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甲午戰爭敗因考(四)
歷史告訴我們,國恥多逢腐敗時……
五、點評甲午戰爭中的清朝軍事
中日甲午戰爭中,清軍官兵不乏奮勇殺敵、以死報國的英雄人物、英雄事跡;頗有痛殲日軍、克敵制勝的戰局。但畢竟:清北洋海軍接連一敗豐島海戰、再敗黃海海戰、接著命喪威海基地;清陸軍接連一敗牙山、二敗平壤、三敗江防、四敗金旅、五敗威海、六敗遼東。軍力占優又主要在本土和領海內作戰的清軍為何接二連三、一敗到底?先從直接的軍事角度看一看。
1、大戰在即,置若罔聞。
日本侵華戰意早已顯露。清統治者一是沾沾自喜的迷信于自己的先進艦隊、大炮和武器裝備;二是怕破壞“祥和”的國際關系,招惹洋人不高興;三是怕克沖“泱泱大國、太平盛世”的大清皇家氣數,所以不思整軍備戰、加強國防、謀劃戰局。
2、戰爭至落幕,沒有統帥部。
開戰之前,日軍就設立了集陸海軍參謀和決策為一身的統帥部——【大本營】。而從宣戰到罷兵,清廷始終未設清軍統帥部。入關后的清廷【兵部】名為中央軍事領導機構,卻“但司綠營兵籍武職升轉之事,并無統御之權”,更無全國掌兵、用兵指揮戰事之權。【軍機處】是皇權直馭的“小內閣”,雖是機要的國政中樞,但不是指揮戰爭的專業機構。即便是1885年成立的【清海軍衙門】幾乎等于空設。該衙門的五大臣奕闇、奕劻、李鴻章、善慶、曾紀澤都另有要職,其海軍領銜如同空銜,無一人為海軍衙門專官。
在慈禧的支持下,甲午戰爭陸海戰事的實際謀劃、決策多出于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一身,不過是有時到光緒傀儡皇帝那兒走一走奏報程序而已。即便是正人君子的殫精竭慮,單獨一個人的見識,難免思維有局限、認識有錯誤、決策有缺陷。怎匹敵【大本營】人才濟濟、通達宏觀微觀、知識系統準確、見識扎實深入、反復論證推敲的集體思維成果。何況李鴻章本來就存心不良。一場反侵略的舉國之戰竟然沒有統籌謀劃、指揮戰爭全局的統帥部,這不是天大的笑話嗎?
同時作戰集團的指揮系統有重大缺陷。如:常見主將一人率部說逃就逃,沒有制約機制;北洋艦隊提督丁汝昌旗艦的通訊指揮裝置被敵擊毀,沒有艦隊指揮替補序列預案,直到海戰基本結束,才有他艦自告奮勇代行指揮。
3、兵制繁雜,互不統屬。
清水軍主要艦隊間、各省水師間、主要艦隊與各省水師間互不統屬。清陸軍各兵制軍營間、各省營兵間、國家制兵與各省營兵間互不統屬。海陸軍間戰時亦無統屬、協同體制。不同的軍力各有不同的清廷權貴把持,李鴻章的勢力范圍和決策權力最大。由于清廷戰前有戰無備,戰中也是吃緊之時手忙腳亂的拼湊軍力、選調將帥,臨時合為一體建制。所以兵營間不協;將、將間不服;將、帥間不合司空見慣。
4、高官畏敵乞和,將領貪生怕死。
實踐證明,在反侵略作戰中,基層官兵的多數是英勇戰斗,不怕流血犧牲的。
自鴉片戰爭以來清廷統治者及高官權貴一貫畏敵乞和、妥協投降。上行下效,賣國賊的思想路線滋生一大批握有實權貪生怕死的將領。回憶清甲午之敗,雖因敵強我弱力量懸殊或戰術失當的敗仗有之,但關鍵之敗往往是將領或自身或率部臨陣逃跑。將領的畏敵怯戰、貪生怕死是清軍甲午之敗的關鍵原因。他們的名字被歷史刻在了恥辱柱上!甲午之敗和馬關賣國簽約的罪人是:
葉赫那拉氏·杏貞(慈禧太后);
李鴻章(北洋大臣、直隸總督);
愛新覺羅·奕?(領班軍機大臣、領班總理衙門大臣);
北洋艦隊【濟遠】艦管帶方伯謙一逃豐島海戰,二逃黃海海戰,【濟遠】逃跑時慌不擇路撞沉我艦【揚威】號,黃海之敗他負有重大責任;
北洋艦隊【廣甲】管帶吳敬榮逃離黃海海戰,斷送【廣甲】號;
