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發表后,有朋友說你嘴上講“第一槍”不重要,一邊又寫了這么多,不還是承認“第一槍其實很重要嗎?非也。其實那篇文章正文的第一和最后一段是寫給左翼看的,而中間那一段是寫給右派看的:因為左翼一般理解力比較強,看完第一和最后一段基本上就明白“第一槍”重不重要了;而右派理解力比較差,你不多寫點他們就還是要冒傻氣,本人秉著博愛之心,才拉拉雜雜寫了那些,望有關諸君莫訝。不過后來我發現有右派還是理解不了,那如果不是立場問題,就只能是智力問題了,本人也無能為力。
另外感謝雨夾雪及其他同志的批評。雨夾雪同志固執于戰爭名稱之事,雖也是為了正本清源,但是否有矯枉過正之嫌,望同志再思。我個人以為,這件事實在是不值得進行往復的論辯。關于同志引用的國共內戰之例,國共內戰有一個停戰協定作為前提,所以“第一槍”涉及到毀約和信義問題,其與朝鮮之事有異,不知同志以為然否?
四問之二:戰爭開始于何時?
很多時候我們在媒體上聽到“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突然爆發”這樣的話,仿佛在那一天,因為有人不小心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才放出了名為“朝鮮戰爭”的魔鬼。朝鮮戰爭真的是“突然爆發”的嗎?正是由于這個“突然爆發”的錯覺,“第一槍”才變成了糾纏的戰場。而下面我們就來談談在“突然爆發的朝鮮戰爭”之前的朝鮮戰爭。
南北雙方正規部隊的戰爭,據美國遠東軍總司令部情報參謀部(G-2)的資料,開始于1949年1月29日——即在蘇軍全部撤離(1948年底)和南朝鮮國防軍接替美軍的38度線以南防務后(1949年1月),小規?;蛘哒f是“低強度戰爭”(文京洙《韓國現代史》)就已經展開。在1950年6月25日的全面戰爭到來之前,雙方武裝沖突達到874次(南朝鮮方面資料);在1949年1-9月間,南朝鮮共發動攻擊432次,參加人員49000人,涉及13郡45面136里(郡面里俱為朝鮮行政區劃單位),71次伴隨有飛機,42次出動艦艇(北朝鮮方面資料);1949年5月4日,原日本關東軍“金特遣隊”頭目金錫源指揮南朝鮮軍主力部隊第一師發動大規模進攻,在朝鮮歷史上“三都”之一的開城爆發了長達1周的戰斗(北朝鮮和美軍G-2資料);5月6日,美軍軍事顧問團司令官羅伯茨說,“韓軍在開城方面向北推進了4公里?!?月21日,甕津邊境發生激戰,人民軍最初取得優勢,往南深入了5公里,隨后南朝鮮以5個營兵力反攻,又向北推進了10公里,后又被人民軍擊退;6月5日,南朝鮮軍在甕津半島成立戰斗司令部,前偽滿大尉金白一任總指揮;6月7日,南朝鮮軍偽裝成人民軍,占領了位于38度線以北2公里的高地,并以此為基地向8公里之外的苔津邑發動進攻,并在18日占領銀波山;6月29日,南朝鮮軍又派遣出以右翼暴力團體“西北青年團”為骨干的特務部隊“虎林部隊”滲透到38度線以北,其中有些人一度到達元山附近的安邊地區,不過最后均遭痛殲。值得一提的是,“聯合國朝鮮委員會”(UNCOK)曾在6月26日視察甕津,結果在27日出臺了一個完全偏袒南朝鮮和美國的報告,其當時的公正性可見一斑。7月,南朝鮮軍第十聯隊長宋堯贊對襄陽人民軍陣地發起進攻;8月,南朝鮮海軍特殊部隊分乘6艘艦艇襲擊黃海道38度線以北的夢金浦,擊沉人民軍船舶4艘,俘獲1艘,雙方把戰火從陸地又燒到了海上;10月14日,北朝鮮第三警備旅向法音山高地的南朝鮮軍展開進攻,并占領了這兩個高地;1950年6月23~24日,即全面戰爭的前夜,南朝鮮海軍軍官李龍云率領一支艦隊進攻海州(以上請參見曹中屏、張璉瑰等編著《當代韓國史》)。進入1949年10月以后,南北雙方的“低強度戰爭”曾一度有所緩和,主要原因是焦頭爛額的李承晚政權必須全力去應付南方內部的戰爭。下面就轉入在“突然爆發的朝鮮戰爭”之前朝鮮半島南部地區更為血腥殘虐的戰爭。
提起南方的戰爭首先就要說到朝鮮現代史上最黑暗一頁的濟州島“四·三事件”,而我個人也傾向于將“四·三事件”作為朝鮮戰爭真正的起點?,F在一說濟州島,中國人最多聯想到“旅游,賭場,漢拏山”一類與玩樂有關的事情,但好象很少有人知道,1948年之后,這里卻成為了人間的地獄。所謂“四·三事件”簡單地說就是濟州島人民在南朝鮮勞動黨的領導下為了“阻止單選單政﹐建立自主統一國家”(姜禎求《美國的朝鮮半島戰略與朝鮮的分斷——以四.三抗爭為中心》)而在1948年4月3日發動武裝起義,以及隨后在美軍政廳、南朝鮮“國防警備隊”、極右翼暴力團體“西北青年團”指揮下進行的大規模屠殺事件。濟州島在朝鮮歷史上一直有著其特殊的精神氣質。戰前島上除高夫梁三姓之外,居民多是李朝中期以前流放或流落而來的所謂“賤民”后代,在日本殖民統治初期赴日的約20萬朝鮮人中也大半是濟州島出身。