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小農經濟神話,期待新農村合作化
作者: 炮郎
中國農村正站在一個重要的三岔路口:一條路是徹底的市場化、實質的私有化、把農民趕往城市、讓資本占領農村;另一條路是在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各類形式的農村合作社,以規模經營融入市場經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主張走前一條道路的人喜歡夸大1980年代初期由集體經濟向小農經濟轉變的意義和成就,以“政治不正確”的壓力,阻止集體經濟的重新出現。為了在思想上、輿論上支持目前在各地涌現的農業合作經濟,必須打破多年來形成的小農經濟神話。
不可否認,1980年代初期向小農經濟的回歸有其積極的一面。在對農業勞動力投入的邊際效益趨零的情況下,那次回歸把農民從集體組織的束縛中解脫出來,為第二、第三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資源。而小農經濟神話倒不強調這積極的一面,它包含正反兩方面的話語系統:從正面來講,它認為向小農經濟的回歸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增加了農業勞動的有效投入,導致了農業生產大發展;從反面來講,它宣告集體經濟不適合中國農村,造就了偷懶的農民,束縛了農業生產力。這正反兩套話語并不符合歷史事實,卻又被很多真正“偷懶”的學者官員當作討論農村問題的前提,所以稱之為神話。下面試作簡單駁斥。
首先,集體經濟時代的農民并不是一個偷懶的群體,而是一個堅韌不拔、埋頭苦干、為共和國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犧牲和貢獻的群體。他們維持了農業經濟的高速增長,興修了比之前數千年的總和更多的農田水利,以低價的農產品幫助國家完成了初步工業化。在此謹向集體經濟時代戰天斗地的父親母親哥哥姐姐們致以崇高敬意!
其次,小農經濟復活以后,農民對土地的有效勞動投入不增反降。“根據老田對中部農村的觀察,農民種植水稻的耕作程序與生產隊時期相比,減省了一多半(老田,2004a)。而曹錦清等人對東部沿海地區農村的實證研究發現,農民種植水稻時,每畝水田的有效勞動投入從集體時期的32個工日,減少到不足13個工日,甚至有低至8個工日的(曹錦清等,2001:188)”(老田, 2007)。
第三,1980年以后小農經濟條件下農業生產的發展速度并沒有超過此前集體經濟下的速度。以糧食產量為例,以1979年前后 10年對比,前十年(1970-1979)增長了38.4%,后十年(1980-1989)增長了24.9%;再以1979年前后15年對比,前15年(1965-1979)增長了70.7%,后15年(1980-1994)增長了38.8%(王秋成等,1999)。限于篇幅,不做更加細致科學的對比,但這樣簡單的對比至少可以說明:小農經濟的復活并沒有加快中國農業的發展速度。
第四,1980年代以來農業能保持增長的原因不在于小農經濟的恢復,主要是以下一些因素:1、化肥使用的劇增,據黃宗智統計,2003年每畝化肥投入量比1980年高出348%(老田,2007);另有研究指出,河南省1997年的每畝化肥用量是1957年的34倍(魏蔚等,1999)。2、種子革命,例如,1973年研制成功、比普通稻畝產提高20%的“三系雜交稻”,在80年代以后成效大著(清華大學求是學會,2004)。3、國家優惠政策,如提高農副產品收購價,降低農業生產資料銷售價等(同上)。4、農產品流通市場的日漸成熟。
第五,小農經濟不僅沒有促進農業發展,反而起了阻礙作用:1、化肥、種子、政策、市場、水利等有利因素的際會,加以足夠的勞動投入,應該可以使農業有更大的發展,卻因小農經濟減少勞動投入而未能實現;例如黃宗智指出,348%的化肥增量應該可以帶來每畝379
