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進口考驗
為避免重蹈大豆定價權淪喪覆轍,玉米進出口政策應早做全局性考量
《財經》記者 焦建
繼大豆之后,玉米也在逐步成為中國需成規模從國際市場進口的重要大宗農產品。
曾經能夠與美國比肩的第二大玉米出口國中國,2010年反而累計進口了157萬噸玉米。而今來看,玉米進口逐步“常態化”,已成難逆之勢。
與玉米進口持續增長形成對照的,則是國內玉米產量并未減少甚至大幅增產。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近日公布的預計數字顯示:2011年,國產玉米將迎來大豐收,產量或將達到創紀錄的1.83億噸。
造成“增產卻進口”形勢的原因,在于國內玉米需求的超常增長正在逐步打破玉米供應的“緊平衡”態勢:生豬規模化養殖的快速推進對飼料需求的猛增,以及玉米深加工行業對于玉米的剛性需求難以調控。
有敏銳的市場人士觀察到:從今年起,在官方的口徑中,玉米進口已經“不再是那么敏感的話題了”。
但國際市場的前景并不令人樂觀。在7月份中國一次性向美國訂購53.34萬噸玉米的消息傳出后,國際玉米價格再次出現猛漲。業界擔心“中國買什么,什么漲”的厄運,會繼大豆之后在玉米領域出現。
據《財經》記者從中國玉米最大的進口者中國儲糧管理總公司(下稱中儲糧)獲悉,到2011年底,該公司的玉米進口量將達200萬噸左右。在全球玉米出口日益吃緊之時,僅此一家公司進口需求增長的影響,已不容小覷。
當下,中國玉米自給量還有一定增長空間。但在玉米進口常態化已成定局之下,如何避免“高價進口”,仍是待解難題。
玉米“中國時刻”
多年間,中國一直在國際玉米市場中扮演出口者的角色。在2003年時,玉米出口量甚至達到了破紀錄的1600多萬噸。
在近30年時間當中,中國只在1995年時曾經大規模進口過玉米。這種形勢從2008年時開始出現小幅度改變,因玉米出口退稅取消,是年玉米幾乎沒有出口。此后,便是以每年數萬噸的數字小幅度開始出現進口。
即便如此,“國際上和我們自己依然覺得,中國是一個玉米出口國。”吉林糧食經濟研究所所長劉笑然對《財經》記者表示。
一直以來,“自給自足”被當做中國糧食供給的核心戰略。中國曾經的目標是:到2020年底,中國所消耗的糧食中至少有95%的部分是由自己所生產的。
此種雄心之下,2010年中國玉米進口157萬噸,達到前一年的近20倍的消息,便引起了各方的高度關注。在去年的國際玉米市場中,“中國時刻”一詞曾被多次提及。這一年也因此被視做是中國的“玉米進口元年”。
2010年中國玉米進口大幅增加,是因為國內玉米價格因供需形勢緊張大幅上漲。此外,2010年玉米價格的進口到岸價格低于國內價格,也增強了進口玉米的競爭力。由此,中國通過中糧集團進行的玉米進口貿易開始大量增加。
在進入2011年后,據《財經》記者年初在中國“黃金玉米帶”黑龍江、吉林等省的實地調查證實,因為調控決策的緩慢,供應趨緊的形勢并未得到緩解(詳情請參閱《財經》2011年第8期封面報道“調控高糧價”)。據相關人士計算,從2009年起到2011年的兩年時間之內,國儲玉米的拍賣總數可能在3000萬噸以上,國儲玉米補充庫存的壓力巨大。
按照國際上通行的標準,糧食儲備量應占消費量的17%-18%,照此計算,中國合理的玉米儲備量應該是3000萬噸左右。但《財經》記者接觸的權威人士指出,現在的國儲玉米數量可能不足此數。
由于目前國內玉米供應形勢緊張,中儲糧若在國內大規模采購,只會進一步推高國內玉米價格,補庫計劃的實施一時間踟躕不前。
