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日,中央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召開第七次會議研究土地制度改革問題,報道說“會議指出,堅持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三條底線,在試點基礎上有序推進。”
建議經濟學包括國家,將“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作為今后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則。既然媒體與輿論總是說“土改“或“二次土改”,那就簡稱為二次土改的“三不原則”好了。
習總等于在說土地制度可以改革,但有三個不可以。第一,不可以改變土地公有制度,這是遵守憲法,依法治國嘛!第二,不可以突破18億畝耕地紅線,這是保證國家重大安全,糧食安全嘛!第三,不可以損害農民利益,這是維護中國最多的老百姓利益,九億農民嘛!九億農民一旦失地,土地重新集中于“城市地主”,那不就是或遍地陳勝、吳廣,或基本盤崩盤嗎?!
相信習總“三條底線”有人贊成,也有人反對,主流學問家多可能不怎么贊成。但是,我必須說“三條底線”的確是在維護農民群眾乃至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經濟學第三派衷心希望國人力挺,左中右人群都應給予真心實意的擁護與支持。積前10年經驗教訓,黨領袖再也不可以黨不管黨、黨不管政。無官不貪與舉國蓋房子,救美國買國債與“四萬億”,已令我們何等地切膚之痛。
也要指出,今后媒體工作者只能當照相機,記者的新聞報道必須照葫蘆畫瓢。比如,“三條底線”既然是習主席講話的要求,那你就不要整什么“會議指出”了。我們從前那些籠籠統統新聞報道的“會議說”,會議后卻無人負責的現象,難道教訓還不深刻嗎?!類似的東西都得力求小蔥拌豆腐一清二楚化,圈畫錯了由習總負責,執行不力或偏差了,那就是政府轉圈的責任嘍!
“三不原則”有了之后,經濟學包括政治經濟學的配套必須跟上。
所謂配套跟上,就是經濟學要給出更為具體的定位,尤其行為過程的注意事項。這東西很重要,經濟學若跟不上有些思潮或勢力就會另加引導,前10年的許多實踐證明有所化司空見慣。
習主席的“三條”更多的意義,不在于“畫圈”,而在于“劃線”。
一是,劃“底線”。
底線是不能破的,意思是說,底線之上的也不是什么事都可以干。
二是,劃“高壓線”。
高壓線兩層含義,①因為嚴重觸及高壓線必然禍亂國家根基,②所以必須違者必究,譬如揮淚斬馬謖。“四萬億”霧霾人身,結果2012年霧霾死38萬人,土地私有制霧霾人心,失人心則失天下,這可是嬸可忍而叔不能忍的事。所以,誰都不能罔顧,這就是高壓線的意思,誰敢碰誰就得亡,該亡者不亡,難道等國家亡嗎?!當然嘍,“亡”并不是要殺犯錯的人,而是治病救人及時叫停,不總是給他犯錯機會,因為他屬于沒有準備的人,至少是沒有準備好。
底線也好,高壓線也好,它們都要求經濟學在主要方向與方面,首先給出警戒線,就是首先放出來警戒線吧!
什么意思?
意思是不管你叫土改還是叫二次土改,叫土地流轉還是叫土地確權,學問家都必須知道土地改革、土地流轉與土地確權它們都不是指的“土地所有權”。習主席已說的十分清楚,中國土地就是公有制。而且,既合轍于國家憲法的原旨,又邏輯于攻關階段農業、農村、農民生產力的發展。
不指“土地所有權”,那指什么呢?
