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柱:毛澤東思想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的堅持和發展
科學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僅關系到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走向,也在一定意義上影響到世界歷史的走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概念確立之后,我們黨的歷次代表大會都對它做出了科學的定位,即既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同當代中國國情和新的時代特征相結合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習近平同志用更明快的語言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社會主義,離開了科學社會主義就會影響我們前進的方向。同樣,如果拋棄毛澤東思想也會影響我們政策的走向。毛澤東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指導地位,這一點不能否認,不能淡化。為什么這樣說?因為毛澤東思想具有普遍性。我想從兩個方面進行說明。
一、毛澤東思想作為黨的一個指導思想,它解決的是一個帶有時代性的問題。毛澤東思想的中心是要解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國家進行的資產階級革命、如何和社會主義前途相連接的問題。中國經過無數痛苦的探索之后,證明只有毛澤東思想才是正確的。毛澤東提出了完整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學說,把資產階級性質的民主革命賦予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含義,其前途可以避免資本主義而必然走向社會主義。為了實現目標,毛澤東還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戰略策略思想,比如三大法寶、三大作風、中國革命的新道路、黨的思想路線等等。這些方面是具有普遍性的。今天毛澤東思想及其話語體系已經深深地在中國人民中扎根。
二、1956年中國進入社會主義之后,毛澤東提出一個戰略性任務,就是要進行把馬列主義同中國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實際進行第二次結合的任務。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思想。從民主革命到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建立是第一次結合。第二次結合的內涵究竟是什么?我們一般講,第二次結合是探索自己的建設道路,這是沒有錯的,也非常重要,但是我認為僅僅這樣概括是不夠的,不能夠反映毛澤東生命最后二十年的全部理論和實踐活動。以往解釋為,毛澤東的探索出現了1958年“大躍進”的錯誤,后來就轉入搞階級斗爭擴大化。我認為這種看法不全面。毛澤東的探索不是一大探索而是兩大探索,即他除了探索中國社會主義的建設道路之外,還在努力探索一條能夠保證黨和國家政權純潔性的有效途徑。
我認為,這兩個探索都和蘇共二十大有關系。蘇共二十大上,赫魯曉夫全盤否定斯大林,毛澤東當時講了他的一個心態,一則以喜,一則以憂。一則以喜,他在八大期間多次跟外國代表團談話時提出,實際那個舊蓋子沖破了,過去的確是一個蓋子,現在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讓人敢于講話;一則以憂,就是他認為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從內容到方法都有嚴重錯誤。毛澤東在當時看到了,預見到了,如果革命的歷史被全盤否定,就有可能導致社會主義制度被顛覆,因為蘇聯的社會主義制度是蘇聯革命的結果。這個預言被蘇東劇變證明了。在中國革命勝利的曙光在地平線露頭的時候,毛澤東就在考慮取得政權以后能不能鞏固政權的問題。毛澤東生命最后二十年這兩大探索是同時開始的。當然這兩大探索都不完全是成熟的,但是有著巨大的、長遠的歷史意義和戰略意義,也仍然是我們今天面對的歷史性任務。在這兩大探索里面,毛澤東不但在物質建設上取得了巨大成就,為后來奠定了寶貴的物質基礎,而且在如何建設、如何鞏固社會主義的問題上積累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這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對我們黨都是極其寶貴的,是我們黨走向成熟的必不可少的條件。
三、毛澤東還提出了許多理論觀點,為我們建設、鞏固社會主義提供了極其重要的理論基礎。毛澤東思想的的確確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的豐富和擴展,在這個方面毛澤東提出了許許多多寶貴的觀點,我這里主要是講兩條。
