遠勝于人工草坪。

  3.降水恢復。水資源短缺已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為我國北方環境資源諸問題中的首要難題。降水恢復是指以人工降雨的系統啟動作為恢復生態環境良性循環的切入點,對從西部進入我國的云帶,通過人工激活和接力引導,使其沿有效降水高度運行,在充分循環狀態中一直輸送至東部海空的完整過程。經過若干次操作,逐漸建立起穩定的連續蒸發帶,形成降水循環機制,則我國北方和西北地區年降水量有可能成倍增加,部分恢復該區歷史上大部分時期曾有的水汽利用率和天然植被蓋度。②

  4.城市環境中循環系統的恢復。從自循環系統來看,城市的循環狀態最成問題,而本地和局地的自循環,對于空氣流通和污染降解,又起著主要作用。城市環境中從各個方面盡量減少對循環系統的阻隔,盡量易隔為通,這應該成為城市設計和建設的新課題,首先要成為新的理念。

  比如為解決城市建筑風阻問題,許多大城市都在想辦法,像上海浦東新區規劃建設了一條寬達250米的大道作為“通風走廊”,改善市區風情。講風阻還是著眼在大循環,而未見本地小微循環。要說森林也形成風阻,林內多為靜風狀態,空氣質量卻優于外界。所以問題主要還在自循環系統本身。寸土寸金的城區還是應該提高土地利用率,廣建寬闊馬路和大片綠地,城市規模會更大,占地更多。如果在高層建筑立體綠化等方面多想些辦法,于城市環境中也會為循環系數加分。

  現代都市必須在自循環通達的整體和細節上多做文章,關注和促進局地小微循環,爭取每個方面都是通多而阻少。

  城市的自循環系數,可以說比控制污染排放更根本也更重要。當然,污染控制本身就是循環系數的子項。

  自循環系數和功能應當成為生態城市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標準。

  霧霾災害既是危機,也是機遇。危機即為示警,警示我們必須改弦更張。

  根本還在改變觀念,轉變經濟模式與生活方式。

  建國60多年中,中國的總人口“僅僅”增長了兩倍多,而能源資源消耗卻增長了上百倍至幾千倍。在2012年,全國一天用的電超過1949年全年發電量的3倍——增長了1100多倍;一天消耗的原油和鋼材相當于1949年全年產量的11倍——雙雙增長超過4000倍。這樣的發展和增長,這樣的規模和代價,無論用什么標準衡量,都是不可持續的。

  地球上本來不具有價值的陽光、空氣和水,在人類謀求價值的發展過程中,竟然變成千金難求的無價之寶。這就是在警示我們必須反思發展模式,尤其要反思我們的價值觀本身。

  中國的人口環境資源國情,決定了我們不能再走單純追求物質發展的消費社會之路。

  中國源遠流長的傳統精神資源,決定著我們最有可能創造以文化立國為核心的民族復興之路。

  2013年的霧霾災難,理當成為一個重要轉機,促使我們必需探索并走通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新道路。

  我們重新認識水循環,更需穎悟水之性,師法水之道。水是生命之源,亦象生命之本。水為仁者之師、智者之鏡,故上善若水。水自循環,循環自見水性。川流不息周行抱一之水,終始垂范自然之道:柔潤而自強不息,處下而厚德載物,無形而無不形、無不在,自化而無不化、無不容;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夫唯不爭,故無尤;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水,圣人之行、大國之道也。

  2013-11-15,初稿

  ————————

  ① 蔣高明:《生態恢復:相信大自然的力量》,《環境綠皮書(2005)》。

  ② 王卜平、金輝:《恢復生態系統整體良性循環的切入點:人工降雨》,《自然之友通訊》2004年第4期及自然之友網站,選載于2004年5月25日《中國環境報》。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2. 美國的這次出招,后果很嚴重
  3. 褻瀆中華民族歷史,易某天新書下架!
  4. 我對胡錫進和司馬南兩個網絡大V的不同看法
  5. 菲律賓沖撞中國海警船,中國會打嗎?
  6. 一個王朝是怎樣崩潰的?
  7. 否定了錯誤,并不代表問題不存在了
  8. 近20年中國社會分層劇變的特征與趨勢: 一位清華教授的直言不諱
  9. 張志坤|“先富”起來的那些人將向何處去
  10. 就算明著不要臉,你又能怎么辦呢?
  1.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2. 送完一萬億,再送一萬億?
  3.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紫虬:從通鋼、聯想到華為,平等的顛覆與柳暗花明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6. 李昌平:縣鄉村最大的問題是:官越來越多,員越來越少!
  7. 朝鮮領導落淚
  8. 讀衛茂華文章:“聯想柳傳志事件”大討論沒有結果,不能劃句號
  9. 司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沒講的內容
  10. 房地產崩盤,對經濟的影響超出你的想象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論》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冊)論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貴生|如何科學認識毛主席的晚年實踐活動? ——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
  4.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6.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7.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8.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9. 祁建平:拿出理論勇氣來一次撥亂反正
  10.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 77年前,2583名英雄兒女踏上北撤之路
  2. 大蒜威脅國家安全不重要,重點是他為什么會那樣說
  3. 相約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烏有之鄉關于推出紙質閱讀資料的公告
  5. 歐洲金靴|“一切標準向毛主席看齊!” | 欣聞柯慶施落像上海福壽園
  6. 送完一萬億,再送一萬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