經濟學第三派認為,它們主要或唯指“土地經營權”,無論土地制度改革還是土地流轉,都是指“土地經營權”,經濟學必須切忌指鹿為馬、移花接木、貍貓換太子等等,或者主觀的,或者客觀的。建設性意見經濟學與學問家統一口徑,以后咱們叫“土地經營權流轉”就行了,簡稱“地營權流轉”。
我以為,還是這樣的好。
一者,可防止不明白人誤解。
二者,可阻止明白人騙人。
三者,領導們亦可少犯些經濟學低級錯誤。
附文:習近平: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底線 決不能逾越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12月2日上午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改革開放在認識和實踐上的每一次突破和發展,無不來自人民群眾的實踐和智慧。要鼓勵地方、基層、群眾解放思想、積極探索,鼓勵不同區域進行差別化試點,善于從群眾關注的焦點、百姓生活的難點中尋找改革切入點,推動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良性互動、有機結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副組長李克強、劉云山、張高麗出席會議。
會議審議了《關于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關于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的意見》、《關于加強中央紀委派駐機構建設的意見》,審議通過了《最高人民法院設立巡回法庭試點方案》和《設立跨行政區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試點方案》,建議根據會議討論情況進一步修改完善后按程序報批實施。
會議指出,土地制度是國家的基礎性制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了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任務,這3項改革涉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制度、村民自治制度等一系列重要制度,關乎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進程。要始終把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農民權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三條底線,在試點基礎上有序推進。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關系密切,可以作統一部署和要求,但試點工作中要分類實施。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是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底線、是試點的大前提,決不能逾越。對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試點條件和范圍要嚴格把關,不能侵犯農民利益,同時不得以退出宅基地使用權作為進城落戶的條件,這是關系社會安定的重要舉措。中央有關部門和地方要加強指導監督,嚴格把握試點條件。
會議強調,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制度設計。要把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作為一項民心工程,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共建共享,統籌城鄉和區域文化均等化發展,加快形成覆蓋城鄉、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深入研究新時期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特點,發展先進文化,創新傳統文化,扶持通俗文化,引導流行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有害文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要注重體制機制創新,關鍵是要整合用好各類公共文體設施和服務資源,做到物盡其用、人盡其才。要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層,著力加強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保障困難群眾等基本文化權益。
會議指出,在職務之外開辟職級晉升通道,有利于調動廣大基層公務員的積極性,是為基層公務員辦好事、辦實事,一定要把好事辦好。在全國縣以下機關實施這項改革,要總結試點工作經驗,堅持好的做法,改進存在的不足,認真抓好組織實施。
會議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深入推進作風建設,堅定不移懲治腐敗。黨風廉政和反腐敗工作要繼續抓下去,除了繼續保持高壓嚴打態勢外,還要加強制度建設。實現全面派駐就是要使黨內監督不留死角、沒有空白。派駐監督是中央紀委紀檢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派駐機構的主業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首要職責是監督執紀問責。派駐機構要發揮“派”的權威和“駐”的優勢,履行黨章賦予的職責。派駐干部要牢記使命、堅持原則,做到忠誠、干凈、擔當。對黨風廉政問題該發現沒有發現就是失職,發現問題匿情不報、不處理就是瀆職。
會議指出,最高人民法院設立巡回法庭,設立跨行政區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重要改革舉措。最高人民法院設立巡回法庭,審理跨行政區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有利于審判機關重心下移、就地解決糾紛、方便當事人訴訟。探索設立跨行政區劃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有利于排除對審判工作和檢察工作的干擾、保障法院和檢察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有利于構建普通案件在行政區劃法院審理、特殊案件在跨行政區劃法院審理的訴訟格局。這兩項改革試點涉及司法管理體制、司法權力運行機制等深層次問題。試點方案先在基礎扎實、需求迫切的地方開展試點。這是新生事物,新開門面要站在高起點上,有整體性考慮和系統性設計,創造可復制、可推廣的機制制度。
會議強調,進行改革試點,對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義。我國地區發展不平衡,改革試點的實施條件差異較大,要鼓勵不同區域進行差別化探索。要堅持眼睛向下,腳步向下,尊重基層群眾實踐,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面臨的突出問題,務必使改革的思路、決策、措施都能更好滿足群眾訴求,做到改革為了群眾、改革依靠群眾、改革讓群眾受益。
會議指出,要抓緊制定明年工作要點,特別是要提出一些起標志性、關聯性作用的改革舉措,把提高改革方案質量放到重要位置,進一步明確抓落實的責任。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重大改革舉措,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統籌協調、督促落實,要有明確的路線圖、時間表和可檢驗的成果形式。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成員出席,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列席會議。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