第一,對什么是社會主義的探索有了新的突破。中國共產黨對究竟什么是社會主義的探索從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就開始了。中國第一個馬克思主義者李大釗在20世紀二十年代就指出,他力圖回答什么叫社會主義。他根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十月革命經驗,大體上從四個方面即無產階級專政、公有制、按勞分配、計劃經濟來闡述什么叫社會主義。毛澤東更是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到上世紀五十年代他就提出了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這是中國共產黨對于什么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理論成果。毛澤東第一次把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這兩種矛盾概括成人類歷史的基本矛盾,也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當然,兩種矛盾的思想最早是馬克思提出的。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有一段經典表述,奠定了唯物史觀的理論基石,但是馬克思并沒有用基本矛盾這個概念。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基本矛盾是恩格斯最早提出的。恩格斯在《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一文中,指出現代社會的基本矛盾是生產的社會化和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恩格斯雖然提出了基本矛盾的概念,但是他并沒有把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矛盾概括進去。基本矛盾是一切社會矛盾產生的根源,作為社會矛盾除了絕大部分來自生產力和生產關系這個基本矛盾之外,還有一部分是來自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毛澤東第一次把兩種矛盾都概括成為社會基本矛盾,這就是創新這就是貢獻。
這樣一個貢獻對社會主義社會建設和鞏固起什么作用?我覺得主要有三個方面的作用:
第一個方面就是指出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動力是矛盾,要承認矛盾、解決矛盾才能推動社會發展。一個矛盾解決了,又有新的矛盾被發現、解決,然后再推動社會發展。這樣我們就在社會矛盾面前處于主動地位。
第二個方面是闡明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特點,即它從基本方面來說是相適應的,因此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任務不是搞階級斗爭,而是向地球開戰,是在新的生產關系的保護下發展生產力,這樣就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奠定了理論基礎。
第三個方面是闡明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還有不相適應的方面,這是非基本方面,因為基本方面是相適應的。這可以依靠社會主義制度本身通過調整、改革來進行,這就為社會主義改革指明了方向和任務,即改革是為了發展完善社會主義,而不是相反。
任何社會都存在兩種不同性質的矛盾。有意義的是,毛澤東明確提出,我們在奪取政權之后,大量的主要的矛盾是內部矛盾,也就是說社會主義社會的政治生活的主題是正確解決人民內部矛盾,這就為社會主義社會民主建設奠定了理論基礎。
第二,毛澤東在經濟思想理論方面有很多好的提法。其中有一個提法對科學社會主義、對馬克思主義所有制理論有重要發展。在1959年到1960年,毛澤東提出,所有制解決之后最重要的問題是管理問題,也就是人與人的關系問題。他認為所有制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不會變,它有相對穩定性,但是人與人的關系會發生變化。有兩種變化,一種是往好的方面變,往同志式的平等的關系方面變;一種是向壞的方面變,重新建立起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關系,也就是說名義上還是公有制,但內部發生變化。在《共產黨宣言》里面,馬克思把他的理論概括成一句話,即消滅私有制。當時馬克思恩格斯根據歷史條件就認為解決世界上的不平等、不公平、被顛倒的歷史,就是要把生產資料私人所有變成整個社會所有。毛澤東回答了所有制改變之后的問題,即所有制雖然變了,它還有可能發生逆向發展。毛澤東為了防止中國發生變化,進行了多方面的理論、實踐探索,提出了許多問題。比如,關于社會主義社會階級的理論對今天來說是非常有意義,即既要肯定大規模的群眾性暴風驟雨式的階級斗爭基本結束,階級斗爭不是主要的,但是又要肯定階級斗爭還長期存在,是曲折的,在一定條件下會激化;他提出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誰勝誰負的問題沒有解決;根據當時國際上出現的問題,毛澤東看到,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出現了現代修正主義,盡管在革命中,我們對這個概念用得不徹底,但是從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來看,毛澤東作出的這個判斷是準確的,這對我們非常有意義;再比如,他認為,誰也消滅不了中國共產黨,唯一能夠打敗它的就是它自己,等等。
總之,毛澤東提出的第二次結合包含了兩大探索,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的重要豐富和發展,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此文為作者2013年11月1日在中國社會科學院首屆“科學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論壇上的主題發言)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