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先云:土地私有化絕不是三農問題“金鑰匙”
日前中央“一號文件”正式發布,10個中央“一號文件”連續聚焦“三農”。今年“一號文件”首次聚焦“三農”工作“軟件”問題,也就是“誰來種地、怎么種地”的問題。
隨著我國糧食實現“九連增”,農民增收實現“九連快”,我國“三農”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但與此同時,農村情況也發生了深刻變化,“誰來種地”的問題日益突出。去年全國農民工達到2.6億人,大量青壯年進城務工,農戶兼業化、村莊空心化、農民老齡化趨勢明顯。一些調查表明,我國部分地區農民的平均年齡已達55歲以上,而且今后相當一部分年輕外出務工人員不再有返鄉務農的意愿,農民勢必進一步老齡化,“誰來種地、怎么種地”問題日益嚴峻。
如何解決農民人手短缺和老齡化的問題?今年一號文件,最大的亮點就是創新農業經營體系。具體地講,培育一些新的經營主體,一方面要鼓勵農民合理的土地流轉,讓土地向一些種田大戶、種田能手集中,從而確保土地不會閑置撂荒,有限的土地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要扶持農民發展新型農民合作組織,包括各類種植業和養殖業專業合作。截至2012年,我國已經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68.9萬家。通過發展合作社,農民采購農資的成本大大下降,機械化耕作更為便利,農產品市場銷路更為暢通、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增強,農產品品牌和附加值都可得到提升。實踐證明,這種堅持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基礎上的集約化生產,有助于節省人力物力、實現農業的規模效應、克服“小生產”難以應對“大市場”的矛盾。
通過生產集約化來節省人力物力的同時,還應進一步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也就是要通過各種社會組織,為農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生產服務,比如耕地、收割的機械化作業以及科技服務等。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農業生產耕地、播種和收獲機械化水平已達52.28%,機械化服務水平仍有進一步提升空間。
需要注意的是,鼓勵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絕不是肯定土地私有化,也并不鼓勵工商企業大面積長期租種農民土地。我國農村人多地少的狀況還沒有改變,土地私有化極易造成大量的失地農民,可能危害社會穩定。工商資本長期租種農民土地,也極易造成土地用途發生變更。資本的逐利性決定了,工商資本并不愿意長期從事利潤較低的基本種植業,長期租用土地容易出現“非糧化”、“非農化”傾向。現實中,部分企業就以發展農業的名義要地、圈地,并在租賃的土地上蓋別墅、建度假村。這種做法將直接危及我國農業的基礎地位,值得高度警惕。正如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所說:“土地流轉,要堅持依法自愿有償原則,不能搞強迫命令,確保不損害農民權益、不改變土地用途、不破壞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總之,要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解決“誰來種地”的問題,必須引導土地有序流轉,充分尊重農民意愿,鼓勵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流轉。需要警醒的是,當前我國農產品的供需處于緊平衡狀態,農業的基礎仍然薄弱,農業集約化經營絕不是鼓勵企業與農民爭奪耕地經營權,把農民硬擠出去;更不是讓農民“被上樓”,把農地大量變為城市建設用地。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