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維新以后,日本確定了侵略中國的大陸政策,實現這一政策的第一階段就是中日甲午戰爭。
今年距1894年日清戰爭(中國稱為甲午戰爭)已有120周年。中國很多地方召開了學術會議,研討這一戰爭。但是在日本,這樣的研究計劃卻聞所未聞。與中國相比,日本對日清戰爭的研究相形見絀。筆者最近整理了有關日清戰爭的研究史,進而有機會撰寫有關日清戰爭的通史,現對日本的日清戰爭研究現狀予以介紹。
日本為什么發動甲午戰爭
中國的歷史教育認為,明治維新以后,日本雖然努力發展資本主義,實現近代化,但由于封建殘余勢力仍然存在,資源貧瘠,國內市場狹窄,人民起義不斷,因此確定了侵略中國的大陸政策,實現這一政策的第一階段就是中日甲午戰爭。
到20世紀70年代止,日本歷史教育對日清戰爭的認識,與中國的上述看法基本一致,并居于主流地位。70年代左右,日本有關日清戰爭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代表作是中塚明的《日清戰爭研究》(1968年出版)、藤村道生的《日清戰爭——東亞近代史的轉折點》(1973年出版)。他們認為,軍部發動了侵略戰爭,日本應從中提高認識,并進行徹底反省。明治維新以后,日本蓄意對中國和朝鮮進行侵略,并一貫實施侵略準備和政策。在此過程中,日清戰爭是重要的一環。同時,他們還認為,日本的近代化與對華侵略政策密不可分。這些看法對日本的歷史教育產生了重要影響。
80年代以后,新一代研究者發表了批判日清戰爭必然論的研究成果。他們認為,日清戰爭以前,大陸侵略路線在日本政府內部處于劣勢,避免同清朝發生戰爭的協調路線占優勢。至于日清開戰問題,盡管對清戰爭準備不充分,但由于對朝鮮問題和日本國內政局的臨時處理,導致日清開戰。此后,以日清戰爭的勝利為契機,日本向重視“大陸政策”的帝國主義政策轉變。他們并不認為日清戰爭是明治維新以來一貫奉行的對華侵略政策的第一階段,而是傾向于強調由于甲午戰爭的勝利,日本的政策向對外侵略轉換。
甲午戰爭有狹義和廣義之分
日清戰爭肇始于朝鮮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要求清朝出兵。對于清軍派兵,日本也決定出兵,進行對抗。1894年6月2日決定派兵之時,首相伊藤博文并無開戰之意。但是,以混成旅團的軍事壓力為背景,加之日本在朝鮮未能實現改變清軍優勢地位這一策略,兼以日本對國內政治危機的處理未能取得實質性成果,撤兵變得更為困難,于是伊藤轉而傾向于對清開戰。
然而,在日清戰爭中,日軍的交戰對象并非僅是清軍。在豐島海戰兩天前,即7月23日,日軍進攻朝鮮王宮,抓捕了朝鮮國王高宗,確立了以高宗生父大院君為首的親日政權,并下令對駐扎牙山的清軍進行攻擊。1894年11月,東學黨起義軍以反日、反親日政權為口號,再度起義。日軍守備隊與朝鮮政府軍一道,對其進行慘絕人寰的殺戮。朝鮮史研究者認為,被殺的農民達5萬人。后來,俄國在朝鮮的影響力得以加強,國王和閔妃遂投靠俄國。1895年10月,日本駐朝鮮公使糾集日本軍人、警察和武士等,殺害了閔妃并焚燒其尸體。這些暴行激發朝鮮儒生發動了第一次義兵運動。
臺灣被日本割占后,當地原住民組成抗日義勇軍,配合黑旗軍,同日本的近衛師團作戰。由于近衛師團未能實現征服臺灣的目標,于是日本增派了第二師團。從1895年5月末戰斗開始,至10月臺南陷落和劉永福撤離為止,戰斗方告結束。雖然11月日本的臺灣總督樺山資紀宣布平定臺灣,但此后原住民的抵抗從未停止。
狹義的日清戰爭,即與清朝的戰爭,從1894年7月25日日軍偷襲“高升”號運兵船起,至1895年4月17日簽訂《馬關條約》為止。廣義的日清戰爭,則包括狹義的日清戰爭、對朝鮮的戰爭、對臺灣原住民的戰爭。日本對清軍的戰爭因《馬關條約》的簽訂而告結束,但與朝鮮和臺灣原住民的戰爭卻持久化。
日本軍部的地位急劇上升
雖然日本通過戰爭將清朝勢力排除于朝鮮之外,但卻導致了俄國勢力的介入。為了使朝鮮屈服,日本犯下了殺害閔妃的暴行,并且殺害了大量的東學黨起義軍和農民,使得朝鮮的反日情緒高漲。日俄在朝勢力的此消彼長,正是日本拙劣的對朝政策的必然結果。
日本使用了約2億日元軍費,從中國獲得了3.5億日元的賠償金。日清戰爭之后,藏相松方正義確立了以俄國為假想敵,以軍備擴張和發展基礎產業為主的財政計劃。日清戰爭以前,伊藤博文和松方正義還能夠控制住軍方過分的軍事要求,但由于戰爭的勝利,軍方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變得難以駕馭。賠償金大部分被用于軍備擴張,擴充基礎產業的財源則只能依靠增稅和募集外債。
總之,對于日清戰爭,相關各國的研究者有必要進行共同研究,這對于推進相關研究是不可或缺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