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辯外資參股 金融開放拷問金融安全
記者王健君 www.XINHUANET.com
2006年03月20日 11:46:13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如果處理不慎,中國金融業的開放壓力將有可能轉化為金融安全壓力,在對若干金融業內人士進行采訪后,《瞭望新聞周刊》得出上述結論。
按照中國入世承諾,從2007年1月1日起,外資銀行將獲得與中資銀行同等的國民待遇。也就是說,還剩下不到8個月的時間,孱弱的國內銀行業,將與實力雄厚的外資銀行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進行真刀真槍的競爭。
形勢緊迫,銀行業必須加快開放進程。與此同時,金融安全問題亦浮出水面。
《瞭望新聞周刊》就此進行的采訪顯示,目前外資金融機構正在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范圍、更深的程度進入中國市場。盡管目前中國金融總體上基本安全,但所呈現出的一些基本態勢卻值得高度重視:外資機構雖然市場份額比例不大,但戰略意圖已發生明顯變化,正從“進入和參與”轉向“搶占業務制高點”,并積極“謀求控制權”;我國金融改革總體上進展緩慢,中資金融機構還明顯缺乏競爭力;我國分業監管體制已不能完全適應市場發展要求;我國銀行業急于引進外資引發了一些新情況;金融信息掌控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較早從事金融安全研究的國際金融專家、中國國際經濟關系學會常務理事王元龍指出,“從目前的情況看,加入WTO,從長遠來看,對于中國金融業將是凈收益。但從短期甚至中期看,可能是成本大于收益。因此,剩下的8個月時間如何在金融安全上興利除弊、趨利避害、揚長避短,是亟待研究的重大課題。”
遭遇安全“暗礁”
在王元龍看來,所謂金融安全,是指在全球化條件下,一國在其金融發展過程中所具備的抵御國內外各種威脅、侵襲的能力,以及確保金融體系、金融主權不受侵害、使金融體系保持正常運行與發展的態勢。
在剛結束的“兩會”上,接受《瞭望新聞周刊》采訪的代表委員表示,從金融安全的角度來看我國金融業,現狀不容樂觀。
首先是惶恐心理和對保護的依賴思想仍在金融業內滋生蔓延。目前國內金融業內人士的心態令人擔憂。進入WTO后過渡期以來,面對外資金融機構在業務和人才等方面的競爭優勢,以及先進經營理念、技術和靈活的管理體制,業內不少人士仍在強調“體制束縛、改革緩慢、人才流失”,仍在強調“難以與外資金融機構抗衡”,認為“國內金融業并沒有做好充分準備”,甚至抱怨對外資機構開放步伐太快了;不是加快變革和進行切實的研究,而是惶恐擔憂和對所謂“保護”的依賴。其次,對外資金融機構的戰略意圖缺乏清醒認識。多種跡象顯示,我國金融業在引資過程中出現許多與引資初衷相悖的情況。一方面,各銀行為達到監管要求紛紛引進外資,不但價格等條件不利,而且缺乏深入的市場研究和統一規劃;另一方面,外資機構入股中資金融機構后,并不關注經營機制的改善,而是更看重控股權和對高端業務的控制,對中方希望得到的先進理念和技術,則以種種理由加以拒絕。第三,中資金融機構競爭力提高緩慢。面對外資金融機構越來越強的擴張和攻勢,中資金融機構缺乏緊迫感,而且在傳統管理體制束縛下,明顯缺乏競爭力。突出表現在:“官本位”現象仍然嚴重,銀行經營理念陳舊,基層行缺乏活力,中外資銀行稅負不平等,客觀上削弱了中資銀行的競爭力。此外,分業監管不協調對金融安全影響不小。首先,分業監管協調不力導致監管存在明顯漏洞。例如,一些外資金融集團已分別合法進入我國的幾乎所有金融領域。國內出現的一些大型金融控股集團,由于缺乏對集團整體的監管,導致跨行業風險傳遞監管不力。周正毅案件、德隆系案件教訓深刻。而在業內權威人士看來,“這些問題必須盡快引起高度關注,如果解決不好,將給過渡期結束后的國家金融安全留下嚴重隱患。”
□ 激辯外資參股
現實壓力引發了金融業官產學的廣泛爭議。其中焦點之一,便是2005年交行和建行上市后,公眾對于外資大量入股國有商業銀行可能威脅金融安全的擔憂。
3月初,爭論也不可避免地進入了代表委員們的“兩會”討論。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董事長陳耀先歷經央行和證監會的政策實踐,他借《瞭望新聞周刊》提醒說,特別要注意目前的金融安全,“國家銀行改革的核心是提高自身競爭力。股改資本金應該主要依靠國內投資,引進外資要適當,不要指望外國銀行幫助我們。”針對此問題,建設銀行董事長郭樹清向《瞭望新聞周刊》解釋說,“建行上市需要投資者具有雄厚的資金實力,按照當時籌資規模,購買1個百分點股權就需要大約90億元人民幣,大部分國內企業買少了沒有意義,多買了資金達不到。而且,國內投資者至多只能是財務投資者,難以提供建行最需要的先進的銀行管理技術。至于為什么海外上市,也是由于國內資本市場持續低迷、規模小,難以容納建行這樣巨大的IPO。”“外資對上市銀行參股踴躍,當然是因為其中的巨大利潤”,渤海銀行董事會主席羊子林指出,“通過上市引進國外先進管理經驗進行制度創新,思路是對的,但我認為目前改革的成本比較大。”