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公司進化論
跨國公司已成為當代全球經濟在微觀層面上的象征,在當前的金融危機時期這種象征意義則愈發明顯。
2011年7月,位于蘇黎世的瑞士聯邦理工學院(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愛因斯坦的母校)發表了名為《全球公司控制網》(The Network of Global Corporate Control)的報告,該報告的研究小組收集了全球3700萬家公司的股權結構數據,分析了世界上全部43060家跨國公司及將它們聯系起來的持股關系網絡。結果研究小組發現,持股關系網絡中占全球經濟大約40%份額的一個部分最終都可追溯到一個由147家大公司構成的“超級實體”——該“超級實體”中的每一家公司的大部分所有權都屬于其他146家成員,而構成這個“超級實體”的147家公司,大多為金融機構。按規模排序,該名單中前10位的公司為:
排名 |
中英文名稱 |
國家 |
主業 |
1 |
巴克萊集團(Barclays plc) |
英國 |
綜合性銀行 |
2 |
美國資本集團(Capital Group Companies Inc) |
美國 |
資產管理 |
3 |
富達公司(FMR Corporation) |
美國 |
基金 |
4 |
安盛集團(AXA) |
法國 |
保險 |
5 |
道富集團(State Street Corporation) |
美國 |
資產管理 |
6 |
摩根大通公司(JP Morgan Chase & Co) |
美國 |
綜合性銀行 |
7 |
法通保險集團(Legal & General Group plc) |
英國 |
保險 |
8 |
美國先鋒集團(Vanguard Group Inc) |
美國 |
基金 |
9 |
瑞士銀行集團(UBS AG) |
瑞士 |
資產管理及投資銀行 |
10 |
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 & Co Inc) |
美國 |
資產管理及投資銀行 |
不難看出,名單前10位都是金融機構。實際上前49位全都是金融機構,第一個出現的非金融機構是排名第50位的中國石化——這也是排名最高的中國公司。這個名單與更為常見的“世界500強企業排行榜”有著顯著的直觀區別,在美國《財富》雜志的2011年度世界500強企業排行榜上,前10位的公司為:
排名 |
中英文名稱 |
國家 |
主業 |
1 |
沃爾瑪(Wal-Mart Stores) |
美國 |
超市 |
2 |
殼牌石油(Royal Dutch Shell) |
英國/荷蘭 |
石油 |
3 |
??松梨冢‥xxon Mobil) |
美國 |
石油 |
4 |
碧辟公司(BP,原“英國石油”) |
英國 |
石油 |
5 |
中國石化(Sinopec Group) |
中國 |
石油 |
6 |
中國石油(CNPC) |
中國 |
石油 |
7 |
中國國家電網公司(State Grid) |
中國 |
電力 |
8 |
豐田汽車公司(Toyota Motor) |
日本 |
汽車 |
9 |
日本郵政控股(Japan Post Holdings) |
日本 |
郵政/銀行/保險 |
10 |
雪佛龍(Chevron) |
美國 |
石油 |
兩份名單之所以有著如此顯著的區別,原因在于排名標準不同:《全球公司控制網》是以持有的股份總價值為準,而《財富》全球500強排行榜則以年度營業收入為準。然而不同的標準卻造成了兩份榜單上榜公司所處行業截然不同的區別。事實上這種顯著區別恰好可以作為當代跨國公司體系之性質的注腳:金融業為紐帶,交叉持股,形成一張超越國界與產業劃分的經濟之網。這樣一種格局下難怪金融危機會變成全面的經濟危機。