時至今年3月,因受日本大地震影響,國際玉米市場出現的恐慌性拋售造成了價格的大幅度滑落。隨即市場中傳出了中國已經出手購買了大約100萬噸玉米的消息。美國農業部證實了是次訂單的存在,但是未透露訂單國為誰。
5月初,中儲糧新聞發言人程秉洲向媒體證實是中儲糧簽下了此次訂單,購買數量為100萬噸左右。他還進一步指出,如果國際市場價格合適的話,還會進一步追加訂單。
時隔未久,7月時中儲糧再次出手,一次性向美國訂購了53.34萬噸玉米。進入8月,再次向美國追加了5.6萬噸的訂單。
中儲糧內部負責玉米進口相關事宜的一位高層人士向《財經》記者證實,截至今年底,中儲糧通過中糧簽下的進口玉米訂單總數將達到200萬噸左右。
此一數字將占到全球玉米約5000萬噸貿易量的4%。在全球可供出口的玉米數量日益吃緊的情況下,如此幅度的需求增長,其影響不容小覷。
上述中儲糧內部人士還指出,具體的玉米進口時機選擇,是由多個相關部門共同決策后由國家發改委下達的指標,中儲糧本身并沒有決策權。
“發改委定指標,委托中糧集團進口,中儲糧只是作為國內的接貨單位而已。”這位人士稱。
到目前為止,中國玉米的主要進口者為中儲糧。因為玉米進口的用途轉變為國家儲備,故在進口時中儲糧不必像其他玉米進口企業一樣繳納13%的增值稅。此一因素決定了其在采購國際玉米時有較大的價格優勢。
中國如此手筆的大規模采購在國際市場中造成了巨大影響。
截至2011年9月初,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玉米價格在過去15個月中上漲的幅度,已經達到了98%。其間最大的推漲因素有二:其一為美國玉米產量降低而消費數量猛增,其二,即為中國進口因素。
7月份時,中國簽下的那筆50多萬噸的訂單,甚至超過了美國政府方面預估的今年中國從美國方面進口玉米的總量。而一些國際糧食交易商甚至據此預測,今年中國僅從美國就要采購超過500多萬噸的玉米。
更有論者認為,未來五年到十年間,中國將超過近幾年進口美國玉米量最大的日本,成為世界最大的玉米買家。
進口“常態化”
除卻短期炒作因素外,《財經》記者接觸的多位玉米行業相關人士的基本觀點為:當下的玉米進口大幅度增加并非“曇花一現”,在國內玉米供需形勢逐步發生逆轉的前提下,未來幾年間,中國規模化進口玉米將會呈常態化趨勢。
在解釋原因時,新湖期貨資深玉米分析師李延冰告訴《財經》記者,雖然近些年來中國玉米持續出現增產,但增產的幅度難以支撐起新增的玉米消費需求——玉米連續出現的“豐年價漲”,就是最好的例證。
目前,國內的玉米消費一共可分為三大類:國內食物消費、飼料消費、工業消費。
其中,飼料消費規模最大,約占全部玉米消費的70%左右。因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造成的肉食類消費增多,飼料產量也呈現出水漲船高的趨勢,2010年,中國的飼料產量達到了1.5億噸。而據有關專家預測,2020年中國飼料產量將達到2.5億噸。在多增加的部分中,大部分仍將由玉米作為原料進行生產。
此外,以玉米深加工為代表的工業消費也呈現出快速上漲的趨勢。而為了緩解這一形勢,減輕國內玉米供應壓力,國家在2010年底2011年初時連續出臺了一系列與玉米深加工相關限制性措施。
但業內普遍評價:在玉米深加工已經規模化的前提下,這些政策在調節針對玉米的剛性需求方面,效果寥寥無幾。在所有的農產品當中,玉米是用途最廣、下游產品最豐富的品種。其下游產品可達2000多種,中國已經規模化生產的,也有100多種。在此前提之下,一些新增的玉米淀粉生產廠家可以制藥廠的名義報批,因為藥品生產中也需要淀粉。
