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6周年紀念日,9月18日是九一八事變發生80周年。回顧這場艱苦卓絕而又波瀾壯闊的反侵略戰爭,中國共產黨無疑在其中起到了領導全民族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作用。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執掌抗戰舵輪,在于她準確把握和正確處理了中日民族矛盾和國內階級矛盾的關系,實施了有別于國民黨片面抗戰的全面抗戰路線,建立了最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帶領中國人民用自己的力量贏得了民族獨立,再造了民族尊嚴,迎來了中華民族由衰敗到振興的歷史轉折點。
1931年,日本侵略者在中國東北制造了九一八事變,開始了侵吞中國的罪惡戰爭。1937年,日本侵略者進而挑起盧溝橋事變,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從此,中華民族進行了一場艱苦卓絕的反侵略戰爭,歷時8年把日本侵略者趕回了東瀛島,收復了包括臺灣、澎湖在內的國土。國共兩黨本著“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的精神,在抗日大旗下實行第二次合作,攜手共赴國難,創造了全民族共同抗戰的大局面,決定了日本侵略者必然覆滅的命運。在這場浴火重生的偉大民族解放戰爭中,中國共產黨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歷史和人民的選擇,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救國的重心。
敵后戰場牽制6成以上侵華日軍,促使美國政府不顧國民黨反對,主動接觸中國共產黨
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曙光已高高升起,太平洋戰場上的盟國軍隊形成了壓倒性優勢,然而中國戰場卻出現了與之不相協調的情景。4~12月,日軍欲以50余萬兵力打通大陸交通線,從豫中打起,一路打到廣西;國民黨軍隊節節潰敗,正面戰場上的100萬部隊無力阻止日軍實現作戰企圖。但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敵后戰場在渡過了最困難時期后,開始了新一輪大發展,開辟了大片新的敵后根據地,展開了局部反攻。到1945年4月中共七大召開時,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抗日根據地遍布華北、華東、華南、西北等廣大地域,人口達到9500余萬,軍隊達到91萬,鄉村中不脫產民兵達到220萬。如果說在戰略防御階段,國民黨正面戰場抗擊了大部分侵華日軍的話,那么在戰略相持階段,侵華日軍的大部分力量則逐步壓在共產黨的敵后戰場。在1943年,侵華日軍的64%、偽軍的95%為敵后戰場所負擔,國民黨正面戰場只負擔了日軍的36%、偽軍的5%;即便是在日軍舉行打通大陸交通線作戰期間,敵后戰場仍然抗擊著56%的日軍,國民黨正面戰場抗擊的日軍僅占44%。
因為有了這樣一種鮮明對照,原來對中國共產黨根本沒有什么興趣的美國政府不顧蔣介石的強烈反對,開始積極接觸中國共產黨。1944年七八月間,美國分兩批向延安派出了由包瑞德率領的18人軍事觀察組。美國政府接觸中共,其戰略意圖很明確:一是刺激蔣介石對日采取更積極的行動;二是增強主導中國事態發展的能力;三是擴大情報渠道;四是取得中共對其在華北、華東地區軍事行動的配合。美國政府是為了自己的戰略利益接觸中共的,但可以從中看出,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抗日軍民已經成為左右中國戰場的強大力量。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支力量,中國的抗日戰爭才能避免半途而廢或中途妥協,才能完全徹底地把日本侵略者驅逐出中國,收復被日本鐵蹄踐踏的全部國土。
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共產黨朝氣蓬勃、銳意進取、自我犧牲,表現出了勃勃生機,給中華民族帶來了希望。誰能給人民帶來希望,人民就擁護誰、跟誰走。國民黨在抗戰之初曾表現出了進步性,把主要力量用于對日作戰,并于1938年制定和頒布了《抗戰建國綱領》,提出了一整套動員全國力量抗戰的政治、外交、軍事、經濟、教育的方針政策,反映了人民要求抗戰,要求改革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的愿望,有了一些新氣象。但在1939年初的五屆五中全會以后,國民黨的保守性、頑固性逐步壓倒了其有限的進步性。它堅持一黨一階級的專制,堅持政治經濟壓迫,其統治區域內民生凋敝、財政恐慌、政治腐敗、人心渙散、士氣低迷,特別是戰場上的拙劣表現,使得國人對它越來越不抱希望。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抗日根據地卻截然相反,經濟發展、軍民團結、上下一致、士氣高昂,共產黨獲得了根據地人民的由衷擁戴。就連原本對中國共產黨一無所知、也無特殊好感的美軍觀察組成員,在把國民黨統治區和共產黨的敵后抗日根據地加以比較后,也不能不得出“中國的命運不是蔣的,而是共產黨人的”的結論。
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在于其戰略指導順應了歷史和民心
抗戰初始,中國共產黨的力量非常弱小,軍隊不過3萬余人,根據地偏居陜北一隅,然而不到8年時間,其領導的敵后抗日根據地遍布大半個中國,力量增長了數十倍,樹立起崇高的威信。這其中的秘密,就在于中國共產黨贏得了人民的擁護和支持。而中國共產黨能夠贏得人民的擁護和支持,從根本上說,就在于它的戰略指導順應了歷史,順應了民心,從而掌握了抗日戰爭這艘航船的舵輪,把這場民族解放戰爭引向了勝利的彼岸。
