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你的東西賣多少錢你說了不算。
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東西是你的,但是多少錢賣你說了不算。誰說了算?市場。市場是怎樣定價的?供大于求則價低,求大于供則價揚。買賣博弈。糧食雖然重要,但你不得不賣,你要換鈔票給孩子買教育,買來年土地用的化肥。糧價問題反映出一個重要原理:散戶不具備議價能力。 散戶不具備議價能力,如之前所說的。農民需要拿糧食來交換其他生產資料。而且沒有其它東西可以交換。盡管有農民認為自家的糧食應該是5塊錢一斤。但是市場價是5毛錢一斤,他也不得不按市場價交易,因為他沒有其它的辦法。自己不按這個價賣糧食,別人家就會按這個價格賣。關鍵是他不得不靠賣糧為生。所有的農民也不可能聯合起來抬價。所以散戶不具備議價能力。所以通常情況下,農民始終處于剛好處于溫飽狀態。散戶不具備議價能力是指買賣一方在對交易有依賴的情況下不得不接受不公平交易的一種妥協。如果交易的一方對交易有依賴,不得不妥協接受不公平交易,我們把接受不公平交易的人稱之為易格受損的人。反之,我們把公平交易的當事人稱為易格飽滿的人。這里我們提出了一個概念:易格。易格是指
個人在社會交易行為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統一。準確的講,應該是易格癟損的散戶不具備議價能力。事實上,在“市場”條件下,終端的散戶一直易格癟損的狀態,如果你淪為佃戶,再混成地主就很難了。駱駝祥子終究沒能買得起一輛自己的跑車(人力的)。
在農業時代,農民把自己的勞動果實去交換為貨幣幾乎都是不對等交易。
政府通過官僚系統進行征稅,由于沒有嚴格的預算,也沒有銀行卡的數據跟蹤,官僚系統的尋租空間很大,貨幣逐漸在渠道積沉(收多了不報,收少了不干)。農民上稅供糧,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可是還會遭到官員的敲打,這種敲打不是故意的,是不由自主的、潛意識的,日積月累的。所有的官員同學都這樣做的時候有(有清官出現的的時候,會受到其他官員敲打的,清官屬于散戶),底層的農民就吃緊了。而每年發放的新貨幣是有限的,
在金屬貨幣時代,整個市場一直對金屬貨幣處于饑渴的狀態,幾乎每個朝代都對銅礦進行了開發的工作。但供應有限。
這樣貨幣漸漸積聚到權貴、巨商、官員手里。一旦有個天災人禍,底層的農民就脆弱夭折了,不能供糧了。于是流動性枯竭了,危機出現了。皇上撥款賑災,賑災款八成又落入渠道,發送不到終端。皇上不能收租了,還得給官員同學發工資。終于hold不住了,向王爺大臣求助,同學們都裝聾作啞,仰仗法不責眾,看好戲。皇上明白了,我是孤家寡人,哥也是散戶啊。所以過往的王朝是有周期的。王權依賴官僚系統收稅,對渠道依賴,有依賴就有尋租,當這種尋租規模失控的時候,誰也不好使了。如果財富屯于中央,中央不會傻到不向終端輸血以拯救自身統治吧,但是貨幣屯于渠道,皇帝就愛莫能助了。有的政權發行質量輕面值大的劣幣,無疑是昏招了。所以問題是:渠道擁塞,何解?乾隆皇帝養肥了和珅,然后送給了嘉慶。想必和珅也是知道的,和珅一小妾曾建議給和珅的兒子開錢莊,和珅拒之。當嘉慶上位的時候,和珅的兒子沒有經濟問題得以安全。君臣默契至此,令人感慨。