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于杭州房價出現明顯下跌,并導致杭州土地市場降溫。杭州政府多次召集開發商商議對策。目的當然是穩住和推高房價,政府才能繼續高價大量出售土地。穩住財政收入的增長。同時,住建部部長姜偉新也放話說將對房價進行“雙向調控”。從地方到中央都透露出對房價下跌的擔憂,并釋放出要穩定和推高房價的意圖。
很多人因此擔心房價還會大漲,理由僅僅是政府不會讓房價下跌。政府真的能救房價嗎?我認為這次政府也無能為力。原因如下:
1、房地產早已經全面過剩;
中國現在到處報道的都是“鬼樓”、“鬼城”,擁有多套房屋的人比比皆是。任何城市都在瘋狂的大量修建房屋。房屋已經代替了貨幣成為大家儲備財富的手段。現在沒有人關心房屋是否過剩,也沒有人關心房屋的真正價值,這是很恐怖的一件事情。
2、政府救市只會導致供應相對增加,需求提前透支;
政府救市的態度會導致開發商盲目的開發、購買者會透支未來需求提前購買。
在本來就嚴重過剩的情況,繼續增加房屋開發,只會導致最后的房價更加嚴重的崩盤。
大量的剛需被逼在高位釋放,會導致房價下跌以后接盤者缺乏。因為價格大跌以后,最先接盤的往往是剛需,剛需是阻礙下跌的有生力量,但這種力量現在已經消耗殆盡。將來房價一旦下跌難以再有接盤者。
3、人民幣匯率已經開始下跌,房地產已經導致出口企業競爭力大幅下降;
瘋狂的房地產建設,導致出口企業資金、資源、人力成本大幅上漲。同時暴利的房地產還讓企業失去創新的動力。而高企的房價導致中國外匯大量流失,威脅中國外匯安全。(以前的文章中有專門論述)。如果政府繼續大量投放貨幣,不僅于事無補,反而會導致大量資金外逃。
政府大量印發貨幣,只會導致過剩的房屋更加過剩,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導致將來問題更加嚴重。
4、政府救市會導致將來更加嚴重的崩潰;
政府曾經在股市4000多的時候出手救助股市,最后股市沖高到6000多還是再次崩盤,直接跌破2000。過后,政府也多次表態救市,結果中國股市得冠全球。
政府曾經也救助光伏行業、船舶行業、鋼鐵行業、養豬行業。但現在這些行業卻成了最蕭條的行業,也是虧損最嚴重的行業。大量的財政支持除了換了更多的過剩、更嚴重的崩盤,什么作用都沒有。
因為政府的這些行為,只起到了一個作用,就是增加供應。在商品短缺的時候,這些行為還能推動經濟的發展。但生產力大幅提高的今天,在全球產能過剩的今天,這種行為只會導致更加嚴重的過剩。政府的這種行為看似雪中送炭,實際效果卻等同落井下石。所以,鋼鐵協會的一位領導感嘆的說,四萬億經濟刺激導致了今天鋼鐵行業的困境。
從世界范圍看,現在的世界強勢的跨國公司幾乎沒有幾個是靠政府長期扶持起來的。就像人工飼養的老虎直接放在野外只能餓死一樣。長期依靠人工飼養的犬只能靠人的施舍,而野生的狼卻能吃各種美味的肉。最后狼行千里,犬只能留在家里。
長期看,政府繼續救助房地產,除了重復股市的悲劇,不會有任何作用。
5、中國投資者全球大量購房、李嘉誠為代表的投資者清倉拋售中國房地產,已經表明中國房價在國際上已經相對過高了,完全沒有投資價值了;
中國全世界大量購買房屋,說明中國的房價下跌不是資金問題,而是中國房屋已經沒有投資價值的問題。
6、政府救市不得人心;
2004年政府就提出調控房價,10年調控房價漲了幾倍,甚至10倍左右。高房價本來就讓老百姓怨聲載道、苦不堪言。房價剛剛有點下跌,政府馬上就出來說要雙向調控。甚至政府還要用老百姓的稅收去托市,這樣的行為會讓老百姓怎么想呢?
7、房地產以前的瘋狂是因為大家買漲不買跌,因為以前大家還有儲備,同時還有貸款額度。現在即使房價上漲,也無法再刺激起大家的購買力。實際是購買力耗盡、個人債務信用已經透支的表現。在購買力消耗殆盡以后,任何推高房價的行為都是自尋死路;
中國經濟持續發展接近40年,老百姓收入大幅增加,出口累計大量財富。但最近10年房地產已經耗盡了老百姓幾十年的儲備,同時讓他們背負了幾年、幾十年不等的債務。這種情況下再推高房價、增加房屋供應,最后的結局是不言而喻的。
政府如此拼命的維護房價,就是想維護政府的財政收入。但這樣的行為同時是在維護中國債務的增加。2008年救市以來,政府債務增加到20萬億左右,老百姓債務也大量增加。僅僅銀行貸款余額就增加40萬億左右,民間借貸也高的驚人。
不管政府救助不救助,危機都無法避免。因為房地產瘋狂的發展了10年,已經累計了大量的經濟問題:債務、經濟結構失衡、分配失衡、資產泡沫、熱錢、污染嚴重、資源枯竭等
李克強總理最近表態不會強刺激經濟,這是一種進步。但,中國的經濟在自然的情況下,是無法化解經濟累計幾十年的矛盾,也無法改變企業、老百姓的風險意識和投資方式。不強刺激最多是讓問題積累的速度減緩。危機終究無法避免。主動進入危機是一種境界,可惜,能做到的國家鳳毛麟角。
房地產對經濟的貢獻作用有多大,將來的危害就有多嚴重。房地產成為經濟的支柱本身就是一種悲哀。可以這么說,房價高位維持的越久,將來中國的危機就會越大。救助本來就嚴重過剩和高估的房地產,政府救助注定是一定會失敗的。
(下一篇:四萬億經濟刺激“背后”的故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