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歷史事實告訴我們,毛澤東農治思想及其實踐的積極效果是不容抹殺的。借助集體化的組織形式,在政府投資不多的條件下,新中國農民主要通過勞動積累的方式,完成了宏大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程。其中修建水庫8.6萬座、塘壩619萬座,這批水利設施不僅使全國灌溉面積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2.1億畝提高到7億畝,而且成為農業持續發展尤其是糧食增產的重要保證。
新中國的農治活動和農治模式,是毛澤東領導社會主義建設的一項偉大實踐。該模式以集體化為基本依托,通過勞動積累的方式,改變落后的農業生產狀況,引導精耕細作和多種經營,進而推動“在地工業化”和“在地城市化”,實現農民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發展。
積極推動集體化
新中國成立后,實現了“耕者有其田”的目標。然而,農村人多地少,生產條件較為落后,很大程度上處于靠天吃飯的狀態。這嚴重制約了農業的發展,與社會主義進程和工業化發展不相適應,尤其無法滿足對糧食和輕工業原材料的需求。因此,在經歷了短暫的互助組過程之后,毛澤東積極倡導、推動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這構成了他的農治思想與實踐的主要內容。
毛澤東引導、推動農民的集體化,旨在改變中國農村落后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他為這種集體化規定了多重目標,主要包括:發揮集體的合力效應,改變農業發展的惡劣條件,尤其通過治水、拓荒和改土等措施,優化中國的農業生產條件;通過集體的規制,推廣農業“八字憲法”,改良耕種技術,有效地實施精耕細作;發揮集體經濟應有的分工協作優勢,讓部分勞動力從土地上解放出來,開展多種經營,發展農村工業企業,為農村創造“在地工業化”和“在地城鎮化”的條件;以集體經濟為基礎,逐步發展農村的文化、衛生和其他社會事業,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促進農民生活方式的現代化等。
集體化改變農村面貌
歷史事實告訴我們,毛澤東農治思想及其實踐的積極效果是不容抹殺的。借助集體化的組織形式,在政府投資不多的條件下,新中國農民主要通過勞動積累的方式,完成了宏大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程。其中修建水庫8.6萬座、塘壩619萬座,這批水利設施不僅使全國灌溉面積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2.1億畝提高到7億畝,而且成為農業持續發展尤其是糧食增產的重要保證。
中國農業的發展盡管有過十分曲折的過程,但畢竟以世界7%的耕地養活世界22%的人口,為工業化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它借助集體的形式和經濟的發展,使農村掃盲工作取得長足發展,農民通過合作醫療得到基本醫療保障。這些都是備受國際社會稱道的,是后來改革開放能夠取得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
因地制宜開展多種經營
從毛澤東的農村集體化思想和實踐看,合作化時期是精耕細作、多種經營,人民公社化時期是精耕細作加農工商并舉。他認為,把農民組織起來,重要目的之一在于實行分工協作,從而使部分農民從小塊土地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去因地制宜地從事多種經營。他認為,在國家對農民實行主要農產品的統購統銷政策下,只有多種經營的發展才能增加農民收入,鞏固集體經濟。
1956年6月14日,毛澤東致信各省、市、自治區黨委,強調:“有必要號召各農業合作社立即注意多種經營,才能使90%以上的社員每年增加個人收入,否則就是一個很大的偏差,甚至要犯嚴重錯誤。”在人民公社時期,他積極倡導公社要搞“工農商學兵”,并批評蘇聯的集體農莊只搞農業、不搞工業。由此,他大力倡導社隊企業的發展,認為通過社隊企業的發展,可以實現農村的“在地工業化”,進而實現“在地城鎮化”,以化解農村“人多地少”的難題。1966年,他在“五七指示”中再次指出,有條件的農村集體應當辦些小工業。這一指示有力地助推了社隊企業在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的發展。
總之,在合作化運動已經過去半個多世紀的今天,重新領略毛澤東這一時期圍繞合作化而體現出來的農治思想,不僅對我們更加理性地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有著積極意義,也有益于拓展新時期農治戰略和政策的思想資源與思考空間。
(作者單位: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現代化研究所)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