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為美國總統大選而推遲公布的《國際經濟和匯率政策報告》終于露面了。報告認為,包括中國在內的美國主要貿易伙伴未操縱貨幣匯率以獲取不公平貿易優勢。
這份每半年公布一次的報告指出:自中國2010年6月重啟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升值,中國經常項目順差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下降。
此外,中國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增強匯率機制的靈活性,并承諾邁向更加以市場為導向的匯率制度。基于這些因素,美國財政部認為中國不符合匯率操縱國的定義。
按照美國財政部的計算,2010年6月至2012年11月初,按名義匯率計算,人民幣對美元已升值9.3%,如果計入通脹因素,同期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幅度約為12.6%。
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的持續上升和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努力在降低經常項目順差方面開始發揮作用,中國的經常項目順差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2007年的10.1%降至2012年的2.6%。
美國財政部認為,人民幣仍有必要對美元和其他主要貨幣進一步升值,而且表示將繼續密切關注人民幣升值步伐。
看到這份報告感到啼笑皆非,美國單方面評價中國是不是在操縱匯率,是不是該把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但這樣的做法本身是不是就是在操縱匯率?所以,它們不把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的做法,我們只能理解為:美國對于它操縱人民幣匯率的結果十分滿意。
“各經濟體經常項目盈余或赤字應限制在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4%,以緩和美國與其他經濟體之間的匯率爭端,平衡國際貿易。”這是美國現任財長蓋特納2010年在韓國慶州舉行的G20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提出了的。當時,與會各國反應十分冷談,而且基本沒有獲得任何反應。
不過,中國好像并不那么“冷談”。會議之后,中國開始以實際行動回應美國,把這個“4%之內”當成政策目標,通過各種手段壓低中國的經常項目順差,包括人民幣匯改再次啟動,用緊縮貨幣的手段迫使人民幣升值,鼓勵經常項目換匯,鼓勵境外旅游,出國留學等等。
兩年過去了。現在,中國經常項目盈余在GDP中的占比已經從2007年的10.1%回落到當下的2.6%程度,這是何等巨大而迅速的落幅?美國人該滿意了嗎?
面對如此重大的犧牲,美國人的態度依然是:人民幣仍有必要對美元和其他主要貨幣進一步升值,而且表示將繼續密切關注人民幣升值步伐。
顯然,美國人的用意絕不是國際貿易平衡,因為他自己根本做不到讓美國的貿易赤字低于GDP的4%。這一點美國人明白得很,不改變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不改變美國自身的經濟結構,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全球貿易平衡,而美國絕不可能允許國際貨幣體系發生任何改變。
日本的歷史事實已經證明,日元的不斷升值只是毀掉了日本經濟,只是讓日本對美的出口變成了整個東南亞對美的出口,只是為美國除掉了一個已經敢說“不”的強大經濟體,而美國的貿易赤字不僅沒有一分錢的減少,反而大幅增加。
今天的情況一樣。中國人民幣的升值只是嚴重惡化了中國經濟,而美國的貿易赤字除去消費泡沫的成分之后,一分錢都沒有減少。
2010年,美國貿易赤字擴大32.8%,至4878.2億美元;其中,對華貿易創下2955億美元的歷史最高記錄。2011年,美國貿易赤字繼續擴大11.6%,至5580.2億美元;其中,對華貿易赤字收窄2950億美元,僅收窄5億美元。注意:這個過程中,人民幣一直在升值。
事實證明,單純人民幣的升值不會改變全世界的貿易格局,這是現行國際貨幣體系所決定的。美國人心知肚明,但還要逼迫人民幣升值,這不能不被人懷疑其別有用心。
問題是,中國必須有招兒應對,而非總是被動接受,亦步亦趨。而在這方面,我們的研究太少,而學者又太“本本化、美國化”。
匯率問題牽涉一個國家的核心利益。這一點,世界各國都有明確認知,所以它們才會集體干預匯率,防止本幣因美元的貶值而升值。中國必須重新制定自己的匯率戰略,才有可能徹底擺脫國內經濟因貨幣緊縮、貨幣升值而形成的惡性循環。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