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1960年災荒
賦琴
·
2014-02-06
·
來源:賦琴博客
1960年前后,災荒究竟餓死了多少人,始終是個迷。左派與右派、漢奸圍繞這個數字針鋒相對。右派、漢奸不放棄任何一個夸大數字的借口和機會。我見到過的最多的數字已達7000萬。左派也竭盡全力批駁右派、漢奸荒謬的結論。左派的各種計算和推論基本在300萬之內。即使政府利用手中的資料做一個科學的數學分析,也未必能得出讓大多數人信服的數據。
其實雙方對那個數字并不感興趣,感興趣的是當時政府多大程度的失職。右派和漢奸的最終目的是給那個時代定罪,從而否定27年毛澤東時代的偉大。
我換個思路來說說這個問題。
首先,活生生餓死和缺乏營養提前病死,這兩者中間沒有確切的邊界。實際上說餓死多少是個說不清的事情。就換一個說法,叫“非正常死亡”。引發非正常死亡的因素很多。戰爭、政局穩定、醫療科技、農業科技、水利條件、瘟疫和其他自然災害,都直接影響社會的非正常死亡人數。盡管說非正常死亡比說餓死要客觀一點,但是戰爭,動亂,特別是出現饑荒,政府的統計工作便會陷入混亂。再加上政府的新聞封鎖,還是說很難界定究竟多少是“非正常”死亡。再退一步,用“少增加”人數,輔以平均壽命,似乎更能評判一個時期政府治理的質量。需要說明的是:
一、少增加不增加,同時平均壽命很長,肯定是最好的。這種情況,對于評價2000年以前的中國沒有意義。
二、少增加不增加,同時平均壽命短,是壞的。一般來說是戰亂加貧困。
三、多增加,同時平均壽命不延長或很少延長,不好。一般來說,戰亂少,貧困。
四、多增加,同時平均壽命大幅度延長,是好的。一般來說是處于戰亂少,從貧困朝著不貧困變化的階段。
既然引用人口統計數據會有人質疑他的來源和權威性,我們就拋開這些數據,依據一些傳統的說法來談。1840年鴉片戰爭時是大約4億人口。1949年解放的時候也是大約4億人口。文革開始的1966年大約7億人口。雖然是大約,確是公認的。后面為了說著方便,把“大約”兩字去掉。
從1840年到1949年,109年中國人口沒有增加。而且這109年中國人平均壽命沒有延長。從1949年到1966年,大約17年(含餓死人的三年)從4億增加到7億,每年增加大約3.5%。在這17年之間,中國人平均壽命大幅度延長。
中華民族,每年人口增加3%至4%是個很容易的事情。保持這個速度不到20年人口就會翻一番。在4億人的基礎上就是每年增加1400萬。解放以前的109年里沒有增加,可以簡單認為每年“餓死”1400萬。也可以說成每年“非正常死亡”1400萬。換成那個最客觀的說法,每年“少增加”1400萬人,總是成立的。雖然這109年期間有戰爭,但是實際上戰爭時間占整體時間的比例很小。毛澤東時代的前17年也有抗美援朝戰爭,全國剿匪,對國民黨殘余戰爭,西藏平叛,對印反擊戰等。前者戰爭因素不比后者更加惡劣。中國太大,每年都有一些地區發生水旱災荒。餓死人主要是水旱災荒造成的。
在中國歷史上幾乎年年都有災荒,局部大面積餓死人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在任何一個地區,少量餓死人也是司空見慣的事情。1942年河南那個大災荒很輕易地被人們遺忘了,還需要用一部小說和一部電影來特別提醒。人口不增長是正常的,每年“少增加”1400萬是正常的,是不會被人格外關注的。至于“少增加”的人口中有多大比例是餓死的,神仙也說不清楚。一部分是餓死的,神仙也否定不了。大家只能憑著良心,憑借對中國歷史的理解了來判斷了。
習慣有人餓死的局面,在農業基本條件沒有改善的情況下,是共產黨取得政權才改變的。解放以后的前10年,共產黨執政,餓死人變得罕見了,所以到了1960年有人餓死才成為嚴重的事件。
最關鍵的是,經過了那場饑荒,中國在國力極其單薄的情況下,依靠人民公社體制,發動全體人民,以最少的成本大量建造水庫。中國現有的水庫絕大多數都是1963年至1976年建的。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水庫,才徹底結束了每年都有水旱災荒,每年都有人餓死的歷史。一直到現在中國人都享受著修建這些水庫的紅利。
說到這里,計較那個數字是什么,有多大意思?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