全球經濟之網是怎樣形成這樣一種格局的呢?這是歷史累積而成的。如果說一家跨國公司的歷史就是一部全球經濟史的話,那么跨國公司體系的歷史就是一部全球經濟體系演化史。當前的格局是從16世紀“地理大發現”時代濫觴,歷經殖民史、工業革命直到20世紀末“新經濟革命”等時代演化而成,是既往各個時代歷史成果的累積,跨國公司的種種性質,亦皆蘊含其中。
不同歷史時代的跨國公司差異懸殊,并且每一家跨國公司乃至整個全球經濟體系都在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停改變形態。如果把一家跨國公司看作一種生物,全球經濟體系就是由各個物種構成的“生態系統”。生物進化論認為,物種為了適應環境變化而處在不斷的演化過程之中,生態系統的結構也隨之變化。這個進化過程同樣可以用來描述跨國公司及全球經濟體系數百年來的演化史。
跨國公司起源于工業革命前殖民時代的海上貿易,當時的跨國公司實際上遠洋販運組織。到19世紀末,隨著西方國家工業體系的建設完成,帝國主義時代到來,跨國公司也演化成從殖民地直接生產原材料(而非采購)運往西方國家進行加工的現代公司。二戰后的全球化時代,由于運輸、通信等現代技術的發展,跨國制造成為可能,作為超國界生產組織的現代意義上的跨國公司出現。進入20世紀80年代中期之后,隨著經濟環境進一步變化,跨國公司體系事實上發展到一個“國際金融時代”,直到這一輪金融危機爆發……跨國公司“物種”演化的歷史就是一部全球現代史。
起源:殖民貿易時代
代表性公司:東印度公司、匯豐銀行
代表性理論:比較優勢理論
1599年秋,倫敦的胡椒價格突然由每磅3先令飛漲到8先令,震動了整個英格蘭。在當時,胡椒是生活必需品,以至于其價格可以作為其他商品價格的基準。為此,當時的倫敦市長斯蒂芬申尼爵士(Sir Stephen Sonne)召集貴族和商人開會商議對策。貴族和商人們認為胡椒漲價是由于荷蘭和葡萄牙壟斷了從胡椒產地“東印度群島”到歐洲的貿易航路造成的,因此形成決議集資建造英國的東印度貿易船只,并上書請求伊麗莎白一世女王授予特許狀。
1600年12月31日,女王終于批準了這份申請,英國東印度公司宣告成立,當時它的名字是The Governor and Company of Merchants of London Trading into the East Indian,直譯是“倫敦赴東印度貿易的商人們的長官及同事”。這個名字從現在的角度看起來顯得奇怪,但卻很好地反映了其時代背景和組織性質:這是一個集資從事販賣的合伙機構,因此出資人之間都是“同事、合伙人”(company)關系,由于有女王的特許狀,所以會有長官(governor)。實際上“公司”(company)一詞之所以來源于“同事”,就是因為類似東印度公司這樣的早期公司都是從事貿易的,而貿易組織往往由一些參與集資的“同事、合伙人”構成。
這些早期跨國公司的業務主要是“新航路”上的海上貿易,兼職從事海盜。東印度公司是其代表,其他著名殖民貿易公司還有皇家非洲公司、哈德遜灣公司等。這些公司對其貿易目的地擁有王室授予的獨家壟斷權,并且兼有一定行政職能。不過追究這種行政職能來源,其實也無非是“天高皇帝遠”,只好讓其有一定行政權力了。殖民貿易公司在西方殖民史上扮演了具體操作者角色,他們開拓殖民點并經常進行搶劫,但他們在殖民點的行為方式,17-18世紀還是采購為主。
1757年,東印度公司在印度進行了普拉西之戰,其后逐步開始蠶食印度領土,到1820年前后,印度完全淪為東印度公司的殖民地。這時的東印度公司兼有了政府職能,但微觀行為仍然主要是販賣——盡管是不公平的,所以從英國的角度來看,其仍屬于貿易組織性質。為什么其微觀行為仍主要是販賣呢?這是因為當時英國雖然號稱已然在進行工業革命,但工廠體系實際上仍然是些小作坊,遠未進入到真正的工廠化大生產階段,當然不可能出現跨國制造鏈條,因此海外貿易也只能是原材料販運。