但是乾隆還是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我們再來看法幣時代的渠道擁塞問題。政府放或貸給商業銀行,銀行貸給企業,企業給民眾鈔票,作為勞動的回報。這些錢有一部分會沉淀到個人的賬戶,個體根據自己需要買東西。政府把信用給銀行,銀行把信用給公司,職工通過勞動換取信用。憑信用換取商品。流通多少信用夠用呢?銀行給公司的錢是要限期收回去的。貨幣是由銀行發出去的,發出1000元,要收回1200元,多出來的200元哪來的?它來自未來貸出的貨幣B。這些貨幣流通到終端,被A公司賺取利潤200,交給銀行。我們把政府視為信用的源頭,銀行視為主渠道,我們知道渠道越長,貨幣效果越弱。比如,政府蓋一座大樓,直接找農民工干,農民工可以拿到10000元的工資。但是通過找承包商和包工頭,農民工只能拿到5000元的工資。中間的差價我們稱之為渠道尋租。渠道對終端尋租,我們之前講到終端的散戶處于易格癟損狀態,終端的交易大多為不對等交易。渠道和終端進行無數次pk(職工通過勞動換取信用)之后,渠道的貨幣(信用)日漸囤積,終端的貨幣(信用)日漸吃緊,甚至會出現貨幣信用破產的情況。銀行要盈利,企業公司要盈利,利從何來?銀行找企業,企業找員工。結論是由邊際提供剩余價值。資本尋找市場,市場尋找邊際。但是,當市場觸頂后會怎樣?
我們回到最初的問題,渠道擁塞,何解?在金屬貨幣時代,由于新發行的貨幣有限,整個經濟體最終因為終端失血而崩潰。在法幣時代,是不是就能解決這個問題呢?政府可以向終端輸血嗎?理論上是可行的。操作起來是困難的。比如農業補貼,這一點政府做的好,還需加大力度。另外就是拓展市場,有需求就就可以開工,有工作就可以換鈔票,有鈔票就可以換糧食。于是開工,生產,發鈔票。生產的產品堆積太礙事就送給了國外友人,直接發鈔票不就行了。OK,這不是我們討論的重點。重點在于輸送到終端的血液又被渠道吸走。當終端的易格癟損,這種情況就不可避免。如果渠道掌握了天量的貨幣(信用),就擁有了作惡的能力,渠道有沒有可能行動一致,發動一場通漲呢。
渠道的力量
供求關系決定價格嗎?供大于求,價格就下落;求大于供,價格就上升。不盡然,如果世界的石油儲備只夠10年供應給同學們了,石油價格會上漲嗎?不一定,渠道可以讓終端的供應翻倍,以前提供60桶,現在可以供應70桶,價格甚至會下跌。當然后天可能只供應30桶。這在一定程度上講,取決于渠道的意志。商品房每年都在增加,價格下降了嗎?渠道可以扭曲供求。貨幣流經渠道,渠道也可以扭曲貨幣的需求。一定程度來講,當渠道掌控了商品和貨幣,就可以通過分配商品上的貨幣量來控制價格。有的價格奇高,有的又低的可憐。所以一個奇怪的現象是,源頭是信用的發源地,但渠道擁有信用的使用權。一句話,源頭要控制渠道。
3渠道失控很多年
93年分稅制改革。廢止了財政部征稅統收統支的做法,地方政府有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只是這一畝三分地,看似面積不大,卻是挖洞的好地方。地方政府引進外資和土地財政的積極性和貸款的熱情空前提高。朱镕基總理在2011年4月23日回母校與校友師生共慶清華百年華誕時說:“我們制定了一個錯誤的政策,就是房地產的錢,都收給地方政府,而且不納入預算,這不得了。這個錢就是搜刮民膏,所以把地價抬得那么高。這個絕對不是分稅制的錯誤。地方沒少收錢。”分稅制改革的同時,源頭發幣的方式被取消?何為源頭發幣呢?
