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性稀缺資源”的均等化分配
——低生存成本社會的另一種實現方法
提到市場,人們往往將市場導致的各種問題歸結為市場失靈,一出現什么問題,就說這是“市場失靈”導致的,但是筆者要指出的是很多問題,其實大部分社會問題不是市場失靈導致的,而是市場本身導致的,也就是在市場不失靈的情況下,照樣會導致很多問題,市場出現問題就是因為市場“太靈”了。
比如稀缺資源,如果采取市場化分配的話,就必然會導致有錢的人占用的非常多,沒錢的人一點也不能占用,比如翡翠、鉆石、紅木等就屬于稀缺資源,這些產品就大部分為有錢人占用,而沒錢的人基本上是零占用。
但這些產品即使采取市場化分配的方式也問題不大,因為這些不屬于“生存必須品”,屬于奢侈性產品,與生存無關,富人的過量占用對窮人來說,最多造成一些心理上的不平等感,其他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影響。
但如果稀缺的不是鉆石,而是糧食資源呢,那問題就太大了,有錢人大量占用,甚至糟蹋浪費糧食,就會造成窮人沒有飯吃的情況,就會出現大量的人因饑餓而死亡的情況。
因此糧食與鉆石雖然都屬于稀缺資源,但從生存經濟學的角度來區分,就屬于完全不同的兩種產品,鉆石屬于“非生存性稀缺資源”,而糧食屬于“生存性稀缺資源”。
從生存經濟學的思考視角,非生存性的稀缺資源可以采用市場分配,而對于生存性稀缺資源我們則不建議采取市場化分配。
我們拿糧食來舉例,是因為糧食就是一個典型的生存性稀缺資源,當然這也是相對的,比如在美國、阿根廷這些耕地比較多的國家,糧食就不算生存性稀缺資源,而在非洲、印度這些至今沒有解決糧食自給的國家糧食就屬于生存性稀缺資源,對我們中國來說,在改革開放前,糧食屬于生存性稀缺資源,而現在也不算生存性稀缺資源了。
因為生存性稀缺資源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個是生存必須的資源,第二是這種產品具有稀缺性。中國在計劃經濟時代,糧食的總體產量是非常低的,而人口的增長是非常快的,所以當時一直沒有徹底解決好吃飯的問題,但當時的中國除“三年自然災害”時期之外,因饑餓而出現死亡的情況非常少,其中最關鍵的就是當時實行糧食的均等化分配,任何人都不能多占用糧食,因此即使糧食雖然緊張,但并沒有造成太大的災荒。而在中國實行社會主義之前,因糧食欠收而引起的災荒幾乎是年年有的事情。即使是中國政府最嚴厲的批評者,也不會否認這一點。
饑餓在部分發展中國家,仍然是沒有解決的一個問題,而這些國家的經濟狀況比當年的中國好很多,但是吃飯問題一直解決不了,就是因為他們的分配是不均等的。
其實很多國家在特殊情況下,都是實行糧食均等分配制度的,比如二戰剛剛結束后的日本,因為這是一個非常人道的做法。
筆者并不反對市場化分配資源,而且市場化分配資源對于99%的產品都是可以的,但是對于生存性稀缺資源,則采取非市場化的均等分配更人道,也更公平。
講到這里,讀者肯定會問,這個理論能否用于當下中國嗎?對當下中國還有現實意義嗎?筆者認為有,在當下中國農民生產的糧食早已經不能算稀缺資源,但是城市人的土地卻成為了典型的稀缺資源。
“城市土地”是當下中國最典型的稀缺資源,中國是一個文明發育比較早的國家,人口多,土地少是最典型的特征,跟美國那些國家不一樣,在美國普通中產家庭就可以住別墅,可以有一個自己的小院子,其實建造一個別墅花不了多少錢,況且美國的別墅都是“木屋”,造價很低,最關鍵還是美國的土地相對中國便宜的多,而這種情況,在中國根本就不可能,中國土地太稀缺了,如果中國人都住別墅,每家都有一個小院子,那中國就會重新出現因糧食短期而引發的饑荒。
在中國建筑成本也是非常低的,每平米不過一千多元,中國房價這么貴,關鍵就是“城市土地”太稀缺,土地太貴,土地成本占到房價的很大一部分,“城市土地”這種稀缺資源,沒有采取均等化分配的方法,而是采取了市場化分配的方法導致了中國人現在的房價壓力。
當然造成這種情況,一方面是由于對市場的過度迷信,另一方面則是對“生存性稀缺資源”的特殊屬性不懂所致。在這里,我們強調的是“城市土地”,其實在農村土地還是非常便宜的,但城市化的中國,人們不可能再回到農村居住,人們只能往中心城市集中。
在國際上,比如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城市土地比中國更稀缺,但新加坡人則可以“住有所居”,關鍵就是沒有采取完全市場化的方法實行住房供給。
而中國現在要解決高房價問題,就必須從城市土地制度實行改革,讓城市土地“去市場化”,讓住房建設回歸建筑成本,如果人們買一套房,人們只付出每平方米一千多塊錢的建筑成本的話,那中國絕大部分人都買的起房。
那這樣,是不是很多人都擁到市中心去了呢,這種擔心是多余的,首先市中心沒有想象的那么好,市中心人多,車多,污染大,不清靜,生存環境并不優質,在西方國家,很多人都喜歡住在郊區,只有交際比較多的人才會喜歡居住在市中心,圖個出行方便。其次人們都會居住在工作單位附近,市中心哪有那么多工作機會,起碼市中心沒有一家工廠,工廠都在郊區,那些在工廠上班的人,肯定不會住市中心。第三,居住用地實行非市場化的同時,商業用地仍然是市場化的,這就導致不可能所有的公司都集中在市中心,只有那些利潤足夠豐厚,愿意支付更高土地租金的公司才會將他們的辦公地址設在市中心。
總之以“城市土地”為代表的生存性稀缺資源的供給方式的不科學導致了現在中國人的生活困難,中國首先要正確科學的認識這一問題,才能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
言論pk:馬光遠:中國難以承受房價下降之重
【背景解讀】樓市拐點很快到來 萬科策略不是空穴來風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