為了解釋當時的國際貿易,1776年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提出了絕對優勢理論。絕對優勢即絕對高效率或絕對低成本,亞當·斯密認為,一個國家應該出口其有絕對優勢的產品,進口其有絕對劣勢的產品。1817年,大衛·李嘉圖把斯密的觀點發展成比較優勢理論,認為兩國間只要有相對成本差異,哪怕其中一國在所有產品中都是絕對劣勢,只要有相對成本的比較優勢,就仍能出口該產品。比較優勢理論很好地解釋了19世紀的國際貿易,成為經濟學中國際貿易的理論基礎。而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都與東印度公司關系密切,他們理論中的貿易模板實際上就是東印度公司。
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義摧毀了東印度公司的殖民貿易體系,東印度公司這個巨無霸被一些相對較小的貿易公司繼承。被稱為東印度公司三大繼承者的是怡和洋行(Jardine, Matheson & Co.)、寶順洋行(Dent & Co.)和旗昌洋行(Russell & Co.),這三家公司都是從事對華鴉片貿易的商行,其中怡和洋行是由兩名大鴉片販子渣甸(William Jardine)和馬地臣(James Matheson)合伙成立,寶順洋行則是以大鴉片販子顛地(Lancelot Dent)為首。他們英文名稱中的“& Co.”是那個時代的公司的標志,相當于“和同事們”。拿怡和洋行為例,其英文名“Jardine, Matheson & Co.”相當于“渣甸,馬地臣和同事們”。
與海上貿易相適應,現代銀行業開始出現。其基本原因是,一船貨遠航到港的過程中代價高昂,因此船主不愿在沒拿到錢的情況下先發貨,因為他怕不能按時拿到錢;而買方也不愿在沒有拿到貨的情況下先付錢,因為他怕船跑掉。這樣銀行就應運而生了:以“信用”為擔保為交易墊支,通過買賣雙方讓渡一部分預期收益獲得收入。
1865年,15家在中國的洋行發起成立了匯豐銀行,其英文名的意思為“香港-上海銀行公司(法人)”(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這是一個帶有濃厚殖民貿易色彩的名稱,標志著其殖民銀行性質。實際上那個年代銀行只有兩種類型:債券承銷銀行與殖民貿易銀行。
如同怡和洋行與匯豐銀行一樣,很多殖民貿易時代成立的跨國公司至今仍活躍在全球經濟體系之中,當然其組織形式與業務模式早已在不斷的適應性演化過程中歷經多次改變。
繼承:帝國主義時代
代表性公司:力拓公司、德意志銀行
代表性理論:資源稟賦理論
19世紀50年代起,世界經濟出現了一種重大變化,這種變化首先是在美國展開的,在經濟史上被稱為“第二次工業革命”。雖然名義上是“第二次”,但實際上這是工業經濟的第一次真正爆發,此前號稱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英國產業革命在制造業方面其實是作坊式工場為基礎的,并非現代意義上的工業。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爆發始于運輸與通信革命:鐵路、輪船和電報技術的擴張從根本上改變了經濟環境。三個原因使鐵路成為引爆美國經濟革命的火種:1. 這是美國第一個大型系統,第一次需要大規模的管理層級和現代會計實務;2. 鐵路的建造(以及同時期電報系統的建設)需要大量的大規模制造的產品;3. 鐵路連接了全國各地,為產品提供了可靠的全天候運輸網絡。