北洋魚雷艇【左一】管帶王平、【福龍】管帶蔡廷干。威海衛之戰中,當北洋其它艦只正在與強敵激戰,急待魚雷艇殺敵參戰之時,王平、蔡廷干貪生怕死,密謀策劃魚雷艇隊拋棄港灣中的我艦艦群集體逃跑,斗膽率領11艘魚雷艇和2艘汽船逃離基地。后,魚雷艇群除【左一】一艇逃生外,余者或被日艦殲滅、或被日艦俘獲;
威海衛水陸營務處提調牛昶昞勾結北洋外國洋員,假借丁汝昌名義起草投降書。并與日軍簽訂《威海降約》11條,將威海衛港內艦只、劉公島炮臺及島上所有軍械物資,悉數交給日軍;
清駐朝鮮陸軍總統領葉志超。在清軍強勢的平壤防御戰中,竟樹白旗、停止抵抗,下令全軍撤逃。貪生狂奔五百里,怕死逃過鴨綠江。倉惶逃跑間丟下遭遇日軍埋伏與敵激戰的士兵,致清軍死亡近2000人、被俘500余人,斷送了整個朝鮮戰局;
大連灣守軍陸軍總兵趙懷業。將戰備物資換成白銀、化為私財。置金州兵寡而不顧,坐觀其陷落。日軍尚未抵達大連灣,趙懷業早已聞風潰逃,自動放棄大連灣。將大連灣6座炮臺、120余門大炮、246萬枚炮彈,德國新式連發步槍600多支,子彈3381萬發,還有沒有啟封的野戰快炮、糧食、馬匹、行帳等,拱手留給日軍。這些裝備成為日軍攻占旅順的物資保障。大連灣碼頭遂成為日軍進攻旅順的后勤補給站。日軍按照趙懷業部丟下的水雷分布圖,準確清除了大連灣中的水雷;
旅順地區前敵營務處總辦龔照玙(實為旅順陸軍總統領)。日軍尚未兵至旅順口,徐邦道部正在土城子頑強抗擊日軍前鋒之時,龔照玙竟置戰局及諸軍于不顧,自己乘魚雷艇逃往煙臺,隨后黃仕林、趙懷業、衛汝成三統領也先后潛逃。致成旅順輕易陷落。旅順口9座炮臺、78門重炮,加之諸多的糧、彈、軍用物資、軍港設備,悉數被日軍繳獲。
威海衛南岸守軍主將劉超佩,棄戰乘小艇逃至劉公島,后逃往煙臺。由于主將逃跑軍心不穩,缺乏統一指揮調度,致威海港南岸炮臺相繼全部失守。
總兵蔣希夷,受命駐防營口,在日軍來犯之際畏敵怕死,竟擅自率所部5營步隊逃往田莊臺,使守城兵力減半,營口只剩3000余人分守炮臺,致營口之戰敵我力量更加懸殊,不及我軍主力救援,營口迅速失陷。
5、戰略上的昏庸,戰術上的愚蠢。
甲午戰爭日本有系統、完備的戰略計劃。其戰略步驟、戰略目的清晰可見。日本的戰略目的是通過海軍取得制海權,支持陸軍速戰速決(久戰必敗)深入中國腹地、進逼京畿,迫清廷立城下之盟,以劫掠重大利益。
清廷從沒有系統、完整指導戰爭全局的宏觀戰略計劃,籠統的戰略思想還是有的。歸納起來即:“進行保艦船、保城地、保京畿消極、被動的防御戰”。而且默認每一次戰役的所失,持續退縮接續進行下一輪的“三保”。其最終戰略目的是“罷兵(乞和)為要”。日本侵略者與中國賣國賊的戰爭目的竟心心相印、不謀而合。
在戰術上清軍謹遵李鴻章指令實行“消極防御”,承受“被動挨打”。
一是決不主動進攻,只有被動防御。
二是堅持分兵據守,聽任日軍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清軍。不愿集中優勢兵力在運動中殲滅日軍。海戰,從始到終都禁閉南洋、福建、廣東三艦群和各省水師的兵力,就看北洋艦隊單打獨斗。陸戰,將領各自率部據守城池不愿集中兵力;清軍遍地兵力卻畫地為牢不想集中兵力;遼東戰役雖有相對集中之兵,又疲于往來被動救援城池、據點,不能集中用兵主動出擊、克敵制勝。
三是戰斗重心旨在保艦、保城,不著力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因此出現了日軍在中國本土上長時間的登陸、渡河、行軍、集結、駐扎、休整過程中聽憑自便,清軍無人理會的笑話。
甲午戰爭中出現的清軍積極防御、主動出擊、合力殲敵的少數戰例,都是中下層將領或自發、或力爭的基層行為。
6、清軍軍事素養低下