此外,因為今年蔗糖大幅度減產造成的淀粉糖需求猛增,也使得玉米深加工企業開工率呈現猛增態勢。“只要下游有需求、產品能夠賣得出去,玉米深加工企業就不會停工。”吉林省糧食經濟研究所所長劉笑然表示。
身為“十二五”玉米規劃建議專家的劉笑然預估:從全國的角度上來看,2011年玉米深加工企業的玉米用量還會出現增長。
而反觀玉米產量增加方面,在有增有減的雙重作用之下,增產的提高幅度并不令人樂觀。
目前,中國玉米的增產途徑主要有以下三種:受比較收益影響,原本用來種植大豆的土地改種玉米;一系列后備土地的開墾;新技術的應用。但一系列相關的掣肘因素也不容忽視:轉基因玉米的種植短期內仍不會放開、后備土地資源數量有限以及農民耕種正在日益變得漫不經心。
作為中國擁有進出口權的兩家國有集團之一,中糧在2010年時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預計:與2009年相比,到2020年時,中國的飼料玉米用量將增加1000萬噸,深加工用量增加1100萬噸。屆時,中國的玉米將由結余200萬噸轉變為缺口500萬噸。
該報告同時亦明確指出:國家的相關政策只能夠起到推遲進出口轉變來臨的節點而已,玉米進口常態化將是大勢所趨。
而在人民幣逐步升值、美國農戶得到高額補貼玉米出口價格持續性降低的前提下,進口玉米的價格優勢會進一步得到體現。
根據國家發改委9月15日公布的2012年糧食、棉花進口關稅配額數量公告顯示:小麥、玉米、大米三大糧食品種2012年進口關稅配額總量為2215.6萬噸。其中玉米的進口關稅配額總量為720萬噸,國營企業的貿易比例為60%,剩下的40%歸民營企業。
此一玉米配額的總量是根據中國加入WTO的有關規定制定的,720萬噸的數字已經維持了數年時間,其中民營企業的配額相當于每年288萬噸。
在過去數年時間里,每年的玉米配額都用不完。之所以出現這種局面,除中國對轉基因玉米的進口有著嚴格的限制之外,還與國際玉米到岸后價格并不具有優勢有關。
但據新華社特約經濟分析師馬文峰提供給《財經》記者的一份報告顯示:9月7日,美國玉米現貨價格為每噸308美元,考慮運費及其他相關海運費到達國內的價格為每噸360美元,已經比國內現貨價格每噸低23美元。
不少業內人士向《財經》記者指出,過去一說進口,就是把飯碗端在別人手里了,大家都緊張。可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在談及玉米的進出口問題時,“已經可以明顯地感覺到相關決策部門的聲音出現了松動”。
玉米進口如能真正實現常態化,其正面效果將十分明顯:可以降低玉米成本,從而減少國內玉米價格上漲對飼料及養殖業的沖擊,促進其健康發展。
此外,還可能出現的一種局面是部分企業到廣東等港口地區建立深加工企業,接近市場,降低成本,從而改變深加工的區域布局。
“高價進口”難題
但玉米大規模進口潛在的負面影響也不容小覷。多年前“大豆淪陷”的劇痛至今尚未撫平,故玉米進口增加的形勢稍一露頭,就已招致不少質疑之聲。
業內人士普遍擔憂的是:中國在玉米大規模進口難以避免的前提之下,可能會繼大豆之后再次出現定價權淪陷,屆時國內市場不得不被動地與國際市場“同呼吸、共命運”。
以目前中國國內的玉米年產量計算,玉米進口配額假如全部用上的話,只占國內玉米產量的5%左右,但卻占了全球玉米貿易量的近15%。
為擴大進口玉米來源,此前坊間一直傳言的消息是:中國正在與阿根廷等美國之外的玉米產出大國進行進口玉米的協商。