由于大規模鐵路建設的帶動,最早的一批制造標準化工業產品的公司出現了——部分原因在于把來自不同產地的多種原材料運輸到同一個工廠中變得容易了。這些標準化工業產品的制造公司包括柯爾特手槍公司、勝家縫紉機公司和麥考密克聯合收割機公司等,這些公司的名字至今也還活躍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美國發明家以撒·勝家(Isaac Singer)于1851年發明了縫紉機,隨后創辦了勝家縫紉機公司,使縫紉機成為第一種走進千家萬戶的大規模工業制品。勝家公司還開創了工業產品跨國銷售的先河,當時的媒體送給勝家公司一個稱呼——跨國公司,因此以撒·勝家被稱為“跨國公司之父”。
鐵路網第一次真正把原先分割的地域聯入到同一個經濟體系中,使它們必須遵從同一張時間表并進行相互分工,美國和歐洲完成了工業化,工廠成為經濟運轉的中心環節,極大刺激了對原材料的需求。與此同時蒸汽輪船大大增加了海上運輸能力,使西方國家的對外擴張能力得到極大加強,于是一個列強瓜分世界版圖的帝國主義時代出現了。
帝國主義時代的列強與殖民地之間的關系已徹底從貿易關系演變為統治關系,因此微觀層面上跨國公司的行為方式也就發生了新的變化,貿易轉運公司不再是中心,中心的位置讓給了直接在殖民地從事經營的公司。這些在殖民地從事經營的公司以資源開發為主,它們負責開采殖民地的原材料,再由貿易公司運送回母國的工廠進行加工制造。
帝國主義時代誕生的殖民地資源開發公司著名的有力拓公司(Rio Tinto Limited)、必和公司(Broken Hill Proprietary Company Limited)、必拓公司(Billiton Limited)和殼牌石油公司等。從名稱上來說,其特點與殖民貿易公司就有著顯著的區別。以力拓公司為例,這家由怡和洋行創始人詹姆士·馬地臣的侄子休·馬地臣(Hugh Matheson)于1873年在西班牙創建的公司,是以創建地附近的一條河的名字Tinto命名的,而Rio在西班牙語中是“河”的意思。同樣,1885年成立的必和公司是以其所在地澳大利亞布羅肯山(意譯為“斷背山”)命名,1860年成立的必拓公司是以其所在地印尼的勿里洞島(Billiton)命名。這些公司名稱中“Limited”則表示有限責任公司,這是公司組成方式適應這一歷史時期的經濟環境而發生的演進:由于工礦企業本身是一個有機整體,不像合伙貿易那樣可以拆分個人責任,因此責任承擔與出資比例相對應的規則就產生了。
經濟體系的變化也使得比較優勢理論不再能夠很好地解釋國際貿易了:怎樣解釋國際貿易主要是殖民地向工業國家輸送原材料的現象呢?1919年,瑞典經濟學家赫克歇爾(Eli Heckscher)和俄林(Bertil Ohlin)提出了資源稟賦理論,認為一國出口什么主要是由其具有什么樣的豐富資源決定的,比如亞洲勞動力資源充足就輸出勞動力,澳大利亞礦產資源豐富就是輸出礦產品。從此資源稟賦理論成為國際貿易理論的核心,俄林后來在1977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雨后春筍般涌現的工廠則對金融體系提出了新的需求:建設貸款。為此,新的類型的銀行出現了。一個代表性的案例是1870年以德國工業家族西門子家族為核心,在柏林成立了德意志銀行。這是一家服務于企業信貸的銀行,1871-1872年就陸續在法蘭克福、慕尼黑、萊比錫和德雷斯頓等地開設了分行。1887年,德意志銀行開創了企業初創服務,這是銀行史上的第一例。
轉變:全球化時代
代表性公司:豐田汽車公司、高盛公司
代表性理論:新貿易理論
二戰后,隨著一大批軍工技術轉入民用,“新科技革命”蓬勃展開。電子信息技術、噴氣式飛機、計算機、原子能、航天等技術的發展在20世紀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重塑了世界產業格局。
有三個領域的變化使跨國公司的面貌發生了轉折性的改變:從跨國貿易轉變為跨國制造,即不再僅僅是在一國范圍內制造出產品再銷售到另一國,而是產品的制造過程本身在不同國家進行。這三個領域是:
1.
2.
3.