殖民主義統治下的濟州島,很多人“或被拉進日軍服兵役,或在中國大陸參加抗日八路軍,經過戰爭的洗禮,大多受到革命的進步影響”(上引《當代韓國史》)。美國和李承晚試圖通過“5·10”選舉,成立反民族的分裂政權,當然遭到了進步愛國并且極具反抗精神的濟州島人民的強烈反對,于是在4月3日這一天,以朝鮮三大名山之一的漢拏山為基地,揭竿而起。由于起義直接威脅到了美國和李承晚分裂政權的合法性,美軍遂派出迪恩少將(美軍政廳長官)赴濟州島指揮鎮壓,實行“燒盡、殺盡、搶盡”之三光政策,大規模的屠殺就地展開。尤其到了1948年8月15日李承晚的分裂政權正式確立之后,所謂“討伐”行動更為瘋狂:“擔任鎮壓行動隊的是由美國所培養的爪牙﹐也就是由親日派領導的警察﹑軍隊及暴力青年團等。原原本本地接受這些美軍政時代的爪牙集團的李承晚政權﹐將距離海岸線五公里以上的島中央地區一律劃為敵區﹐自四八年十一月開始展開殘酷的焦土化計劃”(姜禎求上引文)。在此期間,不光是游擊隊員,老弱婦孺,一概遭到殺戮,輪奸和酷刑遍布全島,其殘虐性令人發指。據2003年10月發布的《濟州四·三事件真相調查報告書》說,事件的犧牲者達到2.5~3萬人,也就是說屠殺了當時濟州島總人口(28萬)的1/10,而且80%以上都是無辜百姓(上引文京洙及姜禎求)。不過殺戮并未止步于1948年,朝鮮戰爭全面爆發后,對“四·三事件”關聯者及其親屬的大規模的“討伐”、處刑、虐殺再度開始,直到1957年4月最后一名游擊隊隊員吳元權被捕(文京洙上引書),據推測總共已有7萬~8萬濟州島島民被殺,并造成大批島民逃往日本避難,到1957年,濟州島總人口據說已從1948年事件發生前的28萬人銳減到1957年的約3萬人?!八摹と录钡耐罋⒁幠km然還不能與朝鮮戰爭全面爆發后的“保導聯盟事件”相比,但考慮到濟州島的原有人口數以及屠殺的殘虐程度,還有帶給濟州島人民的精神創傷,政治心理的扭曲,確實可說是“韓國現代史中總體悲劇之一部份的極端表現”(姜禎求上引文)?!八摹と录边€證明了美國和李承晚為了維持分裂政權不惜采用最為野蠻殘暴的手段,從而使得朝鮮半島和平統一的希望愈加渺茫,因此從大的歷史角度來看,朝鮮戰爭的真正發動者的確是美國和李承晚。“四·三事件”同時引發了動搖分裂政權的“麗順起義”。1948年10月19日,前往濟州島進行“討伐”作戰的左翼軍人發動起義,到21日起義軍已控制麗水、順天、寶城、光陽等郡全境;21日李承晚在光州成立以宋虎聲準將為司令的“討伐叛軍司令部”,隨后在美軍飛機坦克的大舉支援下,發動了對起義地區的血腥圍剿,屠殺愛國軍人和無辜市民近1萬人,逮捕23000人。起義軍之后依托智異山、五臺山、太白山以及漢拏山等山岳地帶開展大規模游擊作戰,游擊戰擴展到南朝鮮133個郡中的118個郡。1949年11月起,李承晚調動8個國防軍聯隊(師團)中的5個聯隊對人民游擊隊實施所謂“焦土作戰”、“立體作戰”,將游擊區里的農民房屋付之一炬,設立“戰略村”,禁止居民夜間通行,結果造成無數居民在嚴冬無家可歸,約2萬名孤兒流落街頭。但人民游擊隊依然頑強地戰斗:1950年2月28日,太白山人民游擊隊對南朝鮮第二師團主力發動進攻,并對其造成致命打擊;在1950年4月這一個月內人民游擊隊作戰2948次,參加者達到65005人,致使李承晚的“冬季討伐”最終失敗;而人民游擊隊也傷亡巨大,其第三兵團于3月下旬退入北方進行休整,在6月24日完成整編后再度進入南朝鮮,一天后,全面戰爭開始了(上引文京洙及《當代韓國史》)。其實在6月25日之后,朝鮮人民軍之所以能夠摧枯拉朽,除了通常所說的兵員和裝備上的優勢,與南朝鮮人民游擊隊在此之前一年多的浴血奮戰以及李承晚軍隊殘酷“討伐”所引起的民心向背是分不開的,而這一點卻被很多人忽略了。
即使不同意我將“四·三事件”作為朝鮮戰爭真正起點的朋友,在看了上面一系列的描述后,也至少會認同“戰爭并不是一九五○年六月二十五日這一天突然從'天上掉下來'的事件”(姜禎求上引文)這一觀點了吧。實際上在1950年6月25日之前,當時的人們已經具有了處于戰爭之中的意識。比如李承晚在1950年5月12日答記者問時說:“要知道我們正處于戰爭中,雖然別人稱為冷戰,我們不這樣看。”(上引《當代韓國史》)那時“突然爆發的朝鮮戰爭”還尚未爆發,李承晚博士就已經承認“正處于戰爭中”了。而在根據趙廷來長篇巨著改編的《太白山脈》中,當南方的人民游擊隊迫于敵人的瘋狂掃蕩而準備北撤時,突然聽到了人民軍越過三八線,勢如破竹向前推進的消息:他們先是一陣茫然,緊接著便仰天高呼:“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萬歲!”因為對于他們來說,戰爭不是剛剛才開始,而是已經進行得太久了,現在終于等到了最后結束的時刻。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