斤的糧食產量增長,而實際只實現了239斤(老田,2007)。2、農田水利的廢弛;集體經濟時期興修的水利使中國耕地的可灌溉面積增加了一倍以上,在小農經濟下這些設施沒有維護,大量廢弛。(以前每年冬季,都給河道清淤,現在許多河道接近淤塞。)3、耕地退化,環境污染。“由于耕地利用不當,大量使用無機肥料、有機農藥及不合理的灌溉等使得土壤板結、有機質含量減少、鹽漬化等,高產田變為中產田、低產田及至荒地,導致相同面積的耕地所能提供的糧食產量減少”(傅澤強等,2003)。4、阻礙機械化進程。“幼年記事時是用大型播種機種麥,長大一點變成牲口拉“耬”(中原俗稱,一種木質播種設備),再大一點變成人拉“耬”了”(高記銘,2006)。5、土地拋荒。6、人心渙散,鄉村社區生活質量下降。7、阻礙規模經營。
有人或許會說:無論如何,你也承認,八十年代初恢復小農經濟,把一部分勞動力解放了出來,也算時代要求吧!我的回答是:解放勞動力不假,時代要求則未必。時代提供多種選擇,而回歸小農經濟決不是最高明的一種。現在又到了選擇的關口,從各地的農業合作經濟中,我們可以隱約看到新農村的萌芽。附上一篇上海市嘉定區合作經濟的調查報告,希望引起大家的興趣。
(本文寫完后,讀到賀雪峰《為什么土地成了問題》,發現他對種田大戶的出現有不少擔憂。合作化與種田大戶雖有區別,也有相似的地方,值得進一步探討。)
附:嘉定區千畝以上糧田規模經營的調查報告
嘉定區農業調研小組,原載《上海農村經濟》2008年第1期
從2007年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 我們先后對嘉定區7個鎮工業區已經運作和正在組建的15個糧食規模生產單位作了一次調查研究。這15個單位共有流轉土地34300畝,其中,糧田面積32400多畝,占全區糧田面積的46.28%。
通過這次調查研究,從幾個先行單位看, 給了我們很多啟示:一是嘉定新一輪以土地流轉為主的糧食規模生產經營起步較早, 發展健康;二是多種效益已經顯現, 見證了糧食規模經營有較強的生命力,不僅單位面積產量有提高,而且原有農機的存量資產得到了較好的利用和盤活。三是原在農業上有一技之長的部分村鎮干部在糧食規模經營中得到了新的啟用,重又煥發了青春。總之, 嘉定推進糧食規模生產經營符合黨的十七大精神, 也是嘉定農民所期盼的, 條件是成熟的。因為, 隨著二、三產業的迅速發展, 年輕農民已基本實現非農就業, 加上城鎮化步伐加快,農民進鎮比例較高, 非農就業和進鎮農民的土地需要通過流轉搞規模經營。同時, 隨著嘉定經濟的快速發展, 區、鎮政府己具備了扶持糧食規模經營的物質基礎,
而且還有了前幾年發展起來的規模經營的經驗等。但從糧食規模經營先行單位的經驗和在調查中一些單位提出的問題看, 在推進和發展糧食規模經營中, 還必須切實解決好如下幾個問題。
一、組織形式與經營主體問題
從對15個單位的調查來看, 糧食規模經營的組織形式與經營主體, 主要有以下三種模式。
(一)外岡農機糧食合作社聯合運作模式。這種模式是以農機綜合經營服務帶動糧食規模生產。從2004年由6個人參股組建的農機服務合作社,2005 年開始承包經營糧田, 逐步發展成糧食規模經營, 到2007年種植糧田3200畝, 農機合作和糧食合作實行兩塊牌子, 一套班子。
這種模式的好處:一是以農機為主設施配套能力比較強, 農機服務成本低, 收種比較主動, 不會耽誤農時;二是設施裝備較為齊全, 還可進行跨區作業, 開展多種經營, 增加農機服務收入, 有利提高合作社的整體經濟效益;三是管理人員既是經營管理者, 又是實際操作者, 都有很強的責任感和事業心。
這種模式也有一些值得關注和必須解決的問題:一是自主直接經營的種糧面積, 必須和現有的基礎設施裝備相適應, 否則難以抵御夏、秋兩季收種農忙季節遇到連續陰雨等災害。外岡農機糧食合作社的做法是大部分由合作社直接經營, 部分采取“ 五定一獎” 發包給農戶。二是農機較多、特別是耕作和收脫機械較多的單位, 一定要實施多點服務, 有條件的要進行跨區作業, 盡可能做到耕作機械作業時間在150天左右, 收脫機械作業100天以上, 才能確保以農機經營為主的合作社有一定的經濟效益三是農機和糧食緊密結合, 不能“ 兩張皮” 分離, 經濟上實行分頭核算, 統負盈虧, 效益同享, 風險共擔。
