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7日官方召開了“生物安全國際論壇第五次研討會”上,一位公眾代表指出我國的轉基因立法存在很多漏洞,而且還是非常明顯、非常大的漏洞。
第一,關于常規種子審批的有關規定,并不要求對其進行轉基因檢測,所以根本不可能知道其是否是轉基因種子。一些知名科學家借此蒙混過關,將轉基因作物以常規種子的名義申報通過。這個漏洞早在2010年由新聞報道指出。
第二,最近幾年,我國每年進口5000多萬噸轉基因大豆,卻不對轉基因大豆的草甘膦農藥殘留進行檢測,因為根本沒有有關的檢測標準。國標規定國內生產的絕大部分糧食類農作物產品“農藥最大殘留限量”低于1 mg/kg。美國環保部的轉基因大豆草甘膦殘留量標準卻是20mg/kg(轉基因大豆在美國主要用于動物飼料和燃料)。阿根廷轉基因大豆的草甘膦殘留量高達17 mg/kg。從巴西、阿根廷、美國進口的轉基因大豆,其草甘膦農藥殘留是中國國內檢測標準的20倍左右。這個漏洞早在2010年底被陳一文發現。
第三,由轉基因作物與非轉基因作物雜交之后產生的新的作物品種,相關規定中,沒有要求對其進行轉基因作物的食品安全、環境安全試驗和審批,而是把它看做常規品種來審批。此漏洞將轉基因作物合法化。許多公司,就是借此漏洞將國內國外的轉基因作物通過雜交手段,合法化生產。
農業部官員在聽取了公眾代表的觀點之后指出,這位公眾代表對轉基因問題的研究非常透徹。他說,在過去的工作中他也接觸過這些問題,農業部正在對這些問題進行研究。如果公眾代表有什么可行性的報告和措施,可以根據相關渠道遞交給農業部和相關部門。
公眾代表指出,這些都是很明顯的立法漏洞,只需要把法規的漏洞改變即可。
需要特別指出,該論壇上,就有兩位科學家受委托,對轉基因作物與非轉基因作物雜交之后生產的新品種,進行相關試驗。其中一個品種,就是孟山都公司的轉基因大豆(專利期快到期的一個品種)與中國國內大豆雜交產生的新品種。該公司本想將新品種在國內推廣,后來因為孟山都公司延遲了此轉基因大豆的專利期限,需要交納專利費用,該公司才暫停此品種的開發和推廣。
另外,杜邦先鋒公司的轉基因玉米先玉335。杜邦公司中國區前總裁劉石也曾承認,先玉335玉米的父本PH4CV是轉基因。雖然相關機構檢測出先玉335含有啟動子。但是農業部卻否認先玉335是轉基因。其基礎或許就是中國的轉基因法規。中國還有多少以常規種子名義蒙混過關的轉基因種子,不得而知。
會議臨近結束時,會議主辦方特別將第三個漏洞向農業部的兩位官員強調,希望他們能認真對待此漏洞,及時修改法律法規。
——決定命運的一年(2009~2013年轉基因大事記)
海南海洋安全與合作發展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尹帥軍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