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毛澤東時代的“懶漢”的自白
弦斷有誰知
我是看了一位網友的文章之后才想寫這篇文章的。我有必要首先聲明一下,我之所以寫這篇文章,一不是想為毛澤東時代辯護,因為那個火紅的時代根本用不著我辯護;也不是為我們這些被現在有些人稱為“懶漢”的人群辯護,因為對于那些根本不了解那個時代的“懶漢”的勞動狀況的“白癡”來說,這種辯護實際上就等同于對牛彈琴。如果要問我寫這篇文章的真實目的,那就是:讓現代人通過我,看一看毛澤東時代的真實“懶漢”們是怎樣“優哉游哉”地“懶懶散散過日子”的。
有位筆名叫y8y8的網友在 2006-02-05 11:35:12.0 發表的網文中是這樣說的:“懷念毛主席者緣于懶漢思想,有些網友非常懷念毛時代,他們的理由是:國家提供穩定的工資,公費住房,公費醫療。雖然工資很低,住房很小,生活很窮,但是生活沒有壓力,不用打拼,干好干壞一個樣,懶懶散散過日子,優哉游哉”。
好,那我就告訴這位網友(當然包括所有持這種看法的人),作為一個毛澤東時代的“懶漢”,我是怎樣“優哉游哉,懶懶散散過日子”的。
在毛澤東時代,我是一名井下礦工,上六點班。我入礦的那個月,正趕上采煤區月創生產十萬噸煤。當時,我們有的是“康拜因”采煤機,實際月產能力也就是3、4萬噸左右,工作量要增加2、3倍,任務是相當艱巨的。我所在的開灤唐山礦又是一個百年老礦,井深1000多米,下井的井口距離工作面10多華里,我家又遠在礦區50華里以外的古冶區,這就意味著,我從家里騎自行車趕到礦里,需要1個多小時;換好衣服乘大罐下井,再坐井下礦車到工作面,又得一個多小時,這樣,來回光輔助時間就要4個小時左右,騎車100多華里,坐車20多華里,消耗體力就夠大的了。
可“耗子拉木琴”,大頭還在后面。用“康拜因”采煤機要達到月產10萬噸,班產就必須達到4000噸左右,每班生產需要9到10小時。在工作面上,我們每兩個礦工(通常一個小工由一個老工人帶著)要負責10至15米左右長距離的采煤段,每班向前推進1.5米多。因為使用摩擦支柱支護,每班兩人要搬動和懸掛90多個120斤重的鐵柱和90多個50斤重的鐵梁;還要將3、4噸浮煤裝到鎦子里,總計是搬運10多噸重的鐵柱、鐵梁和原煤的班工作量。
至于工作條件和環境,就更艱苦了。繁重的搬運和裝卸工作,要在間隔不足半米的“鐵柱林”中進行,梁上還要密密麻麻地交織地插上木板皮,以防止矸石頂板塌落,“康拜因”采煤時攪起的煤塵用礦燈就照不到腳底,到第二天咳簌時,痰里還帶有許多煤塵,是黑色的,時間一長就會得一種叫(煤肺)的病。有時,工作面距離巷道高時,還要爬近百米高的大斜眼,由于井深巷遠,通風難暢,空氣稀薄,工作時基本都是赤膊上陣,揮汗如雨,筋疲力盡。但是,一想起礦區領導思想動員時,講到國家建設需要煤,我從沒有聽見有那個礦工叫過苦、喊過累。
那個月,我們真地實現了月產10萬噸的奮斗目標,我們全區得到的是上級的精神鼓勵,有的更出色的給頒發了獎狀,至于獎金和加班費,一分也沒有,而我們個礦工心理都是歡歡喜喜的,因為我們完成了創高產的光榮任務,我們為國家又做出了新的貢獻。
這就是我,一個毛澤東時代的“懶漢”的真實的自白。真的,在那個時代的開灤煤礦,我只是非常普通的一位,像礦山鐵漢侯占有,礦山愚公吳旭之等,那才是我們的榜樣。
尊敬的網友們(當然只包括所有持這種看法的人),作為一個毛澤東時代的“懶漢”,你們看我們這段激情燃燒的歲月,算“優哉游哉,懶懶散散過日子”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