這位前中國進出口銀行行長介紹,國有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以及農村信用社是幾代人的積累。同時,國家花了大成本消化這些國有銀行的不良資產,平均不良率去年底已經降到5%,銀行的資產已經很優質了。不能讓中國國民分享其經營和上市成果,令人遺憾。政協委員、招商局集團董事長秦曉反對把單個銀行的股權與整個金融體系的安全聯系到一起。他告訴《瞭望新聞周刊》,“作為微觀層面的股權問題(尤其是中小金融機構),不應該簡單與金融安全掛鉤。”在他看來,“金融安全關鍵是要有健全的監管體系和資本項下穩健有序的推進。當前社會上把什么問題都往金融安全這個‘筐’里裝,是一種不理性、情緒化的反應。”人大代表、中國金融學會副秘書長秦池江中肯地指出,“不能說國內銀行引進外資股東就喪失了主動權,其進來某種程度上對體制創新有促進作用,但要研究成功率有多大,成功的經驗是什么,問題是什么”。在他看來,國家必須控制一兩家大銀行,比如國有四大商業銀行。這一思路,某種程度上暗合了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相關表述,即在國有商業銀行改制中,要“堅持國家絕對控股”。央行力保金融穩定
對于目前金融體系“暗礁”林立的現實,以及社會上激烈的爭論,作為金融市場最重要主管部門的央行一直有著清醒認識。央行研究局局長唐旭接受《瞭望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除“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外,“維護金融穩定”是央行的一大主要職能。針對這一職能,央行首先在機構上設立了金融穩定局,并在分行及省會城市中心支行設立了金融穩定處,“維護金融穩定和金融安全成為金融部門工作的重中之重。”2005年11月7日,央行發布了中國首份《中國金融穩定報告》,對我國金融安全進行了全面評估,得出的結論是,“中國金融總體穩定,歷史形成的風險已經得到有效處置,金融穩定機制正在形成與完善。”這個結論與王元龍獨立研究得出的結果大致相同。王元龍指出,金融安全狀況如何、其金融安全程度高低,主要取決于該國防范和控制金融風險的能力與市場的感覺與態度。這種客觀上的能力與主觀上的感覺與態度是以用于減輕與處理危險的各種相關資源為后盾的。其中包括反映內在因素的國家的經濟實力與金融體系的完善程度,和反映外在因素的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地位與國際游資的沖擊。按照這些因素進行綜合分析,王元龍在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金融全球化與我國金融安全問題研究”課題中,對我國金融安全的總體評價是,“金融基本安全,有輕度風險。金融信號基本正常,部分指標接近預警值;不良資產占總資產比重低于10%;有正常的金融機構倒閉,但所占比重很小;貨幣有波動的壓力;金融運行平穩。”這樣的結果,在王元龍看來,更多是喜憂參半,“這說明,我國近年來的金融改革在增強金融安全方面的成績是顯著的,但這個成績如果不能繼續努力,也將是非常脆弱的。”
唐旭也深感這個問題的壓力,他介紹了央行近年來在金融安全問題上的工作和思路,“金融安全不能僅僅停留在單個銀行或者局部市場的層面上,而應該在整個金融體系概念上理解這個問題。”在他看來,“一個金融體系、金融市場的基礎設施建設有效與否、完善與否,對金融安全更為重要。”目前,央行更注重金融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以便使金融體系的運行更有效率、更穩健、更平穩。“重點是把登記、托管、交易、支付清算體系建好,完善征信系統和反洗錢系統,通過金融基礎建設為我國金融系統建立反應迅速、運轉有效的金融安全網。”他說。防微杜漸著眼機制
如何應對當前的金融安全問題?
關注金融改革的代表委員指出,首先要加快中資銀行體制創新和機制轉換,積極穩妥推進中資銀行改革。改革要在所有制結構、公司治理結構上下功夫,國家花了錢,就一定要“買”到機制。
其次,嚴守外資入股中資銀行的政策底線,準確把握對外開放尺度和節奏。底線就是外資股東持股比例上限為20%、多家外資股東持股合計比例上限為25%。要明確任何外資銀行入股中資銀行不得超過兩家。
其三,加大金融監管力量協調與整合力度,全面提高金融監管水平。我國現階段金融機構實施的多頭分業監管模式,是現階段金融業出現矛盾和問題的焦點,國家應當盡快建立中央金融監管協調機構。
再者,統籌金融信息安全體系基礎建設,構筑維護國家金融安全的堅固防線。鑒于我國目前在金融信息安全方面存在的漏洞不少,國家應加強對金融信息安全體系基礎建設的統一管理,盡快消除“各家信息不共享,全國信息無人曉”的局面。最后,營造中外資金融機構公平競爭的環境,傾力培養本國金融集團。目前,應及時清理和統一不同部門出臺的各種稅收和外匯管理政策,盡快消除外資金融機構在營業稅、所得稅方面的“超國民待遇”。同時,大力支持本國大型綜合性金融集團發展。□
(責任編輯:趙銀平)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