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一生酷愛讀書,對中國歷史和文化有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對于中國古代文化,像他那樣熟悉的不僅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人中,就是在近代的革命家中,都是不多見的。”這個說法并不過分。毛澤東的讀書生活,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的悉心研究,并不只是出于個人的愛好,更不是那種純書齋式的研究,而是為了把握中國的特點,為了從歷史中汲取經驗教訓,促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毛澤東確立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之后,把他所熟知的古代民本思想改造升華為馬克思主義的人民主權的思想。馬克思說:“只有人民對外完全獨立并且組成自己的國家,才談得上人民的主權。”在實踐上,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實現了國家獨立,爭得了人民民主。在思想上,他反復強調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原理,把為人民服務作為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把群眾路線作為黨的根本的政治路線和工作路線,他在這方面所作出的一系列生動而深刻的論述,是對古代民本思想的批判吸收,并在全新意義上加以解釋,深刻地表達了馬克思主義的人民主權思想。
中國共產黨在全國執政后,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捍衛和發展人民主權,跳出中國歷史上“興浡亡忽”的周期率,也就成為毛澤東在新中國成立后經常思考并力圖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在他的許多著作、談話、文稿、批注中都留下了他對此思考的痕跡,其中,也有他以馬克思主義觀點批判吸收古代民本思想及歷史經驗的記錄。例如,他不止一次提到西漢初賈誼的名文《治安策》,稱之為“西漢一代最好的政論”。賈誼是一位有獨立見解且敢于直言的年輕人,有濃厚的民本思想,他曾提出:“夫民者,萬世之本也,不可欺”。他看到漢初社會奢侈之風已起,豪強掠奪造成社會不穩定,因而提出要百官清廉和農業為本,以求得長治久安。毛澤東很重視這兩點,認為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仍然值得大家注意,他要求高級干部要多讀幾遍《治安策》。毛澤東還很重視賈誼的另一篇論文《過秦論》,這是賈誼縱論秦朝興亡的經驗教訓,為漢文帝改革政治、克服社會弊端提供歷史借鑒。意思是說:秦王在統一六國時,可以用暴力取得成功;統一天下之后,就應該順應人民的意愿,施行仁政,才能保住天下。而秦始皇對人民施以暴政,所以很快被人民起義所推翻。毛澤東很重視賈誼總結歷史經驗所得出的“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這個結論,并專門在批注中加以引用。
1967年,毛澤東在一次中央會議上向領導干部推薦《觸龍說趙太后》一文。《觸龍說趙太后》在論及眾諸侯沒有一個子孫三世保住王位的原因時說:“比其近者禍及身,遠者及其子孫,豈人主之子孫則必不善哉,位尊而無功,俸厚而無勞,而挾重器多也”。這體現了古代民本思想中“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重要觀點,說明執政者要有功于民,有勞于民,并要教育子女不能持“無功之尊,無勞之俸,以守金玉之重也”。毛澤東是從防止和平演變、維護人民主權這個關系社會主義事業生死存亡問題的高度,來批判地吸收上述民本思想的觀點的。
毛澤東在許多場合都博引歷史典故,談論歷史人物,而他關注的焦點卻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際。建國以后,他經常思考如何能夠使黨和國家防腐拒變保持人民政權純潔性的問題,他經常從包括民本思想在內的傳統文化中引出新義,教育干部要密切聯系群眾,忠誠地為群眾辦事,防止成為騎在老百姓頭上的“新貴”。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