實際上這三個領域的變化也是全球化真正展開的標志,地球被緊密連接成了“地球村”。隨著跨國制造這種經濟環境的變化擴展,一批將其生產體系分布在多個國家的跨國公司出現了,實際上這才是我們現在使用“跨國公司”這個詞的時候最多出現的義項。1960年,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生海默(Hymer)在其博士論文中首次研究了“跨國公司”,這也是這個詞的起源,不過當時海默所指的跨國公司還只是進行跨國營銷。
跨國制造公司興起的一個典型案例是豐田汽車公司。1933年成立的豐田汽車曾在二戰期間為日本法西斯生產裝甲車,戰后一度被整改。1950年由于朝鮮戰爭緣故,美國向日本企業提供大量訂單,豐田汽車趁機發展起來。1957年豐田汽車開始在美國設立銷售網點,不過由于海運費高昂,當時豐田參與爭奪的市場是高端汽車。1958年豐田在巴西設立了第一個海外制造廠,并且大量零部件是從日本發出。1984年豐田在美國設立了汽車制造廠。到2008年豐田已在全球26個國家建立了52個生產基地,這背后是一張龐大的全球物流網,把產自多個國家的零部件運往同樣散布多國的整車組裝廠。
值得一提的是,跨國制造不僅僅使一批制造業跨國公司成長起來,很多非制造業的公司也被這個環境改變了,加入跨國公司行列,其中一個例子就是因渤海溢油事件而為中國公眾所注意到的康菲石油公司。
康菲石油公司英文名為ConocoPhillips,即“大陸-菲利普斯”公司,是由大陸石油公司(Conoco)和菲利普斯石油公司于2002年合并而成的。20世紀60年代之前,大陸石油和菲利普斯石油都只能說是美國本土的中小型石油公司,并非跨國公司。但跨國制造的興起為這兩家公司發展成跨國公司提供了機遇。由于跨國制造的興起帶來的原油需求量劇增,很多原先不受國際石油巨頭重視的地區也被加以勘探開發,20世紀60年代初的利比亞就是這樣的地方。大陸石油公司和菲利普斯石油公司的國際化都起步于在利比亞的勘探開發,獲得成功之后,他們把產品就近運往歐洲。20世紀60年代,大陸石油公司和菲利普斯石油公司都在歐洲建起了煉油廠和加油站網絡,成為了跨國公司。此外,菲利普斯石油公司還參與了對日本的天然氣貿易和英國的北海石油開發,這都是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重要環節。
在二戰后到20世紀70年代末,跨國制造分工主要在發達國家中展開,這就造成了國際貿易以“北-北貿易”為主導而不再是二戰前以“南-北貿易”為主的格局。這樣資源稟賦理論就不足以解釋這樣的貿易格局了。20世紀70年代末,美國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提出一個問題:按照比較優勢理論和資源稟賦理論,一個國家應該出口其具有比較優勢或資源稟賦的產品并進口在這兩方面處于劣勢的產品,也就是說出口和進口的產品應該是不同的,然而實際情況是發達國家在大量出口和進口同種產品,比如當時美國既出口汽車又進口汽車,這該怎么解釋呢?克魯格曼寫了兩篇論文提出了解釋:由于汽車零部件的國際化產運,可以把大量的零部件選擇組裝成不同的汽車,從而形成不同品牌的整車相互競爭,發達國家進口和出口的實際上是不同品牌的汽車。這就是規模經濟擴展出國界線的表現。克魯格曼的論文開創了“新貿易理論”,解釋了全球化制造時代的國際貿易。這也使得克魯格曼于2008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全球化制造使經濟體系變得更加復雜,也對金融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出現了復雜多層次的國際商品市場,并且具有了先進的電子通信手段,因此與之相適應,20世紀70年代,一個全新的跨國金融體系產生了,這也被稱為金融革命。金融革命的核心是從套利交易發展起來的衍生金融體系,一家原先在二戰前不在頂級之列的金融公司——高盛公司在金融革命中成長為全球數一數二的投資銀行。20世紀70年代,在羅伯特·魯賓(Robert Rubin)為首的團隊運作下,高盛在隨機過程分析、復雜數量化分析和數學模型化操作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為衍生金融體系發展到今天的規模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這種新的金融體系也為2008年的金融危機埋下了禍根。
合流:國際金融時代
代表性公司:蘋果公司、貝萊德公司
代表性理論:金融工程學