清末朝廷上下迷信西方軍事裝備。隨著洋務運動的發展,清軍近代化裝備煥然一新,確屬(起碼)亞洲第一。所以盲目驕傲自大、麻痹輕敵。大戰之前,清朝舉國上下集中國力,提前兩年半籌辦慈禧六十壽誕,言戰有違“太平盛世”祥和之國運,“老佛爺”不高興。所以清朝軍備廢弛,軍費減缺。
清軍,體制落后,觀念陳舊,治軍松散,訓練廢弛,與近代化裝備不相匹配。甲午戰爭的實踐證明,擁有先進武器的清軍,無論集團戰術合成能力還是單兵作戰技能均為低下。
八旗本是清軍的核心。此時的八旗已墮落為依仗祖功、吃喝玩樂、頤養天年的軍事、經濟特權集團,毫無戰斗力。朝廷養兵,成為個別權貴的政治資本;將領任職,成為個人升官、發財、享樂的平臺;群眾當兵為了“吃糧、發餉”。而日軍和日本朝野受“效忠天皇、振興日本、稱霸亞洲”的軍國主義思想灌輸,勤于、精于訓練,士氣兇悍,追逐戰功。
六、甲午之戰清朝的主要敗因
1、腐敗昏庸是清朝甲午之敗的基本原因
清朝末年政治腐敗愈演愈烈,至慈禧操權時已登峰造極。制度腐敗、思想腐敗、吏治腐敗、司法腐敗、軍隊腐敗、社會腐敗。
在沒落的封建制度里,驕奢淫逸、花天酒地為榮;買官賣官已成定制;徇私枉法當屬慣例;貪污索賄、克扣軍餉實乃規則;官場派系林立、勾心斗角、互相傾軋;朝廷轉嫁列強掠奪重負,橫征暴斂有增無減;民間深受帝、官、封、匪欺壓、盤剝,水深火熱、苦不堪言。
官逼民反,太平天國、捻軍重創了反動統治階級,使風雨飄搖的清朝奄奄一息。民族資產階級的代表孫中山于1894年6月上書李鴻章,要求改革時政,被置之不理,遂于11月24日在檀香山建立【興中會】,提出了“驅逐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的戰斗綱領。清廷內部的有識之士亦在醞釀變法維新。
然而以慈禧太后為代表的反動、沒落的封建勢力,頑固保守大地主、大官僚、大買辦等清朝權貴的利益和特權,反對一切對封建腐朽沒落制度的改弦更張乃至補偏救弊也不允許。不惜以傾國腐爛的代價保全一小撮人的利益。完蛋!
此時的清朝已是百孔千瘡、病入膏肓、人心喪盡、活力盡失。清朝的極度腐敗喪失了國家支撐民族自衛正義戰爭的政治基礎。
2、畏敵乞和是清朝甲午之敗的關鍵原因
清廷權貴害怕打仗、變革動搖自己的統治地位和私利最大化,特別恐懼洋人發動侵華戰爭。不惜賣國求安,哪怕做兒皇帝也要盡快妥協、投降、罷兵,以茍延“盛世吉祥”。為此無良、無知、無能、無恥的慈禧決心要“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所以自列強侵華的鴉片戰爭以來,戰局不利于清,清就要盡快“乞降”,罷兵的賣國代價任由侵略者開具,清廷不過簽字就是了;戰局有利于清,清仍要迅速“乞和”,在盡量滿足侵略者議和條件的原則基礎上,清廷不過少允一些賣國代價就是了(如中法戰爭)。清統治者這種敗也怯戰、勝也畏敵的奴才心理底線世人皆知。
上行下效,統帥若一味畏敵乞降,將領就普遍貪生怕死。這種畏敵怯戰的思想路線,正是清朝甲午之敗的關鍵所在。
3、戰略上的昏庸、戰術上的愚蠢是清朝甲午之敗的重要原因
詳見:五之5
4、軍事素養低下是清朝甲午之敗的直接原因
詳見:五之6
5、指揮系統不健全是清朝甲午之敗的特別原因
詳見:五之2
6、封建政權買辦化是清朝甲午之敗的深層原因
清廷在甲午戰爭中表現出妥協、乞降的思想路線,除了來自封建統治的腐朽性外,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這就是當時中國的封建政權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買辦化了。封建性加買辦性決定了對待列強侵略的妥協性。這個因素只是在鴉片戰爭以后才出現的。