法律貨幣發行可以劃分為兩種,二者本是一脈相承。一種是源頭發放,即從源頭發放到終端,一種是渠道發放,即從渠道發放到終端。我們把源頭發放定義為a,把渠道發放定義為b。我舉個栗子啊:政府蓋大樓,直接找農民工干。屬于a,政府招標找承包商,承包商找包工頭,包工頭找農民工,屬于b。政府是源頭,銀行是主渠道。政府把錢給了銀行。政府直接付錢是源頭發幣,銀行貸款屬于渠道發幣。93年以后,沒有了源頭發幣。財政赤字不可以再到銀行掛賬,(以前可以的,支出大于收入的部分被視為需要再支出)改為渠道發幣。渠道發幣即銀行貸款,銀行貸款的數量取決于市場。發幣的權利不再屬于政府,渠道發幣將發幣的權利從政府權利中分拆了出來。信用來源于政府,信用的使用屬于了渠道。上文說到,銀行發一百,要回收一百二,多出來的二百從哪里來呢?來自出口,出口了鞋子,鞋廠沒有持外匯的權利(現政策已有改觀),需要到銀行那換成人民幣,醬紫鞋廠的同學就有了工資,終端有了貨幣,終端的貨幣的一部分被賺取上交到銀行。相當一部分貨幣是通過外資的進入和出口商品來完成發行的,而其中的權利又很大程度上依賴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的引資、土地出讓、貸款的權限頗大,甚至這些權限無需中央check。源頭放任了渠道。
但與此同時,改革開放30年以來,我國取得的經濟成就有目共睹,so,是什么成就了繁榮?改革開放之前,人們都很窮,沒什么購買力,需求不足。后來我們開始廉價的出口商品,找到了外需,有需求就可以開工生產,有生產則支撐了貨幣的信用。是需求成全了信用。當貨幣和生產同時成為需要時,則信用建立了。所以找到巨大的需求,就找到了一段時期的繁榮(前提是資源夠用)。這是我國改革開放取得巨大經濟成就的主因,而不是因為引進外資,而在改革開放初期的資本短缺問題也就成了半個偽命題。缺的不是錢而是需求,而鈔票則有的是。當然引進技術和管理則另當別論。而近幾年,西方國家開始把生產線轉移到其他東南亞國家,同時外資在國內諸多領域占據了上游。渠道影響力顯現。回到開始的問題,市場萎縮,信用屯于渠道。何解?如何讓囤積在渠道的信用流向終端呢?沒有新興市場大公司就不會做投資,而原有市場早已由自己把控。投資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無利則不投。而慈善的效果又很有限。小微企業也很難拿到貸款,無論銀行利率如何調整,已經對它意義不大了,無論是2塊5還是兩塊七都是它買不起的面包了。越是市場需求萎縮,貨幣越難流向終端。政府幫幫忙?額,它可能已經債務纏身了。
政府是怎樣纏上債務的?上文說到地方政府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本來這塊地收入500萬,卻向中央匯報說收成不好,只收了50萬。整體赤字,而求得中央的轉移支付。所以巨額的地方債務有夸大之嫌,中間可能有財務黑洞。拋開這一點不講,政府的確做了很多基礎建設投資,為經濟環境提供了諸多硬件設施,貢獻良多。但是地方政府做投資時,向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靠攏。投資了不少地產相關項目,幾萬億投資有多少流向了渠道,又有多少流向終端呢?當渠道肥而終端瘦的時候,這種投資顯然是不合時宜的。