《財經》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即便消息確鑿,其作用亦相當有限。原因之一是:在全球玉米供應量這塊“蛋糕”總體量不變的前提之下,中國擴大玉米進口國來源,只不過是改變了切蛋糕的方式,此舉還可能會導致其他大規模玉米進口國為保證本國玉米進口提高價格與中國進行競爭的局面。
此外,更難以解決的問題則是貨源如何得到具體落實。
阿根廷政府雖然同意并且樂于向中國出口玉米,但官方實際上并未掌握糧源,官方只有對出口配額等的調控權力。其國內真正的糧源還是掌握在大型跨國糧食貿易企業手中。
進口多元化遠水難解近渴,更現實的問題便落到玉米定價權上。
在談及此問題時,中國期貨行業創始人之一、國研中心期貨研究小組成員常青認為,按照目前國內的體制來運行的話,中國已經沒有可能拿到玉米定價權。根本原因是目前國內與玉米交易有關的資本市場容量太小,導致無法進行套期保值交易。“連交易量都做不起來,何談成為定價中心?”常青對《財經》記者說。
在定價權旁落幾成定局的前提之下,為避免出現中國“買什么,什么價格漲”的窘境,目前學界認為解決方案有三點:一是選擇恰當的進口時機;二是為了掌握進口主動權,加強國內儲備;三是中國自己要有較高的玉米生產能力。
在選擇時機方面的一個難題是,國際市場已經假定:中國假如要進口的話,規模肯定不小。因此每每出現“中國不出手價格一直漲,中國一出手價格肯定跌”的現象。
此外,根據中國目前的儲備體制,國家糧食局和中儲糧并不會及時公布國有糧食的實際有效庫存,而是將其列為保密數字。
業內人士認為,此舉往往會在糧食供應形勢不明朗時加劇市場的猜疑,導致炒作的大量出現,從而帶動國內及國際市場玉米價格的不斷攀升。
對此,劉笑然的建議是及時公布相關儲備數字,一來可以在儲備充盈時消除不合理的猜疑,而在真正需要進口玉米時,也能夠讓相關的玉米出口國早做準備,“起到刺激生產、增加供應量的作用”。
中儲糧在3月選擇國際市場糧價暴跌時迅速出手簽下訂單的做法,獲得了業內的一致好評。但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在承認中國玉米進口會增加的前提之下,中儲糧和相關決策部門應該將進口規劃列入日常的工作安排,不能僅僅滿足于在突發事件出現時“撿漏”。
此外,中儲糧內部人士也承認,因為在決定是否進口時涉及多個部門,故在協調方面存在著不小的難度。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期貨公司經理則進一步指出,應該讓民企也參與進來,共同在國際市場上尋找合適的時機出手。
但按照目前的玉米進出口體制,擁有玉米進出口權的企業只有兩家,一為中糧集團,一為吉林糧食集團。后者之所以獲得此項權力,是因為在1998年該集團成立時吉林省的玉米大量積壓,為增加玉米銷路,國家給予了特批。
除此兩家之外,任何企業如想進口玉米,都必須通過它們進行代理,連中儲糧也概莫能外。
另外,在涉及到轉基因玉米的問題時,中國目前的進出口體制也規定甚嚴:當下國際流通的20余種轉基因玉米中,中國允許進口的只有11種。
在美國,其轉基因玉米占到總耕種面積的60%,阿根廷的轉基因玉米占比更是達到了85%以上。
有業內人士因此指出,為了緩解玉米進口源單一的窘境,接下來中國不妨采用和大豆類似的“標準放低、執行從嚴”政策:可以增加允許進口的轉基因玉米種類,但其進入國內后的使用和處理都必須嚴格遵循無害化原則,只允許加工乙醇等,而不允許直接進入食物鏈的產品。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