第一,一條基線。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的戰略指導,以準確把握和正確處理中日民族矛盾和國內階級矛盾的關系為基線,從而制定和實行了一整套符合國情、反映人民愿望的路線方針政策。在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把中華民族推到了亡國滅種境地的時刻,中國共產黨緊緊抓住成為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中日民族矛盾,堅決服從抗日救國的民族大義,積極推動建立最廣泛的、不分階級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動員和團結一切力量驅逐日本帝國主義出中國。同時,對國內階級矛盾并未消解這一現象始終保持高度清醒,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堅持團結-斗爭-團結的方針,堅持“有理、有力、有節”地打退頑固派制造的一次又一次反共高潮。緊緊扣住正確處理中日民族矛盾和國內階級矛盾關系這條基線,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發揮了中堅作用,成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倡導者和創建者,同時又是堅持者和領導者。
第二,全面抗戰。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之間的嚴重分歧之一,就是實行全面抗戰,還是片面抗戰。國民黨實行片面抗戰,拒絕政治、經濟改革以調整國內階級關系,反對廣泛發動人民,限制人民自動團結起來進行抗日,把希望放在國際援助上面。而中國共產黨堅決主張最廣泛動員人民的全面抗戰,堅決反對拋開人民甚至壓制人民的片面抗戰。而要實行全面抗戰,就要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框架內積極推動社會改革和進步,結束專制,建立聯合政府,聯合各階級執政,給人民以民主和自由,減輕剝削,改善人民的政治生活和經濟生活,使人民看到抗日戰爭既是趕走日本侵略者的民族戰爭,又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革命戰爭,從而全面調動人民抗日的積極性。中國共產黨提出并認真實行了旨在堅持全面抗戰的《抗日救國十大綱領》,始終把勝利的基點放在發動和依靠人民上面,正確解決了抗日戰爭的力量問題,為把抗日戰爭進行到底提供了根本保證,有力制止了任何中途妥協和投降。全面抗戰路線是勝利的路線,而片面抗戰路線則是失敗的路線,是可能走上妥協道路的路線。
第三,人民戰爭。抗戰初起時,中國共產黨的軍隊開赴前線,國內外一些人很看不起,以為抵抗日本侵略主要還是靠國民黨。然而,歷史證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是最有力量的。中國共產黨堅定地實行人民戰爭,緊緊地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唯一宗旨,實行軍民一致、官兵一致、瓦解敵軍的原則,實行高度機動靈活的游擊戰又不放松有利條件下的運動戰,實行最廣泛地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和武裝群眾,實行主力兵團、地方兵團和民眾武裝相結合的武裝力量體制,實行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盡可能地減輕人民負擔,從而緊緊地和敵后人民相結合,造成了陷敵于被動挨打的人民戰爭汪洋大海,使日本侵略者遭到滅頂之災;而中國人民也從中體會到了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實行真正的人民戰爭,只有人民戰爭才能徹底打敗日本侵略者。
第四,人民軍隊。中國共產黨要貫徹全面抗戰路線,實行真正的人民戰爭,堅決制止任何妥協或投降,徹底打敗日本帝國主義,建設光明的新中國,就必須擁有一支人民軍隊。毛澤東總結抗日戰爭的基本經驗,明確指出:“中國人民要自由,要統一,要聯合政府,要徹底地打倒日本侵略者和建設新中國,沒有一支站在人民立場上的軍隊,那是不行的。”為了共同抗日,中國共產黨作出重大讓步,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新編第四軍,摘掉了軍帽上的紅星,換成青天白日徽。同時,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在國民黨頑固堅持一黨一階級專制,拒絕實行聯合政府的情況下,牢牢抓住黨的“軍權”不放,堅持黨領導軍隊的基本制度,堅持黨在軍隊中的革命政治工作,確保人民軍隊性質。有了一支黨絕對領導下的人民軍隊,抗日戰爭的前途就不是由脫離人民的少數人說了算,而是由中國人民說了算了,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和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有了可靠保障。
第五,自力更生。在整個抗日戰爭進程中,中國共產黨一直主張爭取國際援助,不僅要爭取社會主義蘇聯的援助,而且要爭取英、美等西方國家的援助,認為這種援助是徹底戰勝日本侵略者的重要外部條件。同時,中國共產黨又認為,徹底驅逐日本侵略者,主要還是靠中國人民自己。只要把人民的力量動員起來,整個民族團結一致,中國完全有能力打敗貌似強大的日本侵略者。戰爭指導者既要致力于建立國際抗日統一戰線,又要致力于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后者是主要的;抗日戰爭能不能取得最后勝利,主要還是看中華民族能不能實現大聯合,能不能團結起來舉行以徹底驅逐日本侵略者為目的的反侵略戰爭。8年抗戰,中國共產黨堅定地依靠人民的力量,扎扎實實并卓有成效地進行動員人民、組織人民的工作,把一場反抗日本侵略者的人民戰爭開展得有聲有色、威武雄壯,把廣大敵后根據地建設成為充滿生機、充滿希望的解放區。中國人民從這場戰爭中深切感受到,有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人民完全可以自己來決定自己的命運。
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贏得的第一場反侵略戰爭,向全世界展現了中國人民捍衛獨立自由的堅定意志,同仇敵愾、前赴后繼、不屈不撓的奮斗犧牲精神,可以戰勝一切敵人而不被任何敵人所屈服的強大力量。中國共產黨在這場戰爭中的偉大功績,就在于她實行了一整套立足于動員人民、組織人民的戰略策略,把蘊含在人民中間的那股強大力量喚醒了,組織了起來,形成了蕩滌和沖決日本侵略者的勢不可當的洪水激流,帶領中國人民用自己的力量贏得了民族獨立,再造了民族尊嚴,迎來了中華民族由衰敗到振興的歷史轉折點。
(《環球視野globalview.cn》第409期,摘自2011年9月19日《中國國防報》)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