20世紀80年代中期,全球經濟體系又開始出現了新的根本性變化,需要一個新的名字來命名它。盡管這個時代仍然被成為“全球化時代”,但我認為這是無法跟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初相區分的。實際上新的趨勢在80年代中期開始凸顯,到90年代可以說已經完全取代了以跨國制造為特征的全球化過程——因為這個過程已經完成,不是正在進行的過程了。
這個80年代中期開始凸顯的新趨勢是什么呢?就是以全球制造業向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大轉移為基礎,發達國家產業金融化、“空心化”為特征形成的新的全球經濟秩序。我們姑且稱之為“國際金融時代”——因為80年代中期開始金融衍生化、國際化出現一個大爆發,此后成為全球經濟總量中的絕對“大頭”。
國際金融時代的全球經濟體系有哪些特點呢?第一是“合流”:前面三個時代的某些特點全都有;第二是“蛻變”:出現了很多新特點但又不能說是整個“生態系統”全換了新內容。
就“合流”這一層而言,殖民貿易時代的跨國公司如怡和洋行今天仍在,并且與之產生與同一時代的一些跨國貿易公司如路易達孚(Louis Dreyfus)仍是國際販運的主宰。帝國主義時代產生的跨國公司如力拓、殼牌石油也依然是跨國資源企業的王者,只不過必和公司與必拓公司在2001年合并算是趕了國際金融時代公司并購浪潮的時髦而已。至于跨國制造企業的情況,就更不必多說。
然而重大的變化也存在,集中體現在全球制造業分布和金融產業格局。
20世紀80年代,國際制造業開始向以中國為代表的一些發展中國家轉移。一大標志是作為整個工業體系基礎環節的煉油和化工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1980年被稱為世界煉油業的歷史轉折點,西方煉油業的“黃金時代”結束了,發達國家的煉油廠建設基本停滯。相反,大量煉油廠開始在發展中國家興建。以中東為起始,隨后亞太和非洲的煉油能力建設高速發展,其中增加最快的是中國和韓國。到目前,全球煉油能力約3/4在發展中國家,只有1/4在發達國家。
發達國家自從制造業轉出,在工業領域還處在全球主導地位的跨國公司就只局限在比較少的部門了。蘋果公司是其中的代表。不過蘋果公司的存在也很能說明國際金融時代的特征:在產銷各個環節都高度需要新的金融工具,其公司本身就是由風險投資基金這種20世紀70年代才壯大的新型金融行業扶持起來的;上市和結構融資在其壯大的過程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至于其產品,拿iPhone來說,觸屏產自韓國,組裝在中國,只有核心的芯片是在美國生產,是典型的全球化制造品。
與制造業大轉移同時,20世紀80年代中期,金融業的大轉變發生了,一個標志性事件是1986年英國金融業“大改革”(financial big bang),“大改革”放松了金融行業種種古老的準入限制,同時使計算機交易系統取代了傳統的面對面交易。這樣,以石油期貨為核心的衍生金融此后出現了爆炸式發展。
1986年紐約商品交易所推出西得克薩斯中質原油期貨合約,1987年倫敦洲際交易所推出北海布倫特輕質原油期貨合約,成為了此后衍生金融大爆發的基石。到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時,據估計全球衍生金融產品總量達600萬億美元左右,是全球年GDP的10倍!而在國際資金往來總量中,只有約1%是與實物貿易有關的資金往來,其余99%都是衍生金融。金融業從以往歷史階段的服務于實體經濟產業變成了大部分活動與真實經濟毫無直接關系的行業。
這就對金融業本身的格局帶來了改變:在這樣的“生態環境”下,個人的錢可以存商業銀行或者金融機構,那么商業銀行、金融機構的錢放在哪里呢?于是資產管理公司應運而生。目前歐美跨國公司的大部分股份都被資產管理公司持有,這就出現了本文開頭的資產管理公司占據“超級實體”半壁江山的圖景。目前世界上管理資金數額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是貝萊德公司(BlackRock, Inc.),其在2010年三季度末管理的資金規模達到3.45萬億美元,遠遠超過任何從事實體經濟的跨國公司的規模。
當金融危機爆發,我們這個時代的全球經濟體系的問題集中凸顯:擁有制造業工廠的國家不掌握貿易、原材料與金融權力,而掌握這些權力的國家制造業在萎縮??鐕緩目植赖摹案缢估弊兂闪颂撊醯木奕?。世界在蛻變中。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