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田續(xù)辨
余畫洋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
近日讀《井田制度有無之研究》(上海華通書局,1930年),書中匯集了1919年底、1920年初胡適和胡漢民、廖仲愷等人討論井田制的來往書信。仔細尋究雙方的分析與論證,論辯的一方胡適以歷史演進的觀點揭明了井田論的演變線索,即漢代井田論的原型出自于《孟子》,但孟子之論井田“很不清楚,很不完全”;論辯的另一方胡漢民認為“古代井田制度,除了《孟子》再沒有可靠的書”,但他相信孟子的說法是有歷史根據(jù)的。綜合雙方的意見,我們得出的結論是:為了研究井田制度(不論它是歷史上的事實或者僅僅是儒者頭腦中的觀念),還必須認真剖析《孟子》原文,探討其本義究竟是什么。
滕國當時的大小,據(jù)《孟子.滕文公上》說,“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不是今天的里)”,也就是說面積將近2,500平方里,如果按照孟子“方里而井,井九百畝(也不是今天的畝)”的井地設想,約合22,500百畝。又《孟子.梁惠王上》記孟子勸勉齊宣王的話“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則那時一百畝土地在勤力耕種的情況下一般能養(yǎng)活八口人。如果滕國土地的一半用來種田,大概能承擔90,000人的口糧。假如糧食自給有余,滕國的人口應比90,000還要少,當然是很小的國家了。
《孟子》里有兩段話,借他傳述的周文王治國的政策,寄托了孟子自己的政治理想。《梁惠王下》中說:“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祿,關市譏而不征,澤梁無禁,罪人不孥。”《盡心上》中說:“五畝之宅,樹墻下以桑,匹婦蠶之,則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雞,二母彘(豬),無失其時,老者足以無失肉矣。百畝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無饑矣……制其田里,教之樹、畜,導其妻子,使養(yǎng)其老。”說是文王之政,實際上反映的是孟子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和他的政治主張。“仕者”就是官僚,“仕者世祿”就是官僚的貴族化,保證官僚的后代不失其祿。對于農業(yè)勞動者,“制其田里”,每家規(guī)定“百畝之田”、“五畝之宅”,使農民免于饑寒。孟子設計的井田的基本內容即“耕者九一”,具體來說,就是“鄉(xiāng)田同井……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yǎng)公田,公事畢,然后敢治私事”。井,本來可能指的是農田的溝渠,字形來自溝渠的形狀,字音近于徑、經,因為溝渠之旁可以行走。“鄉(xiāng)田同井”是說一鄉(xiāng)之中,農田的溝渠是公用的。(溝渠里的水可用于灌溉,所以可用來取水澆灌的水井也叫井。陷阱和水井都是在地上挖掘形成,所以陷阱也叫井。)溝渠在田野里縱橫交錯,所以孟子以井字來形象地說明他“分田制祿”的設想:“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井字就成了孟子想象中的土地劃分方法的代稱。一平方里九百畝土地按井字均分為九塊,正中間的一塊作為公田。“經界”就是九塊田之間的分界,分界確定之后,以一井的九分之一即一百畝為單位,農民(“野人”)的家庭收入,貴族和官僚(“君子”)的谷祿,都一目了然。因此,孟子設計井田方案的本意是為了解決統(tǒng)治集團和農業(yè)勞動者之間的矛盾,以及統(tǒng)治集團內部的矛盾。公,是指統(tǒng)治集團;私,是指農業(yè)勞動者。“九一而助”的助,就是“八家皆私百畝,同養(yǎng)公田,公事畢,然后敢治私事”;一個養(yǎng)字,一個敢字,可見等級尊卑。“九一而助”之外,還有“余夫二十五畝”的安排。余夫,很可能是指“安伙子”。
這些是在鄉(xiāng)野的做法;在城里,則是“國中什一使自賦”,不用井地之制,一律按田地收獲量的十分之一交租,不另外助養(yǎng)公田了。此外,“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畝”,用圭田的收入來安頓為貴族、官僚祭祀活動服務的人員的生活。朱熹《孟子集注》解釋說:“圭,潔也,所以奉祭祀也。”
魏惠王卒于公元前319年,而齊宣王公元前319~301年在位,孟子應該是在魏惠王去世后不久離開魏國到的齊國,所以《公孫丑下》才說他是“千里而見王”。公元前312年,“孟子去齊”,這以后到過宋、薛等國。孟子在宋國的時候,還是太子的滕文公出使楚國,往返途經宋國時與孟子相見。滕文公的父親滕定公死后,文公叫然友去鄒國問孟子怎樣辦喪事。(孟子曾經“為卿于齊,出吊于滕”,那時死的估計是滕文公的祖父,或許是在那時孟子初次見到滕文公。)《梁惠王下》記有“鄒與魯閧(打仗)”之事,鄒國的政治又很腐敗,孟子想必不得寧居。滕文公即位后,孟子離鄉(xiāng)到了滕國,希望在那里實行他的政治理想。這時多半已經在公元前310年(孟子62歲)以后了。
孟子在滕國這個小國的政治實踐恐怕是徹底失敗了。不但《滕文公上》沒有提到行井地之政的效果,在《梁惠王下》中的三段“滕文公問曰”也表現(xiàn)了在滕國危急存亡之秋孟子的束手無策。他大概是怏怏然告別了失望的滕文公。空談仁義終究有什么用呢?孟子最后一次干求君主,應是在魯國。他安慰自己“吾之不遇魯侯,天也”,從此絕意于政治,“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孟子所處的時代,地主官僚制與農奴制(以及奴隸制的殘余)正在進行著生死較量。《離婁下》中孟子建議齊宣王對于臣下“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田祿里居)”,可見那時齊國還是農奴制,官僚要靠農奴的勞動來奉養(yǎng)。國家控制了土地,也就控制了附著于土地的農奴。孟子設計的井地制度,似乎是想折衷地主官僚制和農奴制,一方面滿足農業(yè)勞動者對土地的要求,使農奴上升為自由農民,“皆私百畝”;另一方面確保舊貴族和新官僚的經濟權利,“公事畢,然后敢治私事”。這種兩頭討好的井田幻想,最終化為了泡影。
《告子下》中,孟子稱道“舜發(fā)于畎畝之中”等前人事跡,看來他是出身于平民。他勉勵自己:“待文王而后興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雖無文王猶興”,表現(xiàn)了平民的志氣。孟子比較熟悉農村的生活,他的經濟思想本質上是一種富農的思想。“關市譏(稽查)而不征,澤梁無禁”,“余夫二十五畝”,不征收工商稅,允許捕魚打獵,還鼓勵安伙子,等等,造成農民發(fā)家致富的條件。
孟子分田到戶的富農思想影響了此后兩千多年的人們。直到十九世紀中葉,太平天國頒布的《天朝田畝制度》還規(guī)定“每家農戶要種幾株桑樹,養(yǎng)點蠶,織點布,喂五只母雞,養(yǎng)兩口母豬(《中國近代簡史》,復旦大學歷史系中國近代史教研組 編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在二十世紀初,孫中山甚至稱贊井田制是中國歷史上最好的經濟制度。其實這種幻想很可能從來就沒有實現(xiàn)過。
(初稿寫于2008年12月9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