如何解決債務?如果債務沒有注水的話,就劃掉它。政府作為貨幣信用的源頭,對勞動者的勞動成果直接給現金就可以的。這是源頭發幣的一部分,政府的投資不能劃為債務。西方國家的債務實際上是一種表演。西方國家的源頭和渠道是一體的,是利益協同的。以美國為例,控制美聯儲和控制大公司的是同一伙人。不存在源頭對渠道失控的問題。政府已經淪為渠道,政府受控于美聯儲,所以政府發行貨幣要拿國債做抵押,實際上,通過銀行發幣,發出100快,要收回120,多出來的20塊必然來自經濟體的基礎貨幣,也就是說政府需要定期向經濟體中注入貨幣,以維持流通體系的可持續性,政府向美聯儲要錢,必然產生債務。因為渠道對終端尋租,所以有生產就有不對等交易,二者相伴相生。貨幣不斷地向渠道方向移動,終端就會面臨信用不足的情況,為了防止終端罷工,就要對終端輸血,于是政府向美聯儲要錢,于是債務增加。所以當經濟增長,美國政府的債務就增長,看起來像是債務驅動的繁榮。不過這些債務不用還,既然政府是自己人,就讓債務數字往上漲就是了。但是中國的情況不一樣,中國的債務被分拆到了地方政府,持債人被分拆到了地方銀行。本來中央政府從央行拿錢不用還,中央政府就讓自己的兒子地方政府到央行那拿錢,央行就讓自己的兒子地方銀行拿了錢。結果地方銀行追著地方政府要還錢。說啥也不好使,從我這拿的就得還我這里。最近國家考慮允許地方政府發債解決財務問題,一旦這些債務被外持,就意味著這些注水的債務必須要還掉,這意味著地方政府會拼命收稅,其結果必然會傷害到本已羸弱的終端。
貨幣不斷地向渠道方向移動,終端就會面臨信用不足的情況,終端信用不足就會導致生產停滯(我國已出現田野荒置的個別現象)。如果在金屬貨幣時代,這意味著崩潰周期的到來,在法幣時代需要源頭給終端輸血,但不是長久之計,如何掌控渠道?將渠道擁積的信用重新分配呢?
中文說道,改革開放初期無需引進太多外資,找到需求后,我們的國有企業應當做投資,培養自己的渠道。以當前的情況看,還有機會,事實上,國有企業在今天卻成為了聲討的對象,它虧損了,人們說它占著茅坑不拉屎。它盈利了,人們說它與民爭利。究其原因在于運營數據的不透明造成的。在普通競爭領域是否依靠壟斷地位謀取暴利?國企的利潤是怎樣流動的?是否真正用到了公共事業上?有沒有刻意制造虧損求補助的情況?其實國家應該控制動脈,開放毛細血管。毛細血管是給終端供氧的渠道。有茂盛的毛細血管,生態才能繁榮,困境常常在于終端失血,毛細血管失血,而動脈堵塞。所以在普通的競爭領域,國企應該淡出,開放毛細血管。在有系統功能的領域,如網絡、金融、能源領域要有控制力,控制渠道,有渠道擁積的現象及時處理。現在有人以開放毛細血管之名妄圖徹底分食國有企業無疑是危險的。所以國企的利潤流向必須透明化,這也是凝心聚力維護公有制主體地位的必由之路。同時國家應當創造需求,以源頭發幣的形式,將更多公共事業外包給企事業單位。當務之急是將央行的權利收至到財政部,對有威脅的渠道當果斷參控股buy之,貨幣的本質是信用,掌控渠道無疑是最大的信用。西方國家早已解決源頭和渠道之間的擰巴的關系,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廣泛控制能源領域、食品行業,信息行業,以及各種行業巨頭,大公司之間股權交錯。華爾街同時控制美聯儲和大公司。這些商業銀行股東同時就是美聯儲的股東。源頭和渠道被控制的很好。征戰全球的大公司就如同他們國家的國有企業,而且它不是一個人,它們成體系的進攻,它們不差錢,他們玩轉產業鏈。哦還有大數據。所以在大數據壓境的今天,國有企業任重道遠,在國有資本要控制股權,開放運營,全民分紅。國有企業將符合市場經濟體系要求的正常企業,國有企業特有的腐敗、低效問題也會都將不復存在,運營數據公開化,可以作為一個開始,有病得治啊。同時在特殊領域,如公共設施領域個別時期需要國家補助,比如高鐵。別動輒漲價。這也是補貼終端的方式。要知道亞馬遜也是養了很多年才盈利的。我寫完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a282370101hrbs.html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