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日本在侵華八年中(不包括東北),死傷官兵133萬余人,中共領導的抗日軍民殲滅日軍52萬多人,占40%;殲滅偽軍118萬,幾乎百分之百。國民黨軍隊殲滅日軍80萬,占60%,基本上沒有偽軍。
偽軍絕大部分是國軍投降的,甚至還繼續享受日軍和國軍政府的雙重軍餉。
核心提示:日本在侵華八年中(不包括東北),死傷官兵133萬余人,中共領導的抗日軍民殲滅日軍52萬多人,占40%;殲滅偽軍118萬,幾乎百分之百。國民黨軍隊殲滅日軍80萬,占60%,基本上沒有偽軍。
本文節選自《過去的經驗與未來的可能走向》 作者:袁成毅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原題為:抗日戰爭研究中的若干“計量化”問題
計量史學是20世紀50年代以來在社會科學的影響下形成的一種史學研究方法。學術界對于計量史學的概念、內涵雖然有不同的闡釋和實際運用,但通常情況下,我們還是可以簡單地將其概括為對一系列可以量度的現象進行的歷史研究。[1]
80年代以后,此方法受到中國學術界的重視,以抗日戰爭史研究為例,計量化除了在傳統的戰時經濟、財政、金融等領域廣為運用外,在我們以往習慣“定性”的方面也得到了較為普遍的運用,對抗日戰爭史學科的健康發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抗日戰爭為對象的學術研究,早在抗戰結束時就已經開始。[2]早期的研究非常注重“定性”,在抗日戰爭史的著述中,通常多用一些較為模糊的諸如“起了決定作用”、“占據主導地位”、“中流砥柱”、“不可估量”、“無以計數”等語匯。
其實這些概念或多或少還是隱含著計量或統計的內涵,只不過由于史學工作者出于具體考證的困難或者缺乏計量的觀念,使本來可以進行定量判斷的概念變成了缺乏定量依據的簡單定性。事實上,作為一場舉全民族之力抗擊外來侵略的戰爭,從一次具體戰斗到一場較大規模的戰役,從敵我雙方的基本力量、戰爭的投入到戰爭的直接和間接影響等等其實都是可以也是應當計量化的。
近30年來的抗日戰爭史研究中,計量化的研究隨處可見,但大體上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重要領域:第一,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和中共領導的敵后戰場抗敵的不同戰績和貢獻;第二,中國抗戰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所作出的貢獻;第三,日本侵華戰爭給中華民族造成的損失以及對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延誤。[3]
兩個戰場的計量化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的30多年里,抗日戰爭史的研究逐步趨向理性與客觀,即一方面堅持了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中流砥柱”的立場,同時也肯定了國民黨廣大愛國官兵以及全國各抗日階層的作用,這種理性回歸的過程,往往是通過計量化的研究得以實現的。
早期的抗日戰爭史基本上被納入中共黨史的敘事框架,因此在講到抗戰的貢獻時,雖然也有一些計量化的表達,但僅僅關注到抗戰時期中共的發展和抗日戰績,這一現象一直持續到上世紀80年代初期,當時出版的一些著作是這樣表述的:“在八年抗戰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和解放區,得到了空前的發展與擴大,建起了從東北到海南島的十九個解放區,擁有人口一億二千余萬,人民解放軍發展到一百二十萬,為奪取民主革命在全國的勝利準備了條件。”[4]“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堅持人民戰爭路線的結果……在八年抗日戰爭中,我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抗日縱隊,抗擊了侵華日軍的百分之六十和偽軍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對敵大小戰斗十二萬五千一百余次,斃傷日偽軍一百零一萬余名,俘獲日偽軍五十一萬九千余名,投誠反正日偽軍十八萬四千名,總共日偽軍損失兵力一百七十一萬四千余名。”[5]
在這些表述中,我們只看到了中國抗戰的一個戰場,根本看不到抗日戰爭存在兩個戰場的客觀事實。差不多也正是從80年代初開始,學術界在基本肯定上述觀點的同時,通過計量來對國民黨正面戰場作正面的評價,如王振德就認為,由于共產黨的統戰政策,國民黨始終留在了統一戰線內,22次會戰,主要戰斗1117次,抗擊了侵華日軍的50%以上。[6]這一時期,隨著海峽兩岸關系的不斷緩和,戰后國民黨方面出版的著作如國民黨中央黨史會編印的《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戰爭時期》、蔣緯國《抗日御侮》、吳相湘《第二次中日戰爭史》以及國民黨軍政要人何應欽、白崇禧等軍事報告中所列的國民黨軍方統計資料,也被學術界廣為引用,這樣,對于1938年武漢失守以前國民黨正面戰場的肯定差不多成了學界的共識。
此后,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也有學者通過計量化的分析,對相持階段以后國民黨“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觀點也提出了質疑。江于夫認為,從武漢失守到太平洋戰爭期間,國民黨正面戰場組織了南昌會戰等9次大規模戰役,占國民黨22次會戰的41%,甚至有過一些攻勢作戰,難能可貴。這一時期國民黨還有大的戰斗496次,占整個抗戰時期戰斗的44%,共傷亡137.6萬人,占整個抗戰時期傷亡人數的43%。[7]作者通過這些數據得出了國民黨在相持階段仍積極抗日的觀點。在對正面戰場戰績給予肯定的基礎上,也有學者看到了這種簡單的計量所帶來的問題。魏宏運認為:“兩個戰場抗敵的比例,經常有些變化。數字的計算,因學者們各自的方法不同,自然略有不同。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敵后游擊戰爭已奠定了基礎,成為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這樣講,是不過分的。如果沒有游擊戰爭牽制,吸引日軍的大量兵力,中國的大西南和西北,就會遭受敵騎的踐踏,就有淪陷的危險,那么日本就可能宣布,它征服了中國。”[8]
張廷貴則具體分析了兩個戰場的殲敵總數,認為日本在侵華八年中(不包括東北),死傷官兵133萬余人,中共領導的抗日軍民殲滅日軍52萬多人,占40%;殲滅偽軍118萬,幾乎百分之百。國民黨軍隊殲滅日軍80萬,占60%,基本上沒有偽軍。
從殲滅日軍的絕對數字看,國民黨多于我軍,但按軍隊人數比例計算,中共軍隊數量少(抗戰開始為五六萬人,抗戰勝利時為94萬人),國民黨軍隊數量多(抗戰開始時陸軍170多萬人,抗戰結束時為440萬人),中共軍隊殲滅日偽數則多于國民黨的兩倍。他認為這些數據進一步顯示了敵后戰場在全國抗戰中的偉大作用和地位。[9]
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戰場雖然存在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之分,但它畢竟是一場全民族抗擊日本侵略的戰爭,因此也有些著作更關注將兩個戰場的戰績加以綜合,軍事科學院所編《中國抗日戰爭史》中,認為“中國抗日戰爭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開始,到1945年9月日本投降簽字,歷時14年之久。特別是在1937年七七全國開始的3000個浴血奮戰的日日夜夜中,中國軍隊進行重要戰役200余次,大小戰斗近20萬次,殲滅日軍150余萬人,殲滅偽軍118萬人。”[10]
中國官方在紀念抗戰勝利六十周年時候,也明確地做出了如下的定性表述:“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軍隊,分別擔負著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的作戰任務,形成了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略態勢。”[11]由此可見,關于兩個戰場的戰績問題,從最早的只計中共領導的武裝力量的抗日戰績,到兼計敵后和正面兩個戰場的戰績,進而將正面和敵后兩個戰場的戰績合成一個中國抗戰的整體,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備注:按慣例注釋隱去)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