(二)泉徑糧食合作農場模式。這種模式的最大特點, 是由村委會組建一個有豐富實踐經驗帶頭人組成的經營實體, 對全村流轉出的土地種植糧食實現統一經營。泉徑村是在2006年秋播前組建農業合作農場的, 由村委會有經驗的副主任兼農場負責人, 下設三個作業片, 選擇最優秀的村民小組長任片長, 共種植糧田2643畝, 由27戶有生產經驗的農戶承包日常田間管理。場部對農戶實行“ 定產、定本、定工、超獎減賠” 。定產每畝年產糧食1600斤(稻1000斤, 麥600斤);定本每畝麥子211元, 水稻369元, 全年580;定工夏熟每畝78元, 秋熟161元, 全年239元。
這種統一經營的好處:一是有關科技興糧的一切措施易于落實, 有關政策法律法規也易于統一貫徹, 不會出現大的差錯和失誤。二是各種設施裝備易于統一調配和使用, 有利于充分發揮作用, 農忙季節的耕作可以做到適時確保。三是夏秋兩個大忙關鍵時刻, 村領導可以全力以赴到收種第一線, 有利于激勵和調動農業第一線人員的積極性。
但這種模式還有若干尚待解決的問題一是容易出現吃“ 大鍋飯” 現象, 還會出現不做事而好評議的人, 影響管理者的積極性, 造成難有經濟效益的現象。二是在同一個層次管理人員中,如何處理好分配關系, 以充分調動經營管理人員的積極性。三是對每個管理層次和每個工作環節都要制訂能充分調動積極性的激勵機制, 而且要簡而易行, 便于操作。
(三)永輝羊業有限公司帶動糧食規模經營模式。這一模式的最大特點, 由經營比較成功的企業帶動糧食規模經營, 2007年種植糧田3000畝。這個養羊公司, 每年可上市商品湖羊上萬頭,還可以向社會提供一部分“ 種羊” 。大批量養羊必須種植相應的飼料, 除了種植青飼料外, 還成片種植稻麥進行糧食生產, 它的副產品秸稈, 既是墊充料也是反色動物粗飼料的來源之一。羊排泄的廢棄物經過堆置加入有益微生物菌高溫發酵無害化處理, 成為糧食生產的優質有機肥。理論上10-15頭羊排泄物的氮磷鉀可滿足一畝糧食生產的需求。
這種模式的好處一是養羊、種糧的附屬品可以相互利用, 不僅可以大幅度降低農本、增加收入, 還可大幅度減少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二是一企多營, 牧農結合, 往往會出現“ 東方不亮西方亮” 的效應, 有利于糧食規模經營的穩定發展。當然這種模式還要防止重一業、輕一業, 造成對糧食規模經營的偏廢。
此外, 還有一種模式是通過開墾已荒蕪的土地, 從事糧食規模經營。主要是開墾工業園區內的荒地和規劃城市地區的荒地, 雖經營規模不大, 但經濟效益也比較可觀。
從對15個單位的調查來看, 要搞好糧食的規模經營, 無論哪一種模式, 都應堅持如下三點一是場、社組織本身都要直接經營一定比例的糧田, 由此積累經驗, 用以指導承包者種好糧田, 絕不能只管理、不經營, 全部將糧田發包給承包者。二是要有嚴格的制度和明確的激勵機制, 以充分調動全體人員的積極性。三是在有利于改善生態環境的前提下, 盡可能的做到種養結合, 農牧兼營, 既可降本節支增加收入, 又可改善生態環境。
(下略)
參考文獻
老田,“農村政績工程”與“杜潤生-林毅夫假設”》,烏有之鄉,2007。
王秋成、武力,《五十年來我國糧食增長的歷史考察》,聊城師范學院院報,1999,3。
魏蔚、劉忠,《河南省建國以來糧食增產因素研究》,耕作與栽培,1999,2。
清華大學求是學會,《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反思》,強國論壇,2004。
傅澤強,蔡運龍,楊友孝,戴爾阜,《中國糧食安全與耕地資源變化的相關分析》,中國環境資源網,2003。
高記銘,《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創舉還是惰政?》,和訊博客,2006。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