一是政治上,帝國主義侵略勢力加深了對中國的控制。英法德俄美意等國的駐華公使聯合干涉中國的內政、外交和軍事。英國人赫德長期占據中國海關總稅務司的職位,不但把持海關行政,而且插手許多政治事務。通商口岸的外國領事對地方政府發號施令。列強還通過派到中國軍隊的顧問、實任軍官、雇員干涉中國的軍事。
二是經濟上,19世紀60至90年代初,中國財政、金融、航運、進出口商貿、礦山、工廠在很大程度上被列強控制。中國迅速變成列強的商品市場和原料供應地。與政治上、經濟上半殖民地化相適應的是封建政權的買辦化。一批為外國侵略勢力服務,以洋務派為代表的買辦化官僚集團產生了。
翦伯贊認為:“洋務派地方上以湘、淮軍閥為首,以主持北洋集團的李鴻章為代表;在朝廷里以軍機大臣恭親王奕為代表,而他們的總后臺是慈禧太后。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外國侵略者在中國的代理人。”
洋務運動有著明顯的兩面性:一方面促進了中國近代工業的發展,相對提升了清朝軍事實力;另一方面從始至終依附于帝國主義列強,具有很強的買辦性。洋務派創辦的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無一不具買辦性的特點。資金來源主要依靠外國資本;技術上依靠洋人、購洋器、用洋法;業務上是外國企業的附屬;創辦者大部分是買辦化的官僚或官僚化的買辦。經濟上的買辦化決定了政治上的買辦化。經濟上、政治上的買辦化決定了軍事、軍隊的買辦化。
洋務派與外國侵略勢力的聯系與交易,在北洋軍閥身上表現得非常突出。
梁啟超揭露李鴻章在合資的“招商局、電報局、開平煤礦、中國通商銀行,其股份皆不少;或言南京、上海各地之當鋪、銀號,多屬其業。”
黃海海戰后,翰林院聯名奏參李鴻章“有銀數百萬兩,寄存日本茶山煤礦公司,其子在日本各島開設洋行三所。”翰林院還奏參李鴻章:“米、煤資敵,釋放日本奸細。”所謂“米、煤資敵”是指甲午戰爭前日本向中國訂購大米和煤炭,因其屬戰略物資,宣戰后按律應停止供貨。但李鴻章強令繼續供貨“以示信用”。于是3萬噸煤炭和3000石大米照常運送日本。
開平煤礦是中國當時最大的煤礦,煤炭亦是戰略物資(軍艦的燃料),但李鴻章卻堅持由英國的怡和洋行控股該礦。連外國人都認為“李的立場值得深思”。
李鴻章辦洋務的主要幫辦、唐廷樞、徐潤等都是外國列強的大買辦,深受李的重用,都曾先后擔任過輪船招商局的會辦、總辦等洋務官員。(唐廷樞在任官職期間還在擔任英國在華最大企業怡和洋行的總買辦。)
買辦化的封建政權與帝國主義列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很大程度上淪為帝國主義在華的代言人。在這種情況下,希望清統治者擔負起領導反侵略戰爭的重任并取得勝利是不可能的。
聯想到:
現在的洋買辦繼續時髦德很,牛×得很、吃香得很!
們刻意把自己的子孫送到敵對國或培養深造、或經營買辦、或立業發展、或樂享天年,還說自己忠于祖國、憎恨敵人,堅決同敵人做斗爭,誰信?
一些任職期間就擅自加入洋籍的官員,起碼是與祖國心存異志,憑什么賴在官位上?
7、列強對日本的唆使、縱容是清朝甲午之敗的國際原因
日本的侵略行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強的支持。美國希望日本成為其侵略中國和朝鮮的助手;英國企圖利用日本牽制俄國在遠東的勢力;德國和法國為了通過日本侵華之機“均沾”新的利益;俄國企圖先隔岸觀火,再乘機渾水摸魚。列強支持或縱容的態度,促使日本底氣十足。
慘重的歷史代價起碼要換來準確、明晰的歷史教訓。以上清朝甲午之敗實實在在的原因種種,怎一句含糊其辭的“凡是落后的,總是挨打的”之淺薄結論就能了得?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